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docx

    • 资源ID:593581       资源大小:24.0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docx

    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紧扣人物的细节描写,品读感悟语言文字,感受彭德怀元帅爱骡子,更爱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一、课前: 出示:“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句诗是*用来赞美彭德怀的,读读看,你能读出什么呢? (“威武”读出来;“善战”读出来) 老师这里也有两个词,谁来读?出示:英勇善战、刚毅勇猛 把这两个词溶进这句

    2、诗,男生一起来读。 师:是的,彭德怀英勇善战、刚毅勇猛,是个勇士。他仅仅是个勇士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理解他。齐读课题。 一、 新授 (一) 大黑骡子是彭德怀的坐骑,长征途中,大黑骡子有过怎样的功劳呢?彭德怀又是怎样来对待它的呢?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1、大黑骡子有过怎样的功劳呢?学生答,同时出示句子。 你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功劳大的? 这是一头怎样的大黑骡子?(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吃苦耐劳、无怨无悔) 把你的感觉放到文字中,读出来。指读。 评价:在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大黑骡子驮着小山似的粮食和器材,一步一步艰难行走的身影。谁再来读?是大黑骡子用瘦弱的身躯扛起了沉重的担子,一起来读 2、 彭德

    3、怀是怎样来对待他的呢? 出示:“有时彭德怀抚摸”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疼爱) 板书:爱骡子 把“疼爱”读出来 你是从哪些字眼中体会到“疼爱”的? (1) 抚摸 学生谈 一般情况谁对谁会抚摸,而这里是?多深的情呀!(2) 念叨 学生谈 彭德怀一边抚摸一边念叨着说,谁来读(2个)多么疼惜它呀! (3) 悄悄地 分出 在什么情况下把粮食分给大黑骡子吃?在彭德怀的眼中,它还仅仅是头骡子吗?是什么?(亲人、朋友、知己、战友、老伙计) 谁来读? 师:通过这些细微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甚至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我们读到了一份深沉而含蓄的爱,真是“字词有深意,言行总关情。”这些言行就是细节,我们要学会

    4、品味细节。(着重说) (二)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里呢?浏览3-18节,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品位品位。 (1)“深情平静”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个词语上来,从“深情”你体会到了什么?(不舍得) 如果你是彭德怀,请你平静地来说这句话,(2个) 你的内心真的平静吗?是怎样的?为什么? 是呀!这不过与他朝夕相初,对他忠心耿耿的大黑骡子呀!把文字背后的心情读出来。(齐读) 深情的眼神里写满的是不舍,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的是痛苦。他爱骡子。 (2)“.背”(师:轻轻地背过脸去,这个动作是一个细节) 联系上下文,这是什么时候? 练说:怎么忍心怎么忍心.怎么忍心. 所以(读句子) (三)彭德怀那么

    5、爱大黑骡子,可为什么还要杀他呢?板书:杀骡子 1师:同学们,据资料记载,红军长征从江西出发时有8万多人,可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只有7千多人,其中有1万多人就倒在这茫茫草地上,彭德怀深知哪怕是一点点食物,那都是生的希望,所以他决定. 2出示:“.平静.” 再来读读这句话,他的平静仅仅是为了隐藏对大黑骡子的爱吗?还隐藏了什么? (为了告诉战士自己的决心,为了不让战士心软) 从这个决定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更爱战士 (四)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是无限深情,那文中是怎样描写他对战士的态度的呢? 不耐烦 怒吼 发火 出示这三句话,一人读一句 那怎么说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呢?联系上下文,默读。有声的朗读叫欣赏,

    6、无声的朗读叫思考,请用心读书。 交流 1、“不耐烦” 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不耐烦? 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 出示:老饲养员“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 警卫员“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老饲养员“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能够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 彭德怀“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大家“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 个别读前三句话 小战士,都没有粮食了,你为什么舍不得杀大黑骡子? 老饲养员都没有粮食了,你为什么还不杀大黑骡子?面对大家的再三请求,彭德怀说话了,谁来读?(2个) 你听出了什么?(坚定的决心)什么决心? 彭德怀,请把你的决心告诉大家(齐读) 可大家仍在请求,齐读 所以彭德怀不耐烦了,

    7、(2个) 不耐烦的背后是什么?(坚定的决心,对战士的爱)男生一起读 2、“怒吼” (1)命令虽然下了,出示:“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 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引读 (2)师:多么漫长而寂静的二十分钟呀,方副官长舍不得杀大黑骡子,彭德怀又何尝忍心,这不过他亲如兄弟的大黑骡子呀,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他想到了.想到了.想到了. 可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仿佛又看到了战士们. 让我们走进茫茫草地,去感受战士们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播放过草地 解说:茫茫草地,荒芜人烟,被人们称为“死亡之地”,因饥饿而倒下的战士尸体随处可见,你看,又一个战士,他饿得实在是

    8、难以忍受了,嚼起了难以下咽的杂草,喝起了肮脏不堪的泥水,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有多少战士挣扎在死亡边缘 又有多少年轻的生命悄然离去 (3)想起这些,他还能再等下去吗?他怒吼了(2个) 从吼声中你听出了什么?(很急,再不开枪,战士们将倒得更多。他爱战士) 让我们和彭德怀一起着急,一起怒吼,齐读。 (4)(音乐)师:枪声响了,大黑骡子缓缓倒下,老饲养员拨开人群,扑了上去,搂着大黑骡子失声痛哭起来,狂风怒吼,野草叹息,战士们个个泪流满面,彭德怀缓缓地(3个)(多动人的细节呀!)此时此刻,有多少知心的话想对大黑骡子说呀 出示:远远地,我们仿佛听到大黑骡子在对彭德怀说 又仿佛听到大黑骡子在对彭德

    9、怀说. 选择其中一个写下来,可结合前文来写 交流 (你抓住了.这个细节来写,写出了兄弟般的深情) (你能把着兄弟般的深情读出来吗?)(你能把这份歉意读得更到位些吗?) 万般歉意和敬意都化作了一个动作(齐读) 3、 发火 引读 为什么要对发火? “发火”这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细细品味,这个动作里面,却包含着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内疚、对战士的爱,太多复杂的情感。你想用怎样的朗读表达呢?练读 个别读,还有不一样的吗?评价 总结: 表面上彭德怀对战士是不耐烦、怒吼、甚至是发火,但我们注重细节,深入到彭德怀的内心,我们体会到的却是他(对战士的爱),彭德怀在你心中还仅仅是个英勇善战、刚毅勇猛的勇士吗?他还是

    10、个怎样的军团长。 老师这里也有两个词语“情深意重,同甘共苦”,谁来读?(连成一句话) 三、总结 引读“漫漫长征路.” 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险阻,正是有了许很多多像彭德怀这样的首长,时时刻刻激励着战士们,战士们虽然.但是能. 让这催人奋进的旋律永远记在我们的心中,齐读. 四、作业: 长征途中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倔强的小红军丰碑金色的鱼钩等,找出来读一读。篇二一、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实行分角色朗读。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两条绿线中2个字只要理解不要求会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二、预

    11、习学案 【预习目标】 1.准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理清课文脉络。 【预习内容】 (一)看拼音,写字 y()寒 ()兆 沐() 犹() 疆() 监() png 汹涌()湃 ()程万里 ()胀()勃 帐() (二)填空。 1.本文记叙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因为 的事,表现了彭德怀 的感情,赞扬了他 的精神。 2.彭德怀:中国无产阶级 、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领导人之一, 人,曾领导“ ()”等战役,*赞扬说:()。 3.长征:1934年10月1935年10月,历时两年,行程2万5千里,经过11个省市。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吴起镇。*高度评价长征:“长征是

    12、 (); ();() 。” 长征中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故事有: ()、()、() 、()。 (三)在对课文的预习中,你还收获了哪些或者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实行分角色朗读。 2.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小组合作探究】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彭德怀非常喜爱大黑骡子?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他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 【深入探究】 “不耐烦”“怒吼”“发火”分别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句子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分别表达了彭德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精讲点拨,升华理解】 1.长征路

    13、上象这样作最后奉献的骡马难以计数!推荐同学们读一本书:将帅和他们的战马,读一读吧。 2.你知道中国的十大元帅吗,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吧。 四、课堂检测 (一)注音。 骡子 饥饿 彭德怀 絮语 御寒 警卫 融洽 宿营 (二)阅读分析 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 )了北进的滚滚铁流,( )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 )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 )”。 1.将课文补充完整。 2.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暗含着 ;也暗含着 。 3.“身无御寒衣,肚内饥。”相当于文中的 一词? 4.北进的“滚滚铁流”指() 。称红军战士为“铁流”是因为() 。 体现在竹

    14、板声里的句子是 ()。 战士们能做到这些是因为() 。 五、课后作业 1.把课本生字生词摘抄10个,写两遍。 2.把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改编成故事,讲给同学或者父母听一听。 六、板书设计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原因 饥寒交迫 连野菜也找不到 做出决定 过程 枪杀坐骑 杀大黑骡子 悲伤心情 融入滚滚北上铁流篇三一、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讲的是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饥饿交迫。负责殿后的红三军团的战士,因饥饿而昏到在地。为了让战士充饥,彭德怀命令枪杀骡子,连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也枪杀了。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在记叙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彭德怀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

    15、彭德怀是一位将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他很刚烈,但他又很仁慈。他爱大黑骡子,但更爱自己的战士。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一路上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 1935年9

    16、月17日,陕甘支队在彭德怀的率领下一举突破甘南天险腊子口,占领哈达铺, 9月27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正式决定前往陕北,同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红十五军团(由陕甘根据地的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同从鄂豫皖根据地先期长征到达的红二十五军合编组成)会师。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 中央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终于实现了战略大转移。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不耐烦”、“怒吼”、“发火”等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与战士的深厚感情,体会彭德战

    17、士同甘共苦的精神。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受革命前辈当年战斗生活的艰难,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 在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体会课文中蕴涵着的彭德怀与骡子,彭德怀与战士之间的浓浓的情感,感受彭德怀将军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总课时: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及所涉及的时代背景,初步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 2、能初步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课题 1、复习

    18、背诵:七律 长征 2、师: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实行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上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在中国革命写下了艰苦卓绝而又灿烂辉煌的一页。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 板书课题: 14、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简介彭德怀。 (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1928年7月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军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彭德怀任八路军副总司令。 解放战

    19、争时期,彭德怀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第一野战军司令员,率部转战陕甘宁地区,解放了西北五省。 1950年9月15日,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朝鲜的仁川登陆,10月1日越过”三八线“,直指中朝边界鸭绿江边。以*为首的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并于10月8日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军入朝作战。 回国后,彭德怀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和国防委员会副主席。)4、导读课文: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 1、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的是怎样

    20、一个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用笔划出最令你感动的内容,多读一读。)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朗读。 彭德怀 警卫 轻轻絮语 帽子 碗 融进 御寒 燃眉之急 骡子 驮 篝火 2、指名读课文,协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指导读好长句。 3、交流:指名回答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下了很多功劳,为了战士,彭德怀忍痛下令杀大黑骡子。)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 师简要介绍红军过草地的情形。 (1935年8月3日,红军长征进入草地,到达西北草原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连接地段时,气候恶

    21、劣,变化无常。红军进入草地后,几乎天天下雨,到处都是泥泞和沼泽,一不小心就会有危险。因为行程艰难,走不到一半的路程,部队就没有了粮食,饥饿开始威胁着红军的生命。) 请同学一起朗读课文的第一段,想想,课文这个段告诉我们的是什么?(起因) 五、作业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2、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3、抄写生字词。 课外阅读课文,画出能够体现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描写,体会彭德怀对大黑字的深厚感情。思考,为什么彭德怀这么爱他的坐骑,却又要杀掉它呢?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品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过对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的描

    22、写的语段的反复诵读,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厚感情,体会彭德怀对战士的更深厚的感情。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热爱革命,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崇高品质。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红军长征,进入草地后,面临着的威胁是什么?(缺粮) 在饥饿威胁着红军生命的时候,彭德怀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段(2-20节) 划出课文中描写体现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的语句,好好读一读。 思考: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它杀掉?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一)交流: 1、你从那些描写中体会到彭德

    23、怀非常喜爱大黑骡子?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 (1)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2)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3)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你有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认为能够补充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彭德怀的内心活动、神情,体会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 彭德怀是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待大黑骡子却是如此深情,让我们通过朗读再好好地体会一下。 2、你知道彭德怀为什么对大黑骡子有如

    24、此深厚的感情呢? 读一读相关句子,体会大黑骡子为革命立了功。 3、导读课文: 一个铮铮铁汉,却对大黑骡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那么他为什么又决定杀掉大黑骡子呢? 学生再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好好读一读,体会彭德怀的内心。 (二)交流: 1、彭德怀为什么决定杀掉大黑骡子呢?他决定杀掉大黑骡子是一时的冲动吗? 交流归纳: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土,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他才杀了牲口。那是他经过深思熟虑才下这个决定的。 出示: (1)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到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2)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3)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

    25、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了牲口解决吃的,或很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朗读。冲这些句子中让我们分明感受到,彭德怀是那样的爱战士,为了战士,他才不惜杀掉大黑骡子。 所以,我们说: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让我们带着对彭德怀的敬佩之情一起朗读课文。 2、彭德怀又是怎样面对老饲养员的请求的,是用怎样的语气命令战士开枪的? (抓住“不耐烦”、“怒吼”、“发火”等词语,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不耐烦? 他真的会向“你”开枪? 为什么不喝肉汤?不喜欢喝?不饿?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体会彭德怀为人耿直,做事果断,雷厉风行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大黑骡子难以割舍的感情,体会当时彭德怀既果断,又矛盾痛苦的复杂内心。)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我呢) 三、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不但感受到了彭德怀的仁爱之心,同时也感受到彭德怀与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读相关句子,进一步加深理解。)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尝试练习: 把课问中的对话好好读一读,改变提示语的位置,重新写写,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情感。例如: “你们能走,我也能走。”彭德怀拍拍老饲养员的肩膀说,“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 板书设计: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爱骡子 更爱战士 热爱革命事业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