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docx

    • 资源ID:582963       资源大小:33.6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docx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篇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第六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B )A、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的总和B、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C、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D、就是指社会环境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使(0A、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被揭示出来B、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得到证明C、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科学的论证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得到了充分说明3.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C、生产劳动D、气候变化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A、制造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

    2、、具有思想意识5.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A、地理环境B、生产劳动C、社会环境D、社会意识6.理解整个人类发展史的钥匙是(B)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劳动发展史C、政治制度演变史D、宗教信仰变迁史)C7.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D )A、全部自然界B、劳动资料C、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D、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D)A、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9 .许多地方环境污染发展成为社会公害,这是(A、渔猎时代的环境问题B、新石器时

    3、期的环境问题C、农业社会的环境问题D、工业社会的环境问题10.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C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11.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D)A、人们的思想观念来实现的B、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C、民族习惯和氏族信仰来实现的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12.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D)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长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13.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关系是(A)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B、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14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D)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D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15.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A、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的优劣C、人口增长的快慢D、社会风气的好坏16.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A、生产力的发展B、科学文化的发展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成的生产方式的发展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7.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观点是(A)A、辩证法的正确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18.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5、进行的实践活动(A)A、都受社会条件的限制B、都不受社会条件的限制C、都是主观随意进行的D、都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19.社会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区别在于(B)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 动而得到实现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20.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共同点是(B)A、它们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它们都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C、它们的实现都是无需人参与的客观过程D、它们都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过程二、多项选择题1.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去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有(BD)A、使类人猿建立群体组织,过群体生活B、使猿脑变为人脑,推动语言和意识的产生C、改变猿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杂食性D、使猿的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手E、使猿能离开大森林,到地面上生活2.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除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有(CE)A、国家政权B、科学技术C、人口因素D、民族构成E、地理环境3.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ACD )A、指的是生物圈B、指的是劳动资料C、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D、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E、指的是全部自然界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类对地理环境依赖关系的有(CD)A、地理环境的优劣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

    7、性质B、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场所D、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自然资源E、地理环境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5.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BCDE)A、地理环境不能影响人的心理特点和生理变化B、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地理环境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D、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的制约E、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关系的制约6.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是(ADE )A、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B、更应强化,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C、“回到原始状态去,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

    8、活D、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 地结合起来E、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尺度对自然界进行利用和支 配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作用的 有(CD )A、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人口增长的快慢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人口状况的优劣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D、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E、人口分布状况是否合理可以决定国家的强弱8.我国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比例失调的原因有(ABC)A、旧中国留下的严重的人口包袱有关B、新中国人口生产成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型C、指导思想上的错误与工作的失误D、不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

    9、性质E、人口生产的周期较长9.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ABCE)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人口生产不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E、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10.物质生产之所以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 本趋势,是因为(ABCD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 增长速度B、物质生产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人口生产的规模和速度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D、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具有客观性E、物质生产决定人口生产始终在家庭范围内进行11.物质生活资料的

    10、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AE)A、生产关系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者E、生产力1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CDE)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13.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有(AB)A、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 的过程B、人类社会发展也像自然界一样,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规律性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D、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它的一切活动无需人有意识地进

    11、行篇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测试题(带答案及解析)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 哲学就是()的世界观。A、理论化、系统化B、规范化C、理想化D、社会化2、哲学 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精神与意识的关系问题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 系问题3、用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 原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C、现代辩证唯物主义D、宗教唯心主义4、对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的局限性和缺陷表述错误的是()。A、辩证性B、机械性C、形而上学性D、不彻底性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

    12、义的是(存在即合理)。A、宗教神学的上帝创世说B、王守仁的“心外无物”C、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D、唯我论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D、具体科学与哲学各有侧重、互不相干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的辩证法C、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D、星云假说8、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本质特征是()。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辩证性10、物质

    13、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可知性C、多样性D、系统性11、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运动B、静止C、发展D、矛盾1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A、是否承认矛盾B、是否承认运动C、是否承认发展D、 是否承认物质13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A、社会运动B、生物运动C、化学运动D、机械运动14、在人类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社会实践B、生物进化C、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15、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其正确含义是()。A、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B、意识是大脑的机能C、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世界的统一性原理认为

    14、,世界统一于()。A、意识B、物质C、精神D、运动1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说明,事物是()的。1A、变化发展B、普遍联系C、运动变化D、充满矛盾1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一典故说明,事物是()的。A、客观实在B、变化发展C、充满矛盾D、相对静止19、人们常说,做事要注意把握分寸,这里的分寸就是()。A、质B、度C、量D、变化度:保持一定质的量的限度。20、质变的特点是()。A、微小的变化B、飞跃C、不显著的变化D、渐进21、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错误的说法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C、质 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质变和量变相互包含、相互渗透22、“勿 以

    15、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古语告诉我们要重视OoA、质变B、量变C、限度D、分寸23、关于辩证的否定的 错误说法是Oo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辩证的否定就是抛弃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D、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 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2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共性和个性D、主观性和客观性25、关于矛盾的同一性,正确的观点是()。A、矛盾双方相互否定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相互分离26、推动事物发 展的源泉和动力是()。A、联系B、矛盾C、运动D、实践27、事物变化的根据是 ()oA、外因B、内因

    16、C、规律D、运动事物变化的条件是:外因28、白居易诗:“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表现了矛盾的()。A、普遍性B、特殊性C、同一性D、斗争性29、事物的性 质是由()决定的。A、主要矛盾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C、次要矛盾D、矛 盾的次要方面30、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 新陈代谢规律3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B、具体性C、间接性D、生动性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32、下列不属于感性认识形式的是()。A、感觉B、知觉C、判断D、表象概念、判断和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33、关于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错误的说法是

    17、()o A、 二者相互依赖B、二者相互渗透C、二者相互排斥D、二者辩证 统一34、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A、科学实验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C、生产实践D、社会实践235、不属于实践的基本特点的是()。A、客观物质性B、主观能动性C、客观规律性D、社会历 史性36、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性表现为()oA、二者相比较而存在B、二者相斗争而发展C、二者有本质的区别D、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7、生 产关系的内容包括()0A、劳动资料B、劳动对象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劳 动者38、最典型的政治结构就是()。A、阶级B、政权C、国家D、政党政治结构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实 体性要

    18、素以及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章等制度性要 素39、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政治标准B、文化标准C、经济标准D、历史标准40、下列属于社会意识的是()。A、自然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思想D、生产方式4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英雄与群众的关系问 题42、关于杰出人物的作用,错误的说法是()o A、一定历史任 务的发起者、策划者B、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C、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决定者D、能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 决43、人的本质属性是()。A、生物属性B、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D、自私属性44、在各种

    19、社会关系中,对人的本质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 是()。A、政治关系B、法律关系C、生产关系D、伦理关系45、关于人的价值,错误的说法是()。A、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B、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人对社会的贡献C、人的社会价值是人对社会的索取D、个人价值是社会对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46、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 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有其因必有其果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47、“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蕴含的哲理是()。A、量的积累必定会引起事物

    20、的质变B、人的价值是在奉献社会 中实现的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局部和整体之间是辩证 统一的48、面对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有人说:“就算今晚一片浮云遮 住了星光,谁能说明天早晨不会是满天朝霞呢!”这启示我们()。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9、“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的。恩格斯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3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转化50、“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含义是()。A、特殊性就是

    21、普遍性B、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普遍性存在与特殊性之中51、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D、质和量相互统一 的原理5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无)。A、由实践到感性认识和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B、由实践到相对真理和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C、由否定到肯定和由肯定到否定之否定D、由实践到认识和由认识到实践认识的一个过程包括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 性认识,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5

    22、3、“刻舟求剑”这句成语说明的哲理是()。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应该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C、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 的统一D、应该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4、生产力反映的是()。A、个人和社会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自然界中物与物的关系D、人和自然的关系55、下列与马克思唯物主义理论思想相符合的是()。A、顺天意者,必得赏B、物是观念的集合C、存在即是被感知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56、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 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oA、相对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辩证法观点57、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

    23、标志是()。A、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B、事物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变化是否显著D、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58、“声东击西” “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典故反映的道理是()。A、没有现象就没有本质B、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C、真象反映事物本质,假象不反映事物本质D、事物有真象和 假象之分59、“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0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 学观点60、“居安思危”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次要之 分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事物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 转化的二、判断题(本题

    24、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认为正 确的在括号里写A, 4认为错误的在括号里写B) 1、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 的不同回答,把所有的哲学流派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大阵营。(B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的特点。(B )具有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 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4、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意识当做世界万物的本原。(B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适应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应运而生 的。(B )无产阶级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法和唯心论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 观和唯心主义历史

    25、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7、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和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不可知性。(A )8、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能够被人感觉到的客观实 在。(B )9、世界上有些物质是运动的,有些物质是不运动的。(B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是 无条件的、绝对的。(B )1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不同。(A )1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以及达尔文进化论等三大 自然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条件。(A )13、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 展的哲学学说

    26、。(A )14、机械运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A )15、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 )16、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是无限的,它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A ) 17、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A )18、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表现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 能动作用。(A )19、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A )20、规律的属性包括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21、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B )22、矛盾的斗争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B )23、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首要原因。(B )内因24、内因和外因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B

    27、)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25、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常说的“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B ) 普遍性26、矛盾的普遍性属于事物的个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共 性,个性只能存在于共性之中。(B )27、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B )对立统一28、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是认识过 程中的第一次飞跃。(B )二29、真理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客观性和主观性。()30、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 性决定的。(B)实践有联系主观和客观的特性31、辩证的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对 立统一。(B )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5篇三:马克思主

    28、义哲学原理预测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是(b )A.中国哲学、埃及哲学、德国哲学B.中国哲学、希腊哲学、印 度哲学C.中国哲学、英国哲学、法国哲学D.中国哲学、俄国哲学、日 本哲学2.时间的一维性是指它的bA.可逆性B,不可逆性C.无限性D.持续性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依据的辩证法原理是c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C.矛盾的特殊性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原理4.“激变论的错误在于aA.否

    29、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否认质变中有量的扩张C.否认量变中有部分质变D.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5.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cA.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B.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直 接经验C. 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D.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 真知的6.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包括b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 方面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d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 个体小生产C.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D.促进生产力发展还 是阻碍生产力发展8.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其中杰出人物dA.专指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B.专指历史上被压迫 阶级的政治代表C.专指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D.是对历史发展起促进 作用的伟大人物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aA.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B.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C.人有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D.人有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10.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意义的关键是bA.处理好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