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847210       资源大小:27.2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

    1、 3 一般规定3.0.1 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检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1 可燃气体或含有毒气体的可燃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2 有毒气体或含有可燃气体的有毒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不能达到25%爆炸下限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爆炸下限,有毒气体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

    2、气体检(探)测器。4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只设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0.2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系统,应采用两级报警。同一检测区域内的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同时报警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 同一级别的报警中,有毒气体的报警优先。2 二级报警优先于一级报警。3.0.3 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宜对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3.0.4 报警信号应发送至现场报警器和有人员值守的控制室或现场操作室的指示报警设备,并且进行声光报警。3.0.5 装置区域内现场报警器的布置应根据装置区的面积、设备及建构筑物的布置、

    3、释放源的理化性质和现场空气流动特点等综合考确定。现场报警器可选用阴响器或报警灯。3.0.6 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应采用经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防爆性能认证和消防认证的产品。3.0.7国家法规有要求的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应采用经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计量器具制造认证的产品。其中,防爆型有毒气体检(探)测器还应采用经国家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检验单位的防爆性能认证的产品。3.0.8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场所的检(探)测器,应采用固定式。3.0.9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独立设置。 便携式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配备,应根据生产装置的场地条件、工艺介质的易燃易

    4、爆特性及毒性和操作人员的数量综合确定。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现场固定安装的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加油站、加气站、分散或独立的有毒及易燃易爆经营设施,其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可采用普通电源供电。常用可燃气体、蒸气特性见附录A;常用有毒气体、蒸气特性见附录B。4 检(探)测点的确定一般原则4.1.1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的检(探)测点,应根据气体的理化性质、释放源的特性、生产场地布置、地理条件、环境气候、操作巡检路线等条件,并选择气体易于积累和便于采样检测之处布置。4.1.2 下列可能泄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主要释放源,应布置检(探)测点:1气体压

    5、缩机和液体泵的密封处;2 液体采样口和气体采样口;3 液体排液(水)口和放空口;4 设备和管道的法兰和阀门组。 工艺装置4.2.1 释放源处于露天或敞开式布置的设备区内,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宜符合下列规定:1 当检(探)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2 当检测点位于释放源的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时,可燃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5m,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1m。4.2.2 可燃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内,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探)测

    6、器,且检(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7.5m。有毒气体检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4.2.3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释放源处于封闭或局部通风不良的半敞开厂房内,除应在释放源上方设置检(探)测器外,还应在厂房内最高点气体易于积聚处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 储运设施4.3.1 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等产生可燃气体的液体储罐的防火堤内,应设检(探)测器,并符合下列规定:4.3.2 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的装卸设施,检(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小鹤管铁路装卸栈台,在地面上每隔一个车位宜设一台检(探)测器,且检(探)测器与装卸车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

    7、2 大鹤管铁路装置栈台,宜设一台检(探)测器;3 汽车装卸站的装卸车鹤位与检(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5m。当汽车装卸站内设有缓冲罐时,检(探)测器的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4.2.1条的规定。4.3.3 装卸设施的泵或压缩机的检(探)测器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节的规定。4.3.4 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探)测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封闭或半敞开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探)测器的距离宜为5m7.5m;2 封闭或半敞开式储瓶库,应符合本规范第4.2.2条规定;敞开式储瓶库沿四周每15m30m设一台检(探)测器,当四周边长总和小于15m时,应设一台检(探)测器;3 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探)测器的距

    8、离,宜为5m7.5m。4.3.5 封闭或半敞开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且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探)测器。4.3.6 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范围内,应设一台检(探)测器。4.3.7 储存、运输有毒气体、有毒液体的储运设施,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应按本规范第节和第条的规定设置。 其他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扩散与积聚场所4.4.1 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距加热炉炉边5m处应设检(探)测器。当明火加热炉与可燃气体释放源之间设有不燃烧材料实体墙时,实体墙靠近释放源的一侧应设检(探)测器。4.4.2 设在爆炸危险区域2区范围内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应设可燃气体检

    9、(探)测器。对于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应于在线分析仪表间内最高点易于积聚可燃气体处设置检测器。4.4.3 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的空调引风口、电缆沟、电缆桥架进入建筑物的洞口处,且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可能进入时,宜设置检(探)测器:4.4.4 工艺阀井、地坑及排污沟等场所,且可能积聚比重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液化烃或有毒气体时,应设检(探)测器。5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系统的技术性能5.1.1 检(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宜选用数字信号、触点信号、毫安信号或毫伏信号。5.1.2 报警系统应具有历史事件记录功能。5.1.3 系统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

    10、求GB12358、可燃气体探测器GB15332、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808的有关规定。系统的方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器设备GB3836的要求。 检(探)测器的选用5.2.1 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探)测器的选用,应根据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被测气体的理化性质和生产环境特点确定。5.2.2 常用气体的检(探)测器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烃类可燃气体可选用催化燃烧型或红外气体检(探)测器。当使用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能使催化燃烧型检测元件中毒的硫、磷、硅、铅、卤素化合物等介质时,应选用抗毒性催化燃烧型检测器;2 在缺氧或腐蚀性等场所,宜选用红外气体检(探)测器

    11、;3 氢气的检测可选用催化燃烧型、电化学型、热传导型或半导体型检(探)测器;4 检测组分单一的可燃气体,宜选用热传导型检(探)测器;5 硫化氢、氯气、氨气、丙烯腈气体、一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电化学型或半导体型检(探)测器;6 氯乙烯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光致电离型检(探)测器;7 氰化氢气体宜选用电化学型检(探)测器;8 苯气体可选用半导体型或光致电离型检(探)测器;9 碳酰氯(光气)可选用电化学型或红外气体检(探)测器。5.2.3 检(探)测器防爆类型和级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选用,并应符合使用场所爆炸危险区域以及被检测气体性质的要求。5.2.

    12、4 常用检(探)测器的采样方式,应根据使用场所确定,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宜采用扩散式检检(探)测器;由于受安装条件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使用扩散式检测器的场所,宜采用吸入式检(探)测器。5.2.5 常用检(探)测器的技术性能可按附录C选择。 指示报警设备的选用5.3.1 指示报警设备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1 能为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及所连接的其他部件供电;2 能直接或间接地接收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及其他报警触发部件的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予以保持。声报警信号应能手动消除,再次有报警信号输入时仍能发出报警;3 可燃气体的测量范围:0100%爆炸下限;4 有毒气体的测量

    13、范围宜为0300%最高允许浓度或0300%短时间允许接触浓度;当现有检(探)测器的测量范围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有毒气体的测量范围可为030%直接致害浓度;5 指示报警设备(报警控制器)应具有开关量输出功能;6 多点式指示报警设备应具有相对独立、互不影响的报警功能,并能区分和识别报警场所位号;7 指示报警设备发出报警后,即使安装场所被测气体浓度发生变化恢复到正常水平,仍应继续报警。只有经确认并采取措施后,才停上报警。8 在下列情况下,指示报警设备应能发出与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浓度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的声、光故障报警信号:a 指示报警设备与检(探)测器之间连线断路;b 检(探)测器内部元件失效;c 指

    14、示报警设备电源欠压;d 指示报警设备与电源之间的连接线路的短路与断路。9 指示报警设备应具有以下记录功能:a 能记录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报警时间,且日计时误差不超过30s;b 能显示当前报警点总数;c 能区分最先报警点。5.3.2 根据工厂(装置)的规模和特点,指示报警设备可按下列方式设置:1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与火灾检测报警系统合并设置;2 指示报警设备采用独立的工业程序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等;3 指示报警设备采用常规的模拟仪表;4当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合并设计时,输入/输出卡件应独立设置。5.3.3 报警设定值应根据下列规定确定:1 可燃气体的一级报警

    15、设定值小于或等于25%爆炸下限;2 可燃气休的二级报警设定值小于或等于50%爆炸下限;3 有毒气体的报警设定值宜小于或等于100%最高允许浓度/短时间允许接触浓度,当试验用标准气调制困难时,报警设定值可为200%最高允许浓度/短时间允许接触浓度以下。有毒气体的二级报警设定值不得超过10%直接致害浓度。6 检(探)测器和指示报警设备的安装 检(探)测器的安装6.1.1 检测比重大于空气的可燃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m0.6m。检测比重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m0.6m。6.1.2 检测比重小于空气的可燃气

    16、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其安装高度应高出释放源0.5m2m。6.1.3 检(探)测器应安装在无冲击、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易于检修的场所,安装探头的地点与周边管线或设备之间应留有不小于0.5m的净空和出入通道。6.1.4 检(探)测器的安装与接线技术要求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 指示报警设备和现场报警器的安装6.2.1指示报警设备应安装在有人值守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等内部。6.2.2 现场报警器应有就近安装在检(探)测器所在的区域。附录 A 常用可燃气体、蒸汽特性表序号物质名称引燃温度()/组别沸点()闪点爆炸浓

    17、度(V)火灾危险性分类蒸气密度kg/m3备注下限上限1甲烷540/T1气体甲液化后为甲A2乙烷515/T13丙烷466/T14丁烷405/T25戊烷260/T3甲B6己烷225/T37庚烷215/T38辛烷220/T39壬烷205/T3乙A10环丙烷500/T111环戊烷380/T212异丁烷460/T113环己烷245/T314异戊烷420/T215异辛烷410/T216乙基环丁烷210/T317乙基环戊烷2118乙基环己烷262/T33519甲基环己烷250/T320乙烯425/T236丙烯221丁烯385/T2232丁烯(顺)325/T2242丁烯(反)324/T225丁二烯26异丁烯4

    18、65/T127乙炔305/T2-8410028丙炔/T129苯560/T130甲苯480/T131乙苯430/T232邻二甲苯33间二甲苯530/T134对二甲苯苯乙烯490/T1环氧乙烷429/T2甲A37环氧丙烷38甲基醚350/T239乙醚170/T4-4540乙基甲基醚190/T441二甲醚240/T342二丁醚194/T443甲醇44乙醇422/T245丙醇440/T246丁醇365/T247戊醇300/T348异丙醇399/T249异丁醇426/T250甲醛7351乙醛175/T46052丙醛207/T353丙烯醛235/T354丙酮55丁醛230/T37656甲乙酮57环已酮58

    19、乙酸465/T59甲酸甲酯甲酸乙酯455-2061醋酸甲酯501/T-1062醋酸乙酯427/T263醋酸丙酯450/T64醋酸丁酯12765醋酸丁烯酯66丙烯酸甲酯415/T267呋喃390/T68四氢呋喃321/T269氯代甲烷623/T170氯乙烷519/T-5071溴乙烷511/T172氯丙烷520/T2氯丁烷245/T274溴丁烷265/T210275氯乙烯413/T2烯丙基氯485/T1-3277氯苯640/T1781,2二氯乙烷412/T2791,1二氯乙烯570/T180硫化氢81二硫化碳90/T6-3082乙硫醇83乙腈524/T184丙烯腈481/T185硝基甲烷418/T286硝基乙烷414/T287亚硝酸乙酯90/


    注意事项

    本文(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