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功能与路径资料下载.pdf

    • 资源ID:5967068       资源大小:332.1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功能与路径资料下载.pdf

    1、校企协同创新不仅是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也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直接路径,还是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生长点和企业储备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而联合培养创新性人才、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共建项目研发中心、建立双方专业人员交流互访的常态化机制是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基本路径。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院校;企业;功能:路径中图分类号:G 7 1 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 8 4 1 5 f 2 0 1 4 卜0 卜0 0 0 8 0 4“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 0 1 1 计划”)是教育部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推出的高等教育重点发展项目,是“2 1 1 工程

    2、”和“9 8 5 工程”的发展和延续。与“2 1 1 工程”和“9 8 5 工程”相比。“2 0 1 1 计划”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协同创新”要求与设计,即“高校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大力推进学校和学校、学校和科研院所、学校和行业企业,以及学校和区域发展、国际合作的深度融合,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人才、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努力为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和普通高等学校一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知识传承、科技创新的重要功能,在协同创新和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

    3、,抓住发展的良好契机,树立创新的理念和胆识,打破自身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机制束缚,有效整合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力量和资源,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促进优质资源全面互补,从而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一、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要发挥好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处理好与产业部门的协同创新尤为突出与重要,这是与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式密不可分的。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型、研究型、学术型、设计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院校是培养在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技能型创新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

    4、使其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和阶段必须更多地适应产业、行业、企业需求。所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优势与特色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与产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更适合在专业群与产业群相结合的基础上与企业相互配合、相互协同开展广泛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合作,即进行“校企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创新是以校企双方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共同或各自的价值标准和利益诉求进行的知识、人才、信息、资源及行为合作活动,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机融合和全面共享,推动技术和产品创新,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二、校企协同创新的基本功能高职院校与企业原本是两种不同的组织,它们具

    5、有不同性质、不同目标以及不同的运行机制,现代经济发展及教育需求促使这两种组织互相接近,它们的接近又反过来为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产业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产生整体大于部分的协同效应,实现功能最大化。收稿日期:2 0 1 伽2 _ 0 6作者简介:严芳(1 9 7 4-),女,湖北武汉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一8 一万方数据第2 3 卷第1 期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F e b 2 0 N o 11 校企协同创新是全面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各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于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对

    6、于高职院校而言,衡量其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于向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输送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和产业行业需要高职院校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优良的综合素质,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具备开拓创新的思维的人才。虽然多数高职院校能够做到按照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但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上,却习惯性地沿用了传统学科本位的“封闭式”做法,即侧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塑造,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技能培养,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黑板上教学生“开机床”,严重脱离行业产业工作实际,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校和企业协同培

    7、养创新型人才,能够充分利用两者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观获取生产经验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这样既传授学生知识、又锻炼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又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 校企协同创新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直接路径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对于培养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识实践、既善教学又会科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这些年,随着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带动,师资队伍在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综合素

    8、质方面确实有很大提升,但专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及素质与“双师型”的要求仍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知识老化、专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技能匮乏、科研能力不强等方面,这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结构提出的要求。直接的结果是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社会发展趋势和生产实际,造成学生学非所需、学非所用,导致就业难或就业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前途和院校的声誉。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多种协同创新形式,专业教师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参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活动,增强了生产经验和实践能力。同时又把社会需要和生产实践紧密嵌入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指导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还可以积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和聘请既有扎实理论基

    9、础,又有工作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3 校企协同创新是促进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生长点技术和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拥有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信息、技术、人才优势资源,而企业资金、设施和场所充足,校企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可以让资源优势的互补得到更好的体现,是促进企业工艺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直接的方式。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由于其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和培养方式的实践性,决定其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上具有更多的“实用性”优势,更强调紧扣市场需求,更注重与当地产业结构、行业现状和企业布局相适应,更容易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能够直接

    10、服务于企业、行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和高职院校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借助高职院校具有的人才优势与科研能力,解决企业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创造实用性研究成果,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进而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生产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撑。4 校企协同创新是企业储备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企业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的。目前许多企业出于追逐人才短期化利益的考虑,对与学校联合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热情不高,又基于安全责任、管理难度等问题,并不欢迎高职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及参与项目研发,在校企协同培养上,往往存在着“校热企冷”的现象。解决“校热企冷”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企业的动力问题,即强化企业

    11、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价值的认识。学校、企业、市场之间是存在一种“服务链”的关系,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的是人力资源,企业为市场输送的是产品。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学校和企业以协作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培养实用的创新技能型人才,所以,校企协同创新的诸多形式能否得到高效实施直接影响到学校能否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万方数据第2 3 卷第1 期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F e b 2 0 N o 1而优秀的人力资源又是保证企业创造市场需求产品的前提。三、校企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校企协同创新的内涵丰富,实施方式也灵活多样,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共享原则,探索建立起能

    12、更好地实现双方人才、知识、技术、信息、物资和空间等资源最佳配置的协同创新路径。1 协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的首要使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技能型创新人才,这仅依靠学校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应用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变革。企业与学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拟订课程设置、开发编订教材、设计实践环节、确立人才培养标准将企业与社会的需求融入到课堂,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现无缝对接,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适应期。当然,要实现联合培

    13、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校企双方不是简单地通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全过程协同”实现。“全过程协同”是指从培养目标确立到培养方案制订、培养过程实施、到人才质量评价的各阶段,双方都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特长,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真正做到协同合作、联合培养。2 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践教学不仅是知识转化和能力检验的过程,而且是发现问题,引发创新思维的途径。对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获取岗位经验和实践能力的真实生产环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也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

    14、量。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习和实训,这些“让课堂进工厂”的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平台和广阔空间,使学生在加深对专业理解的同时,了解社会发展及生产实际对人才素质的具体需求,从而既激起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又可以通过实践机会自由思考、自主探究知识、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获得更多实践能力和创造的灵感。过去,企业对于吸纳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是抱着不情不愿的态度,而现在通过校企协同的形式,可以在一1 0 一互利共赢的原则下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实训的目标,确定实习、实训的形式,指导和监控实习、实训的过程,并共同评价实习、实训的质量。校企双方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确

    15、定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签订规范的协议,依据条款开展深层次的合作,这是保证双方长效、良性合作的根本。3 共建项目研发中心,联合攻关,各取所需共建项目研发中心是实现校企人才和科研资源互补共享的最佳形式。企业和高职院校是创新体系中的两大主体,两者各自都具有鲜明的特点,企业能够对市场需求精准把握、商业转化技术成果,但中小企业多无力建立自己的创新研发机构;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在于创新知识信息的聚集及创新技术成果的研发,但科学研究活动却缺乏市场导向,这就为双方的协同科学研究提供了内在动力。双方只有通过协同,相互“借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推动自身的快速发展。双方可以就企业

    16、在生产实际中遇到的盲点或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实质性合作,组建优秀研发团队,通过优秀的管理和高效的制度营造一流的创新氛围,研究协商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双方协同研究的成果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科技与智力支撑,产生了经济效益。高职院校在这个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并且能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不断充实到课堂中去,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参与人员有了科技创新的成果后,也能得到一定的资金和奖励,还能出学术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合作研究、协同开发的过程中,要以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到适合他们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的项目研究中来,使学

    17、生在参与企业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活动中与一线的工程师、科研者密切合作,获得与产业行业直接相关的工作经验,提高适应行业的工作能力。4 建立双方专业人员交流互访的常态化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对于企业来讲,优秀的员工队伍素质是其发展的第一要素,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训练是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密集、学科交融、视界前沿和交流广阔的优势,企业可以邀请理论功底深厚、研究造诣丰富的学校专业人员到企业讲学、培训,以此来拓展企业员工的视界、活万方数据第2 3 卷第1 期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F e b 2 0 N o 1跃他们的思维,为技术创新活动奠定理论基础。企业除了采用“

    18、请进来”的方式来优化员工的素质外,还可以采取“送出去”的方式,即选送一些员工到学校,由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高职院校要鼓励教师向企业界流动,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促成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化与常态化,让更多的教师能够通过到工厂企业兼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实践和锻炼等形式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活动,以此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同时,为了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师身份管理,打破校企之间流动的障碍,以更多的、更直接的优惠政策吸引专业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师

    19、队伍中来,将业界前沿技术知识以及生产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直接进入专业生产情境,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创造性的培养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机遇。通过这些校企专业人员常态化与制度化的交流与互通方式,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责任编辑:兰春】参考文献:【1 胡春林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和思路 J】职业技术教育,2 0 1 2(2 5)2 杨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 叭3(1)F 蛐c t i 蚰a n dR o u t eo fC o U a b o 强t i V eI 衄o

    20、V a t i 蚰b e t w e e n 碰g h e rV o t i 佃a lC o U e g 镪a n dE n t e r p r i sY A NF a n g(G u a n g d o n gT e c h l l i c a lC o U e g eo f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a I I dE l e c t r i cE n g i I l e e r i n g,G u a I I g d o n g5 1 0 6 3 0,C l l i n a)A b s t r 神t:0 c c u p a t i o n a l 嘶e n t a

    21、t i o no ft a l e n t s 仃a i l l i n gi nl l i g h e rV o c 撕o n a lc o l l e g e sd e t e m i I l e st l l ei m p o r t 觚tp o s m o no ft t I es c h o o l e n t e r p r i s ec o o p e r a t i V ei n n o V a t i o n I ti sn o to I l l y 锄i m p o r t a n tm e a s u r et oi n l p m V e 山eq u a l i t y

    22、o fe d u c a t i o ni nl l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b u ta l s om ed i r e c tp a mt oc r e a t em et e a c l l i I l gs t a f!fo f”d o u b l et e a c h e r,a sw e Ua sa ni m p o r t a n tw a yt op r o m o t e 山eg r o w mp o i n tt oe n h a n c em ea b i H t yo ft e c l l I l o l

    23、o g yi I l I l o v a d o no fe n t e r p r i s e sa n de n t e r p 矗s er e s e r v eo f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 T h ej o i n tc u l t i v a t i o no fi n n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c o-b u i l d i n gs t I l d e n t sp r a l:t i c eb a s e,c o b u i l d i n gt t l ep r o j e c tr e s e a r c h 锄

    24、dd e v e l o p m e n tc e n t e r,a I l de s 住I b l i s h i n gt l l en o 姗a l i z a t i o nm e c h a I l i s mo fp r o f e s s i o n a le x c h a n g ea I l dV i s i t sb e t w e e nt l l et w op a n i e sa r em eb a s i cr o u t e st oa c h i e v es c h o o l-e n t e 印r i s ec o l l a b o r a t i

    25、v ei n n o v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i n n o v a t i o n;l l i 曲e rv o c a t i o n a lc o l l e g e s;e n t e 甲r i s e;f u n c t i o n;m u t e万方数据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功能与路径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功能与路径作者:严芳,YAN Fang作者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30刊名: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英文刊名: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ournal of Tianjin Professional College年,卷(期):2014,23(1)参考文献(2条)参考文献(2条)1.胡春林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推进方向和思路 2012(25)2.杨路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2013(01)引用本文格式:严芳.YAN Fang 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功能与路径期刊论文-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4(1)


    注意事项

    本文(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功能与路径资料下载.pdf)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