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5905947       资源大小:198.8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1831041珠江24729红河126澜沧江20639怒江伊洛瓦底江5小计37662322156按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类别衡量(简称达标),156个断面中,水环境功能达标的断面有114个,占73.1%,其中:类功能达标的断面有2个,占应达标断面的100.0%;类功能达标的断面有7个,占应达标断面的43.8%;类功能达标的断面有66个,占应达标断面的85.7%;类功能达标的断面有36个,占应达标断面的67.9%;类功能达标的断面有3个,占应达标断面的37.5%。2011年,云南省主要河流(河段)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生化需氧量、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其污染分担率分别为12.9%、11.9%、

    2、11.5%、11.4%。污染严重的河流(河段)主要是长江水系的秃尾河、新河、螳螂川;澜沧江水系的思茅河;珠江水系的泸江。云南省主要河流(河段)断面水质类别比例图【出境、跨界河流水质状况】2011年,19个出境、跨界河流监测断面中,符合类标准水质优断面11个,占57.8%;符合类标准水质良好断面6个,占31.6%;符合类标准水质中度污染断面1个,占5.3%;劣于类标准水质重度污染断面1个,占5.3%。17个断面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占出境、跨界断面的89.5%。与上年相比,出境、跨界断面水质达标率略有提高。六大水系干流出境、跨界主要断面水质状况为:金沙江干流三块石出境断面水质类,南盘江干流设里桥出

    3、境断面水质类,红河干流红河出境断面水质类,澜沧江干流关累出境断面水质类,怒江干流红旗桥断面水质类,伊洛瓦底江水系主要出境断面大盈江汇流电站、瑞丽江姐告大桥出境断面水质均为类,以上六大水系干流出境、跨界主要断面均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云南省出境、跨界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比例图【城市水域水质状况】2011年云南省17个主要城市的34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定量考核水域44个监测断面(点位)中,符合类标准水质优断面(点位)12个,占27.3%;符合类标准水质良好断面(点位)12个,占27.3%;符合类标准水质轻度污染断面(点位)6个,占13.6%;符合类标准水质中度污染断面(点位)2个,占4.5%;劣于类

    4、标准水质重度污染断面(点位)12个,占27.3%。能达到水功能要求的断面21个,占47.7%。城考水域总体水质为重度污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及定量考核水域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云南省主要城市河流(水域)水质类别比例图【湖泊、水库水质状况】2011年,开展水质监测61个湖泊、水库中,水质优(类)23个,占37.7%;水质良好(类)20个,占32.8%;水质轻度污染(类)6个,占9.8%;水质中度污染(类)1个,占1.6%;水质重度污染(劣类)11个,占18.1%。全省湖库水质总体良好。61个湖泊、水库中,有30个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占总数的49.2%。开展湖泊(水库)

    5、富营养化状况监测的湖库(水体)共有21个,其中处于贫营养状态的有2个、处于中营养状态的有8个、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的有3个、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有6个、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的有2个。2011年主要湖泊、水库类别统计名称个数水环境功能达标湖泊水库191425612130比例(%)3.334.432.811.51.616.449.2九大高原湖泊水质优及良好的湖泊是抚仙湖、泸沽湖、洱海、阳宗海;水质重度污染的湖泊是滇池草海、滇池外海、异龙湖、星云湖、杞麓湖。与2010年相比九大高原湖泊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滇池外海、滇池草海主要超标水质指标年均监测值有所下降,滇池草海由重度富营养下降为中度富营养;阳宗海水质

    6、由类好转为类。滇池草海水质类别为劣类,水质重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总磷、总氮,分别超标1.4、3.1倍。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69.7,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滇池外海水质类别为劣类,水质重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氮,分别超标2.7、1.8倍。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69.3,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阳宗海水质类别类,水质良好,未能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总磷、总氮,均超标0.12倍。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40.5,处于中营养状态。洱海水质类别类,水质良好,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化学需

    7、氧量、总氮,分别超标0.01、0.05倍。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38.6,处于中营养状态。抚仙湖水质类别类,水质优,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17.9,处于贫营养状态。星云湖水质类别为劣类,水质重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总磷,超标8.2倍。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64.4,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杞麓湖水质类别为劣类,水质重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氮,分别超标1.1、2.5倍。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66.3,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程海水质类别为类,水质轻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

    8、化学需氧量,超标0.9倍,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43.0,处于中营养状态。泸沽湖水质类别类,水质优,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17.1,处于贫营养状态。异龙湖水质类别为劣类,水质重度污染,未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类),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分别超标2.6、4.4、1.6、3.7倍。全湖平均营养状态指数为77.2,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九大高原湖泊总磷浓度对比九大高原湖泊总氮浓度对比九大高原湖泊高锰酸盐浓度对比【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2011年,云南省21个城市(所有州市府所在地和不设区的市政府所在地)的4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

    9、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按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要求,能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的有38个占88.4;不能满足要求的5个,占11.6。在不能满足要求的5个饮用水水源地中,主要超标水质指标为总氮、总磷。饮用水源地类别情况水质类别劣水源地(个)24132.355.830.29.343个水源地中,能达到水环境功能要求的有30个,占69.8,不能满足水功能要求的有13个,占30.2;在不能满足水功能要求的13个水源地中,除开远南洞出现溶解氧超标外,其余超标指标主要是总氮、总磷。【地下水】2011年仅对昆明、楚雄、大理、开远、玉溪、曲靖、景洪盆地部分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点进行了水

    10、位、水质监测。根据监测情况,2011年度所控制的监测区域内地下水水位动态以弱下降和基本稳定为主,下降原因主要为近年来连续干旱所致。2011年度水质监测点取样分析结果,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水质综合评价,分析项目包括常规项目、金属离子、汞、酚氰、洗涤剂等48项。水质优良级占12.12、良好级占45.46、较差级占42.42,其中孔隙水水质普遍较差,以较差为主,裂隙水相对较好,以良好级为主。水化学类型主要有:HCO3Ca、HCO3CaMg、HCO3MgCa等类型。主要污染物有:硝酸根、氨氮、大肠菌群等。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2011年,全省18个主要城市以二氧化硫、二氧

    11、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值评价,普洱市、六库镇符合空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占11.1%;昆明等14个城市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占77.8%;昭通市和个旧市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占11.1%。影响我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全省18个开展自动监测的城市中,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90.0以上。与上年相比,玉溪市空气质量优良比例由98.6%上升为100%,监测结果均为优良的城市数量由上年的12个增加为13个,全年未出现超过轻微污染的情况。18个主要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在0.0030.078毫克/立方米之间,平均浓度0.031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持平。最大值(0.078毫

    12、克/立方米)出现在昭通市,比上年的0.082毫克/立方米下降了0.004毫克/立方米,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3倍;按年平均浓度评价,保山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文山市、景洪市、芒市、六库镇8个城市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要求,占城市总数的44.45%;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市、蒙自市、大理市、香格里拉县城、开远市8个城市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占城市总数的44.45%;昭通市、个旧市2个城市超过了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占城市总数的11.1%。二氧化氮的年平均浓度在0.0040.044毫克/立方米之间,平均浓度0.017毫克/立方米,与上年持平。最大值(0.044毫

    13、克/立方米)出现在昆明市。按年平均浓度评价,18个主要城市除昆明市为二级,占5.6%,其余17个城市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要求,占94.4%。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平均浓度在0.0250.070毫克/立方米之间,平均浓度0.05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0.059毫克/立方米下降了0.009毫克/立方米,最大值(0.070毫克/立方米)出现在开远市。按年平均浓度评价,普洱市、大理市、六库镇、香格里拉县城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要求,占22.2%;昆明市等14个城市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占77.8%。【降水和酸雨】2011年开展降水酸度监测的19个主要城市中,降水pH年平均值在4.068.8

    14、4之间。19个城市中有8个监测到酸雨,占城市总数的42.1%。其中,昆明、安宁、昭通、普洱、临沧5个城市虽然出现了酸雨,但降水pH年均值尚在5.6以上,为非酸雨区;楚雄、个旧、蒙自的降水pH年均值低于5.6,分别为5.03、4.76、5.52,为酸雨区,占城市总数的15.8%。2011年19个主要城市酸雨频率在057.1之间,平均为6.0%。酸雨频率最高的是个旧市,其次为楚雄市。19个城市中,未出现过酸雨的城市有11个,占57.9;酸雨频率小于20的有5个,占26.3;酸雨频率在2040的城市有1个,占5.3%,酸雨频率大于40的有2个,占10.5。2011年云南省酸雨分布示意图声环境【城市道

    15、路交通噪声状况】全省20个主要城市的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值范围在63.472.9分贝之间,最高是六库,其余19个城市均在70分贝以下。20个城市共设置了552个监测点,对总长约540公里的城市道路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540公里的道路中,声级值(Leq)在51.178.4分贝之间,最大值出现在瑞丽市人民路的移动公司测点;有78.4公里路段的声级值(Leq)超过70分贝,占监测道路总长的14.4%。全省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分布【城市(镇)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2011年全省18个主要城市共设置2091个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点,对包含612.57万人,面积为431.64平方公里的城区声环

    16、境质量进行了监测。总体来说,文山、大理、瑞丽3个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占监测城市的16.7%,临沧、楚雄为好,占11.1%,其余13个城市均为较好,占72.2%。全省18个城市431.64平方公里的城区中,有8.0%的区域声环境质量为差或较差,声环境质量为一般的区域占25.9%,声环境质量为好或较好的区域占66.1%。影响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噪声源及其所占比重见下图。云南省区域环境噪声声源构成【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全省16个主要城市平均,昼间各类功能区声环境的平均超标率为7.9%,夜间为18.0%;昼间各类功能区的超标率为0.5%12.8%,工业区超标率明显低于其它区域;夜间各类功

    17、能区的超标率为6.3%42.3%,交通干线两侧超标率明显高于其它区域。总体上,夜间超标率高于昼间,交通干线两侧的超标率高于其它区域。2011年云南省各类功能区声环境平均超标率自然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2011年,云南省现有林地面积2476.11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817.73万公顷(含岩溶地区石山灌木林115.67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3.41%。森林覆盖率47.5%。活立木总蓄积17.12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15.54亿立方米。2011年,全省乔木林面积、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活立木蓄积、森林蓄积有所增加,林木生长量明显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总体上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态

    18、势。【物种状况】云南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按群系有445种,分属于12个植被型或植被亚型。目前已知云南高等植物1834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苔藓植物1658种,蕨类植物1325种,裸子植物116种,被子植物15241种,分别占全国植物的49%以上;已记录脊椎动物1972种,约占全国的47.4%,其中鸟类904种、鱼类522种、兽类305种、爬行类174种、两栖类123种。云南境内的中国特有种目前记录数为9225种,其中植物8772种、动物453种;云南特有种目前记录数为4280种,其中植物4018种、动物262种。【湿地】全省有4处湿地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已建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7处。2011年新增

    19、“普洱五湖”和“普者黑喀斯特” 2个国家湿地公园,全省共有4处国家湿地公园。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获人民日报组织评选的“中国最美湿地”称号。【自然保护区】2011年,轿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11年12月,全省共建有自然保护区162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42个、州市级60个、县级43个),总面积29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5。基本形成了各种级别、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使全省典型生态系统及8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辐射环境2011年辐射环境质量监测覆盖我省16个州市,辐射剂量率为37.7-115.9纳戈瑞/小时,均值为72.5纳戈瑞/小时(已扣

    20、除宇宙射线响应值),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水平处于正常波动水平范围。全省重点辐射污染源周围辐射环境水平正常。“3.11”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发生核事故后,我省立即启动应急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核事故未对我省环境产生影响。全省共有核技术利用单位2304家,其中放射源使用单位465家,在用放射源2178枚,射线装置使用单位1839家,射线装置3435台(套)。我省核技术利用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总体处于安全状态。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排放【废水】2011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14.7亿吨,比2010年增长20.6%。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68亿吨,比2010年增长28.6%。生活

    21、污水排放量10.02亿吨,比2010年增长17.3%。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5.47万吨,比2010年降低1.58%。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54万吨,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9.35万吨,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7.29万吨,集中式治理设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29万吨。氨氮排放量5.93万吨,比2010年降低1.06%。其中,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0.51万吨,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4.08万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0.16万吨,集中式治理设施氨氮排放量1.18万吨。 【废气】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7448.98亿标立方米,比2010年减少32.5%。二氧化硫排放量69.13万吨,比2010

    22、年减少1.78%。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4.25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4.87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54.85万吨,比2010年增长5.54%。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34.83万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0.60万吨,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19.42万吨。烟粉尘排放量37.38万吨,比2010年降低11.2%。【固体废弃物】2011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552.43万吨,较上年增长5.9%,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133.80万吨,降低1.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8754.31万吨,综合利用率48.9%;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4735.5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4059.71万吨;工业固体废

    23、物排放量227.90万吨,降低22.4%。危险废弃物连续4年无排放量。措施与行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完成云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规划围绕深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建设生态屏障4个方面工作主线,以解决关系民生突出环境问题为核心,突出污染物减排、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防治、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重点任务,提出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污染防治【污染减排】2011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污染减排工作,省政府与16个州(市)人民政府签定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全省共完成211个省级重点减排项目,完成率92%。氮氧化物治理技术试点工作取

    24、得了初步成效,2家火电企业、1家水泥企业实施了低氮燃烧技术改造项目。新建成投运23个县级城镇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6.4万吨/日。按时完成国家下达的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进一步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监管,2011年1月颁布了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办法(云府登784号),建立社会化运维单位备案制度,强化了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截至2011年底,我省共有203家企业的379台(套)在线监测装置联网上传数据,其中:气187台(套)、水192台(套),较2010年增加了137台(套)。经国家环保部核定,2011年,云南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5.47万吨、氨氮排放量5.93万吨、二氧

    25、化硫排放量69.13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54.85万吨,分别比2010年下降1.58%、1.06%、1.78%和上升5.54%。【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九大高原水污染防治工作,多次实地视察,专题研究九湖水污染防治工作。编制完成九湖治理“十二五”规划,规划项目设置295个,总投资552.74亿元。截止2011年底,九湖治理投资62.74亿元,其中滇池治理投资47.8亿元,其它八湖治理投资14.94亿元。2011年,九湖规划项目完工17项, 开工113项,开展前期工作136项。2011年,洱海、抚仙湖被列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范围并得到2.8亿元的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编

    26、制完成了洱海、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及2011年度实施方案。启动实施19个项目,完工12个,完成投资8.59亿元。其中洱海完成6.9亿元,抚仙湖完成投资1.69亿元。【三峡库区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2011年,在全面完成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十一五”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基础上,完成了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云南部分的编制工作。经积极争取,有108个项目纳入国家规划,涉及规划项目资金50.88亿元。同时,通过加强区域整治和保护,金沙江云南出省断面(三块石断面)水质全年持续保持优良。【重金属污染防治】2011年9月省人民政府批复云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组织11个国

    27、家级重点防控区域编制完成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加快推进规划项目实施。依法关停淘汰了一批涉重金属污染企业。南盘江出省界断面,红河干流以及文山南北河、小白河出境断面稳定达标。沘江流域水质明显好转。【工业废水治理】2011年全省工业废水治理投资87000万元,完成治理项目146个。【大气污染治理】2011年全省工业废气治理投资68758万元,完成治理项目187个。【固体废弃物治理】2011年,全省完成工业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投资12016万元,完成治理项目53个。【清洁生产】2011年评估或验收94家重点企业,培训企业清洁生产人员1901人。通过实施生产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节水

    28、节电、节能降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目标。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印发实施了云南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2011-2020年。省环保厅与西南林业大学合作共建了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研究院成立一年来,累计立项21个研究课题,获得经费支持1200余万元。环保部支持投入775万元,完成了滇西北18个县(市、区)生物物种资源调查。【自然保护区建设】2011年,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家组织对云南西双版纳等1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评估,评估结果7个为“优”,10个为“良”。继续争取国家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中央和省级投资515


    注意事项

    本文(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