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阅读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5727859       资源大小:72.60K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阅读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飘等字的形义。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三、教学课时: 3课时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 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1、指导看图。 水面上有哪些

    2、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范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出示句子。水面上 小船四周我们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从课文中找出来。四、作业:1.描红: 2、熟读课文第一小段。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提问 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比较字的音、行、义。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文中三四两

    3、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比较迎面迎着的词义。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三、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3.思考: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4.小结这一段。四:作业: 1口头扩词: 荡( )( )( )推( ) ( ) ( ) 课( )( )( )墙( ) ( ) ( )2区别助词: 谁( )狼( )消( )西 ( ) 推( )浪( ) 悄( )洒 (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 尽情的 ( )第三课时一、指名读课文。二、齐读课文。三

    4、、指导背诵. 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 (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第二小节迎、洒、望、听 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同桌互背练习。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五、作业:板书: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热爱 党 问 谁安排 (感情) 祖国2、 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6个生字只识不写。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3.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的意思。4.用一词,描写夏日天气的

    5、炎热。二、重点难点:理解的含义,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查字典,说说词义。 2.过渡到新课。3.板书课题:2 学会查 4.设疑:怎样查?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指名试读课文。3.学习生字词。 无字词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释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惊涛拍岸 岩石 理解 意味深长 聪明 不断4.练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5.识记词语,描红。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一、复习检查: 扩词练习;读词语。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一自

    6、然段主要写什么? 2.细读2-5自然段: 集体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爸爸向聪聪提出了什么问题?聪聪是怎么回答的?聪聪的回答对吗? 读后讨论: 爸爸是怎样解释的。(板书:骄阳似火-晒焉) 讨论:爸爸听了聪聪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满意吗 如果是你应怎样回答?看图1 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解释有什么不同 ? 教师范读2-5段,同桌练习对话,自由读。3.细读6-8自然段。 同学自读6-8自然段。读后讨论: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看到了什么? 这时爸爸想起了什么? 聪聪为什么大笑起来?指导看图2,说说词语的意思。4.小结。 5.指导朗读,启发朗读。三、细读第9段:1.指名读: 2.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讨论:为

    7、什么查更重要?1、练读课文; 2、完成书后三、四题; 3、用写一句话。 骄阳似火 -晒焉 涌,撞,崩-惊涛拍岸 3、古诗两首教学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多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二、学习第一首古诗山行板书课题。介绍作者。这首诗诗晚唐诗人杜牧写的,他写的七言绝句,意境清新,最为后人传颂。解题。山行就是在山上行走。诗人在山上行走时,看到了什么景色呢?三、学生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

    8、了什么景色?四、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径 读这两个字,应注意什么?指名读课文。 回答问题:深秋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枫林美景。五、理解诗句。讲读第一句:远山石径斜为什么称为寒山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看图,说说诗人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走着,往远处看到了什么?读第二句。白云生处。 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指名把一二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读第三行诗。坐爱 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读第四行诗。霜叶红于 红叶比什么还红?(比春天的花儿还红)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再把三、四句连起来说说它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六、总结全文,

    9、体会感情。 七、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八、作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一、复习背诵山行山行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二、学习第二首诗枫桥夜泊揭题,解题。板书课题。指名读题。解题。介绍作者。自学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好字音,画出生字词。 自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词典。想想每首诗的意思,同座可以讨论。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 指名读课文。 质疑。理解每句话。理解一二句。轻声读一、二句边读边想象诗句中的描绘的画面。这是什么季节?从那儿可以看出来?这是诗人的心情诗什么样的? 理解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话的意思?指名回答。学习第三、四句。指名读三、四句。姑苏在什么地方? 到是什么意思? 说说三四

    10、两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总结全诗,体会情感。这首诗描写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读的时候注意停顿和重音。范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指导书写。三、作业。用钢笔描红。背诵课文。 抄写词语。4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三、教学难点:理解科文所蕴含的道理。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

    11、想知道什么?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二、初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3检查初读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正音(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三、感知全文1、分自然段读课文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五、作业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复习提问1、展示自己收集的树叶,告诉大家你在那里收集到的,当时

    12、的情景如何,是否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2、作者也去采树叶,为什么不忍心摘一片叶子呢?二、精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思考 :他看到什么样的树和树叶?为什么他没有摘树叶?(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树美,树叶美。(4)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6)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填空练习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为了 ,做一个 的 吧!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体、置、输、茁、间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四、拓展练习:假如你就是大树上那片美丽的叶子,会想些什么?会对大树、对人们说些什么?板书设计:树美树叶美练 习 一教学

    13、目的: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口语交际和写字教学时数:四课时一、学用字词句第一部分教学1、学生自己试读每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协作查字典。 2、理解词意a、根据词语中个别熟字的意思来推想整个词语所描绘的情境b、结合下一题中的图画,用自己的语言描摹词语所表现的优美意境。2、朗读词语,多办法、多形式朗读(可由学生自主选择)第二部分教学1、学生在上一题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观察图画,自己试连线。2、交流连线的结果,说说连线的原因。第三部分教学1、学生认真观察图画,教师指导观察图画要有顺序,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2、分小组合作,收集描写这些景物的词语,可以是成语,也可以

    14、是约定俗成的俗语。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说。小组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词语丰富、用词准确。并加以鼓励。二、写好钢笔字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指导:a说说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b出示:秧、塔、愉,指名读一读,并说说这三个字各是什么结构。在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 c出示“秧”,指导书写 d说说“秧”是什么结构,书空。 e教师范写,注意左部收右部宽,撇要缩,捺要伸。f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秧”,并临写。 g按以上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书写“塔、愉”两个字。读读背背审题,明确题意 指导学习词语 生自读成语 指名领读,正音小组合作,看图理解词语大意 指名说说词语意

    15、思5)练习背诵 指名读,自由练读,同座互背学习古诗 :师范读古诗 生看图,说说图意 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小组内互读,指名读。 说说古诗大意,指导有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口语交际一、读题,明确题意 指名读题,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三、指导四、分组介绍自己最近读过的书,说清楚是本什么书,书的作者是谁,主要写的什么事。 每人在小组里介绍。 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做介绍。小组里选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全班同学评议。每个人把丛书上摘抄下来的精彩语句写在字条上,贴到黑板上,供全班同学欣赏。第四课时学写毛笔字介绍握笔姿势“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

    16、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靠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学习横画1、一个笔画的书写都有以下几个步骤:起笔、行笔、收笔。横画也不例外。它的书写方法如下1)向右上逆锋起笔;2)提笔圆转;3)中锋向右行笔;4)提笔圆转;5)回锋收笔。2)a师范写b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c交流展示写得好的作业。5、北大荒的秋天

    17、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3、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二、教学时间: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2、简介北大荒。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 h绛紫 透明 波纹

    18、 燃烧 山岭 荡起 北大荒 一碧如洗 清澈 见底 几缕自由读。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2、读句子。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4、回答问题。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

    19、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2、组词:先( ) 火( ) 此( ) 冷( ) 文( )洗( ) 灰( ) 紫( ) 岭( ) 纹( )3、朗读课文 1.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提问二、讲读课文: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一碧如洗) 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的陆云是什么样儿?指名读第二句。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课文中把流云比作什么?(五彩斑斓的锦缎)五彩斑斓什么意思?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练习朗读和背诵。小结:这

    20、一自然段描绘了北大荒的秋天的美丽。2.学习第三自然段。轻声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填空:小河( ),如同( ),静静地躺在( )。一全小鱼( 游过去,( )水面上顿时漾起了( ).清澈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指名朗读和背诵。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小河的美丽。4、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第四自然段,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那一句话能概括这一段的意思,用-划出来。(原野热闹非凡)热闹非凡是什么意思?(十分热闹,超出一般)那几句具体写 大豆、高梁当作什么来写了?(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读这句话时,要把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读出来。练习朗读,指名读。4

    21、、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练读第5自然段。北大荒的秋天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厚。5、齐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语气读。三、齐读课文,总结全文。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照样子,写词语。 4.背诵全文。6、西湖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抓住重点词语和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西湖的美丽。三、教学教具: 挂图、录音

    22、机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一、调动积累,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我们一起背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 就 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文中游西湖吧。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杭州 天堂 远眺 掩映 一般 犹如 典雅 轻柔 秀美 连绵起伏 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解释疑难词意,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

    23、知。 感知全文 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板书: 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查字典理解素有 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三、指导朗读 教师启发:我们读了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了文中的美景。 你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学生提问。 教师小结。四、作业 描红; 抄写词语; 练习朗读课文。一、复习,巩固生字 导入:昨天我们学习了西湖这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复习生字词。 听写几个生字:雅、般、柔、州 检查反馈,要求:字形正确;间架合理。二、细读课文,理解文意 第1自然段 教师引导:通过昨天的学

    24、习,我们感受了西湖那如诗如画般的秀丽景色。 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西湖是什么? 第2自然段 同学们上节课读书时提出了一些问题: 为什么说西湖时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为什么说西湖时人间仙境 ? 月下的西湖时什么样的景象? 以读代讲,读中作答 启发思考: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 (讨论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 引导理解远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 教师启发,引导朗读: 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硕大 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学习第3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仙境是什么样的地方?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请读课文。 读了哪一句你彷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课文理解飘逸掩映典雅词语。指导朗读。 学习第4自然段 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想想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阅读课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