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六1Word格式.docx

    • 资源ID:5835714       资源大小:30.71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六1Word格式.docx

    1、A.B.C.D.解析:解析 根据结构力学知识,当最大轮压按照图布置时,得到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a=B-W=5.94-4=1.92m * 绝对最大弯矩发生在图中的C点,大小为: * 上式中,*。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3.2.4条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依据6.3.1条,动力系数为1.05,从而绝对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221.71.41.05=325.9kNm,选择D。(2).在大车的每个车轮处作用于起重机梁上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Tk(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5 B.11.8 C.14.1 D.4.23解析 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2、的6.1.2条,可得 * 选择D。(3).当仅在起重机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疲劳验算时,起重机梁上的跨中最大弯矩标准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9 B.167 C.222 D.233B.D.解析 疲劳计算时,只取一台吊车计算,并按标准值,考虑动力系数。 将吊车轮压布置在跨中位置,可得跨中弯矩的最大值,为109.85.8/4=159.2kNm,考虑动力系数1.05,为1.05159.2=167.2kNm。选择B(4).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起重机梁纵向受拉钢筋应力sq=220N/mm2,起重机梁的截面及配筋如图所示。混凝土采用C40,纵筋采用HRB400,纵筋保护层厚度30mm。试

    3、问,裂缝宽度验算时采用的最大裂缝宽度max(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19 B.0.20 C.0.22 D.0.24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7.1.2条计算。 * 吊车梁直接承受重复荷载,取=1.0. * 选择D。(5).起重机梁的截面及配筋如图所示。当起重机梁纵向受拉钢筋采用焊接接头,且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时,试问,起重机梁纵向受拉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l(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A.900 B.700 C.600 D.500A.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8.4.9条,对于直接承受吊车

    4、荷载的钢筋混凝土吊车梁,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25%,焊接接头连接区段长度应取为4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45d=4520=900mm,故选择A。(6).预制构件应进行结构性能验收。试问,对于需做疲劳验算的起重机梁预制构件,在进行构件的裂缝宽度验收时,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max(mm),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A.0.15 C.0.25 D.0.30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表3.4.5下注释3,裂缝宽度限值为0.2mm。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1年局部修订版)的表9.3.5,设计要求的最大裂缝宽度为0.

    5、20mm时,检验允许值为0.15mm,故选择A。某厂房楼盖预制钢筋混凝土槽形板的截面及配筋如图所示,混凝土采用C80,肋底部配置等级为HRB335的纵向受力钢筋218(As=509mm2)。4.00)(1).试问,当不考虑受压纵向钢筋的作用时,该槽形板的跨中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u(kNas=40mm,as=30mm。 A.37 B.45 C.56 D.72解析 (1)判断T形截面类型1fcbfhf=14.350050=357500NfyAs=300509=152700N由于1fcbffyAs,故为第一类T形截面。(2)计算受压区高度*(3)计算Mu由于xbh0,故可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Mu=

    6、1fcbx(h0-x/2)=14.321(260-21/2)=37.5106Nmm选择A。(2).该预制槽形板自重标准值为10kN,制作时设置4个吊环,吊环采用HPB300级钢筋制作。试问,吊环直径选用以下何项最为合适? A6 B8 C10 D12(分数: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9.7.6条计算。一个吊环两个截面,需要单个的截面积至少为*,直径8mm可提供截面积50.3mm2,故选择B。某钢筋混凝土板上由铺板和对称配置的弯折锚筋及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预埋件,如图所示。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直锚筋为412(As=452mm2),弯折锚筋为212(Asb=226

    7、mm2)。(1).当不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该预埋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3 B.101 C.115 D.129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9.7.3条计算。其中的v可由9.7.2条求出,为*,取为0.664选择D。(2).该预埋件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la(mm),取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恰当? A.180 B.290 C.360 D.410C.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9.7.4条,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再依据8.3.1条,可得 * 选择C。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办公楼,安全等级为二级

    8、,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该房屋各层层高均为3.6m。首层地面标高0.00m,基础顶面标高-1.00m,框架柱截面bh=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300,as=as=45mm。(1).已知各种荷载在底层柱下端截面产生的竖向内力标准值如下:由结构和构配件自重荷载产生的NGk=1430kN;由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产生的NQk=340kN,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NEhk=480kN。不考虑其他荷载。试问,该柱的轴压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63 B.0.67 C.0.71 D.0.77解析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

    9、0112010的5.4.1条以及5.1.3条计算。考虑地震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为N=1.2(1430+0.5340)+1.3480=2544kN轴压比为2544103/(14.3500)=0.71,选择C(2).已知该框架底层中柱轴压比为0.8,截面及配筋如图所示,纵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试问,该框架柱端部加密区的箍筋配置,下列何项最为合适? A8100 B10150 C10120 D10100(分数:解析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表6.3.7-2,二级抗震,柱箍筋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为min(8d,100),因是底层柱,间距不能放宽,故排除B、C选项。箍筋最小直径为8mm

    10、。依据表6.3.9,二级、复合箍、轴压比0.8,得到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v=0.17。柱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限值为上式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35按照C35取fc=16.7N/mm2。对*10100计算体积配箍率,为对*8100计算体积配箍率,为故选择D。(3).该框架底层中柱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最不利设计值为:N=1920kN,M=490kN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0.8。试问,当采用对称配筋时,该框架柱最小纵向配筋面积As=As(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b=0.550。 A.1198 B.1651 C.1885 D.2014解析 h0=h-as=500-45=455mmx

    11、bh0=0.55455=250mm,且x2as,满足大偏心受压的适用条件。e0=M/N=490103/1920=255mmea=max(h/30,20)=20mmei=e0+ea=255+20=275mm选择B。(4).某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场地类别为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本自振周期T1=1.12s,结构阻尼比=0.05。试问,在多遇地震下,对应于T1的地震影响系数1,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16 B.0.11 C.0.07 D.0.06解析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表5.1.4-1,多遇地震、烈度8度(0.20g),max=

    12、0.16。依据表5.1.4-2,类场地、第一组,Tg=0.45s。又由于Tg=0.45sT1=1.12s5Tg=50.45=2.25s,所以,依据图5.1.5得到选择C。(5).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下列几种情况,其中何项属于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挡土墙滑移 B.雨篷板下坠 C.防水钢筋混凝土水池漏水 D.正常拆模时楼板下陷解析 依据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008的4.1.1条,C正确。A、B、D均属于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6).关于结构截面抗震验算以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中分项系数的取值,下列何项所述正确? A.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

    13、,重力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 B.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0.5 C.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取1.0 D.进行结构位移计算时,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取1.3解析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5.5.1条,C正确。 依据5.4.1条,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取1.2,当对承载能力有利时,取为1.0,故A错误。依据表5.4.1,进行截面抗震验算时,竖向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可能取0.5、1.3和0,故B错误。依据5.5.1条,D错误。某办公楼现浇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梁如图所示,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筋采用HRB335

    14、,箍筋采用HPB300。梁上作用的恒荷载标准值(含自重) 0.073 0.054 -0.117 -0.033 0.383 -0.617 0.583(分数:16.00)(1).试问,该梁B支座截面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B(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1 B.301 C.325 D.352解析 与B支座相邻的两跨布置可变荷载;3跨均布置永久荷载。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的3.2.3条、3.2.4条进行荷载组合。G=1.2的组合:MB=1.2(-0.1)257.22+1.4(-0.117)207.22=-325.3kNmG=1.35的组合MB=1.350.77.22=

    15、-293.9kN负弯矩表示截面上缘受拉。本题解答时注意以下几点:(1)永久荷载总是存在的,所以,必然是3跨均布置。可变荷载则是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所以,应考虑最不利布置。从所给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当可变荷载采用序号4的布置方式时,对应的弯矩系数绝对值最大,因此是最不利的布置。(2)若对影响线的知识熟悉,可利用“机动法”画出该连续梁对于MB的影响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较为快速判断出活荷载在左数第1、2跨布置最为不利。(3)若考虑到左数第3跨的永久荷载对于MB为有利影响,不取分项系数为1.2而改取分项系数为1.0,则MB的绝对值会增大。查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可得第3跨布置均布荷载时MB的系数为0.

    16、017,于是,利用叠加原理可得此时的弯矩值为MB=-325.3-(1.2-1.0)0.0177.22=-329.7kN相当于弯矩值增大了(329.7-325.3)/325.3=1.4%(2).试问,该梁BC跨靠近B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B右(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26 B.244 C.254 D.276解析 在B支座相邻两跨布置可变荷载,三跨均布置永久荷载。VB右=1.20.57.2+1.40.5837.2=225.5kNG=1.35的组合:VB右=1.357.2=203.8kN(3).该梁的截面如图所示。截面尺寸bh=300mm600mm,翼缘高度(楼板厚度)hf=10

    17、0mm,楼面梁间净距为3000mm。试问,当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该梁跨中截面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bf(mm),取下列何值最为合适? B.1500 C.2400 D.3300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表5.2.4确定。按计算跨度:bf=l/3=7200/3=2400mm按净距考虑:f=3000+300=3300mm按翼缘高度考虑:由于hf/h0=100/560=0.180.1,故无限制。取以上的较小者,为2400mm,选择C。(4).该梁AB跨跨中纵向受拉钢筋为425(As=1964mm2),跨中纵向受压钢筋为222(As=760mm2),截面尺寸见图,bf=

    18、900mm,as=as=40mm。试问,该T形梁跨中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kN A.290 B.310 C.320 D.370f+fyAs=14.3900100+300760=1515103N1964=589sfyAs,故为第一类T形截面。由于x2as=80mm,应对As合力点位置取矩计算。Mu=fyAs(h0-as)=3001964(560-40)=306(5).该梁B支座处的截面及配筋如图所示。梁顶纵向受拉钢筋为622(As=2280mm2),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的梁纵向受拉钢筋应力sq=230N/mm2,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cs=30mm。试问,该梁支座处在验算最大裂缝宽度时所求得的裂

    19、缝宽度(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25 B.0.27 C.0.29 D.0.33*,取te=0.0152(6).假设该梁AB跨靠近B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250kN,其截面尺寸见图,截面有效高度h0=560mm。试问,该跨梁支座截面箍筋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最为合适?A8250B8200C8150D8100(分数: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6.3.4条计算。当采用双肢*8箍筋时,Asv=101mm2,所需箍筋间距s101/0.541=187mm。选项C可以满足要求。对选项C验算最小配箍率如下:*,满足要求。故选择C。(7).某钢筋混凝土悬臂构件,

    20、其悬臂长度l=3.0m。当在使用中对挠度有较高要求时,试问,其挠度限值flim(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2 B.15 C.24 D.30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表3.4.3确定。由于悬臂长度为3m7m,因此依据表下的注释2,挠度限值为l0/250,且依据表下注释1,此时l0应取悬臂长度的2倍。于是*,选择C。(8).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位于主梁截面高度范围内承担次梁集中荷载的附加横向钢筋形式如图所示。已知附加箍筋配置为2310(双肢),次梁集中荷载设计值F=480kN。试问,其中的附加吊筋(采用HRB335钢筋)选用下列何项配置最为合适? A220

    21、B222 C225 D325(分数: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9.2.11条计算。集中荷载左右两侧的附加箍筋共有12肢,其承担的集中荷载为Asvfyv=1278.5270=254340N所需附加吊筋总的截面积为2根附加吊筋提供4个截面,所以,所需的一个截面为1064/4=266mm2,直径为20mm时可提供314.2mm2,故选择A。某钢筋混凝土次梁,混凝土采用C30,纵向受拉钢筋为420,fy=300N/mm2,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接头方式如图所示。(1).当同一连接区段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时,试问,其最小连接区段长度ls(mm),选用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A

    22、.700 B.800 C.950 D.1100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8.4.4条,ll=lla且不应小于300mm。依据8.3.1条和8.3.2条计算la。la=alab=1.0587=587mm于是,ll=lla=1.4587=822mm300mm,连接区段长度为1.3ll=1.3822=1069mm,故选择D。(2).当受拉钢筋采用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下列关于计算同一连接区段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的不同主张,何项正确? A.按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接头面积百分率,按细钢筋直径计算搭接长度 B.按细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接头面积百分率,按粗钢筋直径计算搭接长度 C.

    23、按粗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D.按细钢筋截面面积计算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解析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8.4.3条及其条文说明,D正确。某钢筋混凝土单跨单层厂房(有起重机,屋面为刚性屋盖),其排架柱的上柱Hu=3.3m,Hl=11.5m,上、下柱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当考虑横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时,在排架方向内力组合的最不利设计值为:上柱M=110kNm,N=250kN;下柱M=580kNm,N=730kN。混凝土采用C3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对称配筋,以as=a16.03)(1).试问,在进行有起重机荷载参与组合的计算时,该厂房柱在排架方向

    24、上、下柱的计算长度l0(m),应取下列何组数值? A.4.1,9.2 B.5.0,11.5 C.6.6,11.5 D.8.3,11.52.29)解析 由于Hu/Hl=3.3/11.5=0.290.3,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表6.2.20-1下注释3,上柱计算长度l0=2.5Hu=2.53.3=8.25m。下柱计算长度依据表6.2.20-1取为l0=1.0Hl=11.5m。(2).在进行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试问,该厂房柱在排架方向的上、下柱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RE,应取下列何组数值? A.0.75,0.75 B.0.75,0.80 C.0.80,0.75


    注意事项

    本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混凝土结构六1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