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docx

    • 资源ID:5717742       资源大小:40.96K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docx

    1、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学唱歌曲大鹿第一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2通过演唱歌曲,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教学难点: 歌曲中最后一句:“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中的“进来”和“咱们”的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所在。教学准备:大鹿歌曲及伴奏乐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组织教学1课前律动表演小动物模仿操,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小动物们在一起的欢乐心情。2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

    2、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希望大家能喜欢。”(师边放音乐边讲自编的童话故事。)2引出歌名大鹿师:为了让所有的小朋友都来向勇敢的大鹿学习,法国的一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歌名叫大鹿。三、新歌学习1播放音乐范唱。2歌词学习。(1)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歌词内容。师:小朋友,当小兔逃向大鹿的时候,大鹿正在干什么?(大鹿站在房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瞧)。大鹿看见了什么?(林中跑来一只小兔咚咚把门敲)。小兔边敲门边说了什么?(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勇敢的大鹿怎么说的?(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手把手挽牢)。(2)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3学唱歌曲(1

    3、)师拼谱,学生小声唱词。(2)难点处理:师:“小白兔被谁救了?”(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3)教师教唱四、课后作业:根据歌词意思自己创编动作。5、 总结下课:通过学习歌曲和表演,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团结起来力量大,团结友爱,乐于助人,遇到事情不胆小,要勇敢等等。) 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歌表演大鹿第二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 1.唱好歌曲中的跳进音程。2.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不同角色,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歌词编创表演歌曲。教学难点:

    4、 为歌曲四个乐句设计不同的速度、力度及音色,以表现歌曲形象。自制头饰 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聆听范唱(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2)再次聆听歌曲,学生边听边以稳定的速度击拍(拍手、点手心)2背唱歌曲(1)跟着老师按歌曲节奏读歌词,边读歌词边击拍。(2)分角色按节奏读歌词(仍然应强调击拍):第一、第二句集体读,第三句女生读,第四句男声读。(3)老师播放伴奏乐,学生在心里随音乐默唱。(4)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学生随音乐轻声默唱。(5)教师放伴奏,学生演唱歌曲。3表现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是谁演唱的?第三、第四乐句是谁演唱的?(2)为歌曲设

    5、计演唱形式(第一、第二乐句齐唱或领唱,第三乐句女生演唱,第四乐句男生演唱)。(3)歌曲第三、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第三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小兔子的急迫心情?(速度稍快,力度稍强)第四乐句应该怎样演唱才能表现大鹿保护小兔子的坚定决心?(中等速度,力度中等)学生听音乐分角色表现歌曲。4编创表演(1)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歌曲基础上编创、发展故事情节。分配角色,如故事叙述者、小兔子、大鹿、太阳公公、大树爷爷、花仙子等。 可设计偷猎者的形象,用简易的材料模拟枪声。可设计森林的早晨偷猎者手挽手三个情节。(2)学生根据以上情节选配音乐、编创表演动作。(3)学生边唱边表演。 5师生共同评价、表演之后,师生共

    6、同评价。可评出最佳编配、优秀演员等奖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糖果仙子舞曲第三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1.欣赏永远住在童话里,进一步增进对童话人物的了解、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2能随录音哼唱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副歌部分。3聆听乐曲糖果仙子舞曲,感受钢琴的音色。 4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以及抒情、优美的情绪。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以及抒情、欢快、优美的情绪。教学难点: 主旋律的音准、培养学生创编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导入采用谈话法由童话故事人物引入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请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童话人物。2欣赏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1)聆听歌曲

    7、(2)教师提示学生:歌曲中有哪些童话人物?同学们知道这些童话故事吗?(3)聆听歌曲,听辨歌曲的两个乐段,感受歌曲两个乐段的情绪有何不同。(4)随录音哼唱歌曲副歌部分。(5)学生可分组自选童话歌曲演唱或表演,比一比哪个组演唱或表演的童话歌曲又好又多。3欣赏乐曲糖果仙子舞曲(1)教师介绍胡桃夹子故事情节有及乐曲在舞剧中表现的场景。(2)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梦幻色彩。(3)教师出示钢片琴图片,结合音响,向学生介绍钢片琴。(4)聆听、记忆第一主题。(5)完整聆听,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几次。(6)教师播放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糖果仙子舞曲相关视频片段,学生欣赏,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并对芭蕾舞的结合,并

    8、对芭蕾舞有初步了解。 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知识“音的高低”“柯尔文手势”第四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1知道音有高低,并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2学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教学重点:能初步听辨音的高低。教学难点:根据柯尔文手势模唱唱名 教学准备: 1.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图。 2.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3.几种动物的叫声。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知识“音的高低”(1)教师可由有视觉感的物体的“高度”引入“音的高低”对比。教师与同学或同学之间相互比身高。长颈鹿妈妈与小长颈鹿的个子高低对比。两幢建筑物的高低对比。(2)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模仿小

    9、鸟与老牛的叫声、小猫与狗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与火车鸣笛声、闪电与打雷声音。(3)教师请学生说一说以上各组声音,音色上有什么区别。(小鸟、小猫的叫声、自行车铃声以及闪电的单色具有尖、细、明亮等特点;而老牛、狗的叫声、火车鸣笛声以及打雷的单色具有低沉、厚重、浑厚等特点。)(4)小鸟的叫声比老牛的叫声高,小猫比狗的叫声高,自行车铃声比火车鸣笛声高,闪电比打雷的声音高。(5)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分别模仿两种动物或物体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请其他组的同学听辨。(6)学生聆听几组乐器的声音,辨别音的高低。(小提琴与大提琴;小号与大号;鼓与三角铁等)(7)认识唱名。音乐中,“音的高低”用“1 2 3 4 5

    10、6 7”(简谱)来表示(五线谱则以音符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来表示),由低到高排列。教师带领学生模唱唱名,边唱边用手势模仿爬楼梯的动作,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音的高低。2知识“柯尔文手势”(1)教师向学生介绍“音的高低”也可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2)教师边唱边示范柯尔文手势。(3)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并模唱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1.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小红帽第五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1 用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2学会歌曲之后,能跟着老师模唱歌曲曲谱。3背唱这首歌曲。 4

    11、.分组编创、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教学重点:用愉快、明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编创、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教学准备:小红帽歌曲及伴奏乐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导入(1)教师可提问学生: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2)请了解的同学简要介绍小红帽故事内容。2学唱歌曲(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聆听范唱。(2)教师钢琴伴奏(慢速),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歌曲。(3)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4)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模唱歌曲曲谱(慢速、分句教唱)。3分析歌曲(1)教师提问:歌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2)哪几个乐句相同?哪几个乐句相似?(3)歌曲哪个乐句与其他乐句不同,是对比的关系?

    12、(4)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每个乐句的旋律线。(5)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旋律线的走向,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根据乐句的相同、相似与不同,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4表现歌曲(1)用轻快的声音,运用力度、速度等要素完整表现歌曲。(2)背唱这首歌曲。5编创、表演音乐童话剧(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童话剧小红帽由几个部分组成?(出发、森林中的狼遇险获救)(2)分组编创、表演其中一个部分。(3)分组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选配音乐、编配打击乐器、编创表演动作等。(4)全班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读童谣花蛤蟆、唱歌数蛤蟆第六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

    13、1.通过欣赏、学唱歌曲,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童谣。把握歌曲的情绪教学难点:附点节奏以及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教学准备:数蛤蟆音乐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导入(1)朗读童谣花蛤蟆。认识并学习“X X X”“X X X X”两种节奏型的读法。(2)首先用手敲击童谣的节奏,然后边敲击节奏边读童谣。这既是对童谣节奏的学习,也是为后面舞龙编创节奏做准备。2学唱歌曲(1)教师示范演唱数蛤蟆,请学生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什么?(2

    14、)学生模唱曲谱前10小节,教师指导学生分辨旋律的相同与不同:第3、第4小节是第1、第2小节的重复;第7、第8小节与第9、第10小节相同;第11、第12小节与第13、第14小节相同。(3)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7-10 ”节奏,然后再模唱旋律。(4)教师指导学生演唱第7-14小节。先引导学生看曲谱。找出第9、第10小节与第7、第8小节是完全重复;第13、第14小节是第11、第12小节的完全重复。练习第7-14小节节奏,然后模唱旋律。(5)演唱歌词。注意第7-14小节的歌词比较密集,吐字要求清晰,不要“赶”。“水”“年”“梭”“漂”字要唱够一拍。老师可以让学生边唱边击拍,或教师用双响筒伴奏(一拍一下)

    15、,以使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6)“太平年”“荷儿梅子梭”“花儿梅子梭”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实际意思。(7)完整演唱歌曲。3表现歌曲(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可分领唱与齐唱。(2)编创歌词演唱。如“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等。把歌曲中的“蛤蟆”换成其他动物唱一唱。3)一边演唱歌曲一边用手轻轻敲击歌曲节奏。4拓展欣赏(1)民歌中有许多唱动物 的歌曲,童谣花蛤蟆就是根据山东民歌花蛤蟆改编而成。教师可用山东方言演唱花蛤蟆)。(2)欣赏独奏曲小青蛙。 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 欣赏布老虎舞龙第七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1能分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布老虎三个乐段。

    16、2感受并说出乐曲两个主题的情绪,随音乐用动作模仿表演布老虎的形象。3感受舞龙欢快、热烈的情绪。4学生编创简单的舞龙节奏并随音乐表演(打击乐器演奏、动作)。 教学重点: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反应灵敏、动作协调,达到用动作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目的。 教学准备:布老虎舞龙音乐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导入欣赏布老虎教师出示布老虎实物或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布老虎的形状等特点,然后提示学生聆听音乐时,应重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布老虎的不同形象。2初听乐曲(1)完整聆听乐曲。(2)学生说一说初步的感受。3分段欣赏(1)欣赏第一乐段。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第二次聆听,

    17、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威武”主题。学生用“梆”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浑厚“的声音,表现布老虎威严的样子。 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2)欣赏第二乐段。聆听第二乐段,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第二次聆听,学生联想布老虎的神态,为主题命名为“温顺“主题。用“噜”随音乐模唱主题,用较为柔美的声音表现布老虎温顺的样子。 第三次聆听,学生用动作随音乐模仿。(3)欣赏第三乐段。聆听第三乐段,请学生说说听出了哪段旋律。教师总结:在这个乐段里,出现了“威武”和“温顺”两个主题,而且这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布老虎不同的音乐形象。复听第三乐段,用图示表示老虎两个主题的进行。4完整欣赏(1)完整欣

    18、赏乐曲,学生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2)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5导入欣赏舞龙(1)我国民间有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有一种我们在节日里经常看到的“舞龙”,也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在节日里人们常用舞龙的方式来欢庆节日。(2)教师播放视频,介绍舞龙。6聆听全曲(1)聆听乐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乐曲中了哪几件打击乐器。(2)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器为主演奏的乐曲,同时加进了吹奏乐器,为乐曲增加了热烈的气氛。7复听乐曲(1)请同学们分辨主,听出了什么样的节奏?教师可提示第一课花蛤蟆中的几种节奏。(2)教师总结:乐曲的节奏非常复杂,有几种经常出现的节奏,如“X X “ X ”“ X ”“X ”

    19、。8编创舞龙(1)师生根据乐曲中的节奏,合作编创自己的打击乐合奏舞龙。(2)学生演奏师生合作编创的节奏。可分组演奏一种节奏,也可全体一起演奏。用自制的打击乐器演奏:水桶代替大鼓,用鼓棰或手掌敲击;桌子代替小堂鼓,用筷子敲击;铁制铅笔盒或铁盒代替小镲,用小棍敲击;用拍手代替大锣。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唱歌猜谜谣第八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猜谜谣。 2.能勇敢地担任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教学重点: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猜谜谣教学难点:领唱,与同学合作演唱歌曲。教学准备:猜谜谣范唱和伴奏乐。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导入

    20、用猜谜导入新课2初听歌曲(1)教师范唱或播放录音,请学生聆听歌曲唱到了哪些动物?(2)复听歌曲,熟悉歌词。3学唱歌谱(1)模唱歌曲的第一、第二乐句曲谱。两个乐句曲谱基本相同,但是又有个别音不同,学生容易混淆。可以两个小节为单位,引导学生发现旋律的不同然后模唱。其中“25”四度音程不容易唱准。可通过模唱“5 2 5”四度连接演唱的方法解决。(2)视唱歌曲第三、第四乐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曲谱,找出相同的旋律。第9、第10小节和第13、第14小节只有一个音不同,先听教师的弹奏,再观察曲谱,找出是哪个音不同,然后模唱。其中还要注意“i 3”六度音程的音准。(3)第四乐句的第2小节第一拍,学生易将“i”

    21、唱成“3”,教师可用柯尔文手势提示学生。(4)完整演唱曲谱。4填词学唱(1)这首歌曲的歌词比较密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声音的位置要高,不要喊。(2)分句填词学唱,最后完整演唱歌曲。(3)演唱时可加入声势伴奏。5表现歌曲(1)请两位同学领唱, 一问一答,其他同学演唱齐唱部分。(2)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唱完后加上声势或锣鼓伴奏,增加歌曲的欢快气氛。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唱歌大头娃娃第九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重点:能用不

    22、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教学难点: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 教学准备:大头娃娃歌曲及伴奏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导入:(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4.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

    23、连”与“顿”的对比。(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可提示因为第 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5.表现歌曲(1)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6.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欣赏士兵进行曲第十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 1感受并能说出士兵进行曲坚定雄壮的情绪。2能用行进的方式表现乐曲的六个乐句。 3随音乐做声势表演。教学

    24、重点:随音乐做声势表演。教学难点:说出士兵进行曲坚定雄壮的情绪。教学准备:士兵进行曲钢琴独奏乐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导入教师可从玩具兵进行曲导入,复听乐曲引起学生的回忆,在有趣音乐中进入士兵进行曲的学习。2聆听第一乐段(1)教师播放乐曲,学生感受并能说出乐曲坚定、雄壮的情绪。(2)随音乐模唱第一乐段旋律。(3)在模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辨第一乐段有几个乐句,有什么相同与不同。(4)完整模唱第一乐段。3聆听第二、第三乐段。(1)聆听第二乐段,学生分辨音乐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注意音区的变化。(2)聆听第三乐段,引导学生听辨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4完整欣赏(1)完整欣赏全曲,教师引导学生感

    25、受乐曲音乐形象。(2)教师总结:乐曲由三个乐段组成。既有对比也有重复。音乐形象坚定、有力。5表现乐曲(1)乐曲具有进行曲风格,节奏规整,表现了木偶兵整齐而有些机械的动作。学生聆听乐曲,随音乐走步,每个乐句以不同的方向表示乐曲的几个乐句,同时要表现出木偶兵的威武姿态。(2)教师指导学生用“嗒”读乐曲低声部的节奏并拍手,四分休止符读“嘶”同时两手向外打开,八分休止符要读得短而轻巧。(3)教师指导学生承音乐按教科书呈现的声势做动作。6编创动作在学生能随音乐做声势动作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编创动作。教师可请动作编创较好的同学到前面表演,全体同学一起随音乐做动作。 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欣赏劳

    26、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片段)第十一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1聆听歌曲劳动最光荣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3聆听乐曲森林中铁匠,记忆音乐主题。 4聆听乐曲,感受并描述速度、力度的变化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能跟着录音哼唱歌曲。教学难点:自编动作,随歌曲劳动最光荣表演。教学准备:劳动最光荣森林中的铁匠乐曲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1导入教师播放动画片小猫钓鱼导入新课,提示学生聆听动画片里的歌曲。2欣赏劳动最光荣 (1)聆听歌曲。教师提问: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小动物? (2)聆听歌曲

    27、。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向哪几种动物学习,为什么? (3)聆听歌曲,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4)学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5)学生编创表演动作。 (6)学生随录音边唱歌曲边做动作。3欣赏森林中的铁匠(片段) (1)初听乐曲:听听乐曲中有什么声音你能联想到什么劳动场面? (2)教师播放乐曲,结合教科书的插图,简介铁匠打铁的过程。 (3)学生随音乐模仿打铁的动作。 (4)聆听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者的快乐心情。 (5) 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曲主题(低八度)。 (6)为主题旋律编配打击乐器伴奏。 (7)再次聆听乐曲,听辨主题目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当主题出现时用“当”模唱。 (

    28、8)乐曲最后,速度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9)随音乐完整表现(打击乐器、动作等)。县小学电子备课教案课题(内容):唱歌理发师第十二课时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 周课 时:教学目标: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2在聆听乐曲、节奏表演过程中学会歌曲。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在学会歌曲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带领学生进行二部合唱的练习。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发师,并能进行表演教学难点:学习歌曲和歌表演,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理发师唱曲及伴奏教 学 过 程个性化设计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伴随着乐曲,我跟随音乐做理发师的动作,学生猜一猜,揭示课题:理发师。二、新歌教学1.在学新歌之前啊,需要同学们了解两个乐理知识,我们来看一看是什么?出示课件。 (1)连音线的感知学习(2)休止符的感知学习2.欣赏歌曲(出示歌谱)(1)首先我结合音乐进行表演,并启发同学们,边听边想:老爷爷在给别人理发的时候心情会怎样?为什么?(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理发师,教师用沙锤、剪刀为歌曲配音。启发学生寻找:“歌曲中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3)结合课件音效模仿“剪刀:咔嚓咔嚓”和喷雾:“沙沙沙沙”两种声音的强弱对比。(4)教师和学生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歌曲接唱,只让学生模仿两种声音。3.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