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二.docx

    • 资源ID:5949115       资源大小:109.25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二.docx

    1、最新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二2019最新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科学工作者曾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鼠和人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当将两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起初,一般膜发绿色荧光,另一般摸发红色荧光,在37下保温40分钟后,良种颜色的因光点均匀分布,这个实验会得出什么结论?学了本节内容你自然会知道啦!研习教材重难点 教材文本研习 研习点1 细胞膜的分子结构(理解) 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支持着许多蛋白质分子。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分为两类:一另是排布

    2、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即镶在膜的表层;另一类蛋白质分子是嵌插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中。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被,即细胞膜的糖与某些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在生命活动中有重要功能,具有保护、润滑、细胞识别、细胞通讯等功能。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能够作相对的运动。这种特点对于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领悟整合】1、根据对细胞膜和细胞中其他各种膜的微量化学分析结果(下表)来看,膜主要含有脂类和蛋白质两大类物质,蛋白质约占膜干重的20%70%,脂类红占30%80%。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类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

    3、关,机能活动较旺盛的膜,其蛋白质含量较高,因为膜的功能主要是由蛋白质来承担的。此外,细胞膜上还含有约10%的碳水化合物,但是碳水化合物都是和膜蛋白质或脂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各种膜的基本组成成 分髓鞘(包在神经纤维外)红细胞细胞膜肝细胞细胞膜心 肌线粒体叶绿体片 层大肠杆菌细 胞 膜蛋白质226060765075总脂类784040245025磷 脂33242622625糖 脂22微量0微量200胆固醇17913100其他脂类67112402、糖被具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作用和润滑。人的血型与糖蛋白有关,在人红细胞膜的凝集原就是糖蛋白,主

    4、要有两种:A凝集原和B凝集原,具有A凝集原的为A型血,具有B凝集原的为B型,同时有A、B两种凝集原的为AB型,没有凝集原的为O型。如果B型血的红细胞进入A型的血液中,A凝集原就会被A型血的血清中的凝集素识别而发生免疫反应,红细胞凝集成团,使血液循环出现障碍。3、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能够作相对的运动,细胞膜的结构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其中的脂类分子可以自由移动,蛋白质分子也可能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作横向移动。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对于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细胞膜流动性的大小与温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温度过高,膜的流

    5、动性过大,甚至破坏膜的结构,就不利于生命流动的正常进行;温度低,膜的流动性下降,粘度增加,附着在其上的酶等将会失去活性,膜运输的功能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式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联想发散】1、磷酸分子中脂肪酸链的不饱和性与细胞膜流动性的关系。在磷脂分子中脂肪酸链上有双键存在时,在这个双键处有一个折弯,并在双键可发生旋转,使磷脂双分子层中的各脂肪酸难以组合在一起,因而对于脂双层的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磷脂分子中短链的脂肪酸链有增进流动性的作用。在人体内,脂肪酸链中的不饱和双键是不能合成的,它只能来自于植物脂肪,如菜油、亚麻油等。所以在人的食物结构中,植物油是不能少的,也是人体所

    6、必需的。2、胆固醇。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和植物细胞中一般没有胆固醇。在动物细胞中,胆固醇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动物细胞中,几乎和磷脂分子一样多。胆固醇也是极性分子,具有防止磷脂中的脂肪酸链互相接触或结晶,因而可使的流动性不致在温度降低时而下降,保证膜流动性的稳定性。 3、细胞膜的两侧是不对称的。在膜内侧的蛋白质与外侧的蛋白质有很大的不同,膜上糖蛋白一般只分布在膜的外侧。【迁移 体验】 典例1:(2003卷)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 A4层 B6层 C8层 D10层研析:小肠粘膜上皮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的,毛细血管也是由一层上皮细胞

    7、围成的,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实际穿过两层细胞,即四层细胞膜,共8层磷脂分子。本题用到初中知识,学生必需了解小肠上皮、毛细血管的结构,否则无从下手。由此可见,高考涉及的知识面是很广的,任何一个小常识、小知识都可作为命题的素材。答案:C典例2: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这种结构特点是指 ( ) A整个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膜上磷脂是静止的,蛋白质具有流动性 C细胞膜中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上蛋白质是静止的,磷脂具有流动性研析: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贯穿于整个生物界。细胞膜的流动性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中的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解本题要明晰物质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关系,认识细胞膜的流

    8、动性不是细胞膜的物理特性而是其结构特性。答案:C研习点2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理解)1)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很复杂,它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都有密切的关系。2)细胞膜的二种跨膜运输方式的联系与区别:运输方式跨膜运输的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耗能量实 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O2、CO2、甘油、乙醇、苯、水等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 要消 耗 K+、Na+、葡萄糖、氨基酸等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细胞膜能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或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磷脂双分子层对某些物质的

    9、不透性;二是运输物质的载体具有专一性。 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但细胞功能的完成必须由细胞各结构的配合才能进行,必须强调细胞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下图表示的是细胞在完成分泌活动时细胞各结构的配合情况。 细胞膜既是细胞与外界的一个分界线,也是控制内外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它是一个选择透过性膜,其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其上的载体蛋白。【归纳整理】 1、自由扩散是指被吸收的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这种运输过程不消耗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但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物质的运输必定要消耗的能量的。自由扩散过程中分子运动的能量来自于膜两侧的浓度着中所蕴藏的势能。能够

    10、通过自由扩散方式完成跨膜动物的物质,一般都能溶于磷脂双分子层中,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自由扩散是细胞膜的一种简单的运输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吸收物质是被动的,主要取决于膜两侧的浓度差如下左图所示。自由扩散的速度与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如下右图所示。自由扩散的速度还与该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脂溶性程度的大小有关。一般而言,分子越小,扩散速度越快,脂溶性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被选择吸收的物质是从浓度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运输到浓度高的一侧,必须有载体蛋白质的协助才能完成,同时需要消耗新陈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即ATP),其原理如下左图所示。如轮藻细胞中K+的含量比它所生存的水环境中K+的浓度要高

    11、出30倍,而红细胞中Na的浓度却是血浆中的1/6。从中可以看出,不论是轮藻细胞还是人的红细胞,都是不断地积累K+和运出Na+,不会使细胞膜内外的K+和Na+的浓度达到平衡。再如海带细胞中的碘浓度是海水的1000倍,但海带细胞还在不断地从海水中吸收碘。这种将物质在膜的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必须由ATP水解释放能量来推动,主动地从环境中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理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物质的速度与该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可用下右图所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主动运输的速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增高,但达到一定浓度后,运输的速度就不再

    12、增加了,原因是细胞膜的运输该物质的载体数量有限,当载体饱和后,运输的速度也就不增加了。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磷脂双分子层对某些物质的不透性;二是运输物质的载体具有专一性。这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得到证实: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是不加K+的溶液,右室是加入含大量K+的溶液,如右图所示。发现K+不能从右室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进入到左室。但在膜上加入少量的缬氨酶素(一种由1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K+就能从右室进入左室。这说明缬氨酶素起到K+的载体作用。如果在右室的溶液中加入Na+,则Na+不能从右室通过膜进入左室

    13、,这说明缬氨酶素不能作为Na+的载体,说明载体具有专一性,即一种载体只有运输同一种物质或同一类的物质。【迁移 体验】 典例3:右图表示植物细胞的质膜对物质的转运。物质转运的方向如箭头所示,黑点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该物质可能是:A、叶绿素 B、花青素 C、生长素 D、尿素研析:从图中可看出,该物质的转运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质,需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而题中叶绿素和花青素是大分子物质,尿素通过自由扩散转运,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转运。 答案:C典例4:如图所示,在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对各种离子浓度的分析表明,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据图回答:(1)K+和Cl在细胞内积累,而Na+在

    14、细胞液中的含量低于在海水中的含量。这表明:_。(2)从Na+、Ca2+在细胞内外浓度看,它们有吸收方式叫_,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向是_,这种吸收方式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和_。(3)法囊藻的细胞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海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不成比例,其结构基础是_。研析:解本题的关键是先看清图,然后用主动运输的概念特点去思考和分析。答案:(1)法囊藻细胞对K+和Cl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主动运输 从低浓度向高浓度 载体协助 消耗能量(3)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研习点3 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1)内吞作用:是不能穿过细胞膜的一些大分子物质、颗粒性物质和蛋白质等进入细胞内的一种方式。 内吞作用的过程是:大分子

    15、物质或颗粒性物质或蛋白质先附着在细胞膜上,由于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这些物质就被包围在小囊内,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而形成小泡,并且进入细胞内部。如初中曾经学过的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的过程是内吞作用的一种典型形式,如下图所示。2)外排作用:与内吞作用相反,有些物质在细胞膜内被一层膜所包围,形成小泡,小泡逐渐移到细胞表面,小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并且向细胞外张开,使内含物质排出细胞外。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质。【归纳整理】 1、内吞作用与外排作用属于主动运输,因为它们与其他主动运输一样,也需要能量供应。有实验证明,如果氧化磷酸化被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就会停止,如果是糖酵解被抑制则无阻碍

    16、作用。内吞与外排作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细胞摄入的或分泌的大分子被收入在小囊泡中,而不与细胞中其他大分子或细胞器混合。小囊泡快速地大规模地形成和融合,是所有真核细胞的特征之一。 2、大分子物质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胞内,是通过受体分子介导的。首先,大分子结合到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上,受体所处的细胞膜称为有被小窝。大分子与受体结合后,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并最终从膜上脱落下来形成小囊泡,由于受体与大分子特异性结合,加之膜内陷与形成囊泡的速度极快,囊泡中含有的胞外液非常少。 3、细胞内合成的一些大分子若需转运到细胞外,首先包裹在囊泡中,然后转移到细胞膜并与细胞膜融合,囊泡中的物质排出细胞外,组成囊泡的膜成为细胞

    17、膜的一部分。胞外基质中的糖蛋白就是通过这种途径运到胞外的。对于一些特殊的细胞,它们分泌的产物如激素、神经递质等,也是通过这种方式释放到细胞外。但是,分泌产物的释放是受特定信号调节的。首先是分泌分子由囊泡包裹,移向细胞膜,当细胞接受到分泌信号后,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分子释放到胞外。【迁移 体验】 典例5: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 C、保护性 D、主动运输研析: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这是细胞的内吞作用,而细胞的内吞和外排作用都利用细胞膜的

    18、流动性。答案:B 阅读材料研习旁栏思考题(P22)(1)比较图2-2与图2-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答: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低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具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没有。旁栏思考题(P25) (2)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是细胞的什么作用?对于人体有什么意义吗?答:白细胞能吞噬体内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是细胞的内吞作用,对人体的等有积极的意义。 小资料(P23) 细胞膜成分与分析方法组成细胞膜的成分可分为三大类,即膜脂、膜蛋白和糖类。几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依据膜类型的不同,细胞类型的不同,生物类型

    19、的不同以及细胞不同的发育时期而发生变化,如肝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明显高于红细胞。膜脂是细胞膜的基本成分,约占膜成分的50%,它又包括三大类脂质分子,即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磷脂含有极性的磷酸基团,以及非极性的烃链,即包括极性的头部和非极性的尾部,属双型性分子。糖脂也是双型性分子,它的结构与鞘磷脂很相似,仅由一个或多个糖基代替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分子包括三部分:作为极性头部的羟基、类固醇环和一个非极性的碳氢尾部。膜蛋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分,膜的大部分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完成。膜蛋白约占膜成分的40%。根据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膜蛋白可分为内在蛋白(或称跨膜蛋白)和外周蛋白。膜中的糖类约占膜成

    20、分的2%10%,它们通常与膜脂结合形成糖脂,或与蛋白结合形成糖蛋白。其中的糖类分子有单糖,也有多糖。对于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最初是通过用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细胞膜来确定的。用脂质溶剂处理细胞,发现细胞膜被溶解,脂质分子进入到溶剂中,说明膜中含有脂质分子;用蛋白酶处理细胞也能破坏膜结构,说明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中除了脂质还有蛋白质。对于一些具体的组成成分,可采用相应酶的处理来确定。例如,用卵磷脂酶处理细胞,可破坏细胞膜,证明膜中有卵磷脂的存在。对于膜中某种蛋白质功能的分析,有很多方法,其中一种是将这种蛋白质分离纯化出来,将它掺入到磷脂小泡中,形成只含一种蛋白质的磷脂小泡,然后检测蛋白质的功能。 小

    21、资料(P24) 糖 蛋 白 糖蛋白是一类复合糖或一类结合蛋白质。糖蛋白中的糖链很少含多于15个单糖单位的,因此这里讲的糖链也称寡糖链或聚糖链。 许多膜蛋白和分泌蛋白都是糖蛋白。细胞膜中的免疫球蛋白、病毒和激素等的膜受体也常是糖蛋白;消化道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主要成分是糖蛋白;从细胞分泌到胞外体液中的蛋白质也多是糖蛋白,这些糖蛋白包括血液中存在的激素蛋白、血浆蛋白等。作为胞外基质的结构蛋白质,胶原蛋白,也是糖蛋白。糖蛋白和糖脂中的糖链序列是多变的,结构信息丰富,甚至超过核酸和蛋白质。 糖蛋白的糖链参与肽链的折叠和缔合;参与糖蛋白的转运和分泌;还参与分子识别和细胞识别,这可能是它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22、分子识别是通过两个分子各自的结合部位来实现的。结合部位结构互补,相应的基团间产生足够的作用力,使两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分子识别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糖链、 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各自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都存在分子识别。细胞识别实际上就是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识别。例如,哺乳动物的卵细胞外面有一层透明的糖蛋白外衣,称透明带,由三种糖蛋白组成,糖链能被精子表面上的受体识别,精卵识别引发精子头部释放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使透明带水解,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膜融合,精子核进入卵细胞内。 教材习题研习复习题(P22)一、填空题 1、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2、选择透过性二、选择题1D 2 D 三、简答题出入细胞的物质举例

    2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的高低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细胞内的能量甘油自由扩散膜外浓度高、膜内浓度低不需要不消耗进入红细胞的K+主动运输膜外浓度低、膜内浓度高需 要消 耗 【知识链接】 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是在植物细胞外层形成的一种较坚硬的结构,它包围着内部的原生质体。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区如茎尖和根尖,其组成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所产生的新细胞一般比较小,其外层具有一圈细胞壁,称为初生细胞壁。初生细胞壁比较薄,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细胞的生长。高等植物的初生细胞壁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成分和结构都有很大差异,但基本组成和结构是相似的,即以纤维素微纤丝为骨架

    24、,以半纤维素和果胶以及糖蛋白为基质,通过共价键和非共价键的结合,交叉形成一种高度复杂的、抗张力强的网状结构。细胞壁中存在多种酶,如过氧化物酶、磷酸酯酶、苹果酸脱氢酶等,在衰老和果实成熟时,还产生自溶酶,如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随着细胞的分化,植物体产生各类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为适应其特殊生理功能的需要,其细胞壁也发生各种不同的次生修饰,如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以及纤维和木纤维细胞的细胞壁都发生次生加厚。 植物细胞壁的形成,首先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还由于细胞壁具有较坚韧的支撑性,因此它对植物体起着骨架作用。细胞壁虽是细胞外层的一种坚韧的结构,但它并未将相邻细胞完全隔离,细胞间存在着一

    25、种穿过细胞壁的特殊结构,即胞间连丝,它使细胞间能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同时细胞壁还具有运输功能。特化的细胞一般都产生具有某种相应功能的细胞壁。探究解题新思路& 基础思维探究 基础发散型【例1】食醋中醋酸分子是活细胞所不选择的小分子物质,蔗糖是被选择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蒜头腌制成糖醋蒜头,这是因为(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存在于活细胞的间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解后被吸收 C、腌制时间长,两种物质缓慢地渗入细胞内部 D、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膜失去活性,其选择透过性也就丧失,膜内外大分子物质也可自由出入。题中醋酸杀死细胞,使细胞膜失去选

    26、择透过性,蔗糖可进入细胞。答案:D误点警示: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点。变式拓展(1)葡萄糖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假设葡萄糖在进入红细胞之前必须先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这种结合的速率会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快慢。下图中a、b、c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细胞其葡萄糖的吸收曲线。那么,在葡萄糖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这三种细胞对葡萄糖吸收快慢的程度是( ) A甲细胞的吸收最快,乙细胞次之 B乙细胞的吸收最快,丙细胞次之 C丙细胞的吸收最快,甲细胞次之 D三种细胞的吸收速率相似 基础拓展型【例2】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 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

    27、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现在我们已知道,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每个单独的嗅觉受体细胞只表达一种并且只有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有多少,就有多少类型的嗅觉受体细胞。每一种受体能探测到有限数量的气味物质。当气味物质分子流动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物质分子可以粘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我们基因的3被用来编码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右上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1)该图表明气味物质是否已进入嗅细胞?_ _,作出这一答案的依据是 。组成A的主要矿质元素是_,C代表 。(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 结合

    28、,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3)图中A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最终是由 决定的。(4)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 。(5)某同学认为图中D最可能是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通道”,作出为一判断的最可能依据是B具有_特性,水不能通过仅由B组成的分子层。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从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入手。认真分析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掌握其分子(磷脂分子、蛋白质分子、糖被等)结构,理解其流动性及其在细胞识别(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掌握教材中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答案:(1)没有 图示表明气味分子仍存在于细胞膜外侧 N 多糖 (2)A气味受体 (

    29、3)DNA(或基因、遗传物质) (4)磷脂双分子层 (5)疏水特性误点警示:本题以书本中细胞膜的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图文转化的能力。识图时,要根据糖链先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变式拓展(2)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试图模拟生物膜的( ) A、选择性功能 B、流动性功能 C、主动运输 D、选择透过性& 综合思维探究 学科内综合型【例3】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985年Or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表明组成细胞的主要

    30、成分中有 。有实验表明,将两种不同的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的,然后将这些细胞掺在一起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在这细胞识别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细胞膜上的_。1925年Gorter Grendel用丙酮提取细胞膜的脂,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时,这个单层分子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由此可以认为细胞膜由_组成。如单层脂分子的面积为S,则该细胞表面积为_。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内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加入抑制酶活动的药物,则24Na外流迅速停止。当向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能量)时,24Na又重新透出,直到ATP用完。以上实验证明:24Na通过神经纤维内注射新鲜ATP(能量)时,24Na又重新透出,直到ATP用完。以上实验证明:24Na通过神经纤维膜的方式是_,原因是_。被抑制的酶是催化_的酶。解析:本题取材于书外,原理却在书内,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为核心,结合呼吸作用、ATP、糖蛋白及常识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