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交通运输电子政务网络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822803       资源大小:523.17K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交通运输电子政务网络Word文档格式.docx

    1、(1)有利于降低信息化建设和维护成本每个信息化建设工程,都涉及到通信网络、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存储设备、安全系统等硬件设施,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软件。通过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规范建设单位对硬件和系统软件的配置和设计,使得硬件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复用,系统软件统一配置要求,从而有效降低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2)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交通运输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围绕公路、航道、港口、从业人员、经营业户、车辆、船舶等管理对象各要素展开,只是在管理的层次和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各个相关信息系统之间要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通过制定数据共享、交换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格

    2、式,实现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与信息共享,从而避免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信息孤岛”,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3)有利于提高信息化建设工程质量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建设单位和实施单位,每家单位对建设标准、建设要求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规模日益庞大,如果没有统一的、完整的规范来加以约束,开发出的信息系统或应用软件必定难以互相集成应用。通过制定硬件配置规范、应用软件开发过程标准等,将从技术标准规范方面提供统一的指导,从而规范交通运输信息化工程的建设,保障工程建设质量。1.3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及交

    3、通运输行业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强化技术规范的实施与监督力度,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支撑与保障,促进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推动交通运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从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全局出发,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防止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并按照网络建设、软件系统建设、硬件系统建设、数据交换与应用接入等技术环节,进行分类指导,促进行业内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信息化协调发展。需求导向,突出重点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案(20072010年)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制定交通运输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整

    4、合过程中所急需的技术规范,为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充分借鉴,有效融合在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国家及各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交通运输信息化的特点和实际发展需要,按照统一的建设管理要求,规范应用系统建设;加强交通运输行业各类业务应用信息的整合,实现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1.4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2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

    5、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4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5.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展改革委令第55号);6中国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总体方案(交科教发2003461号);7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交科教发2004281号);8关于加强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交科教发2005648号)9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交规划发2006 210号);10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信息化2007-2008年实施重点的通知(交规划发2007 233号);11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案(200720

    6、10年)的通知(厅科教字2007186号)12.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号)13.关于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082071号)14. 关于印发电子政务电子认证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密局联20072号)1.5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为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网络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指导依据,使用范围包括交通运输部机关,部海事局、救捞局、船级社、职业资格评价中心,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局等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其他各级交通运输

    7、行政主管部门和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网络及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可参照执行。凡本技术指南未包括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执行。第2章 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各单位在进行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时,必须根据当前交通运输行业信息通信网络基础条件,严格按照本技术指南的要求进行网络建设和应用系统的网络接入。2.1交通运输行业信息通信网络基础条件2.1.1交通运输政务网络总体结构交通运输电子政务网络由交通运输政务内网和交通运输政务外网两部分组成。交通运输政务内网与交通运输政务外网物理隔离。交通运输政务网络总体拓扑结构如图2-1。图2-1交通运输政务网络总体拓扑结构2.1.2交通运输政务内网交通运输政

    8、务内网是交通运输行业内部传输涉密信息的网络,是全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内部办公网,主要部署交通运输系统内部日常办公业务和公文流转系统、涉密政务信息报送系统、部长办公系统、内部数据共享平台,与全国政府系统业务网络连接等。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救捞局,航务管理局,各省交通运输厅、港务局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内部办公局域网组成。交通运输部和各省级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办公局域网目前尚未实现互联互通,近期将依托国务院办公厅统一规划建设的全国政府系统业务网络实现政务内网连通。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2。图2-2 交通运输政务内网网络拓扑结构目前,交通运输部和各省级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密码网实

    9、现联通,传输涉密政务信息。该网络与交通运输部政务内网实现了逻辑隔离。2.1.3交通运输政务外网交通运输政务外网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外部业务办公网,由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水上安全监督子网和交通运输行业公众信息服务网组成。它是各级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单位信息交流和开展业务应用的网络系统,也是对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通道。交通运输政务外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3。图2-3 交通运输政务外网网络拓扑结构2.1.3.1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由核心节点、一类节点和二类节点构成,节点为星型结构,总体为网状结构。核心节点:交通运输部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及交通运输部政务外网局域网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信息

    10、专网的核心节点。一类节点: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新疆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局、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公路局、5个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局等41个与交通运输部之间业务办公联系紧密、信息交换量大的单位。二类节点:包括交通运输科研院所、港口、院校、地市级(县级)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运输企业等有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交换需求的单位。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按照连接方式,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基于专用线路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是部与41个一类节点单位相连通的专用、高速网络,可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实时传输,是交通运输政务外网的骨干和核心,承载交通

    11、运输行业数据量大、实时传输性强的业务应用系统。目前,部已实现与41个一类节点单位间通过租用2M SDH专用线路连接。2基于互联网,采用VPN技术的交通运输行业虚拟专网交通运输行业虚拟专网是连接交通运输部与二类节点单位,基于互联网、采用虚拟专网(VPN)技术实现的专用通信网络,具有覆盖面广、业务组织灵活和专用性强的特点,是交通运输政务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网络节点较多、私密性较强、需要一定身份确认机制的业务应用系统的接入,也可作为行业信息专网的数据备份链路。2.1.3.2水上安全监督子网水上安全监督子网是由交通运输部水上安全监督信息网络系统构成,是连接部海事局、直属海事局及部分派出机构的海事

    12、信息网,覆盖全国直属海事系统的各级机构,主要满足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与行政执法,并履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交通运输环保等管理职能,满足对各类船舶、船员、通航环境、事故应急、搜救指挥等业务信息实时、准确、可靠、高速、安全传输和共享的要求。目前,部海事局至直属海事局,直属海事局至分支机构,分支机构至派出机构及以下三级网络连接率分别为100、99.34、76.1,部分地区实现了全网覆盖,并已在上海海事局建立了海事信息备份中心系统。2.1.3.3交通运输行业公众信息服务网交通运输行业公众信息服务网是由在互联网上建立的各级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面向公众服务的网络应

    13、用系统组成,以交通运输政府网站群为门户,为公众提供交通运输政务和业务信息服务的网络,是交通运输行业对外沟通和服务社会公众的网络平台。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以及若干行业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均部署在该网上应用,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局、委)均建立了政府网站,部分地市、县市交通运输局(委)也建立了政府网站。2.2应用系统网络接入要求2.2.1交通运输政务内网接入要求由于交通运输政务内网承担着涉密的政务信息传输任务,因此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在进行交通运输政务内网建设及应用系统接入时,必须严格遵循如下要求: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完全物理隔离各级节点接入政务内网的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必须与政务外网物理隔离

    14、;内网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不得采用电话拨号、交替插拨、双网卡等任何方式接入政务外网;不得擅自修改或删除计算机、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网络配置;不得擅自安装网络设备;严禁带有无线设备的笔记本电脑接入政务内网;严禁移动存储介质在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交替使用。 未经批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政务内网服务器及核心网络设备设专用区域。严格控制政务内网用户的访问操作权限(如授权、读、写、删除、复制、打印等)。建立应用系统接入政务内网审核登记制度。需在政务内网部署的业务应用系统,必须经交通运输政务内网网管中心技术审核、交通运输部信息化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后方可接入。涉密的应用系统必须部署在政务内网,并遵循政务内网制定

    15、的开发标准和规范。2.2.2交通运输政务外网接入要求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的、面向交通运输行业的专业性业务系统部署在交通运输政务外网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上。服务于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企业、从业人员及社会公众的信息系统原则上接入政务外网的交通运输行业公众信息服务网(国际互联网),并须采取相应的信息安全措施。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将建立统一的数字证书认证体系,并建立电子政务安全信任机制和授权管理机制。接入交通运输行业公众信息服务网必须遵循国家有关互联网接入要求。接入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逻辑隔离。各节点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网络管理单

    16、位负责本节点的安全工作,建立信息网络安全责任制。要对所管理的本节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并向交通运输政务外网管理中心通报网络安全状况信息,向其网络用户单位提供安全预警服务。接入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的各级节点要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规范,明确本节点单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安全等级,进行安全建设、安全管理和边界保护,并配合网络管理单位进行网络安全管理和检查工作。各节点单位要明确信息采集、发布、维护的规范程序,按照“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保证其在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专网上传输的数据不涉及国家秘密。各节点单位的应用系统要建立数据信息的存取访问控制机制,按数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划分

    17、访问和存储等级,设立访问和存储权限,防止越权存取数据信息。各节点单位接入的应用系统应当建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机制,要定期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认可的防病毒软件进行检测。各节点单位应根据国家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和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对应用系统部署的场地和设施进行安全建设和管理。2.2.3网络带宽计算网络带宽是指单位时间每秒钟一条网络路径上能够传输的数据量。网络带宽的计算是有效规划和建设网络的重要基础,是系统接入网络应用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可以有效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提高网络性能,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规划建设行业网络和业务应用系统网络接入时必须进行网络带宽的计算。网络带宽可以参照如下方法进

    18、行计算:总带宽需求 当前带宽需求(1年增长率)发展周期其中:当前带宽需求 峰值带宽需求语音带宽需求视频带宽需求峰值带宽需求数据变化量(每秒数据流量)瞬时峰值因子IP包与承载数据量的比率IP包头开销线路利用率/(1-协议开销)峰值带宽需求、语音带宽需求、视频带宽需求等单位均为每秒钟数据流量。为方便计算,可参考如下计算参数:瞬时峰值因子2.5协议开销=30%IP包与承载数据量的比率150%IP包头开销130%线路利用率84%参考标准: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技术和运行管理规范(GB/T 21061-2007)第3章 硬件设备选型硬件设备选型是交通运输行业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必须遵循一定的选型原则

    19、和技术要求,确保系统建设的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本技术指南主要对以下设备选型提出选型技术要求:服务器:主要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文档服务器、目录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存储设备:主要指大容量服务器存储设备,包括磁盘阵列以及磁带库等。网络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安全设备: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3.1硬件设备选型原则选型应遵循如下原则:按需选择、满足实用在充分了解交通运输行业整体业务需求,充分考虑各业务系统、各级业务层次的前提下,对硬件设备进行选择,为各级业务工作提供保障。硬件设备选型应充分分析实际需求,以实用为主,避免“贪大求全”。性能稳定、统一标准应考虑选

    20、用稳定可靠的硬件设备产品;硬件设备产品应遵循国际通用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产品成熟、服务健全在进行硬件设备选型时,应考虑选用稳定可靠的产品;同时应保证硬件产品厂家具有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队伍和行业成功的实施案例,选择成熟、可靠的产品。互相兼容、易于扩展应充分考虑与现有硬件产品和软件系统的兼容性,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应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规划,从发展的角度考虑系统支撑软件的可扩展性。注重性价、国产优先硬件设备选型应在满足需求的硬件设备中,比较不同产品的性价比,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要求,硬件设备选型时在符合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硬件设备。3.2硬

    21、件设备选型要求3.2.1服务器应用类型为文件共享、数据简单处理、Internet接入及小型数据库应用,连接终端数小于50用户时,可采用低端服务器,性能满足应用要求,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硬盘、电源、风扇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考虑一定的冗余。对于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有较高要求,连接终端数量为100个左右用户时,采用中端服务器,性能满足应用要求,具备优良的系统扩展性并支持在线方式的硬件升级、扩充,关键设备硬盘、电源、风扇等必须进行冗余配置,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对于处理速度、系统可靠性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连接终端数量在数百用户以上时,可采用高端服务器,除具

    22、有中端服务器要求之外,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可以热插拔。服务器选型时,应根据业务需求,估算服务器的TPC-C值,根据TPC-C值,结合应用系统架构、交易类型特点、客户端配置情况等特征,选择不同配置的服务器。有关服务器tpc-c的查询可参考http:/ http:/www.tpc.org/tpcc/。具体评估办法可参考附录2 :TPC-C估算方法。3.2.2存储设备3.2.2.1磁盘阵列综合考虑目前主流的存储架构SAN、NAS和DAS的性价比,部级和省厅级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海量存储推荐采用SAN存储技术方案。存储设备应具有优良的性能

    23、,良好的开放性,为系统将来扩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具备完整的数据保护能力;具备实用可靠的管理性,支持中心化管理和远程管理;具备安全性包括:核心设备冗余、在线自动侦测、支持在线热插拔扩容等。配置存储设备容量时,应经过科学合理计算,存储容量应考虑一定的冗余。经验计算公式可参考如下:参数定义:X,表示存储设备的容量;N,表示系统年数据存储量需求;M,表示每年数据量增长百分比;P,表示存储年限,一般可取5年以上;400%为综合考虑数据库索引和数据调用缓存空间等因素的设计冗余量。以交通运输部某应用系统为例,该系统年数据存储量要求为10(GB),系统设计存储规模满足5年业务产生的数据量,假设每年数据量

    24、增长规模为10%,则系统存储估算量为:10+10(1+10%)+10(1+10%)2+10(1+10%)3+10(1+10%)4*400%= 244.2(GB)3.2.2.2 磁带库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业务系统可考虑采用磁带库进行数据的备份,具体选型要求可参考如下:磁带库配置容量满足一定年限的数据备份要求(一般可考虑10年以上),配置的磁带可循环使用;磁带库优先考虑和磁盘阵列及备份软件采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如采用不同厂家产品,要保证较好的兼容性;磁带库需配置2个或2个以上磁带驱动器数量;磁带库优先采用FC接口,保证备份的速度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数据磁带条码和清洗带条码。3.2.3网络设备3.2.3.

    25、1路由器建议选择机架插槽式路由器,以保证系统的灵活配置和管理的方便。路由器插槽数量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并保留一定扩充余地,且应保证如下协议支持:局域网协议:Ethernet II、 IEEE802.3广域网协议:FrameRelay、PPP、HDLC、MP网络层协议:IP、IPX传输层协议:TCP,UDP路由协议:RIP/RIP2、OSPF、BGPVPN应用:PPTP、L2TP、GRE、IPSEC、MPLS-VPN,支持组播协议以及组播路由协议路由器应支持通过专用配置电缆连接到路由器的“Console”端口直接进行管理的方式,另外应该支持Web方式、Telnet终端方式、TFTP方式等,以供灵活

    26、选择。路由器应支持标准的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网络管理协议),供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3.2.3.2交换机核心交换机建议选择模块化结构和机架插槽式交换机,以保证系统的灵活配置和管理的方便。交换机插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并具备一定扩展和升级能力。核心交换机核心部件应配置冗余包括:电源、风扇、交换结构、模块等,还应支持标准的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网络管理协议),供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核心交换机应具备双机热备功能,应支持多种网络类型,应具备3、4层网络交换功能,各个端口应支持QoS、IP策略功能。接入层交换机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扩容性。背板带宽应大于端口总速率。支持标准的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网络管理协议),供网络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管理。支持VLAN划分和高速上行端口。3.2.4安全设备3.2.4.1防火墙


    注意事项

    本文(交通运输电子政务网络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