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学习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人民版必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844817       资源大小:68.9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学习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人民版必Word文档格式.docx

    1、语言: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创作风格:内容古朴,现实感强。(2)影响: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二、唐诗、宋词和元曲1.唐诗(1)地位:唐诗代表的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2)代表李白有“诗仙”的美誉,盛唐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处在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有“诗圣”的美誉,其诗歌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2.宋词词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婉约派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苏轼、辛弃疾。3.元曲(1)散曲:兴起于金元时期,在音节和用韵上比较自由;语言通俗;题材多样。(2)元杂剧兴盛原因:a.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b.统治阶级燕

    2、乐的需要。名家名剧: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思维点拨社会变迁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1.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重大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2.宋代城市生活繁荣,词大多体现了太平气象下城市的多彩;两宋之际,金人南侵,词充满了流落异乡的士人们的思乡之情;南宋朝廷不思进取,诗词体现了词人们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3.元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来抒发人生的失意和理想的幻灭。2.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李杜是唐诗的

    3、双子星座。请指出李白、杜甫诗歌的特色及其反映的社会特征。提示(1)李白:狂放炽烈,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2)杜甫:凝重沉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色彩,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3.(教材第40页学习思考)查询上面三句引用词的出处,思考其中蕴涵的哲理。提示依次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第一境界是指做学问要用心专一,耐得住寂寞,也有居高临下之意;第二境界是指做学问要坚毅执著、无怨无悔;第三境界是指只要付出心血,就会有成功的喜悦。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提示风格: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具有现实

    4、主义色彩。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5.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你能不能说出下面的四个词人分别属于哪个流派?这两派在文学风格上有何差异?苏轼辛弃疾柳永 李清照提示(1)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2)差异:豪放派风格豪放,气势雄伟;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三、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背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趋复杂丰富。2.概况(1)元末明初: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

    5、,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2)明代历史小说代表作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有封神演义和吴承恩的西游记等。短篇白话小说有冯梦龙所辑的“三言”和凌濛初编著的“二拍”。(3)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3.特点(1)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生世情。(2)晚清的小说创作与近代政治生活关系密切。思维点拨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词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为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

    6、变化。6.明清小说蓬勃发展的背景是什么?代表作品有哪些?提示(1)背景:在宋代话本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壮大。(2)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主题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及其特点1.楚辞与汉赋史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轇輵之宇,撞千石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司马相如上林赋表达了屈原对人民的深切情感

    7、,从语言上看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表现了汉赋词藻华丽、散韵结合的特色,反映出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气象。(1)史料第一段出自屈原的离骚,据此回答楚辞的特点是什么。(2)史料第二段中的汉赋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提示(1)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2)汉朝政治统一,经济恢复发展。2.唐朝诗歌史料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8、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史料中两首诗在风格上有何不同特点?试分析原因。提示特点:李白的诗歌热烈追求光明和理想,纵情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诗风飘逸、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反映社会现实,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弊,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3.宋词与明清小说史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李清照武陵春清代小说基本是文人的创作作品多取材于现实生活,较充分地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意愿,在结构、叙述和描写人物各方面也多臻于成熟的境界。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百科网词句显示了宋词豪放派风格,词到苏轼时期就少了句式的束缚。词句显示了宋词婉约派的风格。说明清代小说故事情节常常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展开,描写的风格已由昔日的粗线条逐渐向细线条演变,反映了更广阔的生活画面。(1)据史料分析词这种文学形式的特点。(2)根据所学,结合以上史料,你认为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1)句子长短不齐, 便于抒发感情。(2)影响文学作品风格的因素主要有社会

    10、环境和作家本身。社会环境是第一要素,作家是第二要素。其中社会环境决定了作家因素的形成和发展,社会环境因素和作家因素的合力导致了文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及体现的时代特色(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词藻表现恢弘大气的时代特征。(3)唐朝的繁盛统一、开明的文化政策与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成了唐诗的繁荣。(4)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宋

    11、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5)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和逃避现实的情绪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进行表达。(6)明清时期,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强化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不满,写出了批判现实的力作;经济上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2.唐朝开放的社会,繁荣的经济,

    12、以及以诗赋为主的科举考试,促使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李白和杜甫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3.宋元时期,商业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促进了词的发展。4.明清社会商业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明清小说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成就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峰。1.诗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这一诗歌总集()A.具有现实主义的倾向B.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C.以辞藻华美铺张著称D.采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答案A解析诗经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诗经特点

    13、不符。2.屈原思美人“思美人兮,揽涕而竚眙。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中的美人是一种托喻。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屈原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A.作为文学家追求“大同社会”的理想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C.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D.强烈希望国家富国强兵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需结合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理解“美人”的含义。屈原生活在战国的动荡时代,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兼并战争不断。在此背景下,屈原的“美人”应该是要表达其希望国家富强的愿望。故选D。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楚

    14、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答案C解析题目中的作品分别是唐代的李白、宋代的晏殊和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所作,唐、宋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和词,战国时期屈原创作了楚辞体。由此可知选C项。4.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金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极度的拜金思想 B.奋发向上的精神C.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 D.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反映在文学领域就是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思想,D项表述准确

    15、。5.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老秀才言:“这是青史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挡你?”女儿死后,老秀才却心痛不已,“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作者意在()A.反映清代社会价值观的改变B.赞扬老秀才之女的道德坚守C.揭露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D.批判老秀才为名节逼死女儿解析丈夫病故,妻子便要殉葬,当时被认为是“青史留名的事”,这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戕害。基础达标1.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发现有一部文学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西周时期的社会环境、世态人情。这部作品最有可能是()A.老子 B.孟子 C.诗经 D.离骚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

    16、歌总集,全方位反映了西周社会状况,故选C。老子和孟子主要讲述作者思想主张,与材料主题无关,故A、B错误;离骚为楚辞,描述楚国相关内容,故D错误。2.(2018武汉高二期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在颁奖典礼上自释其名“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源自中国古代一部文学作品,此作品的艺术特色是()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C.现实主义 D.自然主义解析这首诗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故C项正确。3.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象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

    17、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A.屈原 B.李白 C.柳永 D.关汉卿解析楚辞感情奔放,想象奇特,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的幻想,符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象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当时的楚国奸佞当道,屈原屡遭流放,最后投水而死,屈原的作品全面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政治理想和心灵创痛,符合“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故A项正确。4.汉代司马相如写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这些名句体现的写作风格

    18、是()A.雄奇豪放、瑰丽绚烂 B.气势恢弘、辞藻华美C.清浅婉约、不避俚俗 D.格律严整、沉郁顿挫答案B解析“奏陶唐氏之舞千人唱,万人和”等信息,反映了汉赋气势恢弘、辞藻华美的基本特征,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汉赋的特点不符。5.李白的诗豪迈、浪漫;杜甫的诗沉郁、深刻。其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性格气质不同 B.家庭出身不同C.艺术风格不同 D.所处的时代不同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文学作品风格特点能折射出社会时代特征。李白、杜甫作品风格的差异反映了唐朝社会的变迁:盛唐铸就了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给杜甫的作品深深地打上了现实主

    19、义的烙印。6.(2018滨州高二检测)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其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婉约细腻”的代表人物是()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关汉卿解析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D项是元杂剧作家,均不符合题意。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解析“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主要说明元曲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百姓,反映了元曲以

    20、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的特点。8.明清时期,以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满足广大市民的娱乐需求的新的文学形式产生了。故答案为C项。9.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A

    21、.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解析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率高且形象改观,这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选择C项。但并没有改变农本商末的主流价值观,也未造成社会阶层地位的频繁变动,故A、D两项错误;商业活动自古即有,但直到明清时期才出现材料中的现象,可见B项与题干并无关系。10.(2018洛阳高二检测)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解析在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演变中有更易于表达感情、更适合市民大众需求的特点。能力提

    22、升11.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有长有短,可以配曲歌唱。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与音乐、戏曲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推动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经济的发展 B.社会环境的变化C.统治政策的调整 D.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社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决定了政治、思想的状况,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根源。1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

    23、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解析材料阐明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元曲很高的地位。元曲不受重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托体稍卑”,即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二是儒士鄙视元曲,不愿宣传,故C项正确,B项错误。元代文学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项错误。八股取士是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与题意无关,故D项不正确。13.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形式灵活

    24、,雅俗兼具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解析材料反映的作品是元散曲。B项重章叠句,语言质朴是诗经的特点,排除;C项结构严谨,平仄有致是唐诗的特点,排除;D项半诗半文,辞藻华丽是汉赋的特点,排除。14.(2018太原高二期末)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这些作品都是()A.明末清初异端思潮的载体B.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解析“四大奇书”皆问世于明朝,不可能都反映明末清初异端思潮,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小说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精神生活需求在文学上的反映,“四大

    25、奇书”是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所以说其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故B项正确;“四大奇书”均未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故C项错误;“四大奇书”均为长篇小说,故D项错误。15.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社会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从而写出了一批现实主义的力作,其中红楼梦最具代表性,故选C项。16.阅读下列材料

    26、,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材料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材料三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

    27、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明清小说(1)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的原因是什么?(2)指出王国维评价使用的文学形式,分析其繁荣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以上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原因:唐朝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科举制的推行;封建经济繁荣;对外政策的开明;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2)词。封建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科技的高度发展;词比较适宜抒发感情。(3)特点:包容性、世俗性、创造性。说明问题:我国古代文学总的发展趋势是市民化、通俗化;古代文学形式之间不断继承并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学习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学案人民版必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