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docx

    • 资源ID:5626991       资源大小:38.85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docx

    1、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动物及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心理现象的结构: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确定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揭示心理本质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

    2、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地开展学生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心理学产生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1.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17世纪唯理论(笛卡尔)、英国17-18世纪经验论(洛克、霍布斯)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1879年,【德国】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因此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1.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主张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意识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强调心理学的任务是理解正常

    3、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2. 机能主义心理学【美】詹姆士、杜威、安吉尔主张研究意识;认为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3.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华生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1920s-1950s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用实验法。4.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德】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强调心理的整体性;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5. 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6.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1950s“第三势力”重视人格研究,认为人

    4、性本善;人有自我意志。7. 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奈塞尔认知心理学(1967)为标志、【瑞士】皮亚杰研究信息加工过程第二章认知过程第一节注意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的起伏: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2.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

    5、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1.客观条件刺激物本身的特点;2.主观条件人本身的状态。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2.合理组织活动;3.对兴趣的依从性;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数目。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征。3.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4.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第二节 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

    6、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是感觉。感受性: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用于度量感受性的高低的值。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两种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差别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听觉适应、嗅觉适应、痛觉适应较难发生2.

    7、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继时对比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视觉后像(正后像、负后像):彩色视觉多为负后像不同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噪音下,视觉会受影响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盲人听力敏锐3.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红色给人热烈的感觉。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的种类:1.按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分: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2.按人脑所认识事物的特征分:1)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

    8、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2)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即事物运动速度、延续性、顺序性。3)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似动: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运动。主要形式有:1.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按一定空间剪个和时距相继呈现时,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2.诱导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3.自主运动:暗室里,注视光点,感觉在动4.运动后效:注视一个运动物体后,注视静止物体,看到静止物体在向相反方向运动错觉: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

    9、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包括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感觉与知觉的关系:1.知觉与感觉的联系:1)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2)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2.知觉与感觉的区别: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而知觉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3)从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

    10、是多种分析器合作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运用感知规律组织教学: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第三节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记忆的分类:1.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3.外显记忆、内隐记忆;4.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系列位置效应: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记忆系统: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感觉登记: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

    11、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特点:1)时间极短(小于1s);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4)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编码:图像记忆(主要),声像记忆2.短时记忆/工作记忆: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特点:1)时间很短(小于1min);2)容量有限:5-9个项目,平均值为7、米勒提出组块的概念:指若干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的信息加工所组成的单位;3)意识清晰;4)操作性强;5)易受干扰编码:听觉编码(主要),视觉编码短时记忆的储存:复述机械复述、精细复述3.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是信息经过充

    12、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语义记忆特点:1)容量无限;2)信息保持时间长久编码:意义编码(双重编码)表象编码、语义编码(最主要)语义编码的特征:串行加工(节点和线:节点代表概念或事件、线代表有意义的联系)长时记忆的储存: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1.识记: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2.保持: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3.回忆:是把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重新呈现的过程。再认: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13、。识记的分类:1.按照识记有无目的分:无意识记:是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识记。有意识记:是有明确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和意志努力的识记。2.按照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方法分: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意义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主要方式)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遗忘是有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程度就

    14、不再遗忘。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利用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无意回忆: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有意回忆: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遗忘经验的回忆。追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忆。是需要意志努力和克服一定困难的回忆。良好记忆品质: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提高记忆效果的方

    15、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扯落,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第四节 思维与问题解决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种类:1.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分析思维、知觉思维;3.聚合思维、分散思维;4.常规思维、创造思维;5.经验思维、理论思维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良好思维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

    16、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3.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良好思维的培养: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具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问题解决: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问题解决的阶段: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问题解决的策略:1.手段-目的分析法: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基本

    17、步骤:1)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2)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实现子目标;3)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问题解决。2.爬山法:采用一定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3.逆推法: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方法。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定势/心向: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功能固着:某种功能呢个赋予某物体的倾向。2.问题情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3.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型: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1.提高学

    18、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言语: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言语的特点:目的性、开放性、规则性、离散性言语的种类: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非交际语言,是指借助语言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言语的感知:1.口头言语的感知:涉及语言的清晰度与可懂度2.书面言语的感知:包括单词再认和阅读。言语的理解:概念、过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1.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目的的合理性和科学的阶梯性;2.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阅读技能;3.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4.拓宽学

    19、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宽厚的知识文化背景。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分类:有意想象、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人脑中行测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和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夸张

    20、、拟人化、典型化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大门;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想象力;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幻想。第三章情感和意志过程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情绪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自我感受)、外部表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和生理唤醒三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联系:1)情感依赖于情绪,情绪也依赖于情感的变化。2)情绪是情感的外

    21、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2.区别:1)情绪是原始的、第几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关,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情感是后继得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关。2)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而情感是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3)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比较内隐,较为深沉。情绪的分类:1.快乐、悲哀、愤怒、恐惧2.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情感的分类:道德

    22、感(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伦理性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好奇感)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动力功能、感染功能良好情绪的标准: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景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轻度的反映。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中学生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第二节 意志意志: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和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的特征:1.意

    23、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3.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特征;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意志行动的过程:1.准备阶段: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制定行动计划动机斗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2.执行决定阶段良好意志品质:意志的自觉性(-盲从)、意志的果断性(-优柔寡断)、意志的自制性(-任性怯懦)、意志的坚韧性(-动摇性)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

    2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第四章人格心理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的分类: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后天的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2.根据需要出现先后及强弱顺序,他把需要归纳为7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成长需要是永远得不到完全满足的主要。4.缺失需要使我们得以生存,成长需要使我们更好生活。5

    25、.较低级的需要至少必须部分满足之后才会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引起动机的两种条件:外在条件与内在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动机的分类:1.生理性动机(=内驱力):饥饿动机、干渴动机是研究最多的两种生理性动机。2.社会性动机:1)原始的三种驱动力好奇心、探索、操作;2)成就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动机的功能:激动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个体认知活动,有巨大推动作用。兴趣的分类:直接兴趣、间接兴趣;个体兴趣、情境兴趣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

    26、兴趣的中心、兴趣的稳定性、兴趣的效能学习兴趣的培养: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节智力与创造力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遗传和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努力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智力不是天生的,教育和教学对智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和教学不仅使儿童获得前人的知识经验,而且促进儿童心理能力的发展。智力理论:1.智力因素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英】斯皮尔曼G因素/一般因素、S因素/特殊因素一个人

    27、智力高低取决于G因素的数量。2)瑟斯顿的群因素论:【美】瑟斯顿7种基本要素:言语理解能力、语言流畅能力、数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记忆能力、推理能力(彼此存在正相关)2.智力结构论:【美】吉尔福特智力的三维结构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成果的三维结构。 内容: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指思维的对象。 操作: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辐合思维、评价;指智力活动的反应方式;代表智力的高低。 成果: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寓意;指智力活动的产物。形成智力因素共150种。3.智力形态论:【美】卡特尔流体智力: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

    28、知能力。受先天遗传影响大;一般人在20岁后,流体智力发展达到顶峰,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4.多元智力论:【美】加德纳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语文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启示:1)积极乐观的学生观;2)科学的智力观;3)因材施教的教学观;4)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5.三元智力论:【美】斯坦伯格智力的三元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三种过程: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

    29、行过程; 操作成分: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创造力的培养: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包括培养创造力的知识基础和培养创造性思维;2.培养创造性人格;3.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包括创造性的训练环境和鼓励性的支持环境、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评价体系完整的教育环境。第三节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包含的成

    30、分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等。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根据人格特点,合理选拔与使用人才:1.人格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2.每个人的气质都差异,性格也有较大差别;3.通过有效测验,鉴别人的人格特点;4.合理使用人才,使他们发挥自身才能。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个人主观因素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气质的类型:1.气质的体液说:【古希腊】希波克拉底1)胆汁质:精力旺盛、刚强、感情用事2)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情绪不稳定3)粘液质:稳重踏实、沉着冷静4)抑郁质:怯懦孤独、行动缓慢2.神经活动类气质说:巴甫洛夫三种特性: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四种类型:不可遏制型(强、不平衡)=胆汁质:不要轻易激怒,设法培养自制力 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多血质:给予更多活动机会,培养专一恒心品质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粘液质:切忌公开批评指责,多给成功机会弱型(弱)=抑郁质:委婉暗示,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