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案的评价.docx

    • 资源ID:5926160       资源大小:139.97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案的评价.docx

    1、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案的评价2017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案的评价一选择题1(2017呼和浩特)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案A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C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D探究Mg、Ag、Cu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硫酸钾溶液能与Ba(

    2、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硝酸钠溶液不与Ba(NO3)2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根据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A、硫酸钾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硝酸钠溶液不与Ba(NO3)2溶液反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3、粗盐提纯是通过将粗盐研碎、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C、CaCO3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D、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镁铜;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镁银;但无法确定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故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

    4、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2(2017广州)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拇指堵住收集了甲烷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试管中甲烷纯净B往装有某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该固体一定是NaHCO3C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D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然后把它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5、氧气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甲烷验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C、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气体不能燃烧、支持燃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硫粉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燃烧的火焰颜色深浅不同,据此结合空气与氧气中氧气的浓度不同,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拇指堵住收集了甲烷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甲烷不纯净;若放出微弱的噗噗的声音,说明甲烷纯净,故选项实验现象与结论错误B、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往装有某固体

    6、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产生大量气泡,该固体不一定是NaHCO3,也可能是锌等活泼金属、碳酸钠等,故选项实验现象和结论错误C、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气体不能燃烧、支持燃烧,该瓶中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实验现象和结论错误D、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然后把它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选项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

    7、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3(2017连云港)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B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D除去固体氯化钾中少量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氮气

    8、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使使木条复燃的是氮气,可以鉴别,故选项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C、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不能使用酚酞试液(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D、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

    9、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4(2017济宁)分析下面实验内容和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结论 A 带有火星的木条置于氧气瓶中,木条复燃 氧气有可燃性 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 二氧化碳有酸性 C 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氯化钙溶液滴入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AABBCCD

    10、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来分析;B根据石蕊试液的变色情况来分析;C根据中和反应的判断方法来分析;D根据离子的检验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此现象说明了氧气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并不是二氧化碳使之变色;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现象,但是可以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来进行判断;D滴入氯化钙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碳酸根离子或银离子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酸

    11、碱中和反应的判断方法以及离子的检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2017河北)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Na2SO4除去NaCl中的BaCl2B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绒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D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羊毛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时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

    12、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D、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Na2SO4能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B、羊毛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产生特殊气味,可用燃烧法区别涤纶和羊毛绒,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

    13、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6(2017山西)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B稀释浓硫酸将水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搅拌C区分氧化钙与碳酸钙取样品,加入适量水D除去K2S04溶液中的K0H加入适量稀盐酸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

    14、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检验某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熄灭,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氧化钙与

    15、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碳酸钙难溶于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K0H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7(2017无锡)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B用植物的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C用水鉴别NH4NO3、Na0H、NaCl三种固体D用FeSO4溶液、Cu和A

    16、g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化肥的简易鉴别;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硝酸钾是白色的晶体,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能够遇酸碱会变色的物质分析判断C、根据三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Fe、Cu和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A、磷矿粉

    17、是灰白色的,硝酸钾是白色的晶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可以鉴别磷矿粉和硝酸钾,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B、某些植物的花瓣中含有能够遇酸碱会变色的物质,可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C、NH4NO3溶于水吸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D、Cu和Ag与Fe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铁银,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8(2017

    18、长沙)下列措施或方法能达到目的是()A用溶液、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BaCl2B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少量HCl,可加入足量的CaCO3C用100mL的量筒量取9.5mL的水D为了防止食用的鱼、虾变质,用甲醛溶液浸泡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测量容器-量筒;盐的化学性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NaCl、BaCl2均易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D、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

    19、、NaCl、BaCl2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液、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中的BaCl2,故选项措施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B、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措施或方法能达到目的C、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用10mL量筒量取9.5mL的水,故选项措施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D、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的鱼、虾,故选项措施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

    20、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9(2017黑龙江)下列实验所对应的方案正确的是()选项目的方案A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溶解,过滤,蒸发滤液B比较金属镁和铝的活动性将镁条和铝粉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C除去CO2中的CO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D证明NaOH溶液是否变质取样,加入少量稀盐酸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氯化钠和碳酸钙的溶解性不同据此分离;B、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速率结合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

    21、方法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变质产物碳酸钠的性质分析解答:解:A、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因此可以通过过滤分离出碳酸钙,再将滤液蒸发得到氯化钠固体,故方法正确;B、镁条和铝粉的与盐酸的接触面积不同,因此不能通过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方法错误;C、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而除去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方法错误;D、氢氧化钠变质会产生碳酸钠,碳酸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足量的稀盐酸可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但少量的稀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反应,不一定会观察到气泡,故方法错误;故选项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鉴别、检

    22、验和除杂,是中考常见题型,鉴别时要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除杂时注意除杂质的同时不要引入新的杂质10(2017十堰)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A2个B3个C4个D5个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

    23、的条件及其防护;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根据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根据验证二氧化碳需要用氢氧化钙进行分析;根据烧杯中的蜡烛低处的先熄灭,高处的后熄灭进行分析;根据题中的现象 进行分析;根据该实验需要对比空气、水对铁生锈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解: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验证氨分子很小,故错误;该实验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是不能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故错误;烧杯中的蜡烛低处的先熄灭,高处的后熄灭,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正

    24、确;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故正确;该实验需要对比空气、水对铁生锈的影响,不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再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能否达到实验目的11(2017吉林)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少量的COB用Fe2O3和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C用水区别固体NH4NO3和固体NaOHD用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

    25、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进行分析;B、根据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进行分析;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D、根据碳酸钡、硫酸钡都是沉淀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均匀混合的,不能被点燃,故A错误;B、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不会生成硫酸亚铁,故B错误;C、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硝酸铵,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氢氧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用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都会生成白色沉淀

    26、,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C点评:由于类似题目往往是一字之差的问题,如二氧化碳混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有二氧化碳,它们的解决方法就有很大差异,所以在练习时要注意审题,另外不妨就考虑一下另外的一种形式该怎么解决,做到一题多变12(2017长春)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B制备Fe(OH)3: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C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一次通过浓硫酸、NaOH溶液D鉴别稀盐酸、NaOH和NaCl三种溶液:取样,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后再相互混合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混合物

    27、的分离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B、根据硫酸铁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C、根据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也会携带水蒸气进行分析;D、根据酚酞在酸、碱、盐中显示不同的颜色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故A错误;B、硫酸铁和氢氧化钡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滤后的沉淀是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铁沉淀的混合物,故B错误;C、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也会携带水蒸气,故C错误;D、取样品,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是

    28、氢氧化钠、不变色的是氯化钠、盐酸,在没有变色的两种滴入氢氧化钠中,颜色褪去的是盐酸,剩下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2017烟台)鉴别与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方案设计A鉴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B除去CO2混有的少量CO通入过量氧气,点燃C鉴别奶粉与淀粉滴加碘水,观察颜色变化D除去CuO粉末中混有的少量C粉在足量空气中灼烧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碳的化学性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实验设计及实验方案的评价.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