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资料下载.pdf

    • 资源ID:5976307       资源大小:165.2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资料下载.pdf

    1、收稿日期:2006-07-1020世纪60年代翻译理论家倾向于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如奈达(Eugene A.Nida)以语言学和符号学为基础提出“动态对等”理论;纽马克(Peter Newmark)则将翻译纳入语义学的研究;贝尔(Roger T.Bell)根据心理语言学理论提出了翻译的心理模式。其中,奈达的“对等理论”最为突出,他关注的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及翻译的信息交流功能,但忽视了翻译的本质 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亦包括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导致功能对等理论在处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时显得捉襟见肘。于是,纯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缺陷促成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中译语文化的转向,打破了传统翻译

    2、研究的文本中心论,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德国的功能派便是其中一支,它摆脱了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明确提出仅靠语言学是不能解决翻译问题的,从而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丰富了翻译的涵义。一、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把原语文本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到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指出翻译涉及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转换。功能派理论中对等原则的位置与语言学派大相径庭。对等原则是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基础,而功能派只将其视作特定情况下采用的原则。除对等原则外,功能理论还有三大法则、忠诚原则及其它在特

    3、定翻译情况下的特殊原则。功能主义理论是以目的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更符合翻译实践。德国素有研究功能翻译理论的传统,莱思(Katharina Reiss)、弗米尔(Hans.Ver meer)、曼特瑞(Justa HolzManttari)、诺德(Christiane Nord)为其代表人物,他们为功能派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将论述他们关于功能翻译的主要学术理论。莱思在1971年发表的 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 中,提出了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指出翻译批评的依据应是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试图创立一种基于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功能关系的翻译批评模式。她认为

    4、理想的翻译是“目的语篇和源语语篇在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以及交际功能等方面实现对等。”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译文的目的或功能都与原文的相同,翻译并不要求对等。因此,翻译的功能优先于对等标准。翻译批评家不再依赖原文特征的分析,而是根据翻译的环境来判断译文是否具有功能。莱思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 一书中还指出:每篇文章不仅只有一种功能,但总有一种功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具体的翻译过程应主要受控于占主导地位的功能,或受控于原文“skopos”(目的、功能)。她认为,文本类型可以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对等程度,对文本类型分析有助于译者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弗米尔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

    5、,以文本目的(skopos)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y)。弗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转换活动,也是一种人类行为,而行为都有目的,这便是他将其理论称为目的论的原因。功能派目的论的核心内容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Skopos这一术语通常用来指译文的目的。功能目的论包含三大法则:目的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结果决定方法;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语际连贯,译文尽可能地忠实

    6、于原文。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而这两大法则最终取决于目的性法则。曼特瑞比弗米尔更进一步拓展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适用的领域。她以行为理论作为基础,提出了“翻译行为”(transla2tion action)的概念。在她的理论模式中,翻译被视为一种“为2006年12月湖北教育学院学报Dec.2006第23卷第12期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Vol.23No.12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设计的复杂行为”“翻译行为”。她还探讨了包括文本转换在内的所有跨文化转换形式,并着重论述了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的角色(行为发起者、译者、译文使用者、信息接收者)和翻

    7、译过程发生的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三个方面的问题。诺德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于1997年撰著了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 一书。该书系统地论述了德国功能派的翻译理论。并针对功能主义存在的某些缺陷进行了补充完善,增加了另一个翻译准则:忠诚原则。她认为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应贯穿所有的翻译过程。下面主要对“功能加忠诚”理论模式进行探讨。诺德的理论深受莱思文本类型学的影响。她认为译者一旦了解到原文的功能,就“将其与目的文本的预定文化功能进行比较,辨认出或排除原文中那些没有用的成分,从而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处理”。同时,诺德也忠诚于弗米尔的目的论。她承认译文目的居翻译过程一切确定因素之上,译文目的是对“预定目

    8、的环境的描述”。在对曼特瑞“翻译行为”和“翻译”两个概念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诺德也对翻译的概念作了界定:“翻译是创作起原语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a functional targettext)。它与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得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诺德在 翻译中的语篇分析 一书中就提到过“功能加忠诚”概念。曼特瑞把文本视为交际功能的纯粹工具,认为其固有价值完全从属于其目的,译者只需对目的环境负责,目标文本可以完全独立于原文。诺德则认为“没有原文,就没有翻译”,“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原文信息发送者(或发起人)和

    9、目标读者负责”。她称这一责任为“忠诚”(loy2alty)。在 翻译是有目的的活动 中,更是专辟一个章节来论述“功能加忠诚”。诚如批评家指出的,功能翻译理论过于片面注重译文的目的、功能的作用而忽视原文,在翻译过程中随意改写,不尊重原作者和原文。“功能加忠诚”原则是诺德针对该派翻译理论的不足提出的,作为对目的论的补充。功能加忠诚法则要求译者在翻译行为中对翻译过程中的各方参与者负责,竭力协调好各方关系。诺德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石有二:功能和忠诚,即翻译过程必须遵循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这两条准则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两大支柱,是普遍原则。功能指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译者、原文作者、

    10、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忠诚原则限制了译文的功能范围,要求译者既要尊重发起人和译语接受者,也要尊重原文作者。诺德认为,忠诚“使译者双向地忠于译源与译入目标两方面,但不能把它与忠实的概念混为一谈,因为忠实(Fidelity/faithfulness)仅仅指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而忠诚是人际范畴的概念,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当发起人、译语接受者及原文作者三方有利益上的冲突时,译者须介入协调,积极寻求三方的共识。但如果原文的功能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不一致时,绝对忠诚是无法实现的。二、意义与争议功能派翻译理论出现于对等理论盛行的20世纪70年代,既继承了传统译论中合理的成分,又突

    11、破了对等理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其“目的论”把翻译从原语文本的镣铐下解放出来,从译者的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为翻译理论界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传统的翻译理论都以原文为起点,译文为终点,原文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唯一标尺。而在功能派理论中,原文的标准作用退居到次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翻译的目的和忠诚准则。功能派认为,翻译皆有一定的目的,译文是否忠实于和如何忠实于原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传统译论中居于首要位置的对等或忠实要服从于翻译的目的或功能,可促使翻译批评摆脱无休止的“直译”和“意译”之争,使翻译过程中为满足翻译目的或译文社会功能而进行的适度的结构调整、形象替

    12、换以及局部增删具有合理性。功能理论的三大法则、忠诚原则及其他特定原则形成了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更符合翻译实践。功能加忠诚原则强调的译文应该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根据各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这比传统的单一的对等理论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功能派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自身也存在缺点。纽马克认为,目的论强调要针对特定的读者,无视一个译本可能针对多种类型的读者的事实,导致翻译目的被缩窄,必然导致译文过于简单化,强调信息而牺牲丰富的意义,损害原语文本的权威性。诺德提出功能加忠诚原则本是想打消“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疑虑,但实践

    13、中,在译文目的和原文目的不同的情况下,译者很难同时忠诚于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翻译发起者。甚至有理论家质问,如果翻译只以功能和目的为指向,置原文的目的或内容而不顾,那还算翻译吗?三、笔者观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形成以来,既得到了喝彩也引起了争议,亦说明功能派是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学派。笔者虽是入门者但也想对该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于功能派理论争议最大的应是目的和忠实的关系。功能派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认为具体的翻译策略应按照翻译目的来确定,追求的是译文的社会功效,即以社会功效或达到的目的为评价译文的标准。但在译文目的和原文目的不同的情况下,就与传统对等论的忠实原则相矛盾,批评家认为有“为达目的可

    14、以不择手段”的嫌疑。但如李文革所言,翻译目的不是随心所欲赋予的,人们在赋予翻译目的性的时候还必须考虑翻译行为本身的特性。即翻译必有蓝本 原作,翻译应亦步亦趋地进行,决不可能因目的不同而译成其他意思。诺德指出功能和忠诚是翻译的普遍原则,在普遍原则下还有特殊原则,如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译者根据不同的交际功能决定具体的特殊原则。笔者考虑应否把忠实法则列为第二性,应否将“目的”视为原则,“忠实”视为标准,而“直译”、“意译”则为标准下可供选择的具体策略。521黎 敏: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诚然,功能翻译理论不能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本身亦存在不足之处,但它却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了解翻译、研究翻译的新思路

    15、。参考文献:1 Nord,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2tionalistApproaches Explained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 Nord,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M.Man2chester:St.Jerome,1991.3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4张南峰.中西译学批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张美芳.功能加忠诚J.外国语,2005,(1).6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

    16、中国翻译,1999,(3).责任编辑:郑诗锋(上接第49页)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各要素功能的组合形式,它制约着政府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及其发挥。完善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一整套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决策、执行、监督的政府管理运行机制。第五,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政府管理方式是管理的各种措施、手段与办法、技巧的总和,是实现政府管理职能,达到政府管理目标的基本途径。科学的政府管理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完善政府管理的重要环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推行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和方式,引进竞争机制

    17、,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推行电子政务。责任编辑:罗才荣The Core Position of GovernmentManagementi n Establishi ng Harmonious SocietyJI AO Cun2chaoYANGWen2sheng(Public College ofManagement,HebeiNor mal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91,China)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good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building har monious society,which is an urgent task of our government.Government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build a har monious society.Key words:har monious society;governmentmanagement;innovation621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注意事项

    本文(浅论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资料下载.pdf)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