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语言学方向.docx

    • 资源ID:5961074       资源大小:32.57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语言学方向.docx

    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语言学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方向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050211)一、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教学、研究和应用人才。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基础教育部门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外事、外宣、出版、大众媒体、网络、三资企业、国际旅游和国际文化交流等部门的教学与管理。1.要求学生在伦理道德方面应做到:关心人类的发展与现状;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社会主义;拥护的领导,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和理论,坚持“三个代表”;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

    2、和创新与创业精神;富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工作认真踏实,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2要求学生在学科专业方面应做到:具有坚实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当前状况和发展前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有新的见解;熟练掌握所学语言,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书刊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资料收集与科研工作。(二)研究方向语言学:音系学、认知语言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理论语法、心理语言学、语言哲学等。(三)学制与学分25年,最低修满35学分(四)课程设置1学位课程:(1)

    3、公共课:第二外语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3学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2学分经典著作选读 Selected Classic Works of Marxism 2学分(2)学位基础课高级英语写作 Advanced Writing 2学分科研方法及学术论文写作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1学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Teaching 1学分语言学名著 Selected Readings on

    4、 Linguistics 2学分(3)研究方向课语言学史 History of Linguistics 2学分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2学分话语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 2学分语用学 Pragmatics 2学分语言哲学 Language Philosophy 2学分2.非学位课程:(1)必修课: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 Linguistics 2学分 句法学 Syntax 2学分(2)选修课程计算机应用 Computer Linguistics 2 学分英美文学欣赏 A General Study on Selected Works of Bri

    5、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2学分语料库研究 Research on the Corpus of English Language 2学分高级口语 Advanced Oral English 2学分心理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语义学 Semantics 2学分教师心理学 Teacher Psychology 2学分中西文化比较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2学分欧洲文化 European Cultures 2学分3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者补修课程: 高级英语 Advanced

    6、English 高级写作 Advanced Writing4.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为了扩大研究生的知识面,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一至两门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每门课程计2学分,超出两门的可记录成绩,但不计学分。(五)课程考核按照研究生课程考试与成绩管理规定执行。(六)教学与培养方式学位基础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研究方向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题研究、小组研讨和调查研究为辅;选修课程以小组研讨、课题研究为主,以课堂授课为辅。学位基础课程、研究方向课程和选修课程均要有课后作业和/或学习报告。每学期末,要举行一次学术方向性的学术讨论会,本方向的每位学生须作一次学术报告。1-4学期授课,5-6学期撰写

    7、学位论文。(七)实践环节1.教学实践(2学分):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辅助教师上课、主持课堂讨论、指导教育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或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工作量应不少于20个教学日(每教学日以8小时计),可分散进行,也可相对集中。教学实践要有本人详细报告或记录,由院系、导师认真考评。2.社会实践(2学分):社会实践内容可是担任本科生或低年级研究生的辅导员,参与学校管理部门的行政或教学管理工作,也可是在社会单位进行实习。参加社会实践后要由接收单位做鉴定,本人写详细报告,由学院、导师认真考评。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1)研究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根据研究方

    8、向,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并写出选题报告。一般选题原则为:选择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课题要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问题;课题分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能在一年内完成,特别是对实验条件要有恰当的估计;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2)由所在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公开做选题报告,并就一些未尽事宜或问题做必要的阐述和商议。(3)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应包括以下要素:论文选题依据:包括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的特色及重要参考文献目录等;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

    9、施方案;年度计划;论文创新点或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及成果应用设想;(4)经过集体讨论和论证,做出是否可以定题的意见,并做好记录,开题报告及其审定工作要在第四学期末结束。未经开题报告会,不准开展论文撰写工作。4.学术活动(1学分):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至少10次,至少公开做一次学术报告,提交报告提纲,由导师组考评。(八)中期考核按照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执行。(九)学术活动和学术论文按照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十)学位论文按照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二、教学大纲 高级英语写作(一)授课时数:36学时(二)考核方式:考 试(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0、:高级英语写作是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计划中的学位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学生了解必要的写作基础知识和各种实用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及修辞知识,将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本课程通过要点讲解、范文研究和写作实践,使学生受到各种创造性的写作训练,并做到语言正确、得体,文体恰当,内容充实。本课程采取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课堂实践等方式进行。本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共计36学时,1学分。(四)基本教学内容:第一专题:创造性写作:情景第二专题:创造性写作:情景第三专题:创造性写作:人物第四专题:创造性写作:人物第五专题:创造性写作:人物第六专题:创造性写作:行为第七专题:创造性

    11、写作:行为第八专题:创造性写作:自然变化第九专题:创造性写作:事件第十专题:创造性写作:事件(五)主要参考资料:1.丁往道,英文写作手册,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Robin Macpherson,书面英语基本功训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3.胡文仲,实用英语写作:英文,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科研方法及学术论文写作(一)授课时数:1学时(二)考核方式:考 试(三)教学目的和要求:科研方法及学术论文写作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必修学位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学生应该了解科学与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如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基本科研方法、

    12、概念及其相关要求;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及其方法。本课程安排在第3学期,18学时,1学分。(四)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专题导论 1.教学目标与要求 2.重要术语 3.基本概念 第二专题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 1.选题 2.收集资料 3.列书单 4.做阅读记录(记录方法) 第三专题学位论文初稿写作阶段 1.如何写主题句 2.如何写论文提纲 3.如何写引言 4.如何写文献综述 第四专题 学位论文初稿写作阶段 1.如何写结论 2.如何写研究方法 3.如何写研究及其结果等 4.如何参考文献 第五专题 学位论文终稿写作阶段 1.初稿的修改 2.表格、数据等的处理 3.格式及排版 4.主要标点符号的用法:

    13、逗号、句号、引号、破折号、划下线、斜体 5.引语与注解 第六专题 学位论文写作科研方法 1.行动研究的意义、重要性 2.问卷的设计及分析方法 3.访谈的记录及分析方法 4.个案研究/小组研究 第七专题 学位论文写作科研方法 1.实验研究的设计 2.实验研究的过程 3.实验研究的结果 4.实验研究的分析 第八专题 学位论文写作科研方法 1.定性研究 2.定量研究 第九专题 学位论文写作科研方法 1.论文写作风格 2.论文写作文体 第十专题 学位论文写作科研方法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五)主要参考资料: 1.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北京:外研社,2000. 2.刘润清,外语教学中

    14、的科研方法,北京:外研社,1999. 3. Seliger, Herbert W.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 Slade, Carole,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search and Thesis,北京:外研社,2000. 5. Wallace, J. Michael,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北京:外研社,2000. 语言学名著 (一)授课时数:36学时(二)考核方式:考 试(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语言学名著选读是

    15、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学生应该了解语言学全貌,即:语言与语言学、语音学与音位学、形态学与句法、语义学与语用学、心理语言学与语言发展等内容。本课程以理论为主兼顾实践,重点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与修养,如阅读及收集整理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安排在第1学期,2学分,36学时。授课方法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四)基本教学内容:第一专题 语言与语言学1.语言的基本特征,起源与进化2.印-欧语系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英语简史第二专题 语音学与音位学1.音位学的不同定义,研究方面的发展2.语音的区分性特征与发音过程第三专题 形态学与句

    16、法1.词汇理论探究2.生成语法对句子的分析3.功能语法对语言三大功能的概述第四专题 语义学与语用学1.语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语义分析的原则2.意义分类3.关联论、顺应论第五专题 话语分析与社会语言学1.语境在话语分析中的作用2.语篇的衔接与连贯3.言语社团与语言变体第六专题 心理语言学与语言发展1.心理语言学的目标及其基本研究方法2.言语产生与理解的认知过程3.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输入假设,输出假设4.认知理论基本概念(五)主要参考资料: 1. Saussure, F.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

    17、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2. Saeed, I. Seman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3. Brown, G.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4.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5. Y

    18、ule, G. Discourse Analysi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6.钱敏汝,篇章语用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7.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语言哲学(一)授课时数:36学时(二)考核方式:考 试(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语言哲学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中的研究方向课程。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对于语言哲学的了解大多局限于微观语言哲学的传统话题上,如意义与涵义、指称、语言的结构、类型、要素和功能等,所以学生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通过

    19、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语言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宏观语言哲学的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包括语言的本质、语言与实在、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进化、语言与教育等宏观视角。同时,对于不同时期语言哲学研究的发展特点和热点,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经典论著进行归纳和分析,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语言哲学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趋势。本课程安排在第4学期,2学分,36学时;教与学的方式是以学生课后阅读、小组讨论为主,以课堂专题讨论、文本分析为中心,以教师讲评为辅。(四)基本教学内容:Part One The Nature of Language1. Following a Rule2. Performatives and Consta

    20、tives3. Subjectivity in Language4. What Is Vague Language?5. What Language IsPart Two Language and Meaning1. On Sense and Reference2. Meaning as Use3. Meaning4. Indeterminacy of Translation5. MetaphorPart Three Language and Reality1. Naming and Necessity2. Nelson Goodmans Worlds3. The Role of Langua

    21、ge: A Foundation for a Social Perspective on Invention4. Theories of Truth5. WorldmakingPart Four Language and Thinking1. The Genetic Roots of Thought and Speech2. Thinking3. Language and Intelligence4. Prototype Categories: IPart Five Language and Mind1. Concepts of Langauge2. Mind Design3. Languag

    22、e and ConsciousnessPart Six Language and Evolution1. Language and Evolution2. The Family Tree: The Evolutionary Background3. Thinking in Language? Evolution and a Modularist possibilityPart Seven Language and Human Behavior1. Man at the Mercy of Langauge2. The Synthesis of Cultural linguistics3. Suc

    23、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Part Eight Language and Education1.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Concepts in Childhood: The Design of a Working Hypothesis2. The Language of Education(五)主要参考资料:.Austin, J.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Benjafield, J.G. Conition. Engl

    24、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2.Bruner, J. 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4.Carrol, D. W. 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5.Carruthers, P. and J. Boucher. Language and Thought: Interdisciplina

    25、ry themes. Britis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6.成晓光. 西方语言哲学教程.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认知语言学(一)授课时数:36学时(二)考核方式:考 试(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认知语言学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非学位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研究语言和心智的关系问题、揭示语言及语言分析的认知基础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学生将了解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掌握其基本理论,拓宽语言研究视角,学会并能通过心理认知角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本课程安排在第2学期,2学

    26、分,36学时,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报告、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形式学习。(四)基本教学内容:第一部分 绪论1认知、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2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 原型(典型)、范畴与范畴化1. 原型2. 范畴的等级结构3认知模式、概念结构与词语的多义范畴第三部分 意象和意象图式 1. Langacker的“意象”观2. 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理论第四部分 概念隐喻和转喻1.从修辞到概念2.隐喻、转喻与情感范畴3.隐喻思维4.转喻思维5.完型理论第五部分 认知语义观1.认知语义观2.图样理论第六部分 心理空间识解1. 图形和背景2. 介词和动词的认知意义第七部分 认知语法 1

    27、. 认知语法的内涵及研究内容2. Lakoff和Langacker关于认知语法的论述3. 语法的象似性和模糊性第八部分 构式语法1 构式语法的基本理论2. 构式语法与生成语法比较3. 构式语法理论对语言构造的解释和描写第九部分 概念合成和关联1 隐喻、转喻与概念全成2. 概念合成理论的映射机制3. 概念合成理论的支配、优选原则4. 概念合成理念的解释力5. 关联理论与概念合成理论第十部分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1.“有界”、“无界”与汉语语言分析2.“基本范畴”、“典型范畴”与汉语语言分析3.“意象”与“图式”与汉语语言分析4.“隐喻”与“转喻”与汉语语言分析(五)主要参考资料:1. Croft

    28、, William and Alan D.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UP. 2. Dirven, Rene. 1998.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John Benjamins.3. Lakoff, George and Mark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4. 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Un

    29、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5. Langacker, Ronald.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6. Taylor, John. 1995.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second edition). OUP.7. Ungerer,F.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8刘宇红 著认知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 罗纳德 兰艾克 著认

    30、知语法十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10. 乔治 莱考夫 著认知语言学十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11. 石毓智 著语法的概念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束定芳 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3王寅 著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14王寅 编著认知语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15王寅 著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出版社,2005年16. 约翰 泰勒 著应用语言学十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话语分析(一)授课时数:36学时(二)考核方式:考 试(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话语分析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课程计划中的研究方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学生应该了解话语分析的起源、话语分析的发展和现状以及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本课程以理论为主兼顾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话语理论修养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安排在第3学期,2学分,36学时。授课方法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四)基本教学内容:第一专题 引言1.话语分析的起源、话语分析的发展和现状、


    注意事项

    本文(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语言学方向.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