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课程版.docx

    • 资源ID:5997295       资源大小:147.46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课程版.docx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课程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课程版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教案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 - 原子结构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中的最小粒子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原子结构1、原子核的构成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2、质量数

    2、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讲解】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Z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如126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的碳原子质子 Z个原子核中子 (A-Z)个Z个核外电子 原子X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该离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阴离子 bYn-:核电荷数质子数Cl2Br2I2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为: HFHClHBrHI、反应通式:X2 + H2 = 2HX【结论】

    3、卤素与H2、H2O、碱的反应,从氟到碘越来越不剧烈,条件越来越苛刻,再次证明了从结构上的递变有结构决定性质。(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NaBr溶液滴加氯水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滴加CCl4【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橙黄色 【结论】:氯可以把溴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2NaBr+ Cl2 = 2NaCl + Br2 KI溶液滴加CCl4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滴加氯水【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结论】:氯可以把碘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kI + Cl2 = 2kCl + I2 KI溶液滴加CCl4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滴加溴水【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结论】溴可以把碘从其化合物

    4、中置换出来 2kI + Br2 = 2kBr + I2 (3)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F2 Cl2 Br2 I2氧化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4)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3、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于非金属元素性也越强。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一)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通常,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这就相当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离引力中心越近,能量越低;越远,能量越高。1、电子层

    5、的划分 电子层(n) 1、 2、3、4、 5、6、7 电子层符号 K、L、M、N、O、P、Q 离核距离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层电子数KLM1氢H12氦He23锂Li214铍Be225硼B236碳C247氮N258氧O269氟F2710氖Ne2811钠Na28112镁Mg28213铝Al28314硅Si28415磷P28516硫S28617氯Cl28718氩Ar288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n表示电子层)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

    6、)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才排M层)。原子结构示意图。 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练习】1、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A、B、C、D均错)A、B违反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排布规律,C的第一电子层上应为2个电子,D项不符合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的排布规律。课题: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二)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121123102181118318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7、。 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3-9大小11-17大小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提问】怎样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来判断原子半径和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呢【回答】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主要是由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的。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1)电子层数: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2)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的不同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3)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趋势。观察电子数,电子数多的,半径较大。如氯离子大于氯原子。其他都一样的情况下,就像坐座位,多一个电子就像多一个人,只能往外挤了,半径就变大了。原子序数345

    8、678910元素符号LiBeBCNOFNe元素主要化合价+1+2+3+4,-4=5,-3-2+7,-10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18元素符号NaMgAlSiPSCLAr元素主要化合价+1+2+3+4,-4+5,-3+6,-2+7,-10【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变化。(1) 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2) 最外层电子数4时出现负价(3) 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绝对值和为8(4) 金属元素无负价(5) 氟无正价对于稀有气体元素,由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是0。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性原子序数主要化

    9、合价的变化 1-2+103-10+1+5 -4-1011-18+1+7-4-10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3-9、11-17号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5、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1、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B )A. Na、Mg、Al B. N、O、FC. P、Si、Al D. C、Si、P课题: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三

    10、)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的吸引能力增强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填写下列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18元素符号 NaMgAlSiPSClAr气态氢化物-SiH4PH3H2SHCl-最高价氧化物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对应的水化物NaOHMg(OH)2Al(OH)3H4SiO4H3PO4H2SO4HClO4-一、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实验一 钠、镁、铝与水反应的实验【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

    11、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NaMgAl与冷水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与沸水反应现象Mg带表面有气泡;Mg带表面变红化学方程式Mg + 2H2O=Mg(OH)2 + H2结论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只能与沸水反应,Al与水不反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两性 (1) Na与水反应的现象:常温下,与H2O剧烈反应,浮于水面并四处游动,同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红。【方程式】2Na+2H2O=2Na

    12、OH+H2 (2) 放少许镁带于试管中,加2mL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加热至沸,再观察现象。【现象】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方程式】Mg+2H2O Mg(OH)2+H2【结论】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3) 铝与水反应现象:在常温下或加热条件下,遇水无明显现象,很难与水发生反应。Na、Mg、Al的氧化物及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性质。1、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2、判断碱性氧化物的标准是看该氧化物能否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3、判断酸性氧化物的标准是看该氧化物能否和碱

    13、反应生成盐和水。4、若某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称其为两性氧化物。Na2O、MgO只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碱性氧化物。Al2O3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两性氧化物。Na、Mg、Al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Mg(OH)2、Al(OH)3。其中NaOH是强碱,Mg(OH)2是难溶于H2O的中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 金属性:NaMgAl实验二、取铝片和镁带,擦去氧化膜,分别和2mL 1mol/L盐酸反应。【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MgAl现象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

    14、H2反应方程式结论Mg、Al都很容易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但Mg比Al更剧烈Mg+2HCl=MgCl2+H2 2Al+6HCl=2 AlCl3+3H2 Mg+2H=Mg2+H2 2 Al+6H=2 Al3+3H2 【现象】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应更剧烈第三周期的非金属Si、P、S、Cl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非金属性:SiPSCl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H2SiO3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强酸(比H2SO4酸性强)结论第三周期的非金属Si、P、S、Cl的非金属性

    15、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强弱:H4SiO4 H3PO4H2SO4 HClO4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1、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条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2)实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变化。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推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铯(Cs),位于第6周期第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F),位于第2周期第A族(右上角)。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如Al、Si、Ge等课题:第三节 化学

    16、键(一) 离子键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方程式: 2Na+Cl2 2NaCl 现象:钠燃烧、集气瓶内大量白色烟1.定义: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和构成粒子(1)、成键粒子:阴阳离子(2)、成键性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 M Mn+ 化合 +me-离子键 活泼非金属 X Xm-3.离子键的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所以一般离子化合物都很稳定。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也能

    17、形成离子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我们初中所学过的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盐、碱、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它们都含有离子键。【提问】(1)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都能形成离子键吗举例说明。【回答】AlCl3 、AlBr3、AlI3化合物中,铝与氯之间所形成的并非离子键,均不是离子化合物【提问】(2)所有非金属化合物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吗举例说明。【回答】NH4Cl 、NH4Br 等化合物。NH4、CO32、SO42、OH等原子团也能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二、电子式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如Na、Mg、Cl、O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1、表示原子 Na Mg Cl O 习惯上,写的时候要求对称。【讲解】电子式同样可以用来表示阴阳离子,例如2、表示简单离子: 阳离子:Na+ Mg2+ Al3+ 阴离子: S2- Cl- O2-【讲解】.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或)表示;.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标出所带的电荷数。3、表示离子化合物 NaF MgO KClNa+F- Mg2+O2- K+Cl-【提问对于象MgCl2、Na2O之类的化合物应该如何用电子式来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课程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