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汇总.docx

    • 资源ID:5896755       资源大小:384.7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汇总.docx

    1、最新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汇总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电子课文第六章 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各种自然资源的性质不相同。有的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各种矿产资源,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形成,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非可再生的资源。有的属于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各种生物资源,如果它们生长发育的环境不被破坏或污染,就能够不断地更新生长和繁殖。还有些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

    2、和气候资源,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它们是能够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所以它们跟生物资源一样,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必须了解自然资源的特性和它的发展规律。每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特殊的规律性,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规律。这些特征和规律主要是:(一)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地球表面上构成自然环境的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要素,对于资源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便会形成一定的资源环境。由于各种自然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而使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也具有一

    3、定的规律性。各种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它们的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无论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它们的地区分布都是不均衡的。例如,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强,西南湿润,光照少,垂直地域差异显著。严格说来,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环境;资源环境只有相似的地区,没有完全相同的地区。(二)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自然界是个统一体,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自然资源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别是

    4、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特别显著。如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在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热带季雨林环境,以及相应的土壤、水和生物资源;内蒙古在中温带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了温带草原环境,以及相应的土壤、水和生物资源。(三)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地球上的土地面积、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数量,以至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只有一定的数量;同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们利用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生产条件,发挥生产潜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不断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使自然资

    5、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改良沼泽地、盐碱地,利用水域、滩涂发展养殖业,以提高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研究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以扩大水热资源利用的范围等。人类与自然资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给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能源,它是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源泉。可以说,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日益现代化,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无论数量和品种都在不断增加。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例如,由于水土流失、土

    6、地沙化和交通、城市占地,造成耕地大量减少;由于过度砍伐,世界上的森林每年被毁掉上千万公顷,尤其是热带原始森林减少更快;由于人类用水量不断增长,如不采取有效的节水和净水措施,到21世纪,地球上将会出现严重的淡水危机。某些矿产资源因大量开采,也会出现枯竭现象。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对于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是如何节约、综合利用和寻找新的代替品的问题;对于可再生资源,则是如何保护和促进更新,以及如何充分地加以利用的问题。 问题和练习 1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

    7、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2举例说明我国北方同南方,西北同西南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3举例说明当地运用科学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事例,或是不注意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所出现的问题。第二节 土地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土地资源 土地是陆地的表层部分。它的主体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和土壤所构成。土地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受地质、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土地不同类型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土地不仅是人类生活和从事生产建设的必需场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地(指可供农业利用的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8、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通常所说的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沼泽、建筑用地等等,是按土地利用类型来分类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我国是一个面积广大的国家,土地资源的构成和分布,具有以下的特点:(一)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由于地质、地形和水热等条件的综合差异,以及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使我国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滩涂等都有大面积的分布。(二)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据估计,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3,平地约占1/3。山地多,平地少,尤其是平原少,是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样,

    9、就使我国耕地的比重较小。世界上许多国家(如印度、荷兰等),耕地比重都在30以上,而我国只有10多一些。(三)农业用地绝对数量较多,人均占有数量较少。据估计,我国现有耕地、天然草场、森林的面积均居世界前列。这是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的一面。但是,我国人口众多,按人口平均计算,各类土地资源的相对数量是少的,特别是耕地和林地更少,这是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现在,我国人均耕地不到0.1公顷,约为世界人均数的1/3。(四)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中,草原多分布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森林多集中在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10、。这种分布不均的状况,造成我国各地区土地生产力的巨大差异。就是同在季风区,南方与北方的土地生产力差别也很大。同在西北内陆地区,既有荒瘠的沙漠,也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分布着土地生产力较高的绿洲。青藏高原山地海拔较高,土地生产力的垂直差异非常显著。合理利用及保护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丰富经验。但是,由于人们的短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又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尤其是遭受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从而丧失大量良田。此外,土地利用中的次生盐碱化问题,以及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

    11、断扩大,也使土地资源中耕地的面积不断缩小。据估计,全世界约有1/4的可耕地,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水蚀和风蚀。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损失土壤约50亿吨。被冲走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约1亿吨,相当于我国一年中生产的4000万吨化肥所含的营养物质量。仅肥力损失每年就合70多亿元。目前世界上每年有57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变成沙漠,更多的土地呈现出沙化问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约有5万平方千米。19571977年的20年中,我国被占用的耕地达2700万公顷,相当于全国现有耕地面积的1/4以上,平均每年减少的耕地约133万公顷。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地方的经济开发

    12、区和农村建房等占用耕地的现象较为突出。全国每年减少耕地约为50万公顷左右。1986年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同年国务院成立了国家土地管理局,加强了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与保护土地资源,是紧密联系着的。只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才能做到地尽其利,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当前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针对我国土地辽阔、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可耕地更少,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的具体特点,我们应根据各地的土地类型结构,以及人口、民族、经济基础等条件,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安排农、林、牧、矿等各业生产,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土地生

    13、产优势,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例如,北方许多半干旱地区草地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畜牧业要比垦荒种粮更为有利,这就要有计划地退耕还牧,更好地发挥牧业优势。在南方的山地和丘陵,可以大力发展林业,积极扩大森林覆盖率,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我们要特别注意开发和建设好山区,以发挥山区土地的生产优势。我国土地资源按人口平均,数量有限,因此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土地利用上,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管理,在工业、交通建设和兴建住宅时,尽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走扩大

    14、耕地面积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相结合的道路;在充分发挥现有耕地生产潜力和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开发利用宜农荒地、沿海滩涂等各种土地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事例:1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见效几年来,经过我国数千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黄河上中游地区已逐步形成包括水土流失规律、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效益和水土保持管理等5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完整科学体系。到1994年底,已初步治理了15万平方千米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3多,平均每年减少流入黄河的泥沙3亿吨。推广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飞播造林种草、机修梯田、水保耕作技术、风沙治理等一大批先进技术。近两年,遥感、

    15、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也进入水土保持领域。目前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累计增产粮食538亿千克,净增经济收入188亿元。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138个重点县,已由严重缺粮转变为粮食基本自给,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摘自1995年1月3日人民日报)2全国防治沙漠化有新进展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自1991年启动以来,3年来治理开发沙区224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40万公顷,飞机造林27万公顷,封沙育林育草124万公顷,营造经营林7600公顷,治沙造田1万公顷。中国现有可开发利用的沙地6666万公顷,如果每年治理开发66万公顷,将其中水土条件较好的6.6万公顷开辟为耕地,就可增产粮食2.4亿千克。另外,还可以开辟为林场、牧场

    16、、果园和鱼塘等。(摘自1994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问题和练习 1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是按什么划分的?2看“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熟悉图上各种土地类型的符号,并说明我国耕地、林地、草地、荒漠等主要土地类型的分布状况。3世界和我国的土地资源现在遭到哪些方面的严重破坏?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后果会怎样?4为什么要认真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试举当地实例说明。5从治理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的成果中,得到哪些启发?第三节 生物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自然界中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关系极为

    17、密切。如果没有多样性的生物与人类共存,人类是无法单独存在的。所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尤其是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与环境 森林是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和饲料,而且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保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以及防护国土、加强战备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森林又是一种环境资源,它具有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等重要作用。森林在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方面的作用:1公顷阔叶林每天能够吸收二氧化碳1000千克,放出氧730千克(可供1000人呼吸氧气之用),净化空气1800万立方米。森林在涵

    18、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方面的作用;据有的林区测算,林区的降水中有一部分会被树冠截留,使一半以上的雨水渗入地下,因而大大减少地表径流;1公顷林地含蓄水分要比1公顷裸露地多3000立方米;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风速平均降低4050,比无林保护的农田每公顷可增产粮食2353千克。此外,森林对于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这种说法并不过分。如果森林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整个生态平衡的失调,使环境恶化,招致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世界的森林资源 在历史上,世界陆地曾经有三分之二为郁郁葱葱的森林所覆盖。后来,随着

    19、农牧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以及战争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森林遭到破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据1992年统计,世界森林面积为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为30。森林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现有森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北部和东南部、非洲赤道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还在继续,尤其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此,保护森林资源,防止由于破坏森林而造成的各种生态灾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上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据估计,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森林约1700万公顷。巴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3亿多公顷的森林绝大部分是热带原始林,那里原来蕴藏着世界林木总蓄积量的21。但是,这

    20、些宝贵资源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几十个跨国公司在那里大肆采伐,每天至少有100万棵树被毁。现在,巴西森林覆盖率已从400年前的80减少到约60,许多地区的原始林已经踪迹全无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多,经济滞后,依靠毁林开荒、辟林放牧以维持经济的现象仍然在继续着。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领土辽阔的国家,但在森林资源方面,却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我国地域辽阔,领土从寒温带到热带,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具有发展森林的优越自然条件。据估计,宜林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面积四分之一以上。热带季雨林、亚热

    21、带常绿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等在我国分布都很广。我国的树种丰富多采,乔木有2000多种,还有不少价值较高的经济林木。(二)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我国历史上原是多林的国家,后来由于毁林开荒,战争破坏,帝国主义掠夺,以及不合理的采伐等原因,森林逐渐减少,按全国森林普查结果公布的统计数字,至1994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3.9,比70年代的12,已有提高,但仍远低于世界平均30的水平,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低的国家之一。(三)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以下三个地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集中了全国林木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22、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也是重要的天然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东南部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森林也不少,但人工林和次生林所占比重较大。广大的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地区,森林资源极少,西北一些省区覆盖率不及1。我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这给森林的开发、利用、管理带来了很大不便。(四)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木材和农村烧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使我国的森林资源还在遭到破坏。我们在林业工作方面重采伐,轻抚育,使林木生长率低、生长量小。另一方面,滥伐林木、毁林开荒的现象仍未杜绝,森林火

    23、灾和病虫害也不时发生。如不能及时防止,我国的森林资源还要继续遭受破坏。保护森林,绿化祖国 破坏森林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痛苦的教训。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以保护环境和促进农业的发展。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衡,就不仅能生产出大量木材,还可起到防御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林业建设。为了进一步保护好森林资源,加速林业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1984年我国颁布了森林法。森林法一方面强调要保护和经营管理好现有的森林,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现象;另一方面大力倡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24、我国已提出要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的奋斗目标,以初步改善我国的自然环境。从本世纪70年代起,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先后完成多项规模巨大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包括有:(1)“三北”防护林体系;(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3)沿海防护林体系;(4)太行山绿化工程;(5)平原绿化工程;(6)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7)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我国主要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1“三北”防护林体系 西北、华北、东北的“三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形成长达45千千米的风沙线,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当地的自然承载能力。这里是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从1978年开始,国家开展了

    25、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从新疆到黑龙江的13个省级行政区内551个县(旗、市),按照规划,有步骤地大规模营造防护林。到1994年底,已造林1788万公顷,约有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000万公顷的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计划到2050年,共造林3500万公顷,使万里风沙线的生态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大大改观。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森林的过度采伐和人为破坏,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量增加,每年土壤侵蚀量达22.4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

    26、条“黄河”的危险。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国家决定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计划从1989年起,用3040年时间,在本地区11个省的200个县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000万公顷,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亿多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3沿海防护林体系 从1988年开始到1994年,在我国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上,已建成大陆海岸基干林带14000多千米,造林200多万公顷,完成了到2010年造林任务的一半多。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大大缓解了每年数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使300多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保护,1/2的沿海平原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1/3沿海山区

    27、县消灭了宜林荒地,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太行山绿化工程分布在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太行山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殃及华北平原。由于本区水源涵养条件差,加重了华北水资源的短缺。国家从1986年起,计划用15年时间,在本区110个县造林360万公顷,使当地森林覆盖率由15.3提高到43.6,这一工程将对本区生态环境、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京津唐地区的水源条件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5平原绿化工程为了保护农田,国家在被称为“森林空白地带”的平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原绿化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已营造起世界规模最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3000多万公顷耕地实现了林网化。

    28、计划到2000年,使全部平原县都达到平原绿化标准。为了加速实现绿化祖国的宏伟目标,发扬中华民族植树爱林的优良传统,我国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性的义务植树运动。每个公民每年应义务植树3-5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是治理山河,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现在我国人工造林成绩显著,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30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草场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草场资源既包括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也包括高山草甸和河漫滩草甸。草原和草甸都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世界上的草场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温带草原主

    29、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中国、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蒙古等国都是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草场资源丰富,全国各类草场面积达4亿公顷,居世界第2位。目前,可利用的草场面积有3亿公顷,为耕地面积的3倍。草场是我国陆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和维护生态环境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价值。全国草场按照地区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的草山区。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牧区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场利用多,建设少,因而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的沙化和碱化面积也在增加,使草场载畜

    30、量越来越少,一些地区载畜量已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天然草场,加快人工草场建设。保护草场资源,按照草原法加强管理,如禁止乱垦、滥挖、滥牧,限制对草场资源的过度使用,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等;并要采取措施,加强建设“草、水、林、机(械化)”配套的人工草场,以减轻对天然草场的压力,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陆地上的各种野生动植物,具有多种经济用途和科学价值,有的可供食用,有的可供衣着,有的还可作药用或工业原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同时,野生动植物还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3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野生植物有3万多种;各种鸟类1100多种,各种兽类400多种,还有各种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植物中的水杉、银杉、金钱松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品种。东北虎、丹顶鹤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毁林、垦荒、环境污染,以及对动物的滥捕滥猎,地球上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驰名世界的鸭嘴兽、非洲犀牛、猩猩等,数量正在急剧减少。40多年来,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也很严重。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等珍贵动物几乎绝迹,大熊猫、长臂猿等也在迅速减少,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开始枯竭。保护生物

    32、多样化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丰富的水生动植物资源 海洋、湖泊、水库、河流、塘坝等各种水域,到处都有生物生存。地球上的几十万种水生动植物,不仅是巨大的物种宝库,也给我们提供了大量食物、原料和其他产品。我国海域辽阔,河湖众多,水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统计,我国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浅海渔场约占世界的1/4,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淡水鱼类有600多种。白鳍豚、扬子鳄、文昌鱼等都是我国珍贵、稀有的水生动物。目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对水生动物的滥捕滥猎,使水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南极附近海域的许多鲸类已经濒临灭绝。我国近海的水产业也因过度捕捞、缺乏规划管理以及海洋环境污染加剧而出现衰退的现象。保护水生动植物资源,也已成为人类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建立自然保护区 针对当前地球上各种生物资源正在不断遭到破坏,加速了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状况,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化和各种生态系统,其中一项重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6第六章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