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筑制图标准资料下载.pdf

    • 资源ID:5978071       资源大小:1.57M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筑制图标准资料下载.pdf

    1、主 编 单 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参 编 单 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天正工程软件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顾均、林琳、韩光宗、熊涛、沈朝晖、饶良修、张晔、范一飞、吴正、杨国平、林卫平 主要审查人:何玉如、费麟、徐宇宾、白红卫、石定稷、苗茁、刘杰、王鹏、董静茹、寇九贵、胡纯炀、张同亿 3 目 次 1 总 则.1 2 一般规定.2 2.1 图 线.2 2.2 比 例.5 3 图 例.6 4 图样画法.25 4.1 平 面 图.25 4.2 立 面 图.27 4.3 剖面图.28 4.4 其他规定.29 4.

    2、5 尺寸标注.30 本标准用词说明.32 引用标准名录.33 附:条文说明.35 4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2 General requirements 2.1Line 2.2 Scale 3 Legend 4 Drawing method 4.1 Plan 4.2 Elevation 4.3 Section 4.4 Other provisions 4.5 Dimensions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Addition:Explanation of

    3、provisions 5 1 1 总总 则则 1.0.11.0.1 为了使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1.0.21.0.2 本标准适用于下列制图方式绘制的图样:1 手工制图 2 计算机制图 1.0.31.0.3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专业和室内设计专业下列的工程制图: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2 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实测图;3 通用设计图、标准设计图。1.0.4 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 2 2 一般规定一般规

    4、定 2.1 图图 线线 2.1.12.1.1 图线的宽度 b,应根据图样的复杂程度和比例,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 中的有关规定选用(图 2.1.1-1图 2.1.1-3)。绘制较简单的图样时,可采用两种线宽的线宽组,其线宽比宜为 b:0.25b。2.1.22.1.2 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图线,应符合表 2.1.2 的规定。7 表 2.1.2 图 线 名称 线 型 线宽 用 途 实线 粗 b 1.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主要建筑构造(包括构配件)的轮廓线;2.建筑立面图或室内立面图的外轮廓线 3.建筑构造详图中被剖切的主要部分的轮廓线 4.建筑构配件详

    5、图中的外轮廓线 5.平、立、剖面的剖切符号 8 中粗 0.7b 1.平、剖面图中被剖切的次要建筑构造(包括构配件)的轮廓线;2.建筑平、立、剖面图中建筑构配件的轮廓线;3.建筑构造详图及建筑构配件详图中的一般轮廓线;中 0.5b 小于 0.7b 的图形线、尺寸线、尺寸界限、索引符号、标高符号、详图材料做法引出线、粉刷线、保温层线、地面、墙面的高差分界线等 细 0.25b 图例填充线、家具线、纹样线等;虚线 中粗 0.7b 1.建筑构造详图及建筑构配件不可见的轮廓线;2.平面图中的梁式起重机(吊车)轮廓线;3.拟建、扩建建筑物轮廓线;中 0.5b 投影线、小于 0.5b 的不可见轮廓线 细 0.

    6、25b 图例填充线、家具线等;单点 划线 粗 b 起重机(吊车)轨道线 单点 长划线 细 0.25b 中心线、对称线、定位轴线 折断线 细 0.25b 部分省略表示时的断开界线 波浪线 细 0.25b 部分省略表示时的断开界线,曲线形构间断开界限 构造层次的断开界限 注:地平线宽可用 1.4b 2.2 比比 例例 2.2.2.2.1 1 建筑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制图选用的各种比例,宜符合表 2.2.1 的规定。表 2.2.1 比 例 图 名 比 例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1:50、1:100、1:150、1:200、1:300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局部放大图 1:10、1:20、1

    7、:25、1:30、1:50 配件及构造详图 1:1、1:2、1:5、1:15、1:50 9 3 3 图图 例例 3.3.0 0.1.1 构造及配件图例应符合表 3.0.1 的规定。表 3.0.1 构造及配件图例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 1 墙体 1.上图为外墙,下图为内墙 2.外墙细线表示有保温层或有幕墙 3.应加注文字或涂色或图案填充表示各种材料的墙体 4.在各层平面图中防火墙宜着重以特殊图案填充表示 2 2 隔断 1 加注文字或涂色或图案填充表示各种材料的轻质隔断。2 适用于到顶与不到顶隔断。3 3 玻璃幕墙 幕墙龙骨是否表示由项目设计决定 4 4 栏杆 5 5 楼梯 1上图为

    8、顶层楼梯平面,中图为中间层楼梯平面,下图为底层楼梯平面 2需设置靠墙扶手或中间扶手时,应在图中表示 10 续表 3.0.1 序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6 6 坡 道 长坡道 上图为两侧垂直的门口坡道,中图为有挡墙的门口坡道,下图为两侧找坡的门口坡道 7 7 台 阶 8 8 平面高差 用于高差小的地面或楼面交接处,并应与门的开启方向协调 9 9 检查口 左图为可见检查口,右图为不可见检查口 1010 孔洞 阴影部分亦可填充灰度或涂色代替 1111 坑槽 11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 12 2 墙预留洞、槽 1.上图为预留洞,下图为预留槽 2.平面以洞(槽)中心定

    9、位 3.标高以洞(槽)底或中心定位 4.宜以涂色区别墙体和预留洞(槽)1 13 3 地沟 上图为活动盖板地沟,下图为无盖板明沟 1414 烟道 1阴影部分亦可涂色代替 2烟道、风道与墙体为相同材料,其相接处墙身线应连通 3.烟道、风道根据需要增加不同材料的内衬 1515 风道 1 16 6 新建的 墙和窗 1 17 7 改建时保留的墙和窗 只更换窗,应加粗窗的轮廓线 12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 18 8 拆除的墙 1 19 9 改建时在原有墙或楼板新开的洞 2020 在 原 有 墙或 楼 板 洞旁 扩 大 的洞 图示为洞口向左边扩大 2121 在 原 有 墙或

    10、楼 板 上全 部 填 塞的洞 13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2222 在 原 有 墙或 楼 板 上局 部 填 塞的洞 左侧为局部填塞的洞 图中立面图填充灰度或涂色 2323 空门洞 h 为门洞高度 2424 单扇平开或单向弹簧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平面图中,下为外,上为内 门开启线为 90、60或 45 3.立面图中,开启线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开启线交角的一侧为安装合页一侧。开启线在建筑立面图中可不表示,在立面大样图中可根据需要绘出 4.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 5.附加纱扇应以文字说明,在平、立、剖面图中均不表示 6.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单

    11、扇平开或双向弹簧门 双层单扇平开门 14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2525 单面开启双扇门(包括平开或单面弹簧)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平面图中,下为外,上为内 门开启线为 90、60或 45 3.立面图中,开启线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开启线在建筑立面图中可不表示,在立面大样图中可根据需要绘出 4.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 5.附加纱扇应以文字说明,在平、立、剖面图中均不表示 6.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双面开启双扇门(包括双面平开或双面弹簧)双层双扇平开门 2626 折叠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平面图中,下为外,上为内 3.立面图中,开启

    12、线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4.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 5.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推 拉 折 叠门 15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2727 墙洞外单扇推拉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平面图中,下为外,上为内 3.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 5.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墙洞外双扇推拉门 墙中单扇推拉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墙中双扇推拉门 16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2828 推杠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平面图中,下为外,上为内 门开启线为 90、60或 45 3.立面图中,开

    13、启线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开启线在建筑立面图中可不表示,在室内设计立面大样图中可根据需要绘出 4.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 5.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2 29 9 门连窗 3030 旋转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两翼智能旋转门 17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3131 自动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3232 折叠上翻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平面图中,下为外,上为内 3.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 4.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3333 提升门 1.门的名称代号用 M 表示 2.

    14、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3434 分节提升门 18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3535 人防单扇防护密闭门 1.门的名称代号按人防要求表示 2 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人 防 单 扇密闭门 3636 人防双扇防 护 密 闭门 1.门的名称代号按人防要求表示 2 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人防双扇密闭门 19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3737 横向卷帘门 竖 向 卷 帘门 单 侧 双 层卷帘门 双 侧 双 层卷帘门 20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3838 固定窗 1.窗的名称代号用 C 表示 2.平面图中,下为外,上

    15、为内 3.立面图中,开启线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开启线在建筑立面图中可不表示,在门窗立面大样图中需绘出 4.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虚线仅表示开启方向,项目设计不表示 5 附加纱窗应以文字说明,在平、立、剖面图中均不表示 6.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3939 上悬窗 中悬窗 4040 下悬窗 4141 立转窗 21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4242 内 开 平 开内倾窗 1.窗的名称代号用 C 表示 2.平面图中,下为外,上为内 3.立面图中,开启线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开启线在建筑立面图中可不表示,在门窗立面大样图中需绘出 4.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虚线

    16、仅表示开启方向,项目设计不表示 5 附加纱窗应以文字说明,在平、立、剖面图中均不表示 6.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4343 单 层 外 开平开窗 单 层 内 开平开窗 双 层 内 外开平开窗 4444 单 层 推 拉窗 1.窗的名称代号用 C 表示 2.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22 续表 3.0.1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4444 双 层 推 拉窗 1.窗的名称代号用 C 表示 2.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4545 上推窗 4646 百叶窗 4 47 7 高窗 1.窗的名称代号用 C 表示 2.立面图中,开启线实线为外开,虚线为内开。开启线在建筑立面图中可不表示,在门窗立面大样

    17、图中需绘出 3.剖面图中,左为外,右为内 4 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5.h 表示高窗底距本层地面标高 6 高窗开启方式参考其他窗型 4 48 8 平推窗 1.窗的名称代号用 C 表示 2.立面形式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23 3.0.23.0.2 水平垂直运输装置图例应符合表 3.0.2 的规定。表 3.0.2 水平及垂直运输装置图例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 1 铁路 适用于标准轨及窄轨铁路,使用时应注明轨距 2 2 起重机 轨道 3 3 手、电动 葫芦 1 1 上图表示立面(或剖切面),下图表示平面 2 2 手动或电动由设计注明 3 3 需要时,可注明起重机的名称、行驶的范围及工作

    18、级别 4 4 本图例的符号说明:Gn起重机起重量,以吨(t)计算 S起重机的跨度或臂长,以米(m)计算 4 4 梁 式 悬 挂起重机 5 5 多支点悬挂起重机 6 6 梁 式 起 重机 24 续表 3.0.2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7 7 桥式 起重机 1.上图表示立面(或剖切面),下图表示平面 2.有无操纵室应按实际情况绘制 3.需要时,可注明起重机的名称、行驶的范围及工作级别 4.本图例的符号说明:Gn起重机起重量,以吨(t)计算 S起重机的跨度或臂长,以米(m)计算 8 8 龙门式 起重机 9 9 壁 柱 式 起重机 1.上图表示立面(或剖切面),下图表示平面 2.需要时,可注

    19、明起重机的名称、行驶的范围及工作级别 3.本图例的符号说明:Gn起重机起重量,以吨(t)计算 S起重机的跨度或臂长,以米(m)计算 1010 壁行 起重机 25 续表 3.0.2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111 定柱式 起重机 1 1 上图表示立面(或剖切面),下图表示平面 2 2 需要时,可注明起重机的名称、行驶的范围及工作级别 3 3 本图例的符号说明:Gn起重机起重量,以吨(t)计算 S-起重机的跨度或臂长,以米(m)计算 1212 传送带 传送带的形式多种多样,项目设计图均按实际情况绘制,本图例仅为代表 1313 电梯 1电梯应注明类型,并按实际绘出门和平衡锤或导轨的位置 2

    20、 其它类型电梯应参照本图例按实际情况绘制 1 14 4 杂物梯、食梯 1 15 5 自动扶梯 箭头方向为设计运行方向 26 续表 3.0.2 序 号 名 称 图 例 备 注 1616 自动 人行道 箭头方向为设计运行方向 1717 自动 人行坡道 27 4 图样画法图样画法 4.1 平平 面面 图图 4.1.14.1.1 平面图的方向宜与总图方向一致。平面图的长边宜与横式幅面图纸的长边一致。4.1.24.1.2 在同一张图纸上绘制多于一层的平面图时,各层平面图宜按层数由低向高的顺序从左至右或从下至上布置。4.1.34.1.3 除顶棚平面图外,各种平面图应按正投影法绘制。4.1.44.1.4 建

    21、筑物平面图应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处水平剖切俯视,屋顶平面图应在屋面以上俯视,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及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以及必要的尺寸、标高等,表示高窗、洞口、通气孔、槽、地沟及起重机等不可见部分时,应采用虚线绘制。4.1.54.1.5 建筑物平面图应注写房间的名称或编号。编号注写在直径为 6mm 细实线绘制的圆圈内,并在同张图纸上列出房间名称表。4.1.64.1.6 平面较大的建筑物,可分区绘制平面图,但每张平面图均应绘制组合示意图。各区应分别用大写拉丁字母编号。在组合示意图中需提示的分区,应采用阴影线或填充的方式表示。4.1.74.1.7 顶棚平面图宜采用镜像投影法绘制。4 4.1 1.8 8

    22、室内立面图的内视符号(图 418)应注明在平面图上的视点位置、方向及立面编号(图 418-2,418-3)。符号中的圆圈应用细实线绘制,可根据图面比例圆圈直径可选择 8mm12mm。立面编号宜用拉丁字母或阿拉伯数字。带索引的单面内视符号 带索引的四面内视符号 28 29 4.2 立立 面面 图图 4.2.14.2.1 各种立面图应按正投影法绘制。4.2.24.2.2 建筑立面图应包括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外轮廓线和墙面线脚、构配件、墙面做法及必要的尺寸和标高等。4.2.34.2.3 室内立面图应包括投影方向可见的室内轮廓线和装修构造、门窗、构配件、墙面做法、固定家具、灯具、必要的尺寸和标高及需要表

    23、达的非固定家具、灯具、装饰物件等。室内立面图的顶棚轮廓线,可根据具体情况只表达吊平顶或同时表达吊平顶及结构顶棚。4.2.44.2.4 平面形状曲折的建筑物,可绘制展开立面图、展开室内立面图。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的建筑物,可分段展开绘制立面图、室内立面图,但均应在图名后加注“展开”二字。4.2.54.2.5 较简单的对称式建筑物或对称的构配件等,在不影响构造处理和施工的情况下,立面图可绘制一半,并应在对称轴线处画对称符号。4.2.64.2.6 在建筑物立面图上,相同的门窗、阳台、外檐装修、构造做法等可在局部重点表示,绘出其完整图形,其余部分可只画轮廓线。4.2.74.2.7 在建筑物立面图上,外墙表

    24、面分格线应表示清楚。应用文字说明各部位所用面材及色彩。4.2.84.2.8 有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宜根据两端定位轴线号编注立面图名称。无定位轴线的建筑物可按平面图各面的朝向确定名称。4.2.94.2.9 建筑物室内立面图的名称,应根据平面图中内视符号的编号或字母确定。4.3 剖剖 面面 图图 4.3.14.3.1 剖面图的剖切部位,应根据图纸的用途或设计深度,在平面图上选择能反映全貌、构造特征以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剖切。4.3.24.3.2 各种剖面图应按正投影法绘制。4.3.34.3.3 建筑剖面图内应包括剖切面和投影方向可见的建筑构造、构配件以及必要的尺寸、标高等。4.3.44.3.4 剖切符号

    25、可用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或拉丁字母编号(图 4.3.4)。30 4.3.54.3.5 画室内立面时,相应部位的墙体、楼地面的剖切面宜绘出。必要时,占空间较大的设备管线、灯具等的剖切面,亦应在图纸上绘出。4.4 其他规定其他规定 4.4.14.4.1 指北针应绘制在建筑物0.000 标高的平面图上,并放在明显位置,所指的方向应与总图一致。4.4.24.4.2 零配件详图与构造详图,宜按直接正投影法绘制。4.4.34.4.3 零配件外形或局部构造的立体图,宜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 的有关规定绘制。4.4.44.4.4 不同比例的平面图、剖面图,其抹灰层、楼地面、材料图例的省略画法

    26、,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比例大于 1:50 的平面图、剖面图,应画出抹灰层、保温隔热层等与楼地面、屋面的面层线,并宜画出材料图例;2 2 比例等于 1:50 的平面图、剖面图,剖面图宜画出楼地面、屋面的面层线,宜绘出保温隔热层,抹灰层的面层线应根据需要而定;3 3 比例小于 1:50 的平面图、剖面图,可不画出抹灰层,但剖面图宜画出楼地面、屋面的面层线;4 4 比例为 1:1001:200 的平面图、剖面图,可画简化的材料图例,但剖面图宜画出楼地面、屋面的面层线;5 5 比例小于 1:200 的平面图、剖面图,可不画材料图例,剖面图的楼地面、屋面的面层线可不画出。31 4.4.54.4.5

    27、相邻的立面图或剖面图,宜绘制在同一水平线上,图内相互有关的尺寸及标高,宜标注在同一竖线上(图 4.4.5)。4.5 尺寸标注尺寸标注 4.5.14.5.1 尺寸分为总尺寸、定位尺寸、细部尺寸三种。绘图时,应根据设计深度和图纸用途确定所需注写的尺寸。4.5.24.5.2 建筑物平面、立面、剖面图,宜标注室内外地坪、楼地面、地下层地面、阳台、平台、檐口、屋脊、女儿墙、雨棚、门、窗、台阶等处的标高。平屋面等不易标明建筑标高的部位可标注结构标高,并予以说明。结构找坡的平屋面,屋面标高可标注在结构板面最低点,并注明找坡坡度。有屋架的屋面,应标注屋架下弦搁置点或柱顶标高。有起重机的厂房剖面图应标注轨顶标高

    28、、屋架下弦杆件下边缘或屋面梁底、板底标高。梁式悬挂起重机宜标出轨距尺寸(以米计)。4.5.34.5.3 楼地面、地下层地面、阳台、平台、檐口、屋脊、女儿墙、台阶等处的高度尺寸及标高,宜按下列规定注写:1 1 平面图及其详图注写完成面标高;2 2 立面图、剖面图及其详图注写完成面标高及高度方向的尺寸;3 3 其余部分注写毛面尺寸及标高;4 4 标注建筑平面图各部位的定位尺寸时,应注写与其最邻近的轴线间的尺寸,标注建筑剖面各部位的定位尺寸时,应注写其所在层次内的尺寸;5 5 设计图中连续重复的构配件等,当不易标明定位尺寸时,可在总尺寸的控制下,定位尺寸不用数值而用“均分”或“EQ”字样表示(图 4

    29、.5.3)。32 图 4.5.3 均分尺寸示例 本标准用词说明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得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 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 技术制图字体GB/T 14691 房屋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01


    注意事项

    本文(建筑制图标准资料下载.pdf)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