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预防医学》 第 版 复习思考题.docx

    • 资源ID:5969005       资源大小:24.7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预防医学》 第 版 复习思考题.docx

    1、预防医学 第 版 复习思考题预防医学课程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预防医学 是一门医学应用学科,从预防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公共卫生的策略和措施,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对象是群体和个体,手段是三级预防策略,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的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健康促进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医源性感染病人在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医

    2、疗卫生服务场所的环境和医疗用品受到生物污染而感染疾病的现象称为医源性感染。职业病 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造成不能代偿的机体损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的病理变化,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几种具有不同氨基酸组成特点的蛋白质食物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学术上可靠又为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和技术。是社区的个人与家庭通过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费用也是社区或国家在发展的各个时期本着自力更生及自决精神能够负担得起的,它既是国家卫生系统

    3、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医学模式:指在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人类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和概括,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健康状况评价:通过分析人群的健康水平及其变化,来探讨人群存在的健康问题,筛选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评估各种健康计划、方案、措施的效果。高危人群:易受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物质蓄积:机体长期接触某些毒物后在某些组织和器官内逐渐积累从而量比较高的现象。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

    4、物的反应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毒物:所谓毒物是指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后,可造成生物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各种诱发因素。或机体内外存在的与疾病发展或死亡发生有关的各种诱发因素。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亦称病因预防,是针对致病因素采取的预防措施,使健康人免受致病因素的危害。其目的是防止疾病发生,对疾病发生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有关因素加以综合研究,提出增进健康的预防措施。社区诊断:是借用了临床上“诊

    5、断”这个名词,指的是社区卫生工作者通过一定的定性与定量的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必要的资料,通过科学、客观地分析确定并得到社区人群认可的该社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及社区现有资料情况,为社区预防服务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心身疾病:又名心理生理障碍。由于社会心理因素的刺激引起的一组持久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不同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人的社会化:指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一定的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职能的社会人的过程。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健康为中心,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适宜技术向社区居民提供的综合、经济、方便、

    6、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病患:是对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感觉和判断,即对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失调的判断,它是一种感觉尺度,是一种个人主观上的疾病感觉。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次生环境: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的影响下,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组成及转移和交换发生重大变化后所形成的人为环境。高温作业:工作地点的气温在寒冷地区和一般地区超过32,炎热地区超过35 ;或工作地点热辐射强度超过4.18J/(cm2.min);或工作地点气温在30 以上,相对湿度超过80的作业。【教科书】高温作业: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WBGT指数超过规

    7、定限值的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2-2007:第2部分 物理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自然疫源:病原体在病区生态环境中能够不断繁殖生存,并感染人类。一次污染物:直接由污染源排放至环境中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化学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公害病:是指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地区性疾病。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限制氨基酸:将某些食

    8、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与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模式相比较,其中含量不足的某种或某几种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含量最感不足的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素。四、简答题1、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答:产生的背景有:疾病谱与死因谱的改变;(2)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3)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增强;(4)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提高。2、现代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答:表现在四个扩大: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三级预防;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3、简述我国的三级预防策略。答:1) 一级预防(病因

    9、预防),目的是防止疾病的发生,主要采取改善环境、增进健康的措施。2) 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目的是防止疾病的发展,主要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措施。3) 三级预防(临床预防),目的是防止疾病恶化,主要采取临床、康复的措施。4、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答: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医学上所称的职业病泛指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所有特定的疾病,但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却具有一定的范围,是指政府法定的职业病。试列举出2例你知道的职业病并简述职业病的特点。答:(一)常见的职业病如:矽肺,职业性砷中毒,职业

    10、性皮肤病等。(二)职业病的特点 (1)病因明确,即职业性有害因素。消除和控制了病因或限制其作用条件,就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少发病。 (2)病因大多数可以定量检测,接触有害因素的水平与发病率及病损程度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和剂量效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常有一定数量的职业病病例发生,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4)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合理地处理,预后一般良好。但治疗职业病个体无助于群体预防。6、简述我国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答:1流行病学上安全 饮用水不应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以保证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2感观性状良好 饮用水外观应无色、透明、无臭和无异味。 3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 饮

    11、用水化学性状应该良好,不含任何有害化学物。 4水量充足,取水方便 水量应能满足居民生活饮用水的需要。7、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职业人群健康体检(就业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以及事故应急性体检等)。(2)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与健康状况分析;为职业病诊断、劳动能力鉴定提供依据。(3)对相应的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并建立健全监测档案。8、试述食物中毒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并举例说明 答:食物中毒按病原物质分以下5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如进食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最常见的类型)(2)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如进食霉变甘蔗引起的中毒。(3)动物性食物中毒;如食用河豚鱼中毒

    12、。(4)有毒植物中毒;如食用有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5)化学性食物中毒;如误食亚硝酸盐、甲醇等引起的食物中毒。9、试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答: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2.调节机体生理过程3.供给机体必需氨基酸 4.供给机体热能。10、如何做好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原则:(1)防止致病菌污染食品 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做好畜禽宰前、宰后的卫生检验,防止感染沙门氏菌的病肉进人市场。对海产品应加强卫生管理,防止污染其他食品。化脓性疾患或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治愈前不能参加接触食品的工作。 严防食品在加工、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被病原体污染。盛装食品的容器、砧板、刀具等应生熟食严格

    13、分开使用,而且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污染。生产场所、厨房、食堂有防蝇、防鼠设备。严格遵守饮食行业和炊事人员的个人卫生制度。(2)防止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及毒素的形成采用低温、脱水、盐腌、糖渍及高温灭菌方法保存食品。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3)彻底加热杀灭致病菌及破坏毒素烹调时要煮熟、煮透,加热时间要充足,防止里生外熟。剩余饭莱应彻底加热后再吃。(4)执行卫生法规及管理条例食品企业、饮食行业、集体食堂均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并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条例。11、简述合理营养所倡导的“平衡膳食”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摄取的食物能满足机体对营养和能量的需要。营养素和能量不仅要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

    14、育等基本生命活动,而且要满足机体各种活动的消耗,提高机体抵抗力,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机体需要。(2)贮存、加工烹调方式合理。尽可能减少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损失,提高消化吸收率,同时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增进食欲。(3)膳食制度合理。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分配食物,且能量分配比例适宜。(4)食物必须对人体无毒无害。食物要保持清洁,不应有微生物污染、腐败变质、农药残留,加入的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12、简述影响毒物毒作用的因素?答:(1) 化学结构;(2) 物理特性(3) 毒物的剂量(4) 毒物的联合作用(5) 个体情况13、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极其密切,环境不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其

    15、组成和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而反过来,人类的各种活动也可以使环境的构成及状态发生异常的改变,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健康。根据你学到的知识,请你列举出5种对人类健康影响比较大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你认为可行的预防和解决的措施。参考答案:(1)大气污染:预防和解决的办法是减少和控制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2)水体污染:预防的部分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用技术手段解决已经受污染的水体。(3)土壤污染:如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只有减少排放,使用金属络合剂等措施,才能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但代价高昂,施行不易。(4)饮用水污染:饮用水的污染主要见于江、河、湖等水体的污染。预防和解决的部分主要靠减少和控制污染以及使

    16、用新技术处理饮用水,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5)农药残留污染:在现代农药大量使用的环境中,农药残留污染是比较严重的。预防和解决的部分,减少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尽可能使用在自然界中降解快、毒害小的农药。14、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有:(1)抗佝偻病作用;(2)红斑作用;(3)色素沉着作用;(4)杀菌作用;(5)其他作用如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15、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特点(1)广泛性:范围广、人数多,可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2)多样性:损害既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等等。(3)复杂性:途径多,种类多,损害属多因多果。(4)长期性:健康损害在低浓度下长达几年、几十年才能体现出来。

    17、有的甚至是下一代才反映出来。16、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富集作用必须具备下述条件才能出现:(1)环境化学物质易为各种生物体吸收;(2)进入生物体的环境化学物质较难分解和排泄;(3)在生物富集过程中多通过食物链进行;(4)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逐渐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造成致命性的损害。17、营养素的营养功能是指: 答: (1)供给机体基础代谢活动和劳动所需的热量; (2)构成机体组织成分; (3)调节生理功能。18、什么是公共卫生?(中国的定义): 答: 中国的定义(2003年非典后吴仪副总理给出的定义):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

    18、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提供医疗服务, 达到预防疾病, 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公共卫生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 共同努力。19、人群烟草控制的策略包括哪些?答:一、监测烟草使用;二、保护人们免遭烟草烟雾危害;三、提供戒烟帮助;四、警示烟草危害;五、执行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禁令;六、提高烟税。二、填空题1、健康促进的五大活动领域为 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 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2、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地区性疾病。3、人类行为是由人的 生物性 和 社会性 共同决定的。4、负担系数是指 非劳动人

    19、口数与劳动人口数的比值 。5、1989年我国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修订后规定我国法定传染病病种有37种,分为甲、乙、丙三类。6、产热营养素是指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7、健康相关行为可以分为: 促进健康行为 和 危害健康行为 。8、目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有三种,他们分别为 生产性污染 、生活性污染 、交通运输性污染。 9、职业人群健康监护的主要内容有 职业损害的医学监护 和 职业危害环境监测 。10、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呼吸道、皮肤、消化道。11、根据有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行为 改变是目标,为达到此目标,必须要有 知识 作为基础,要有正确的 信念 作为动力。12、

    20、行为是一种外显的行动,导致这些行动有许多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三大类 13、定性研究常采用的方法有 观察法、深入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等。14、行为具有 目的性 、 可塑性 、 差异性 和 可调节性的特点。15、传染病的三个环节是 传染源 、 传播途径 和 易感人群。 16、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社会影响较大的地区性疾病。17、按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中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 、热痉挛和 热衰竭。 18、中国的法定职业病分为10个大类,其中职业性传染病有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三种。 19、我国推荐碘供给量成人为150g/d。 20、噪声对听觉功能有很大的影响,其引起的听力损伤可以

    21、分为暂时性听阈位移和永久性听阈位移。21、某些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传递的过程中,其浓度可逐渐增高。这称为生物富集。22、 由于环境污染的广泛性、长期性和多样性,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表现非常复杂,包括急性作用、慢性作用、远期危害即(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畸作用)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23、日本发现的由于甲基汞和镉污染环境引起的公害病分别是水俣病和痛痛病。24、职业病的健康监护主要工作内容分为就业前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离岗或转岗时体格检查和职业病的健康筛检。25、向食盐中加入碘化钾和碘酸钾,是防治碘缺乏病的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办法。26、健康信念的形式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对不良行为 威胁

    22、 的认识,对改变不良行为 效果 的期望,对改变不良行为 效能 的期盼。27、营养素的三大功能是: 供应热量 , 组织原料 , 调节生长 。28、食物中毒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河豚毒素/河豚鱼中毒。29、成人热能需要量主要受下列三方面因素影响决定,即: 维持基础代谢 , 从事各项活动 , 食物特别动力作用。 30、在食品中可能出现的霉菌毒素上百种、其中毒性、危害性较大,被研究最多的是 黄曲霉素 。31、在人体内可向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蛋白质、脂肪和 糖类 。32、当危重病人完全丧失从消化道摄取(或提供)食物时,为完成对病人的营养支持可考虑选用 完全胃肠外营养(方式) 。33、烟草中的主要生化活性成分

    23、是 尼古丁、 多环芳烃 和 亚硝胺 。34、健康促进的三个基本策略是 倡导 、 促成 和 协调 。三、单项选择题1、生命素质指数由 D 组成,主要用于评价人口的综合素质。A. 婴儿死亡率 B. 1岁平均期望寿命 C. 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 D. 以上三项2、在各种地方病中,哪种疾病可能是因为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或不足所导致的(C)。 A 地方性氟病 .B.地方性砷中毒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埃博拉病3、在设计过程中若一个问题中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此类错误称为 A 。A . 双重装填 B. 含糊不清 C. 抽象提问 D.诱导性提问4、根据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对人群而言,安全的饮用

    24、水相应的水质指标必须达到 国家的要求,以下指标中不属于国家对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指标是(C )。A、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B. 毒理学指标 C. 病毒学指标 D. 放射性指标5、现代医学模式是( D )。 A. 生物医学模式 B. 社会医学模式 C. 分子生物医学模式 D. 生理-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6、最常用的急性毒性指标是 C A、LD100 B、LD0 C、LD50 D、MLD7、毒物的 B 对毒物的毒性大小和毒作用性质有决定性的影响。A、物理特性 B、化学结构 C、分子量D、吸收途径8、脂肪是含 B 最多的营养素。 A、维生素 B、热能 C、水份 D. 糖类9、噪声性耳聋主要表现

    25、就是损伤语言听力频段,以下 D 频段不涉及语言频段:A. 500Hz B. 1000 Hz C. 2000 Hz D. 3000 Hz10、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示里,塔中最顶层里的食物是 B 食品。 A、蔬菜水果类食物 B、脂肪类食物 C、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D.蛋白质类食物11、行为干预主要针对一般性的有害健康的 B 危险因素。 A、活动 B、行为 C、生产 D、劳动12、经过呼吸道进入机体的毒物,在进入血液前 B 肝脏的转化解毒。 A、经过 B、不经过 C、部分经过 D、以上都不对13、 C 是控制吸烟的重要措施。 A、读书活动 B、卫生习惯 C、健康教育 D、生产劳动14、污染物进入

    26、环境后,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作用,最终使污染物的浓度或总量降低,达到自然净化,使生态系统不至于遭到破坏,这一过程称为 B 。 A.环境清洁 B.环境自净 C. 环境分解 D. 环境转化15、NPU的含义是:( C )。 A.热能密度 B. 营养素指数 C. 蛋白质净利用率 D. 糖利用率16、矽肺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C )。 A. 胸膜增厚和肺组织大块纤维化 B. 矽结节形成和肺气肿 C. 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D. 矽结节形成和肺门淋巴结肿大17、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若一个问题中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问题,此类错误称为 A 。A . 双重装填 B. 含糊不清 C. 抽象提问 D.诱导性提问18、光化学烟雾是 B 。A、一次污染物 B、二次污染物 C、化学污染物 D、生物污染物


    注意事项

    本文(《预防医学》 第 版 复习思考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