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文注释翻译.docx

    • 资源ID:5955390       资源大小:74.50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文注释翻译.docx

    1、九年级下册古诗文文注释翻译九年级下册古诗文文注释翻译9.鱼我所欲也(1)孟子(战国)【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2)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3)有所不辟(4)也。如使(5)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6)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7)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8

    2、)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9)而与之,乞人不屑(10)也。万钟(11)则不辩(12)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13)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14)我与?乡(15)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16)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7)。【注释】(1)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圣,和孔子并称“孔孟”,后人尊成他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2)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3) 患:祸患,灾难。(4)辟:通“避”,躲避。(5

    3、)如使:假如,假使。(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7)勿丧:不丢掉。(8)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9)蹴:用脚踢。(10)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1)万钟:高位厚禄。(12)辩:通“辨”,辨别。(13)何加:有什么益处。(14)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15)乡:通“向”,从前。(16)已:停止,放弃。(17)本心:天性,天良。【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

    4、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却不肯采用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

    5、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10.唐雎(1)不辱使命战国策【原文】秦王(2)

    6、使(3)人谓(4)安陵君曰:“寡人欲(5)以(6)五百里之(7)地易安陵,安陵君(8)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9)之,弗敢易(10)!”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11)五百里哉?”秦王(12)怫然怒,谓唐雎曰:“公(13)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7、,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14)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15),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16)之怒也,非士(17)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18);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19);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2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21)。若(22)士必(23)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24),今日是(25)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26),长跪而谢之(27)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28)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29)五十里之地存(30)者(31),徒(32)以(33)有先生也。

    8、”【注释】(1)唐雎(j),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2)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3)使:派遣,派出。(4)谓.曰:对.说。(5)欲:想。(6)以:用,用作介词。(7)之:的。(8)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9)守:守护。(10)易:交换。(11)直:只,仅仅。(12)怫然:盛怒的样子。(13)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谓。(14)布衣:指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15)亦免冠徒跣(xin),以头抢(qing)地耳

    9、: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徒,光着。(16)庸夫:平庸无能的人。(17)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18)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19)聂政之刺韩傀(gu)也,白虹贯日: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2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仓,通“苍”,苍鹰。(21)怀怒未发,休祲(jn)降于天,与臣而将(jing)四矣: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10、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于,从。(22)若:如果。(23)必:将要。(24)缟(g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25)是:此,这样。(26)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27)长跪而谢之: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如果跪着则耸身挺腰,身体就显得高(长)起来,所以叫“长跪”。谢,认错,道歉。(28)谕:通“喻”,明白,懂得。(29)以:凭借。(30)存:幸存(31)者:原因。(32)徒:只。(33)以:因为。【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说:“我打算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

    11、换我们小的地盘,实在是善事;即使这样,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很)不高兴。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这不是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所以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这仅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

    12、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同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

    13、,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将要)穿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拔剑出鞘立起。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11.送东阳马生序(1)宋 濂(明)余幼时即嗜(2)学。家贫,无从致(3)书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6)送之,不敢稍逾约(7)。以是(8)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9),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10)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11)问。先达德隆望尊(12

    14、),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1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4),俯身倾耳以请(15);或遇其叱咄(16),色愈恭,礼愈至(17),不敢出一言以复;俟(18)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19)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20)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1)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2)而不知。至舍(23),四支(24)僵劲不能动,媵人(25)持汤(26)沃灌(27),以衾(28)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30)绮绣,戴朱缨(31)宝饰之帽,腰(32)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33),烨然(34)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35)处其间,

    15、略无慕艳意(3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7)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38),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39),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40),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41),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4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4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44),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45),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46),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47)。余朝京师(

    16、48),生以乡人子谒余(49),撰长书以为贽(50),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51)。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5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53);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54),岂知余者哉!【注释】(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2)嗜:爱好。(3)致:得到。(4)假借:借。(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6) 走:跑。(7) 逾越:超过约定的期限。(8) 以是:因此。(9)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年。

    17、后来表示年已二十岁。(10)硕师:学识渊博的老师。 硕,大(11)叩:请教。(12)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13)辞色:言语和脸色。(14)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15)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现尊敬而专心)。(16)叱咄:训斥,呵责。(17)至:周到。(18)俟:等待。(19)卒:最终。(20)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21)穷冬:隆冬。(22)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23)舍:这里指学舍,书馆。(24)支:通“肢”,肢体。(25)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26)汤:热水。(27)沃灌:浇洗。(28)衾:被子。(29)寓逆旅

    18、:住在旅店。逆旅,旅店。(30)被:通“披”,穿。(31)缨:帽带。(32)腰:腰佩。(33)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34)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35)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36)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艳,羡慕。(3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38)耄(mo)老:年老。八九十岁的人称耄。宋濂此时已六十九岁。(39)幸预:有幸参与。君子指有道德学问的读书人。(40)缀:这里意为“跟随”。(41)谬称:不恰当地赞许。这是作者的谦词。(42)诸生:指太学生。太学:明代中

    19、央政府设立的教育士人的学校,称作太学或国子监。(43)县官:这里指朝廷。廪(ln)稍:当时政府免费供给的俸粮称“廪”或“稍”。(44)裘(qi):皮衣。葛:夏布衣服。遗(wi):赠,这里指接济。(45)司业、博士:分别为太学的次长官和教授。(46)非天质之卑:如果不是由于天资太低下。(47)流辈:同辈。(48)朝:旧时臣下朝见君主。宋濂写此文时,正值他从家乡到京城应天(南京)见朱元璋。(49)以乡人子:以同乡之子的身份。谒(y):拜见。(50)撰(zhun):同“撰”,写。长书:长信。贽(zh):古时初次拜见时所赠的礼物。(51)夷:平易。(52)归见:回家探望。(53)“谓余”二句:认为我是

    20、在勉励同乡人努力学习,这是说到了我的本意。(54)诋(d):毁谤。际遇之盛:遭遇的得意,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骄乡人:对同乡骄傲。【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

    21、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

    22、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

    23、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傲,难道是了解我吗?12.词四首渔家傲宋 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

    24、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注释】(1)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2)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3)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4)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5)千嶂(zhng):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6)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7)羌(qing)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不寐:

    25、睡不着。寐:睡。【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江城子密州出猎宋 苏轼【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

    26、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注释】(1)江城子:词牌名。(2)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3)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聊:姑且,暂且。狂:狂妄。(4)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5)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6)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j):形容从骑之多。平冈:指山脊平坦处。(7)为报:为了报答。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8)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

    27、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9)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尚:更。(10)鬓:额角边的头发。霜:白。(1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

    28、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节:兵符,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12)会挽雕弓如满月:会,应当。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13)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

    29、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 辛弃疾【原文】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释】(1)破阵子: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出自破阵乐,后用为词牌。(2)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

    30、人。与辛弃疾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3)挑灯:把灯芯挑亮。看剑:抽出宝剑来细看。(4)梦回:梦里遇见,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角:军中乐器,长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铜制成,外加彩绘名目画角。始仅直吹,后用以横吹。其声哀厉高亢,闻之使人振奋。(5)八百里:牛名。世说新语汰侈载,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叫八百里驳。分麾(hu)下炙(zh):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麾下:部下。麾:军中大旗。炙:切碎的熟肉(6)五十弦:原指瑟,此处泛指各种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7)沙场:战场。秋:古代点兵用武,多在

    31、秋天。点兵:检阅军队。(8)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的卢:良马名,一种烈性快马。相传刘备在荆州遇险,前临檀溪,后有追兵,幸亏骑的卢马,一跃三丈,而脱离险境。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9)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10)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君王天下事:统一国家的大业,此特指恢复中原事。(11)赢得:博得。身后:死后。(12)可怜:可惜。【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注释】(1)满江红:词牌名。唐朝名上江虹,后改今名。(2)小住京华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下册古诗文文注释翻译.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