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熨敷中药疗法doc.docx

    • 资源ID:5954441       资源大小:24.1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熨敷中药疗法doc.docx

    1、熨敷中药疗法doc穴位贴敷技术操作规范 一、定义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二、适应症颈椎病,腰椎病,肩关节周围炎,退行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足底痛,阳痿,痛经。三、穴位的选择:颈椎病(痹证)主穴:颈夹脊、风池、大椎、阿是穴;配穴:肩井、肩髃、曲池、外关、中渚、合谷、后溪、百会落枕(痹证、项强)主穴:风池、大椎、阿是穴、后溪、悬钟;配穴:落枕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颈夹脊、外关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冻结肩、肩凝证)主穴:肩髃、肩贞、臂臑、肩髎、阿是穴;配穴:曲池、天宗、外关、合谷、条口、肩井、中渚、承山、臑俞肱骨外

    2、上髁炎(肘痛、肘劳、伤筋)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手三里急性腰扭伤(闪腰)主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配穴:后溪、委中、腰痛(手针)、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痹证、腰痛)主穴:相应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中、昆仑、阿是穴(压痛点);配穴:腰阳关、志室、殷门、风市、阴陵泉、三阴交、命门、八髎足底痛(跟痛)主穴:阿是穴(压痛点);配穴:太溪、昆仑、申脉、照海、仆参类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历节风)主穴:大椎、至阳、夹脊、脾俞、肾俞、命门、曲池、外关、足三里;配穴:肩髃、肩髎、尺泽、少海、阳溪、阳谷、阳池、大陵、八邪、四缝、环跳、秩边、膝眼、委中、阳陵泉、阴陵泉、解

    3、溪、昆仑、八风、阳痿(阴痿)主穴:关元、肾俞、三阴交、太冲、配穴: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命门、中极、膀胱俞、阴陵泉、八醪痛经(少腹痛)主穴:关元、中极、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次髎; 配穴: 水道, 大赫,地机,太冲, 归来, 脾俞, 血诲, 肝俞,肾俞, 命门每次取穴4-6个。四、药物的选择1基础方:川乌、草乌、芒硝、生栀子、生大黄、冰片、葛根、赤芍、丹皮、延胡索2血瘀为主者:加当归、红花、川芎3风湿为主者:加威灵仙、羌活、白芷4脾肾阳虚者:加川椒、肉桂根据中医的辩证,属血瘀者1+2,属风湿者1+3,属脾肾阳虚者1+4,五、操作步骤1、药物制备及准备:1)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

    4、环境下进行,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2)药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洁净药材,将药物烘干,粉碎,过80120目筛,备用。3)将上诉的药粉与等份的酒精、蜂蜜、甘油充分的混合,备用。 4)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5)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6)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7)消毒: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2、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

    5、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3)填法: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4)熨贴法: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3、贴敷时间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1-2天,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12-24小时。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4、疗程连续贴敷5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为一个周期,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5、疗效观察1、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肢体的功能

    6、恢复正常。2、好转:原有的症状减轻,肢体的功能较前好转明显。3、未愈:原有的症状无改善。 六、注意事项 1、选准穴位,注意体位穴位敷贴疗法是以穴位作为治疗区域,选好、选准穴位十分重要。敷贴穴位在选择时,除了和其他刺灸疗法一样,据症情予以最佳处方外,还应注意,穴位不可选得过多以及少选关节或其他活动度较大的部位的穴位,以避免贴时容易脱落。其次,穴区要选准,尽量采用体表标志。在敷贴时,根据穴位所在部位,分别要求患者保持平卧、正坐、俯首、平肩等正确姿势,使之能敷贴稳妥,防止药物流失。2、局部清洁,预防不良反应在药物敷贴之前,穴区局部应洗净擦干或用75%酒精消毒。这有两个好处,一是,尽管穴位敷贴的药物对

    7、皮肤刺激性很小或其他不良反应(局部灼伤、起泡)穴区消毒搞好,可以避免感染;二是穴区清洁后,敷贴多较牢固,不易脱落。需要说明的是,凡局部穴区有感染或被损,不宜贴敷;如贴敷后出现过敏反应者,应查清原因,如系药物所致,宜停用此类药物;如为胶布所致,可改用纱布包扎。3、认真固定,时间适宜穴位敷贴疗法,是将不同剂型的药物贴敷于穴区,为了保证药物不流失并维持足够的时间,覆盖固定十分重要。在覆盖时,应据剂型而有所区别,膏药只须直接贴压在穴区;药饼、药丸等剂型,加盖消毒纱布和胶布固定即可。在固定时,应视部位和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体表活动较小的部位,如颈面、躯干等只须胶布固定,而四肢关节及足心等,宜加绷带束紧固

    8、定。小儿往往会用手抓撕敷贴部,亦适宜用绷带固定。敷贴药物的时间,在依据症情需要的前提下,还应注意:有一定刺激性的药物敷贴时间不可过长,小儿穴位敷贴时间不可过长,有过敏反应史的患者,更不宜过长。另外,对某些穴位敷贴时间要恰当选择,如涌泉穴,在临睡前敷贴,起床时去掉为好,以免影响行走;面部穴,最好也按此法,不影响美容。4、精确配方,注意保存敷药制备,是获取疗效的重要环节。敷药处方要求在继际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辨证用药,药以味少量小力宏为佳。在配制时,更应根据药物特点和症情,制成不同剂型。敷贴药物多为辛香之品,为防止气味挥发,药粉配制好后,宜装入玻璃瓶或瓷瓶,密封保存备用。 5、综合治疗,提高效果穴位敷

    9、贴疗法,仅管对多种病症有良好的效果,但毕竟只是祖国医学外治法中之一种,面对复杂的病症,它亦有局限性。所以在临床治疗时,也一定要消除“百病一贴”的狭隘观点,充分有机结合其他各种疗法,如针刺、拔罐、刺血、艾灸及中药内服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七、禁忌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低频电疗法一、定义 将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又称低频脉冲电疗法。低频电疗法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TENS疗法、电体操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间动

    10、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脊髓电刺激疗法、微电流疗法、高压脉冲电疗法等。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1)止痛作用与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各种扭挫伤、肌筋膜炎、瘢痕、粘连、慢性炎症等软组织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骨关节疾病、脉管炎等血管疾病等;2)兴奋神经肌肉收缩作用:各种神经炎、脑与脊髓损伤所致的肢体瘫痪、废用性肌萎缩、尿潴留、肌张力低下、弛缓性便秘、癔症性瘫痪、外周神经损伤等。三、临床举例颈椎病(痹证)主穴:颈夹脊、风池、大椎、阿是穴等穴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痹证、腰痛)主穴:相应夹脊穴、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中、昆仑、阿是穴(压痛点); 类

    11、风湿性关节炎(痹证、历节风)主穴:大椎、至阳、夹脊、脾俞、肾俞、命门、曲池、外关、足三里、阿是穴等 四、操作方法与步骤(1)治疗前准备:按照治疗目的与部位选择电极,检查电极、导线连接正确,仪器电流输出调零后开机。暴露患者治疗区域皮肤,按照需要放置电极,采取并置法或对置法,电极紧密平整接触皮肤。(2)治疗操作:选择所需波形与物理参数,缓慢调节电流强度直至达到治疗剂量,治疗剂量可用电流量直接表示,也可用感觉阈、运动阈等人体反应情况表示,在治疗时间内可根据需要调节电流输出。当需要移动法治疗时,可采用单点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为主电极。(3)治疗结束:输出调零,取下电极后检查治疗部位皮肤,关机。五、注意事

    12、项 (1)治疗前:以兴奋神经肌肉为主要治疗目的时,神经肌肉电诊断有助于治疗参数的合理选择。将治疗中的正常感觉和可能的异常感觉告知患者,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2)治疗中:皮肤微细损伤局部可用绝缘衬垫后使用低频电疗法。局部感觉障碍区域治疗时,需采用低电流强度谨慎治疗。电极需有良好固定,保证治疗过程中电极不滑落。(3)治疗时,详细参考各种仪器说明及操作注意事项。六、禁忌证:1)全身情况:出血倾向、癫痫,传染性疾病、各种重要脏器疾病急性进展期和危重期;2)局部情况:金属异物及结核病灶局部,有心脏起搏器,心前区、颈动脉窦区、体腔、孕妇腰腹部等特定部位,皮肤过敏、破损、感染、皮疹等区域。经穴光疗(红外线疼

    13、痛疗法)治疗技术一、定义 应用电磁波谱中的红外线部分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红外线疗法。红外线为一种不可见光线,波长为0.76400um。根据波长可将红外线分为短波红外线(0.761.5nm)和长波红外线(1.5400um)。二、适应证各种亚急性及慢性损伤和炎症、浸润块、硬结、肠粘连、肌痉挛、电刺激及按摩前准备、主被动功能训练前准备等。三、临床应用痹证、项强(落枕)主穴:风池、大椎、阿是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等穴位。肘痛、肘劳、伤筋(肱骨外上髁炎)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手三里等穴位。闪腰(急性腰扭伤)主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配穴:后溪、委中、腰痛(手针)、人中等穴位。四、操作方法与步

    14、骤用物准备:红外线治疗仪、保护眼睛用纱布或生理盐水棉球等。(1)治疗前准备:检查灯泡、辐射板有无碎裂,灯头安装是否牢固,支架是否稳妥。接通电源,使灯头、灯泡预热510分钟。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2)治疗时操作:移动灯头,距治疗部位2050cm不等,使灯头中心对准病患部位,以患者有舒适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每次治疗2030分钟。(3)治疗结束:移开灯头,检查皮肤,拭去汗水。五、注意事项(1)头、面、肩、胸部治疗时患者应戴墨镜或以布巾、纸巾或浸水棉花覆盖眼部,避免红外线直射眼部。(2)治疗部位有伤口时应先予清洁擦净处理。(3)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得随意挪动体位或拉动灯头,以防烫伤。(4)

    15、治疗过程中如出汗过多,感觉头晕、心慌等应适当加大灯距。治疗后休息、饮水。(5)神志昏迷者或局部有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瘢痕者治疗时应适当加大灯距或关闭部分灯泡,以防烧伤。(6)多次治疗后治疗部位皮肤可出现网状红斑和色素沉着。六、禁忌证急性损伤、化脓性炎症、循环障碍、局部皮肤感觉障碍、血栓性深静脉炎、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水肿及出血倾向、老弱年幼患者、体内内置物患者等。经穴超声治疗技术一、 定义 频率高于2k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应用5005000KHz的超声能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二、适应证适应证:各类软组织扭挫伤、乳腺炎、瘢痕、组织内硬结、前列腺炎、肾与输尿管结石、各

    16、类骨关节病、颈腰椎病、各类脉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便秘、胆囊炎、脑卒中、脊髓损伤、各类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瘙痒症、鼻窦炎、耳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视网膜病变及眼内病变等。三、临床应用举隅足跟痛(足底痛)主穴:阿是穴(压痛点);配穴:太溪、昆仑、申脉、照海、仆参等穴位。漏肩风、冻结肩、肩凝证(肩关节周围炎)主穴:肩髃、肩贞、臂臑、肩髎、阿是穴;配穴:曲池、天宗、外关、合谷、条口、肩井、中渚、承山、臑俞等穴位。肘痛、肘劳、伤筋(肱骨外上髁炎)主穴:阿是穴(压痛点);配穴:曲池、手三里等穴位。四、操作方法与步骤设备与用具 超声波治疗仪;辅助设备:包括水槽、水袋、漏斗、声头接

    17、管,它们用于特殊治疗;耦合剂:减少声头与皮肤之间的声能损耗。(1)直接接触法:1)治疗前准备:患者充分暴露治疗部位,均匀涂上接触剂。2)治疗时操作:接通电源,将声头置于治疗部位。打开超声波治疗仪电源开关,选择输出波形的类型、输出强度和治疗时间。固定法时将声头以适当压力固定于治疗部位,剂量宜小,连续波的中等剂量一般为0.30.4W/ cm2,时间35分钟;移动法时将声头紧密接触治疗部位做缓慢往返或圆圈移动,声头移动速度以12cm/s为宜。连续波的剂量一般为声强0.51.01.2W/cm2,不得1.5W/cm2。剂量选择脉冲超声波,常用的脉冲通断比为1:5和1:20。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115分钟,

    18、多选用510分钟。3)治疗结束:将超声输出调回零位,关闭电源。(2)水下法:1)治疗前准备:适用于表面凹凸不平、细小和痛觉敏感的部位。2)治疗时操作:患者将手足等治疗部位与声头放入水中,声头距离皮肤24cm。调节时间和剂量,开机。3)治疗结束:按照与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仪器,再将声头移开。清洁治疗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声头,置于声头架上。(3)水囊法:1)治疗前准备:将水煮沸,冷却后缓慢灌注水袋,不得有气泡。选择体表不平、治疗声头不易接触的部位。2)治疗时操作:将不含气体的水囊置于治疗部位,水囊与皮肤及声头之间均涂接触剂,剂量与方法参照固定法进行治疗。3)治疗结束:按照与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仪器

    19、,再将声头移开。五、注意事项(1)治疗中:操作者不要用手直接持声头进行治疗,可戴双层手套操作。治疗仪器连续使用时,注意检查声头温度,避免烫伤或损坏仪器。声头不能空载,会导致声头损坏,声头尽可能垂直于治疗部位表面。使用适量耦合剂,适当用力压紧使声头与皮肤表面紧密接触。(2)水下法:用去气水,检查皮肤上也不得有气泡。(3)移动法:声头的移动要均匀,使超声能量均匀分布。(4)固定法:皮下骨突部位治疗时,超声强度宜小。声头不能在骨突部位停留,治疗不能引起疼痛。如治疗局部过热或疼痛,应移动声头或降低强度以免发生烫伤。(5)眼部超声波:采用水囊法为宜,剂量应严格掌握。(6)药物透入:避免用腐蚀声头和有刺激

    20、的药物,注意药物禁忌、过敏反应等。六、禁忌证恶性肿瘤局部(高强度聚集超声波治疗肿瘤时除外)、化脓性炎症、活动性结核局部、出血倾向局部、植入心脏起搏器局部、孕妇腹部、儿童骨骺部。中药熨敷技术操作规范1.定义中药熨敷疗法是将药物或其他物体炒热热熨或冷敷患处,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使气血流通,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也是藏药特色疗法,可分为冷敷法和热熨法两种方法,本法通过药性和温度作用,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散热(或散寒)止痛,法风除湿,达到治疗效果。2.操作步骤与要求2.1 环境要求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2.2 操作方法冷敷法星水(星夜取的水)喷激或灌于牛羊胃中冷敷患处,治疗扩散伤热、

    21、波动热、热性刺痛等疾病。星水浇淋,治瘟热、波动热热邪播散和陈旧热等。目被利器创伤发肿,以星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肉类中毒引起喉闭发热,以白草乌研末,雪水调和,装入羊胃中冷敷,并挤出药汁滴入喉部。痢疾,用白草乌、山矾叶研末,调以星水或雪水,灌入羊胃中冷敷腹部,血胆疾病、热性腹绞痛、木布急腹痛(胃溃疡)等,用水底冷石子敷患处。热性刺痛、血胆症,用水底冷石和旧犁铁冷敷。热性刺痛,用生长于雪山岩石边的紫堇研末,黄牛酪汁调拌,冷敷于患处。鼻衄不止,用星水和水潭底的黑泥浆,在前额发际与脑后枕骨,处冷敷。血热引起的齿痛,因风齿龈红肿,用水潭底黑泥浆冷敷。痛风引起的足灼痛,用木藤寥与水调和进行冷敷,或用湿牛屎冷敷

    22、。 热熨法此法用于寒性疾病,但有时对热性疾病也有疗效。用炒热的盐巴,布包裹热熨,治消化不良、宿食不化。急腹痛等。外伤炎肿与瘀血凝结者,用水中石子烤热后热敷,消肿止痛。肝血瘀结,急痛者,用垣衣烘热与炒青稞交替热熨。肾冷疼痛和尿清不利者,用于酒糟烘热,布包裹热熨。产后小腹、肾腰及骶骨等疼痛者,用东向的旱獭洞口土,酒喷后烘热敷于患处。木布病寒热相搏引起的急腹痛,用扁叶珊瑚盘、亚大黄叶、山矾叶加水浸泡煮热后,布包裹热敷,还可治各种中毒症、陈血、外伤出血落于胃中的疾病。不消化引起的寒性痞瘤,用鸽粪烘热,布包裹热熨。胃、肾、腰 部的寒性疾病,用砖块或陶片置火中烧热熨敷。虫病引起的急腹 痛,用独活根叶、烘热

    23、后熨敷。肛门蛲虫,用黑蒿烘热外敷。因 寒脱肛,用有油脂的布团烘热后热敷肛门。隆病引起的刺痛,用 油毡片烘热敷于患处,然后取水中石子烘热置于油毡上热敷。腰 肾受寒疼痛,用猞猁皮或狼皮裹包患处。胃、小肠寒冷,以两手 互相摩擦发热后温熨。黄水降于关节者,以酒浸石子,加温后热 敷。或用干酒糟、墙上垣衣烘热外敷。寒性尿闭,用油渣饼及鸽 子粪烘热熨敷前后身的膀胱穴。虚热与风刺痛者,用陈骨砸碎后, 喷酒烘热,布包裹热熨风穴。四肢黄水充斥者,以羊粪喷酒烘热 后敷之。3适应症凡培根病、剑突痞瘤、胃铁垢症、胃火衰败、湿痹、肌肉萎缩、风刺痛。不消化症、急腹痛、黄水病、血冷凝,热性疼痛等,均可用本法治疗。 4注意事项

    24、在熨敷时若局部出现红、痒、皮疹等现象应立即停用。如果痛经症状较重或经上述治疗无改善时应到医院治疗。中药湿敷操作规范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目的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物品准备 治疗盘、遵医嘱配制药液、敷布数块(无菌纱布制成)、凡士林、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 操作程序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及

    25、温度。 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 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三、中药湿敷疗法禁忌(一)禁忌证1、一般内科疾病不宜使用。2大疱性皮肤病及表皮剥脱松解不宜使用。(二)注意事项l. 纱布从药液中捞出时,要拧挤得不干不湿,恰到好处。过干了效果不好,过湿了药液漫流。2药液不要太烫,防止烫伤。3药物组成可根据不同的疾病,作适当的调整和化裁。4在应用湿敷疗法的同时,还可根据病情适当配合熏洗、药物内服和针灸等疗法,以增强疗效。5注意保持敷料湿润与创面清洁。


    注意事项

    本文(熨敷中药疗法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