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贵州省贵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 资源ID:5881540       资源大小:124.4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贵州省贵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1、B若乙是金属,则单质、氧化物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 C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则甲、乙一定分别是H2和H2O D若甲是氧化物,则反应和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四、化学非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共48分。30(2020贵州贵阳中考,30,6分,)拥有丰厚绿色生态资源、多彩民族文化资源的贵州,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心灵栖息之地。这些美不胜收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中,蕴藏着无穷的化学奧秘。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的贵阳享美食。写出保护空气的一条措施 。卤猪脚、酸汤鱼和丝娃娃等美食中所含的营养素有 (写一种)。(2)丰富的水资源成就了黄果树大瀑布美丽的景观。请写出保护水资源的

    2、一条建议 。“安顺蜡染”工序中的脱蜡,把染布放入沸水中,石蜡固体熔化为液体的过程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3)游加榜梯田,在美丽乡村感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巨变。农作物生长要合理施肥。硫酸钾(K2SO4)和氯化铵(NH4Cl)是常用的化肥,其中 是钾肥, 是氮肥。31(2020贵州贵阳中考,31,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氢、碳和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x的值是_。碳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乙烯(C2H4)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获得的信息有 。(2)近年来,我国科研人

    3、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2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在框内补充C的微观模型图。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为 (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2020贵州贵阳中考,32,6分,)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要严格防控,科学消毒。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够破坏新型冠状病毒的脂质包膜分子并使其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病毒。(1)乙醇(C2H5OH)俗称酒精。乙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探究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3滴红墨水,再缓

    4、慢加入2mL乙醇,如图,补充完成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乙醇能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3)配制医用酒精。把100mL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没有消毒作用),加水稀释为75%的医用酒精,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A烧杯 B药匙 C玻璃棒 D量筒(4)科学使用医用酒精。阅读下列材料。物质最小爆炸限度%(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最大爆炸限度%闪点()乙醇31912.8(医用酒精为22)柴油0.67.562闪点指的是挥发性物质所挥发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的最低温度。从燃烧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的信息简述: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火源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的原因有 。在家里,使用医用酒精对门把手、桌面

    5、和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的正确方式是 (填“擦拭”或“喷洒”)。33(2020贵州贵阳中考,33,8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均可产生氧气,其中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氯酸钾时,加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 。三种方法中,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制取O2和CO2连接如图的装置完成实验。制取气体反应物装置(填“甲”或“乙”)作用O2水接水CO2石灰石和稀盐酸乙干燥CO234(2020贵州贵阳中考,34,8分,)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制,已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

    6、基础。(1)目前常用的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合金,具有耐腐蚀、 等优点。(2)镁和铝可熔炼成Mg17Al12镁合金,熔炼过程只能在真空中,不能在空气中进行的原因是 (写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3)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属,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步骤的操作是_。步骤中产生的现象是_。步骤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溶液C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的成分是_。通过测氢气的质量,也可确定样品的成分,则w的值为 (用m和n的代数式表示)。35(2020贵州贵阳中考,35,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查阅资料

    7、】CO2+Na2CO3+H2O2NaHCO3;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Ca(OH)2NaOHNa2CO3NaHCO3溶解度/g0.1610921.89.6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20时,在盛有5g Ca(OH)2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烧杯中。(1)向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B烧杯中通入CO2,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实验拓展】(4)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测得其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AB段的实验现象是 ,BC段发

    8、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二:二氧化碳通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设计和实验】20时,甲、乙两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实验。甲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中变浑浊,停止通CO2,中溶质为X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解释与结论】(1)经分析X是NaHCO3实验过程中,中产生的现象是 。乙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中无明显现象,停止通CO2,中溶质为Y。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中变浑浊。(2)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结合分析Y的成分说明理由 。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6(2020贵州贵阳中考,36,3分,)

    9、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应处理后排放。32g硫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答案全解全析1.答案:解析: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主题;露天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会污染空气,不符合主题;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主题;肆意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主题。考查内容:化学与环境保护。命题意图:本题借助生活中某些具体的做法和措施,考查了学生对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的认识,难度较小。2.答案: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A所示操作错误。向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

    10、竖立起来,B所示操作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所示操作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D所示操作正确。实验基本操作。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各种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内容的掌握,难度较小。3.答案:缉毒犬通过嗅觉寻找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分子的基本性质。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能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对一些宏观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难度较小。归纳总结: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1)

    11、用“分子之间有间隔”观点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体积变化”等。(2)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观点解释物质“溶解”“扩散”现象等。(3)用“分子种类是否单一”可以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4.答案: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氧气可供呼吸,空气中可分离出的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空气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含量、性质及用途等知识的掌握,难度较小。5.答案:并不是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而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A说法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

    12、类不变,氢元的化合价素由0价变成+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B说法正确;由化学方程式2H2+O22H2O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与生成水的质量比为4:32:361:8:9,所以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不可能生成3g水,C说法错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此反应放出热量,D说法错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本题借助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考查了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式与化合价、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等内容的掌握,难度较小。6.答案:高温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或与碳)反应生成铁和水(或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

    13、和二氧化碳,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若甲是Fe3O4,则乙是Fe,A说法正确。由A中分析可知,乙是金属铁,单质可以是碳、氧化物,可以是碳、一氧化碳,碳和一氧化碳中都含有碳元素,B说法正确。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小16,甲、乙不一定分别是H2和H2O,甲可能是一氧化碳,乙可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说法错误。若甲是氧化物,反应可能是高温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生成铁和水,属于置换反应;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反应和的基本反应类型不一定相同,D说法正确。物质的化学性质;化

    14、学反应类型。本题借助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考查了学生对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掌握及对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认识,难度较大。30.答案:(1)使用清洁能源 蛋白质 (2)节约用水 物理 (3)硫酸钾(K2SO4) 氯化铵(NH4Cl)(1)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质量;卤猪脚、酸汤鱼和丝娃娃等美食中富含蛋白质。(2)保护水资源一要节约用水,二要防止水污染,用洗衣服的水冲马桶、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等都是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石蜡固体熔化为液体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3)硫酸钾(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氯化铵(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

    15、氮肥。空气资源的保护;食物中的营养素;保护水资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化学肥料。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保护空气质量的措施、食物中的营养素、保护水资源的做法、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化学肥料的种类等内容的掌握,难度较小。核心素养:本题以拥有丰厚绿色生态资源、多彩民族文化资源的贵州,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心灵栖息之地为切入点,体现了对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31.答案:(1)6 非金属 乙烯是化合物;乙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乙烯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分) (2) 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 CH4+CO22H2+2CO(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

    16、子数,所以2+x8,x6。碳的汉字名称偏旁是“石”字,所以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可获得乙烯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乙烯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每个乙烯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等多种意义。(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处应有4个氢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即C处补充2个氢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甲烷分子分解成碳原子和氢原子、二氧化碳分子分成碳原子和氧原子,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2H2+2

    17、CO。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质量守恒定律;粒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意义。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能结合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粒子结构示意图及物质的化学式等内容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32.答案:(1)有机物 (2)振荡、静置振荡前分层;振荡后均匀混合;静置后不分层(3)B (4)医用酒精闪点低,是22,与火源接触闪出火花,温度达到酒精着火点,酒精是可燃物且与空气(氧气)接触,达到燃烧条件引起燃烧,如果乙醇体积分数达到爆炸极限范围3%19%引起爆炸。 擦拭(1)乙醇(C2H5OH)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2)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刚加入红墨水会出现分层现象,而乙醇能溶于水,因此当振荡后,

    18、混合均匀,此时红色就会均匀分布到试管内,形成稳定的红色溶液。(3)稀释酒精时,烧杯用于盛放稀释后的酒精;药匙用于取用固体药品,酒精为液体,不需要药匙;玻璃棒用于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量筒用于量取所需液体体积。(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医用酒精的闪点很低,遇到明火就会点燃,造成火灾,挥发到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则会引起爆炸,危险较大。喷洒医用酒精会容易使酒精达到爆炸极限,而擦拭可以减少酒精的使用,避免达到爆炸极限,避免发生爆炸。有机化合物;溶液的形成与特征;溶液的稀释;酒精的性质与使用。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有机化合物、溶液的形成与性质、稀释溶液的操作等知识的掌握,及能够结合材料信息,认识某物质的性质

    19、及使用注意事项的能力,难度中等。33.答案:(1)催化作用2H2O22H2O+O2(或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溶液 甲 收集O2 浓H2SO4 收集CO2(1)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入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2)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

    20、需要加热,用甲装满水收集氧气;二氧化碳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催化剂的性质、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的掌握,难度较小。34.答案:(1)光泽好、耐磨、硬度大(2)2Mg+O22MgO(或4Al+3O22Al2O3) (3)过滤 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有气泡产生 Zn+H2SO4ZnSO4+H2 Cu、CuO、Zn w(2分)(1)目前常用的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合金,具有耐腐蚀、光泽好、耐磨、硬度大等优点。(2)在点燃的条件下,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

    21、化镁;在加热的条件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所以熔炼过程只能在真空中,不能在空气中进行。(3)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步骤的操作是将溶液与固体分离,是过滤操作;锌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Cu+ZnSO4,所以步骤中产生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有气泡产生。若溶液C中只含一种溶质,即只有硫酸锌,没有硫酸镁,那么原固体中不含镁,则样品的成分是Cu、CuO、Zn。

    2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最后得到的铜来自于氧化铜,则氧化铜的质量为ng,则原样品中,含有锌和镁的质量之和为mgngng(m2n)g。若氢气全部是由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则: Zn+H2SO4ZnSO4+H2 65 2(m2n)g x x;若氢气全部是由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则:Mg+H2SO4MgSO4+H2 24 2(m2n)g y y,因此w的值为。合金的性质与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合金在生活中的应用、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分析等内容的掌握,难度

    23、较大。知识拓展:极值法的应用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化学上所谓“极值法”就是对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计算或混合物组成判断的题目,采用极端假设(即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这样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1)解题原理: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根据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断分析求得结果。(2)解题关键:极值法解题的关键在于紧紧扣住题设的可能,选好极端假设的落点。(3)解题的三个基本思路:根据题目给定的条

    24、件和化学反应原理,确定不确定条件的范围。计算相应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结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35.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a(OH)2+2HClCaCl2+2H2O (3)白色固体;微溶于水,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拓展】(4)产生大量气泡 CaCl2+Na2CO3CaCO3+2NaCl 探究二:(1)无色溶液中逐渐有固体析出(变浑浊),滴盐酸后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溶解(消失) 【解释与结论】(2)不合理,通入的CO2 不过量,Y的溶质成分可能还有:NaOH和Na2CO3,Na2CO3和Na2HCO3,Na2HCO3这三种情况。三种情况均能与稀盐

    25、酸反应产生气体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分)2NaOH+CO2Na2CO3+H2O(1)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溶液变红;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3)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是0.16g,20时,在盛有5g Ca(OH)2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0mL水,不能全部溶解,溶液加上酚酞溶液变色,说明能与指示剂作用,而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浑浊现象,说明可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4)在(1)中有剩余的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看到气泡;(1)反应后还有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

    26、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碳酸氢钠能溶于水,但是溶解度不大,因此在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先反应生成碳酸钠,接着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当达到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状态后,继续反应再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就会析出,看到固体,此后打开活塞,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此时二氧化碳量较少,则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而通入较足量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全部生成碳酸钠后,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此时溶质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因此Y不一定就是碳酸钠;而在中,只要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此反应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酸碱指示剂;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pH与物质的酸碱性。本题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综合考查了学生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与应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pH与物质酸碱性的关系等知识的掌握,综合性强,难度较大。36.答案:解:设生成SO2的质量是xS+O2SO232 6432g x x64g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64g。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硫与二氧化硫的质量关系,由硫的质量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本题主要


    注意事项

    本文(贵州省贵阳市化学中考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