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5604655       资源大小:107.98KB        全文页数:1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1、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国文学批评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皖西学院中文系 卢佑诚 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练习题第一章一、 填空题:1、 先秦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大致可以春秋末期的孔子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孔子以前,从孔子开始。2、 人类早期的文艺观总是和相联系的。3、 战国以前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4、 朱自清先生说“诗言志”是我国历代诗论的。二、 解释概念:1、文学观念 2、文艺观念三、 简答题:1、 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2、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含义相同吗?3、 试述“诗言志”

    2、提出的大概时间和具体内涵。4、 春秋时期,人们对诗的认识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第二章一、 填空题:1、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为核心,强调文学,认为文学是。2、 孔子在美学思想上的主要特征是强调的结合。3、 孟子提出了和的文学批评方法。4、荀子的 对先秦儒家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作了全面的理论总结。二、 解释概念:1、“兴、观、群、怨”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3、“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4、“温柔敦厚”三、 翻译:1、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泰伯2、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 子路3、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

    3、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荀子 乐论4、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 荀子 乐论四、 论述题:1、 试述孔子的文学思想。2、 试述荀子的文学思想。第三章一、 填空题:1、 儒家比较注重文艺的,道家比较注重文艺的。2、 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主要贡献有二:一是,二是。3、 庄子的“自然无为”哲学观反映在文艺美学方面,就形成为、的审美标准和艺术创造原则。4、 荀子解蔽批评庄子。5、 庄子 秋水云:“可以言论者,物之也。可以意致者,物之也。”6、 ,方能创造出化工

    4、造物般的艺术珍品。这是庄子艺术创作论的要害之所在。二、 解释概念: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2、“坐忘”“心斋”3、“指与物化”4、“得意忘言”三、 翻译:1、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一城焐途袈唬黄胛迦眨 桓一撤怯 勺荆黄肫呷眨 煌 嵊兴闹翁逡病笔遣皇币玻 薰 淝勺 夤窍 蝗缓笕肷搅郑 厶煨裕恍吻 烈樱 缓蟪杉 L,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庄子 达生2、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适也

    5、;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庄子 达生3、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亹亹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蠃。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庄子 田子方4、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斵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斵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

    6、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庄子 天道四、 问答题:1、 为什么说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中国古代艺术意境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2、 试以庄子的寓言故事为例,谈谈庄子的文艺美学思想。3、 为什么说先秦道家思想具有艺术精神?第四章一、 填空题:1、如果说先秦时期主要是为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汉魏六朝则是在这种基础上,发展成为。2、儒家的文艺思想,其基本纲领是。3、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儒家思想的衰落,玄学和佛学的兴起,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特点是。

    7、4、 汉代儒家文艺思想有代表性的纲领性著作是和。5、 扬雄说:“诗人之赋,词人之赋。”6、 东汉前期在儒家文艺思想进一步深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的文艺思潮,它以、为最杰出的代表。7、 王充论衡一书突出地体现了的文艺观和美学观。二、 解释概念:1、“发愤著书”2、“风、雅、颂”“赋、比、兴”3、“真美”4、“发乎情,止乎礼义”三、 翻译: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乐记)2、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

    8、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汉书 艺文志 诗赋略论)3、文由胸中而出,心以文为表。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岂徒雕文饰辞,苟为华叶之言哉?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论衡 超奇篇)4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离骚经序)四、 简答题:1、 汉代儒家文艺观相对先秦

    9、儒家文艺观有何特点?2、 试述乐记、毛诗序的诗乐思想。3、 谈谈王充的文艺美学观。4、 为什么说王逸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表面上看和刘安、司马迁比较一致,而实际上倒是和扬雄、班固比较一致?5、 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是从汉代开始,还是从曹丕的时代开始?请谈谈你的看法。第五章一、 填空题:1、 魏晋时期,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动摇,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解放带来了的解放,文学创作获得较为自由的发展,文学观念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2、 曹丕的 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在文艺思想发展和文艺理论批评方面,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一篇纲领性文献。3、 陆机的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的基本理论。

    10、4、 “诗而绮靡,赋而浏亮。”5、 晋葛洪抱朴子的文艺见解主要表现为、等。6、 南朝文学思想发展中有两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即是和。7、 永明声律论的代表人物有、等。8、 “四声八病”具体是指。9、 南朝时提出区分文笔,正是为了进一步分清。10、 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的选文标准是。二、 解释概念:1、魏晋玄学 2、“文气”说3、“诗缘情” 说 4、永明声律论 5、南朝文笔之争三、 翻译:1、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周易略例 明象)

    11、2、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论 论文)3、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昽而弥鲜,物昭? 闳貉灾 海 罩 既蟆煸园擦鳎 氯 苯 谑浅链氢鲈茫 粲斡阆喂扯 鲋卦 睿桓辶 妫 艉材裼啥 乖 浦 瞻偈乐 谖模 汕刂 旁稀怀 谝雅 粝阌谖凑瘛酃沤裼谛媵 暮谝凰病 交 段母场罚?4、 古之学者有二,今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徒,止于辞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

    12、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而学者率多不便属辞,守其章句,迟于通变,质于心用。学者不能定礼乐之是非,辩经教之宗旨,徒能扬榷前言,抵掌多识,然而挹源之流,亦足可贵。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惠,笔端而已。至如文者,唯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而古之文笔,其源又异。(萧绎金楼子 立言)四、 问答题:1、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观念的变迁表现在那些方面?2、 试述魏晋玄学中言意之辩与文艺美学的联系。3、 为什么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从曹丕开始?4、 谈谈陆机的文艺思想。第六章一、 填空题: 1、刘勰的 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13、上一部最杰出的重要著作。全书共篇,可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包括,下篇包括。2、刘勰的思想特点是。 3、刘勰认为文学的本质是。 4、“情在词外曰,状溢目前曰。”“也者,文外之重旨也;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5、体性篇中把文学风格归纳为八种基本类型,即“八体”,是指、。 6、刘勰认为作家个性形成有四个方面的因素,这四个因素又可分成先天和后天两类,先天因素是,后天因素是。 7、熔裁篇中说“草创鸿笔,先标三准”,“三准”是指:、。 8、刘勰的文体论各篇都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即,。 9、时序篇提出文学发展与时代关系的著名论断:“文变染乎,兴废系乎。” 10、文心雕龙论述文学自身的继承与革新的发展

    14、规律的,集中体现在 篇,论述文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关系的集中体现在 篇。 11、关于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刘勰提出著名的“六观”说:一观,二观,三观,四观,五观,六观。 12、知音篇提出三种不正确的批评态度,它们是,。二、 解释概念:1、原道 2、神思 3、隐秀 4、风骨 5、通变三、 翻译:1、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盾心。神思2、 夫情

    15、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体性3、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锤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若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征也。思不环周,牵课乏气,则无风之验也。风骨4、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

    16、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通变5、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杂黝颁 匏接谇嶂兀 黄 谠靼 缓竽芷嚼砣艉猓 沾侨缇狄印! 蜃何恼咔槎 欠 畚恼吲 囊匀肭椋 夭衷矗 溆谋叵浴涝赌 涿妫 栉拈 湫摹癯善 闵睿炕际墩罩 郧扯 !吨 簟?四、 论述题:1、 简述刘勰的文学创作理论。2、 试述刘勰的文学发展观。3、 谈

    17、谈刘勰的文学批评观。第七章一、 填空题: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称赞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钟嵘的 “思深而意远”。该书对自汉迄梁位五言诗作家,分为、三品进行评价。2、钟嵘的思想。3、钟嵘的诗学理论可概括为、等。4、评阮籍诗曰:“言在,情寄。”5、评颜延之诗时曾引汤惠休的话:“如芙蓉出水,如错彩镂金。”6、钟嵘说:“故知-为建安之杰,、为辅;为太康之英,、为辅;为元嘉之雄,为辅;斯皆五言之冠冕,文词之命世也。”7、钟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是诗之至也。”8、钟嵘认为五言诗受诗经影响的,其特点是;受楚辞影响的,其特点是。9、评任昉诗曰:“故世称诗笔,昉深恨之。”10、诗品序曰:“

    18、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最为详切者耶!”二、 解释概念:1、直寻 2、滋味 3、建安风力 4、赋、比、兴三、 翻译:1、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黻黼。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评“魏陈思王植”诗)2、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

    19、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评“宋徵士陶潜”诗)3、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近任昉、王元长等,词不贵奇,競须新事,? 醋髡撸瑢円猿伤住炷司湮扌橛铮 镂扌樽郑 新尾柜模 嘉囊焉酢 匀挥迹 敝灯淙恕始仁撸 蛞思邮乱澹 湫惶觳牛 冶硌 剩 嘁焕砗酰。妒 沸颉罚?四、 论述题:1、 试论钟嵘的“直寻”说。2、 试论钟嵘的“滋味”说。第八章一

    20、、 填空题: 1、隋唐时期,对齐梁文学主要有两种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一是基本肯定。前者以、为代表;后者以、为代表。 2、“,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4、在唐人选唐诗中,殷璠的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本,它不但选诗,而且附以评?铮 美砺劢岷涎 姆椒 泶锪怂 约旱氖 杓 狻? 5、相传为王昌龄的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二曰;三曰。 6、皎然的 中有关诗境的论述是对殷璠、王昌龄诗境论的进一步发展。 7、刘禹锡对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作了非常深刻,非常确切的理论概括:“ ”。二、 解释概念: 1、兴寄 2、兴象 3、意象 4、意境三、 翻

    21、译: 1、东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2、璠今所集,颇异诸家:既闲新声,復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挾。言气骨则建安为传? 酃 淘蛱 挡淮 葱闶浚 拗律罨蟆蟓河岳英灵集集论) 3、或云: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缺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此亦不然。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

    22、。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皎然诗式“取境”条)四、 论述题: 1、如何正确评价齐梁文学。 2、试述唐初陈子昂的诗文主张。 3、试述皎然的诗学思想。 4、谈谈你对意境理论的认识。第九章一、 填空题:1、“文章合为而著,歌诗合为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2、唐代古文提倡者所说的古文,是指。3、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韩愈“起八代之衰,济天下之溺。”4、以古文代替骈文而成为文章写作主要语体形式,并且在文风上发生重大转折的这场历史性变化,是由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和来完成的。5、“欢愉之辞,而穷苦之言。”(韩愈荆潭唱和诗序)6、柳宗元“文以明道”的“道

    23、”不同于韩愈的“道”:一是;二是。7、柳宗元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说“文有二道”:一是“箸述者流”,二是“比兴者流”,表现出柳宗元对的区分。8、司空图的理论是对王昌龄的诗境论、皎然的情境论、刘禹锡的境生象外论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对唐代诗歌意境论的一个总结。9、二十四诗品的“品”与谢赫的画品,钟嵘的诗品的“品”字的含义不尽相同,是指。10、“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出自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品。二、 解释概念: 1、“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2、“气盛言宜” 3、“不平则鸣” 4、“象外之象” 5、“味外之旨”三、 翻译: 1、自登朝以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

    24、而箸,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为谏官,手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白居易与元九书) 2、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韩愈送孟东野序) 3、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

    25、而骄也。抑之欲其奥,扬之欲其明,疏之欲其通,廉之欲其节,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此吾所以羽翼夫道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二十四诗品)四、 论述题:1、 试论白居易的文学思想。2、 试比较韩愈、柳宗元文学思想的异同。3、 为什么说司空图的诗学理论是唐代意境理论的总结。第十章一、 填空题: 1、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主要是针对当时而发起的,代表人物有、等。 2、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次以“诗话”命名的是的 。 3、写出下列话语的提出者“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

    26、表” (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 (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 ) 4、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 5、苏东坡说“发纤秾于,寄至味于。” 6、周敦颐在周子通书中提出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7、江西诗派所谓“一祖三宗”是指。 8、江西诗派得名起于的江西诗社宗派图。 9、黄庭坚的诗学思想大致可用、三字来概括。 10、列出北宋时期主要的诗话著作、等;南宋时期主要诗话著作、等。二、 解释概念: 1、“诗穷而后工” 2、“风水相遭”说 3、“诗眼” 4、“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5、“云门三种语”三、 翻译: 1、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暇著书,荀卿盖亦晚而有作。若子云、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语,此道未足而强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谓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


    注意事项

    本文(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