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六.ppt

    • 资源ID:5741854       资源大小:11.23MB        全文页数:1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六.ppt

    1、,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概论,主讲人:李雪梅,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二)资本的原始积累,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主要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其途径: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二)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扩

    2、大,社会化大生产,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自由劳动者,货币资本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两个途径:暴力手段掠夺农民土地、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7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圈地运动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不仅体现在提供了土地这样的物质条件,还体现在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大量的、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重要方式:殖民掠夺,葡萄牙殖民者监督巴西人收获可可,(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自15世纪末到17世纪,西方殖民仅从中美洲就抢走了250万

    3、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廉价从殖民地贩运大量的香料、大米、糖、丝织品、棉织品、宝石、珍珠、珍贵木材、茶叶、瓷器等,还掠夺了大量矿产资源。,18世纪的铜版画“殖民地的银矿山”,(二)资本的原始积累,一艘英国贩奴船上的黑奴(绘于1840年),(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贩奴船中的黑人所占空间不到一个棺材大,就像排列在书架上的书一样。他们吃着劣质的食物,呼吸着污浊的空气,恶劣的条件很容易使人患病,患病死的或得了流行病的人就要被扔入大海。,资本主义发展史表明,一部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就是用剑与火剥夺小生产者的历史,就是一部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历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

    4、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二)资本的原始积累,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在政权的帮助下,资产阶级又进行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法国大革命纪念浮雕,英国产业革命时的纺织机,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三)价值量的决定,(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五)价值规律,(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

    5、史条件,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一种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是它的基本特征。,社会分工,私有制,(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前提条件,决定性条件,(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也就是说,任何商品都是一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产品,

    6、同时又是一种能用来交换的产品。,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 值,共同的质,劳动产品,一般人类劳动,交 换,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这就是价值的本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之中。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

    7、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二者的辩证关系,生产商品的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劳动的特殊性,劳动目的,劳动结果,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操作方法,社会分工的基础,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同质的,只存在量的差别。,为什么要

    8、抽象出一般人类劳动呢?,交换的存在需要确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比例,有必要将不同的具体劳动转化为同质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才表现为价值,进而成为交换价值的基础。,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劳动的社会属性商品生产特有的范畴,抽象劳动,二者的辩证关系,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或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一旦交换成功,具体劳动就与抽象劳动相分离。,(三)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三)价值量的决定,决定商品价

    9、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三)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成败,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两种表示形式: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或用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三)价值量的决定,(三)价值量的决定,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及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协

    10、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三)价值量的决定,简单劳动是指因工艺、技术要求简单,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培养与训练才能从事的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三)价值量的决定,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三)价值量的决定,(四)价值形式的发展

    11、与货币的产生,商品具有两种表现形式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和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体本身,价值的表现形式则在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所谓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价值形式随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形形色色的一般等价物,(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从铸币到纸币,(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电子货币,个人支票,(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简单的、偶然的物物交换相适应,扩大的

    12、价值形式,只是简单价值形式的扩大或总和,一般的价值形式,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处某种商品来作为交换的媒介,物物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货币形式,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的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像的或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用作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贮藏手段

    13、,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的职能就是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到期不能支付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商品交换中存在物流和货币流不同期的问题。在解决交换不同期的矛盾中,货币被作为延期支付和清偿债务的手段时,充当了支付手段的职能。,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它是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以及其他贸易活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金,美元,英镑,欧元,(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除货币之外的所有其他商品,它们只是直接作为使用价值存在;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的出现

    14、使商品内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可见,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并非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人类财富的主要源泉。,知识创造价值or劳动创造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者的抽象劳动。,知识能通过提高劳动复杂程度对价值生产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五)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规律起着基础性规律的作用,其他规律都要在它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会发生作用。,(五)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

    15、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明: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如何实现的规律。,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价 格,价 值,(五)价值规律,商品的价格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五)价值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价格的变动也首先取决于价值量的变化。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价格,其中主要是供求关系。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价格经常背离价值的情况是否意味着价值规律遭到破坏?,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它的涨落总是围绕

    16、着价值这个中心进行,变动的幅度一般不会离开价值太远。,从短期的、个别的交换过程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价高者所得,正是价低者所失,就整个社会来说,总价格与总价值仍基本一致;,从较长时期来看,商品价格上涨部分与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也与价值趋于一致。因为商品的价格也会反过来影响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分配,(五)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消极后果:,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

    17、生,阻碍技术的进步。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第三,可能出现社会生产各部门比例失调,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五)价值规律,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决定,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本质,决定商品经济的各种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会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个别劳动时间,使用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交换,马克思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阐明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发展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18、、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研究和认识的出发点变了。马克思的时代决定了他们要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历史局限性,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现在我们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和认识的经济环境也变了。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变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研究和认识的生产力水平变了。由生产社会化和劳动分工处于较低水平变为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劳动分工出现深刻变化。,为何要加深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案例,谁创造了价值,从2004年到2006年,中国的手机短信发送量分别为:2177亿条、3046亿条、接近4300亿条。以最低每条0.1元计算,2006年这一市场收入超过400亿元。,短信年收入超过400亿元,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从2003年5月起,深圳市35家国有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通过市场化选聘的总经理除外)实行了年薪制。其经营者收入最高达96万元,效益一般的企业,其经营者只能拿到基本年薪,最低10.8

    20、万元。,国企老总年薪制,案例,谁创造了价值,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2002年4月28日,清华大学向28位海外学者颁发聘书,他们将担任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的讲席和特聘教授。每人年薪100 万元人民币,每年将在该校工作3到4个月。,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左)为正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任教授的钱颖一博士颁发聘书。,教授年薪百万,案例,谁创造了价值,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1999年11月11日,中国科技大学的6名学生获准得到总计66885万元的技术股权奖励,大学生的智慧成果何以成了资本?,高校首例学生荣获668万股权奖励,案例,谁创造了价值,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十七大报告

    21、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和全社会的强烈关注。,“财产性收入”被写进十七大报告中,案例,谁创造了价值,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上面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 劳动作出新的界定。马克思重点考察了物质生产部门,着重分析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价值,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性劳动是生产劳动范围的扩大和延伸,也创造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

    22、论的认识,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 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马克思重点研究的是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科技和管理在经济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它们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价值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 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应该坚持马克思关于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等新的生产要素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使用价值和在

    23、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决定价值分配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本、房屋不是价值的源泉,但出让财产使用权可以获得利息、租金等财产性收入,这可以更好地发挥资本类和物质类生产要素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要素都具有商品性质,因此,必须通过分配给予其相应的报酬,才能缓解生产要素的紧张程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具体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并非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人类财富的主要

    24、源泉。,知识创造价值or劳动创造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者的抽象劳动。,知识能通过提高劳动复杂程度对价值生产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绝对规律,(三)剩余价值的生产,(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六)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力只是按一定时间出卖,而不是终身出卖为奴隶;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

    25、的劳动力以外,既没有生产资料,有没有生活资料,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别无生路。,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特点:间接决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会同时从正反两个方向引起劳动力价值量的变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存在不断降低商品价值从而降低雇佣劳动力价值的总趋势。,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为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而接受必要的教育和训

    26、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其使用价值的特殊性。,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不仅能创造出新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剩余价值。,(二)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资本雇佣劳动,基于劳动者的完全的人身自由。,生产资料所有

    27、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经济意义上、法律意义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所在。,G(货币)W(商品),A(劳动力),Pm(生产资料),(生产过程),W(新生产的商品)G(增大了的价值),P,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三)剩余价值的生产,假定,制造1双皮鞋耗费的牛皮值10元,鞋钉、鞋绳、油漆、机器损耗等值5元,即制造一双皮鞋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共值15元。这些生产资料经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制成了皮鞋,创造了一个新的使用

    28、价值。这些生产资料的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上去,成为皮鞋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制鞋工人的劳动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还是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现在假定,制鞋工人1小时的劳动形成1元价值,他每小时制鞋1双,也就是说,每双皮鞋里凝结着1元新创造的价值。这样,加上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每双皮鞋的价值是16元。,假定这个制鞋工人劳动力的日价值是6元,而且资本家是按照价值来购买他的劳动力的。现在,如果制鞋工人每天只工作6小时,制成6双皮鞋,那么,资本家在生产资料上垫支了15*6=90元,购买工人劳动力6元,共96元。它按皮鞋的价值每双16元出售,6双就是96元。这样,资本家就一分钱都赚不到了。这样的生

    29、意资本家是不干的。为了赚钱,资本家不是叫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而是12小时,制造12双皮鞋。现在资本家在12双皮鞋上的预付资本是186元(15*12=180元生产资料+6元劳动力价值),出售皮鞋12双的192元(16*12)。资本家按照价值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照价值出售皮鞋,而6元(192-186)剩余价值已经稳稳地落入他的腰包。,在这个例子当中,制鞋工人6小时以内的劳动仅仅是一个价值形成过程。在这个范围内,它的劳动形成了新价值,但没超出劳动力的价值,没给资本家增加什么。他在6小时之外的劳动,仍不断地形成新价值,这时形成的新价值已经超出其劳动力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

    30、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雇佣工人的劳动的时间是要区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劳动时间是用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叫作必要劳动时间,在这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作必要劳动。因为对于劳动者来说,这一部分劳动是维持他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所必要的;工作日中超出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那部分劳动时间叫作剩余劳动时间,在这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作剩余劳动。,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

    31、规律。,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尽管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但资本并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本质是体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2、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根据资本这两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这一理论对揭露剩余价值的来源及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具有重要意义。m=m/v,2、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能够实现价值增殖,资本,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 v,(用来购

    32、买生产资料的资本),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 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的生产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没有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3、生产剩

    33、余价值的基本方法,区别,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来获得;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主要剥削方法,相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主要剥削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3、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实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都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实现),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则是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3、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进行激烈的竞争,争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以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


    注意事项

    本文(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六.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