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docx

    • 资源ID:5938312       资源大小:380.04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docx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测试题一、单选题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运动员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B人推石头没有推动C叉车将货物从地面提高一段距离 D龙门吊提着货物水平移动2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分别将5块完全相同的砖运到二楼,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人对砖做的功比小孩对砖做的功多B大人对砖做的功比小孩对砖做的功少C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大D大人对砖做功的功率一定比小孩对砖做功的功率小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

    2、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F1F2,W1=W2 BF1F2,W1W2CF1F2,W1W2 DF1F2,W1=W24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5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甲所受的重力是乙的3倍,甲受的水平拉力是乙受的水平拉力的2倍,甲的运动速度是乙的运动速度的1倍,则拉力对甲乙两物体做功之比和所用时间之比可能是A1:1 2:1 B2:1 1:1 C3:2 2:3

    3、 D3:2 3: 26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各用水平推力推一相同的木箱,甲推的木箱下面有轮子,乙推的木箱直接放在同样的水平地面上,若甲、乙都把木箱匀速向前推了1米的距离,则甲、乙两同学做的功A甲做的功多 B乙做的功多C甲、乙做的功一样多 D无法确定7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W1W2 BF1F2 W1W2CF1=F2 W1W2 DF1=F2 W1W28某中学生从某楼房的底层登上六楼,他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75 焦 B7

    4、50 焦 C7500 焦 D75000 焦9小李同学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F(F1F2F3)使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的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做功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1W2W2W3 CW1=W2=W3 DW1=W2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W2.故选C.点睛:(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木块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3)根据WFs判断拉力做的功。8C【解析】【

    5、详解】该同学的体重约为G=500N,一层楼的高度h=3m,该同学登楼做的功:W=Gh=500N53m=7500J。故选C。9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F3,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根据功的公式W=Fs, 可知:W1W2W3,故B正确。10D【解析】【详解】由功率公式得学生都是从同一栋楼中的一楼到五楼,所以H高度相同,没有必要测量高度H的大小了;学生自身重不同,爬楼用的时间不同,所以必须测出各个体重和所用时间,这样可对比出不同学生上楼时的功率大小关系了。故选D。11B【解析】【详解】由P= =F

    6、v得到,功率P一定,当挖土的速度减小时,F增大,即:增大了挖掘动力,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12B【解析】【详解】A由P=可知,时间未知,机械做功少,功率不一定小,故A错误;B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小的机械做功一定慢,故B正确;C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二者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所以,功率大的机械,做功效率不一定高,故C错误;D由W=Pt可知,时间未知,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多,故D错误。13B【解析】【详解】由图乙可知两次情况下,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 f因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滑动

    7、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木块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所以两次情况下摩擦力不变,即拉力F1F2,由图乙可知v1v2,因为拉力功率P=Fv,F1F2,所以P1P2,故B符合题意14B【解析】A、从图象上看,06s和6s12s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06s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3m,612s的过程中通过路程为1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多,速度越大,因此06s的速度大于612s的速度,即4s时的速度大于10s时的速度,故A错误;BD、06s和6s12s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阻力,06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06s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

    8、3m;612s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m,由WFs可知,06s拉力做的功大于6s12s拉力做的功,故B正确,D错误;C、由于速度发生了改变,根据PFv可知,由06s的速度大于612s的速度,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故C错误故选B15C【解析】【详解】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速度变快,动能变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变大。16C【解析】【详解】A冰壶从离开手到停下来的过程中,由于其与地面摩擦,所以使得其机械能减小,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B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变

    9、小,故B正确;C 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是在竖直方向高度没有改变,重力势能不变,故C错误;D 电梯匀速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D正确。17C【解析】【详解】AD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同一辆汽车质量不变,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所以限制速度也就是限制了它的动能,故AD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相同时,机动车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小汽车速度大,质量小,由于质量及速度的具体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动能大小不确定,故C错误,符合题意18B【解析】【详解】A、由生活

    10、经验可知,小球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则根据小球运动的轨迹,小球运动时先后经过2、3、1 三个位置,故A错误;BCD、小球在1、2 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与地面的碰撞,会消耗一部分机械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则小球在1 位置的机械能比 2 位置小;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小球在1 位置的动能也比 2 位置小;由此可知,小球在1 位置的动能、机械能比2 位置都小,故B正确,CD错误。19C【解析】【详解】A不计阻力及能量损耗,网球与球拍的总能量是守恒的;但网球从刚撞击球拍到球拍形变最大过程中,网球的机械能会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

    11、所以网球的机械能减少,故A错误;B铁锁来回摆动最终停下;在铁锁下降过程中,由于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所以重力势能没有全部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C人造卫星由于不受空气阻力,整个过程机械能守恒,所以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故C正确;D蹦床运动员落到蹦床上继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应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故D错误20C【解析】【详解】A由图乙可知,当t=2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等于拉力的大小为3N,故A错;B当t=3 s时,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小为7N,此时物体受力不平衡,物体受到摩擦力等于5N,故B错;C46 s内,拉力的大小为5N,物体通过的距离为4m,拉力F做的功是20 J,故

    12、C正确;D24 s内,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大的,机械能增加,故D错;应选C21磅秤 秒表 时间t A 降低跳起高度 【解析】【详解】(1)实验中,克服重力的平均功率,需要知道重力以及升高的高度,及所用时间;故用磅秤测出质量m;则重力为;测自己平均每次跳起的高度h(人的重心上升的高度),则每次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用秒表记录跳n次所用的时间t;(2)根据得,跳绳的平均功率为:(3)由(2)的表达式可知,频率相同时,功率由体重大小决定,体重大的,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多,功率大,与时间长短无关,故A正确,B错误由(2)的表达式可知,体重相同时,功率由跳绳频率决定,频率高,在相同时间里做的功多,所以功率大,功

    13、率与跳绳的时间长短无关故CD错误故选A(4)相同时间里,跳的次数越多成绩越好而在时间相同,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即所做的功一样多,每次做的功越少,相同时间里跳的次才越多,成绩才越好所以想提高跳绳测试的成绩,可以降低跳起高度、注意减肥以减轻体重等22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转换法 速度 改变小车到达斜面底端速度 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的动能 能 不可行 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相同【解析】(1)甲、乙两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即可以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碰撞前小车动能的大小。方案,小车质量不变,从不高高度滑下时,速度不同,所以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该方案中,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

    14、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改变小车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不同高度时小车的重力势能不同,所以转化为小车的动能也不同,即速度不同。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来比较碰撞前小车动能大小。所以B方案也是可以比较动能大小的。方案不可行,因为小球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弹簧压缩程度相同时,最终转化为动能的大小也相同,若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相同。点睛:本实验是典型的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时应控制相应的量不变,但最后一问中将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看似采用了控制变量,但事实正好跟实验目的不符,因为此情况下势能相同,转化为的动能相同,

    15、所以不能比较动能的大小。23(l)1 600 N (2)2.4107 J (3)25 m/s【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受平衡力作用,由二力平衡知识得,F=f=1600N(2)t=10min=600s,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W=Pt=4104W600s=24107J(3)由,所以考点:功和速度的计算24(1) 7.5105J; (2)2500W。【解析】【详解】(1)牵引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Fs=500N1500m=7.5105J;(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P=2500W。答:(1)牵引力对物体做的功为7.5105J;(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2500W。25(1)1.

    16、5 (2)150N 150N (3)1.2N【解析】【分析】(1)此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汽车和水的总重力,根据p即可求出汽车对地面的压强;(2)已知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利用F浮gV排可求得该物体受到的浮力;(3)根据PFv可求得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牵引力,因为匀速行驶,所以受到的阻力大小等于牵引力【详解】(1)由可知,装满水的质量:mV1.0103kg/m33m33103kg,汽车和水的总重:G总G车+G水(m车+m水)g(6103kg+3103kg)10N/kg9104N,该洒水车装满水时对地面的压力:FG总9104N;该洒水车装满水时对地面的压强:p1.5105Pa;(2)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1.0kg/10N/kg1.5150N.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自身重力即G物F浮150N(3)洒水车行驶200m用时4min,则行驶速度:vm/s,由PFv可得牵引力:F 1.2105N,因为洒水车匀速行驶,所以受到的阻力:fF1.2N.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单元测试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