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54优秀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5765387       资源大小:52.08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54优秀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

    1、多媒体课件、各种实验器材、学生实验设计报告和相关照片等,教学挂图。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所需的材料用具;(3)收集菠菜、韭菜、黄瓜叶、空心菜、生菜、油菜、白玉兰、番薯叶等新鲜绿叶;(4)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样品;(5)投影机、三棱镜;(6)新鲜菠菜叶片滤液和新鲜胡萝卜滤液。(7)学生2人为一组,在课前采集新鲜幼嫩绿叶20 g。情境创设教师: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观察以下数据:据统计: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了4 400亿吨有机物;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

    2、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 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0 000个三门峡水电站每年所发出的电力,相当于人类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食物营养上所需能量的100倍。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来自太阳的光能。那么太阳的光能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植物体内的呢?光合作用。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的新内容:光与光合作用。(显示板书: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师生互动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本节内容分两个部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部分: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同学们已经知道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植

    3、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光能,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植物是靠细胞中的哪些物质去捕获光能的?不知道。那大家又是否想过为什么不同植物叶片的颜色会不同,以及相同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时期也会不同这些问题呢?那是因为植物含有色素。对啦。正是因为植物含有色素,才让我们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也正是植物含有色素,才能捕获太阳光能。我们先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这一内容。1.捕获光能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究竟有哪些不同种类?它们分别又是什么颜色的?以及各种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是否相同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研究叶绿体中的色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色素从绿叶中提取出来,色素提取

    4、量的多少与实验的成败有没有关系?有。那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呢?应选择叶色较深,也就是浓绿色的新鲜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很好。现在每两个同学为一组,以你们课前在校园里所采集到的新鲜幼嫩绿叶或用我收集到的菠菜、韭菜、黄瓜叶、空心菜、生菜、油菜、白玉兰、番薯叶等新鲜绿叶为实验材料。学生选择叶片。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把绿叶中的色素提取出来。不知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时知道,可以用酒精溶解叶绿素,从而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为什么会这样?说明酒精可以溶解叶绿素。非常好。绿叶中的色素不仅能溶解于酒精,还可以溶解于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所

    5、以我们今天的实验有酒精、丙酮、石油醚三种有机溶剂供大家选择,看看哪种实验效果最好。当我们把绿叶中的色素溶解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以后,又可以利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呢?其实,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而且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下面我们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思考相关问题:步骤操作方法学生思考(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5 g绿叶放入研钵中快速研磨研磨液加入SiO2、CaCO3的作用是什么?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将滤液收集到试管后,为什么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学生也可自主选

    6、择等量的丙酮、石油醚(2)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放入试管下端,并在距这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若滤纸条的一端不剪去两角,则实验结果如何?可设置对照实验探究(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重复一两次重复画一两次的目的是什么?可用盖玻片的垂直边代替(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3 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如滤液细线没入层析液中,实验结果如何?可设置对照实

    7、验探究。为什么要用棉塞塞紧试管口?可用小烧杯代替试管,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5)观察与 记录观察试管内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排序和宽窄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6)实验结果展示将实验结果(滤纸条)贴在课本P98左下角空白处在课本P98左下角空白处画出如右图的滤纸条,绘出你观察到的色素带,并在每条色素带旁边标明颜色。注意每条色素带的宽窄比例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可适当地提示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如一名同学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另一名同学则制备滤纸条;又如一名同学做滤纸条剪去两个角的实验,另一名同学则做滤纸条不剪去两个角的实验,然后比较实验结果的不同。实验结束啦,现在让

    8、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下面请每个小组将你们认为最好的其中一条滤纸条交到我这里来。教师将学生交上来的滤纸条与自己所做的样品一起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刚才实验过程中,提取色素所用的有机溶剂有酒精、丙酮、石油醚三种,但结果却相同,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于酒精、丙酮、石油醚等有机溶剂。虽然我们每个组所用绿叶的品种是不同的,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实验结果却基本上是相似的,这又说明了绿叶中的色素主要有几种?4种。没错。滤纸条上的色素由上至下,分别是什么颜色?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橙黄色的是胡萝卜素,黄色的是叶黄素,蓝绿色的是叶绿素a,而黄绿色的是叶绿素b。其中胡萝卜

    9、素和叶黄素合称为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b则合称为叶绿素。见下)(如果学生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则可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实验过程中我们做了两种滤纸条,一种是剪去两个角的,一种则不剪去两个角。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有什么不同?剪去两个角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扩散速度一致,色素在滤纸条上平行排列;而没有剪去两个角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边缘扩散得比较快,中间扩散得慢,所以看起来色素带是两边高中间低。因此我们在制备滤纸条时要将一端剪去两个角的目的是什么啊?使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一致。说得好。刚才有没有哪位同学把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中的?实验结果如何?得不到4种色素带。是不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

    10、解到层析液当中啦?正是如此。所以本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2.色素对光的吸收既然绿叶中含有4种不同颜色的色素,那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叶子往往是绿色 的呢?可能是因为叶绿素的含量较多的原因吧。叶绿素含量较多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据分析,绿叶中叶绿素的含量约占3/4,而类胡萝卜素约占1/4。(补充显示板书:叶绿素含量约占3/4,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因为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是有差别的,由于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那么,这4种色素主要吸收哪些波长的光呢?我们来看看以下的实验:演示实验A利用投影仪的光源和三棱镜,可见到清晰的

    11、七色光谱可见光;将已制备好的新鲜的菠菜色素滤液(滤液中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倒入培养皿中(薄薄的一层),将培养皿放在投影仪的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让学生观察光谱区的变化。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与三棱镜之间,光谱区出现什么样变化?两头光谱(红光光谱区和蓝紫光光谱区)变暗,其他变化不大。被色素吸收了,所以变暗。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与蓝紫光。总结得很好。接下来我们继续观察另一个实验。演示实验B将已制备好的新鲜的胡萝卜素提取液(取胡萝卜,制取滤液,滤液中色素多数是类胡萝卜素),将提取液倒入培养皿中(薄薄的一层),将培养皿放在投影仪的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让学生

    12、观察光谱区的变化。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光谱区出现了什么变化?蓝紫光光谱区变暗,其他变化不大。说明什么结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蓝紫光。正确。教师显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图。人们用更加精密的仪器测定得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3.叶绿体的结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绿叶中含有4种色素,那么,这些色素分布在细胞中的哪些部位呢?直到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

    13、水绵作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发现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那么,叶绿体的结构如何,它又有哪些结构特点是与作为光合作用场所相适应 的呢?2.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教师显示叶绿体立体结构示意图。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哪些细胞才含有叶绿体?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除了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还存在于哪些细胞之中?植物幼嫩的茎也有叶绿体。分布:主要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形状又是怎样的?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而且叶绿体可以根据光照的强弱来改变自己的形状,如外界光照较强,叶绿体则以侧面接受光照,如果外界光照较弱时则以正面接受光照。这样的特点有什么好处?保证接受到充分的光照,又可避免被较强的光照灼伤

    14、。回答得很好。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叶绿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说说它由哪些结构组成?包括外膜、内膜、基粒和基质4部分。叶绿体的外表有双层膜,双层膜是一种透明膜,膜是透明的,有什么好处?有利于光线的透过且被色素吸收。叶绿体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每个基粒都是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每个基粒都含有2个以上的类囊体,多者可达100个以上。据计算,1 g菠菜叶片中的类囊体的总面积竟达60 m2左右。同学们思考一下,叶绿体内有如此多的基粒和类囊体,有什么作用?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叶

    15、绿体中除含有吸收光能的4种色素外,还应该含有哪种物质?酶。为什么?因为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顺利进行需要酶的参与。既然光合作用需要酶的参与,那么哪个外界因素肯定会影响到光合作用的效率?温度。如何影响?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降温则会使光合作用效率降低。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叶绿体的功能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场所。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最后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叶绿体作为光合作用场所,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什么相适应的特点?叶绿体的双层膜是透明的,有利于光照的透过;叶绿体内部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同学们归纳得很好。

    16、在初一的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已经知道,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那么,对于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如何被人们一步步所揭示的呢?绿色植物又是如何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教师精讲1.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滤纸条上有4条不同颜色的色带,从上往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这说明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叶绿体中色素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色素吸收光能则是光合作用的动力。原核生物(自养型,如蓝藻

    17、等)没有叶绿体的结构,但这些生物细胞中同样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2.关于色素吸收光谱特点太阳辐射中含有紫外光(150400 nm)、可见光(400760 nm)和红外光(760 3 000 nm)。植物光合作用中所能利用的光主要是可见光中的红光、橙光和蓝紫光,其中对红橙光吸收最多,这些光称为生理有效光。射到叶片上的可见光中的绿光大部分被反射或透射掉,很少被吸收利用,所以绿光被称为生理无效光。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有些蔬菜大棚用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代替普通塑料薄膜,或在温室中悬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产量,道理就在这里。3.叶绿体结构分析在分析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的特性后

    18、,再进一步分析叶绿体的成分和结构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如叶绿体的双层膜是透明的,有利于光照的透过;叶绿体中的每个基粒由2100个类囊体组成,可增大叶绿体内的膜表面,扩大色素的附着面,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有利于光合反应高效地进行等。使学生理解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评价反馈1.从叶绿体中提取色素,选取下列哪一种叶片效果最好A.厚硬似革质的绿色叶片B.衰老、黄绿色的叶片C.新鲜、幼嫩、色浓绿的叶片D.多浆汁或有特殊气味的绿色叶片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丙酮,其目的是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使叶片充分磨碎C.使各

    19、种色素充分溶解在丙酮里D.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在丙酮里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粘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在外圈的色素呈A.橙黄色 B.黄色 C.蓝绿色 D.黄绿色4.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是A.色素提取液中色素已经分层B.阳光的照射使不同色素彼此分开C.丙酮有使色素溶解并彼此分离的特性D.各种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5.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A.红光和黄绿光 B.黄光和蓝紫光C.红光和橙光 D.红光和蓝紫光6.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C.都有基质和基粒D.都不

    20、存在于原核细胞中7.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 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内质网 D.高尔基体和叶绿体8.研磨过程中加入少许SiO2与CaCO3的作用是_。9.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必须用_将试管口塞紧,目的是为了_。答案:1.C 2.C 3.A 4.D 5.D 6.B 7.A8.加入SiO2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得充分;加入CaCO3是为了防止研磨时防止叶绿素被破坏9.棉塞 防止丙酮挥发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P100练习;(2)回答课本P97、P98和P100的讨论题。课后拓展1.实验设计:探究不同颜色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与含量提示:根据当地实际情

    21、况,搜集不同颜色的常见新鲜幼嫩叶片,如大白菜、洋紫苏、洒金榕、一品红等蔬菜或植物的叶片,参照课本P9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颜色新鲜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与含量的相对 多少。2.比较同一植物不同叶龄的叶片中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以不同叶龄(如幼叶、成叶和老叶)的新鲜菠菜叶(或其他叶片)为实验材料,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参照课本P9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观察同一植物不同叶龄的叶片中色素的种类与含量的相对多少。板书设计 1.捕获光能的色素2.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1)分布:主要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2)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光合作用的场所

    22、习题详解一、练习(课本P100)(一)基础题1.(1)(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都能吸收光能)(2)(叶绿体内含有许多基粒,而每个基粒都含有2个以上,甚至高达100个以上的类囊体,极大地扩展了细胞内的膜面积)2.B3.结论: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二)拓展题1.植物吸收光能的色素,还存在于植物幼嫩的茎和果实等器官的一些含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中。2.有关。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藻类本身的颜色是反射出来的光,即红藻反射出红光,绿藻反射出绿光,褐藻反射出黄色光。水层对光波中的红、橙部分吸收显著多于对蓝、绿部分的吸收,即达深水层的光线是相对的富含短波长的光,所以吸收红光和

    23、蓝紫光较多的绿藻分布于海水的浅层,吸收蓝紫光和绿光较多的红藻分布于海水深的地方。二、问题探讨(课本P97)1.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因为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光谱中的蓝紫光和红光。不同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2.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不使用绿色的塑料薄膜或补充绿色光源。三、本节聚焦(课本P97)1.捕获光能的色素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4种。2.叶绿体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其结构包括外膜、内膜、基粒和基质。3.叶绿体的双层膜是透明的,有利于光照的透过;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有利于光合反应高效地进行。四、实验(课本P9

    24、8)1.滤纸条上有4条不同颜色的色带,从上往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这说明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慢也不一样。2.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如果触及层析液,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实验就会失败。五、与社会的联系(课本P99)可选择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或玻璃)代替普通塑料薄膜(或玻璃);补充光源可选择在温室内悬挂发红色或蓝色光的灯管。六、资料分析(课本P100)1.恩格尔曼实验结论: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 场所。2.提示: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可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叶绿体上可分为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比实验;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的实验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等。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注意事项

    本文(54优秀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1课时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