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传染病复习资料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5920568       资源大小:26.47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染病复习资料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4、发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或疑似病例后由疾控中心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机关。5、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住院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应进行随时消毒。6、流行病学史是临床确诊主要依据之一。7、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治疗措施为隔离和对症、支持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措施。8、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9、胸片线检查符合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表现即可做出临床确诊诊断。10、对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发热超过38.50C患者,应立即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1、收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应填写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日报表上报市疾控中心。12、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流行时按照甲

    2、类传染病管理。艾滋病1、艾滋病的全称是:A、免疫缺陷综合征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D、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A、发热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3、 HIV感染人体后主要侵犯和破坏哪种细胞:A、红细胞 B、白细胞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4、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5、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临床症状分期错误的提法是:A、急性感染期B、病毒携带期 C、无症状感染期 D、艾滋病期6、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3、C、血液传播 D、虫媒传播7、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毒:A、血常规 B、HIV抗体确诊试验C、HIV抗体筛查试验 D、尿常规8、HI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A、37,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B、焚烧C、室温条件下,放置3天D、56,30分钟9、艾滋病常见合并症一般不包括:A、复发性单纯疤疹B、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C、皮肤瘙痒D、急性肾炎10、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窗口期病人 D、艾滋病期病人11、艾滋病人体体液含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强传染性的是:A、血液B、尿液C、泪液D、汗液12、人群对艾滋病病毒的易感性正确的描

    4、述是:A、人群对HIV普遍易感 B、种族、性别与易感性有关C、只有高危人群易感 D、只有性传播疾病患者易感1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诊断艾滋病的主要症状是:A、体重减轻10以上 B、发热1个月以上C、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D、体重减轻10以上,发热1个月以上和持续性或间歇性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14、艾滋病的特异性治疗是:A、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B、抗反转录酶抑制剂治疗C、蛋白酶抑制剂治疗 D、融合抑制剂治疗1、感染HIV的人是艾滋病的唯一传染源。2、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作用是抑制病毒复制。3、两次初筛试验抗体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4、 HIV急性感染期中,患者不具备传染性,无任何症状。5

    5、、如母亲为艾滋病人,其新生儿不可能成为HIV感染者。6、用于杀灭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剂完全可以用于艾滋病病毒的消毒。7、医护人员受到针刺等接触到HIV污染的血液而感染的几率远高于乙肝。8、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可以感染艾滋病毒( )9、由于艾滋病无法治愈属于甲类传染病。病毒性肝炎1、下列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体征:A、肝病面容 B、肝掌 C、蜘蛛痣 D、杵状指2、慢性肝炎是指肝功能异常多长时间,伴有HBsAg阳性者A、4月B、9月 C、6月 D、1年3、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甲型肝炎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B、甲型肝炎病毒属于微小RNA病毒科中的肝RNA病毒属C、急性甲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肝炎D、

    6、人类对HAV普遍易感,感染治愈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4、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A、HBV B、HAV+HEV C、HAV+HCV D、HCV5、主要经肠道外途径传播的肝炎病毒为:A、HBV B、HAV+HEV C、HAV+HCV D、HBV+HCV+HDV6、关于重型肝炎描述下列哪项为正确:A、重型肝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多大于40B、慢性重型肝炎是发生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的亚急性肝坏死C、重型肝炎出现ALT快速下降、胆红素快速上升为病情好转的表现D、重型肝炎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重性肝炎和肝性脑病7、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B、ALT是目前临床上反映肝功能最常用指标C、酶胆分离

    7、现象是指ALT快速下降、胆红素快速上升8、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的指标为:A、血清HBV DNA, HBeAgB、血清抗-HbcIgMC、肝内HBcAgD、以上全对9、哪种肝炎病毒为DNA病毒:篇二: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1HBsAg即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包膜上的抗原成分,由 S 基因编码。可在受感染的肝细胞内大量合成,释放到血液或其它体液中。 HBsAg 阳性表明存在现症 HBV 感染。 3.甲肝病人在起病前 2 周和起病后 1 4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重症周,粪便中排出HAV最多,病人应按肠道化的指标 (C) 传染病常规隔离。 A.血清转氨酶( ALT )明显增高; 4.甲肝的传播

    8、途径主要是 粪口 ,实验室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清 抗 HAV ;乙肝B.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传播的非注射途径主要指 母婴传播 、性接触传播 , 预防乙肝的主动免疫措施是C.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注射 乙肝疫苗 。D.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5.甲 和 戊 型肝炎经粪-口为主要传播2慢性 HBsAg 携带者 途径, 乙 和 丙 型肝炎经体液为主要E.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 .传播途径。血清 HBsAg 持续阳性个月以上;无明6.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4个开放读框分别5 以下那一项不是急性重型乙型肝炎显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乙肝主要传染为S 区、 C 区、 P 区和 (暴发性肝炎)的临床表现 (E

    9、) 源。 区。极度疲乏;3戴恩颗粒 Dane B.深度黄疸;即完整 HBV 颗粒。属嗜肝 DNA 病毒科的三、最隹选择题 C.有出血倾向;一员。分为包膜和核心两部分,包膜内含HBsAg ,核心部分含环状双链 DNA 、 DNA 1 哪一项 HBV 血清标志物反映乙肝传D.恶心呕吐;聚合酶、核心抗原和 e 抗原。 染性强 ( A )4HBV DNA乙肝病毒核酸,位于 HBV 核心。 A.HBeAg(+) ;B.HBsAg(+) ;E.大量腹水 .6 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肝功能重度损伤的指标 (D)有型:游离型 HBV DNA 几乎与 HBeAg C.抗 -HBe(+) ;A.ALT10 倍增高;

    10、同时出现于血液中,是 HBV 感染特异、直接的指标(有复制、传染性大);整合D.抗 -HBs(+).B.TBIL85.5 umol/L ;型 HBV DNA 见于慢性 HBV 感染,整合到具保护作用的乙肝病毒抗体是 ( C 肝细胞基因组可导致乙肝复发或癌变。是2 C.A/G 0.9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标。A.抗 -HBc ;凝血酶原活动度( ) 71-79.5窗口期B.抗 -HBe ;7 淤胆型肝炎的黄疸属于 ( B ) 自限性 HBV 感染时,血清中抗 HBc 出现于 HBsAg 出现后 3 5 周,当时抗C.抗 -HBs ;溶血性黄疸; HBs 尚未出现, HBsAg 已消失,只检出抗

    11、HBc 和抗 HBe ,此阶段称为窗D.抗 -S1 ;抗 -S2.肝内梗阻性黄疸;口期。 3 缺陷病毒是指 ( D ) C.肝外梗阻性黄疸;二、填空题 A.戊型肝炎病毒;体质性黄疸 .1.根据临床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分B.甲型肝炎病毒;为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 、 重型肝炎、 8 淤胆型肝炎除血凝血酶原活动度正常瘀胆型肝炎 和 肝硬化 。 外,临床症状特点为 ( B ) C.乙型肝炎病毒;2.急性重型肝炎的常见临床症状有 黄D.丁型肝炎病毒 疸 、 发热 、 腹胀 、 呕吐、 肝浊音界缩小、 出血 、 肝性脑病 等。传染病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崔 1 / 10黄疸重,自觉症状重;黄疸重,自觉症

    12、状轻;8.男性,45岁,肝硬化伴腹水,利尿剂E.HBcAg(+).2.患者,男性,发现肝硬化3年,近日出使用后仍少尿,血BUN18mmol/l,可能黄疸轻,自觉症状重 .现发热、腹胀、腹痛,B超示:并发(D)腹水常规:李凡他试验(),比重1.0199.患者,男性,平素健康,昨夜晚饭后腹9 哪种药物可用于乙型肝炎的的病原治蛋白25 g/L,细胞数60010E6/L,多形胀,2小时后呕血300ml,柏油样便3次,疗? ( E ) 核细胞80。最可能并(C) 血压90/60mmHg,心率112次/分。腹平软A 结核 无压痛,肝未及,脾肋下2.0cm,最可能氧氟沙星;B 肿瘤 的诊断(E)C 自发性腹

    13、膜炎 10.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病原理是E B.利巴韦林;D 肠梗阻 A 感染病毒的数量多E 内出血 B 感染病毒的毒力强 C.吡喹酮;3.患者,男性,48岁,肝硬化病史2C 机体免疫麻痹高蛋白饮食后出现睡眠障碍,扑翼样震D 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 D.氯喹;颤,脑电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BE 自身免疫紊乱A肝性脑病I期 11.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出血倾向最重要E.干扰素 .B肝性脑病II期 的原因是BA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 10 导致 HBeAg 向抗 -HBe 转换,但 C肝性脑病III期D肝性脑病IV期 B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HBV-DNA 在血清中维持阳性的原因是E 以上都不是

    14、C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 B )4.患者,肝硬化腹水,大量利尿后,出现D一、II因子减少四肢抽搐,查血气:pH E 维生素K吸收障碍 A.S 区变异;7.50,CO-CP34mmol/L,HCO 32 12.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最早出现的肝前 C/CP 区变异;mmol/L,BE+5.5,尿pH 5.0,PaCO 7 kPa,血功能改变是 Ak 3.0 mmol/L,Cl 90 mmol/L,Na 145 A 丙氨酸转氨酶值升高C.C 区变异;mmol/L,诊断为(E) B 血清胆碱脂酶活力升高A 肝硬化并肝性脑病 C 血清胆固醇值升高D. 区变异;B肝硬化并呼吸性酸中毒 D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5、C 肝硬化并肝肾综合症 E 血清白蛋白值减少 E.YMDD 变异 .E肝硬化并低钾低氯性代谢性碱中毒 A 增加肝脏营养 11.以下哪项不是慢性肝炎炎症重度活 B 补充能量 动的指标: ( D ) A HBV合并HDV重叠感染 C 减少氨吸收B 急性重型肝炎 D 减少肝细胞坏死 A.ALT 10 倍增高 C 甲型病毒性肝炎 E 增加肝细胞再生D 肝肾综合症 二最隹选择题 B.胆红素突然明显增高 E 肝硬化并出血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C)下列病人都有肝炎的相关症状,请A病人 C.明显的肝病面容、肝掌和蜘蛛痣选择最可能的答案: B.蚊虫5.20岁,男性,喜食毛蚶,一周前突然发C猪 D

    16、.突然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D鸟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逐渐加深至浓茶E.鸡 四、多项选择题色,实验室检查抗HAV阳性。近日体2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1.乙肝病毒复制的表现为 ( BDE ) 温降低,巩膜皮肤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印表现是 (C)象诊断是:(C)甲型病毒性肝炎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HBsAg(+) ;6.某患者,患有乙型肝炎多年,近日病情B.病原体携带状态加重暴发型肝炎,检查抗HDVIgM阳C隐性感染B.HBV DNA(+) ;性,该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是(A) D潜在性感染7.29岁,女性,发病一周,E.显性感染 C.抗 -HBs(+) ;肝界缩小

    17、,神志不清,躁动不安,血清总3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3中凶险症胆红素310umol/L,ALT20单位,凝血状为 (B) D.HBeAg(+) ;酶原活动度为19,最可能的诊断(B)A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C.黄疸轻,自觉症状轻;传染病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崔 2 / 10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11.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累及较少的部A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型C高热、昏迷、 位是 ( E ) B 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昏迷、惊厥、呼吸衰竭 A 基底核 C 脑型疟疾昏迷、呼吸衰竭、高热 B 中脑 D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4能作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C 桥脑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检查是 (D) D

    18、 延脑 三、多项选择题A补体结合试验 E 脊髓 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应做好以下工血凝抑制试验 12.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频繁抽搐的原因作 ABCDC中和试验 是A A 灭蚊,包括越冬蚊和早春蚊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A 脑水肿,高颅压 B 防蚊,使用蚊帐和驱蚊剂病毒分离 B 脑实质细胞软化坏死 C 乙脑开始流行前1月预防接种乙脑疫5流行性乙型脑炎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C 高热 苗液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D) D 痰阻后缺氧 D 流行季节前给猪接种疫苗A外观混浊度 E 低血钠性脑病 E 乙脑开始流行时预防接种乙脑疫苗细胞总量 13.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极期阶段体温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是ABC

    19、C细胞分类 达40左右,昏迷,反复抽搐,但无呼A 有严格的季节性,全年病例80D糖与氯化物的含量 吸衰竭,恢复期有运动性失语,该病人属90发生在7、8、9月份蛋白质定量 于乙型脑炎的哪一型?C B 隐性感染多,临床发病呈散发性6A 轻型 C 年龄分布以10岁一下的儿童发病为主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度的主要区别在 (EB 普通型 D 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A年龄大小 C 重型 E 我国各地区均有乙脑的病例发病季节 D 极重型 3.乙脑的临床类型 ABCDC意识障碍 E 暴发型 A 轻型D脑膜刺激征 14.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脑疝型呼吸衰B 普通型脑脊液变化 竭的主要措施是D C 重型7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

    20、要的死因 (E) A 降温 D 极重型A过高热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E 逍遥型昏迷合并肺炎 C 呼吸兴奋剂 4.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呼吸衰竭最危险C反复惊厥 D 脱水剂 的症状之一就是脑疝,其表现为 ABCDD严重后遗症 E 镇静、解痉剂 A 呼吸节律不齐中枢性呼吸衰竭 15.10岁患儿,8月中旬因发热、嗜睡、B 面色苍白,喷射性呕吐8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D头痛3天入院。体温:40,意识呈浅昏C 昏迷加重或烦躁不安A肺不张 D 瞳孔左右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败血症 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L色透明,细胞E 血压降低C尿路感染 数0.110E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5.重型乙脑的特

    21、点是 ABCDED支气管肺炎 胞0.2,糖2.77mmol/L,氯化物120 mmol/A 高热达40度以上,常有神经症状和体E.褥疮 蛋白300mg/L,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数15征9男性20岁,患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出10E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B 出项肢体瘫痪或呼吸衰竭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0.25。应诊断为:D C 大多留有后遗症(E)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D 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精神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 结核性脑膜炎 异常,瘫痪、失语等症状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C 中毒性菌痢 E 病理反射阳性,浅反射消失,深反射C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22、 亢进后消失D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E 脑型疟疾 6.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有 ABE E.静脉滴注甘露醇 16.患儿8岁,8月12A 高热1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为 (D其母代诉:于昨夜突然起病,畏寒、B 抽搐A空气传播 头痛、呕吐。甚至天亮前呼之不应,并持C 病理反射阳性消化道传播 续抽搐。检查:患儿昏迷,高热41,D 意识障碍的程度C接触传播 E 呼吸衰竭D虫媒传播 血象:白细胞28.410E9/L,中性粒细胞7.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呼吸衰竭时的处E.血液传播 0.94。本例的诊断最大的可能是A 理包括 ABCE传染病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崔 3 / 10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供给氧气C

    23、 给予中枢呼吸兴奋剂D 尽量避免气管切开E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 ABDEA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B 脑实质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C 神经细胞可见尼氏小体D神经细胞变性坏死E 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9.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现在使用的疫苗有BCDA 鼠肾细胞灭活疫苗B 鼠脑灭活疫苗C 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D 地鼠肾细胞减毒活疫苗E 地鼠脑细胞减毒活疫苗乙脑疫苗接种正确的是 ABCDEA 以6个月12个月的婴幼儿为主要接种对象B 初种两次,每次0.5 毫升,两次间隔2周以上C 接种后2年和610周岁时分别加强注射一次D 对于初进入流行区的人员,可按初种方法,接

    24、种2次E 疫苗接种应在乙脑流行前1个月完成 C 反应性脑膜炎 D 肾损害 HIV 病毒水平定量检测又称病毒载量检E 闭塞性脑动脉炎 测( viral load )。是一种较为敏感、准7 钩端螺旋体病在病程缓解的第 3-4 天确测定血浆中病毒 RNA 的定量检测后,可能出现再次发热(后发热)是因为 法,它可以准确的测定出每毫升血浆中 (E) HIV RNA 的含量。 A 再燃 B 复发 4.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中文回C 先后两批病原体侵入 答并举例) D 青霉素治疗后反应 F 迟发型变态反应 指在腹股沟淋巴结外,至少两处不相邻部8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钩端螺旋体病哪一位的淋巴结发生肿大,直径

    25、1cm以上。型常见的死亡原因 (D) 以颈部核腋下淋巴结肿大多见。如HIVA 流感伤寒型 感染后无症状感染期可出现。 B 肺大出血型出血期 C 肺大出血型垂危期 三、最隹选择题 D 黄疸出血型 1.钩端螺旋体是( B ) E 脑膜脑炎型 A 厌氧菌 9 钩端螺旋体病病死率最高的型别是 B 需氧菌 (D) C 微需氧菌 A 流感伤寒型 D 兼性需氧菌 B 肺大出血型 E 以上都不是 C 黄疸出血型 2 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D 重症黄疸出血型 A 鼠、猪 E 脑膜脑炎型 B 鼠、牛 10 钩端螺旋体病患者何时可在外周血中C 猪、牛 找到钩端螺旋体 (A) D 猪、羊 A 发病 1

    26、周内 E 以上都不是 B 发病 2 周内 3 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变化基础是 (EC 发病 3 周内 A 肺毛细血管出血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D 发病 4 周内 B 急性肝功能不全 immune defiency syndrome E 发病 5 周内 C 急性肾功能不全 11 钩端螺旋体病实验室血清学试验下列即艾滋病。指由 HIV 所引起的致病性慢D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检查中以哪种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E 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 (A) 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 CD4+ 淋巴细胞,4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是 (C) A 凝集溶解试验 A 长期持续高热 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B 炭凝集试验 B 发热、咳嗽、吐白色粘痰 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C 红细胞凝集试验 C 发热、头痛、结合膜充血、腓肠肌痛D 红细胞溶解试验 D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 2.HAART E 补体结合试验 E 发热、咳嗽 12 钩端螺旋体病凝集溶解试验阳性效价1996 年温哥华的第 10 届国际艾滋病大5 钩端螺旋体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是 (D) 会上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表了采用(A) A1 : 100 所谓“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称A 流感伤寒型 B1 :


    注意事项

    本文(传染病复习资料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