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5598421       资源大小:48.56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大思潮:人文主义、自然哲学、宗教改革。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经验论与唯理论两大派别的斗争。特点:政治哲学两个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论和社会政治学说;后期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关系。古典唯心主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古典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概述时间上: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哲学史上的地位: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文明讲起,罗马文明基本上继承了希腊文明。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四个发展阶段:1、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哲学家们注重对自

    2、然现象的研究,探讨万物的本原问题。“本原指这样一种东西,万物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正所谓现象永不停息地变化,而本体常住不变。”亚里士多德2、古希腊哲学的繁荣探讨物质的结构问题,并转向人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原子论 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理念论3、古希腊哲学的高峰以往哲学的系统总结:亚里士多德哲学4、古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古罗马哲学晚期,古希腊哲学走向衰落,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古罗马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时间:公元前7或6世纪。地点:最早的希腊哲学产生于殖民地。概念地图: “大希腊” 希腊本土 伊奥尼亚地区 地区 毕达哥拉斯学派 米利

    3、都学派 爱利亚学派 爱非斯学派一、米利都学派诞生于米利都城的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公元前7至前6世纪。主要特征:将哲学观点与自然哲学观点结合在一起,从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中寻找万物统一的始基。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亚里士多德:“那些最初从事哲学思考的人,大多数只把物质性的东西当作万物唯一的本原。万物由它构成,开始由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他们认为这就是万物的元素,也就是万物的本原。” (一)泰勒斯泰勒斯(约前624前547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希腊的“七贤”之一,被尊为“哲学之父”。他曾准确地预测了日食,确定了一年为365天,据说他还发现了以影子长度计算金字

    4、塔高度的方法。哲学命题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初始的基本元素。“水是万物之原,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原因:水是万物不可缺少的养分;水是热的来源;水是大地之母(地浮在水上)。评价:用水作为万物的始基,形象地说明了整个自然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它以一种非常朴素的形式,唯物而又辩证地解释自然、说明世界。在当时,这是十分大胆而难能可贵的。因为它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常识。这表明,人们不再满足于肉体感官所提供的种种具体印象,开始努力去探寻万物背后最终的统一基础,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二)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6年),

    5、泰勒斯的学生,相传他通晓天文、地理知识,曾绘制地图和制作地球仪,还发明了日晷并用来测定东至和夏至、春分和秋分。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形”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泰勒斯用水这种具体物质形态来作为万物始基不能解释宇宙间纷呈复杂的现象(“一”无法解释“多”)。但他同时看到,水作为万物的始基,是由于它的无定形,而世界上有很多无定形的东西。于是他主张任何单一的或单纯的自然物均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任何东西只要是无定形的都可以作为始基。阿那克西曼德既坚持了泰勒斯的唯物主义方向,又比泰勒斯的思想前进了一步。因为“无定形”比谁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更易于解释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事物。(三)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约

    6、前585前525),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有渊博的天文地理知识,是第一个区分行星和恒星的人,并指出冰雹是由雨冻成的,虹是照到云上的阳光所致。作文天文学家,他最了不起的看法是:月亮本身不发光,由于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气解释:气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为气所包围。气具有运动的特征,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分散的活动形成的。受热时,其分散形成火;受冷时,气就凝聚而形成风、晕、水、土和石头,再由这些东西产生万物。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由这种永恒的运动而产生的。他以具有特定性质和形态的“气”为本原,是对阿那克西曼德观点的否定和对泰勒斯观点的回复。“气”比“水”更普遍、更富于变化,克服了

    7、泰勒斯的局限性;比“无定形”更实在、更确切些,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的笼统性。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综合了他前辈的认识成就,使人类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小节:米利都学派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派别,主要探讨了万物的本原问题,并试图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说明世界,表现了哲学开端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性质。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其哲学观点,为古希腊以后的哲学开拓了道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哲学是十分朴素和原始的。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创立于希腊的殖民城邦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因其创始人毕达哥拉斯而得名。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的团体,它尤其对数学、音乐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如:发现了著

    8、名的毕达格拉斯定理(也叫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率、音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琴弦长短的比例关系、天体星球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的数学规律等。(一)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年),伊奥尼亚地区的萨摩斯岛人。1、哲学命题数是万物的始基一切事物的规定性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的“水”、“气”更加普遍,任何事物都有数量,数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元素,数的特征内在于音阶、天体和一切事物之中。所以,数是万物的本原。“数学的始基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数决定事物,数产生万物,构成世界。数是如何产生万物的?数有其根“一”,由数根“一”产生出一切数,从而构成

    9、万物。从数点线面体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和一切可以感觉的物体。四种元素以各种方式相互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这是在米利都学派之后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新探索。“数”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一切事物都离不开数,都有数量的规定性。毕达哥拉斯抛开了前人推崇的“无定形”的做法,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性”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观点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已经由质进到量,由事物的具体形态进到事物的属性数量,表明人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毕达哥拉斯看到了数量对事物的重要性,这是对人类认识发展的重大进步。但是,毕达哥拉斯把数等于事物,作为万

    10、物的本原,这就把数抽象化、绝对化,数成了脱离和先于自然事物而存在的“实体”,是一种唯心主义倾向。2、范畴思想范畴是构成事物的原则,“对立物是万物的始基”。毕达哥拉斯列出了十大范畴:有限和无限、奇和偶、一和多、左和右、阴和阳、静和动、直和曲、明和暗、善和恶、正方和长方。对哲学思维有很大影响,第一次以成双成对的方式提出了范畴的思想。3、灵魂学说基本信条:灵魂不死、灵魂轮回人分为灵魂和肉体两部分,肉身会消亡,但灵魂可转生。灵魂的转世可以实现灵魂的完全净化,从而实现灵魂的得救。这种灵肉分离的思想突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灵肉统一的观念,构成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毕达哥拉斯的名言“什么最智慧?数。什么

    11、最美好?和谐。“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小节毕达哥拉斯学派最主要的特征:以人生为目的,以宗教为形式,以学术为手段。影响:从哲学上说,它是古典唯心主义的始祖,开辟了从主体角度研究人的理性的先河。西方一直到近代,走的基本上是数论的道路,它不仅影响了古希腊的思路,而且也影响到了近代西方科学与哲学的思路。三、爱非斯学派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因产生于小亚细亚的爱非斯城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一)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年)出身于爱非斯王族,为哲学而放弃王位。1、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火“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

    12、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赫拉克利特认为,唯有自身运动,而又不失去自己,并且永远运动的东西,才能作为万物的本原。在一切事物中,火最富于运动和变化。比起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或更富于灵活性、易变性,因而更符合始基的特征。火是如何产生万物的?赫拉克利特用凝聚和分散两种方式来描述事物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当火凝聚就形成气,气凝聚形成水,水凝聚形成土,这是下降的运动;相反,当土分散就形成水,水分散形成气,气分散就回到火,这是上升的运动。宇宙万物就是经过分散和凝聚这两个过程的运动而形成的。赫拉克利特坚持从世界自身去说明世界

    13、。那作为活火的世界,其一切存在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而且其生灭变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这就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性”的原则,从而实现了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两种对立哲学原则的综合。他强调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的,表现出强烈的辩证思维的特点。2、辩证法思想(1)流变思想赫拉克利特:“万物皆变,无物常住。”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认为,不变是隐藏在变化之中的和谐。瞬间的稳定性与永恒的不变性是同变化的现象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弟子克拉底鲁把这种运动变化的思想向前推进了

    14、一步,用绝对运动来否认相对静止,从而陷入了一种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克拉底鲁也就成为古希腊最早的诡辩论代表。赫拉克利特的流变思想肯定了运动变化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正确地描述了世界万物的辩证发展图景。他把事物的运动变化作为万物的一个根本特性,作为一条普遍的规律明确地提了出来,这一点是前无古人的。(2)规律的思想“逻各斯”(Logos)“逻各斯”原意是“话语”,这里有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世间万物运动不止,而它们所遵循的那条规律不仅是永恒地存在着,而且是不变的,他把这种规律叫做“逻各斯”。火就是按照“逻各斯”来创造万物的。“逻各斯”的两个基本特性:普遍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共有的;必然性,它

    15、是一切事物所必须服从和遵循的。“逻各斯”是赫拉克利特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逻各斯”概念的提出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举,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认为,“逻各斯”是万物产生发展和灭亡的普遍规律,是一切存在物必须遵从、不能违抗的规律。他强调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的,表现出强烈的辩证思维的特征。(3)对立面统一和斗争的思想“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是始终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的内部存在着对立面,事物追求对立,正是这种对立面

    16、的斗争产生了运动,产生出统一与和谐,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据就是对立面的斗争。同时,相反的方面相辅相成:“疾病使健康舒服,坏使好舒服,饿使饱舒服,疲劳使休息舒服。赫拉克利特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这是他对辩证法的最大贡献。辩证法思想小节: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比较丰富的,他把古希腊自发辩证法发展到了高峰。因此,他被公认为辩证法的奠基人。黑格尔说:“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哲学的理念第一次以它的思辨形式出现了。但从总体上看,他的辩证法还是自发的、朴素的,还只是一种萌芽。他对事物运动变化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描述的程度上,而且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还带有循环论的色彩。3、认识论思想古希腊哲学对于认识

    17、论问题的讨论,是从赫拉克利特开始的,这是他对古希腊哲学的有一个贡献。赫拉克利特认为,对世界的认识要依靠眼睛和耳朵等感官去看、去听、去感觉,此外还应该运用思想和理智,只有运用思想和理智才能把握“逻各斯”。在认识论问题上,赫拉克利特既要感性,又要理性;感性认识在先,同时也强调理性的作用,但理性主义的倾向似乎突出一些。赫拉克利特名言:“看不见的联系比看得见的联系更牢固。“愤怒是以灵魂的伤害为代价的。“与心作斗争是很困难的,因为每一个愿望都是以灵魂为代价换来的。四、爱利亚学派爱利亚学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产生于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城。该学派的发展历时一个世纪,经过了三代,思想先驱

    18、是克塞诺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和芝诺。(一)克塞诺芬尼克塞诺芬尼(约前565前473年),爱利亚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伊奥尼亚的科罗封城。他是第一个对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腊神话进行公开批判的人,从根本上动摇了神话世界观。他开创了归谬法这种逻辑论证的方式。思想介绍:1、 对传统的希腊神话进行嘲笑、攻击,贬抑多神论的种种谬误。2、 反对“神人同形同性”的观念。3、 最重要的思想“一神论”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神,“神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它无所不包,全知全能,不生不灭。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受神的支配,都是神的体现,神化身在这些事物中,而整个世界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统一的整体就是唯一的神

    19、。“有一个唯一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它无论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像凡人。“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克塞诺芬尼把整个存在、整个宇宙看成是始基,进而又把这个唯一的宇宙说成是神。(神宇宙存在始基)这种对于神的概念,实际上是对超感性的本质的认识。他的“唯一的”、“不动的”神的思想,直接影响和启发了巴门尼德。(二)巴门尼德巴门尼德(约前540前470年),爱利亚学派的中坚人物,出身于爱利亚的豪门望族。1、巴门尼德的“存在”“存在”是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古希腊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巴门尼德的整个哲学就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上。(1)“存在”的词源分析巴门尼德用三个希腊文表达“存在”is 、be

    20、ing 、to be,即“是”的意思。巴门尼德抽掉了事物的一切感性特征和数量规定,而把万物所具有的最普遍的特性抽象出来,形成一个最一般的概念“存在”,他把“存在”看成一个没有任何性质和状态,与任何事物没有联系的,不生不灭、唯一不动的纯存在物。而与此相区别的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则被他称为“非存在”。注意:“存在”与“存在物”是不同的,因为具体的存在物是变化的。(2)“存在”之本原分析宇宙的本原应当有什么特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万物都依赖它而存在;本原必定是自因的。“存在”的特性“存在”是唯一的,没有部分、不可分割;“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存在”是不变不动的(3)基本命题存在者存在

    21、,非存在者不存在“存在者存在,不可能不存在”是对逻辑同一律的最初的、最经典的表述。分析:巴门尼德的这个命题是针对赫拉克利特的,赫拉克利特在阐述他的辩证法思想时,提出了“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著名命题。其实,赫拉克利特的“存在又不存在”,是从现实上,对具体的感性事物而言的;而巴门尼德是从逻辑上,就万物的本原而言的,本原不能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意义把存在当作本原的思路,表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体现了人类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和进步。局限把存在看作是最真实的东西,而把运动、变化的客观事物看作是非存在、不真实的东西,否认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唯心主义的表现。2、巴门尼

    22、德的认识论(1)提出了两种认识的理论:意见即低级的感性认识 真理即高级的理性认识巴门尼德看到了感觉与理性的区别,并认为理性高于感觉,真理高于意见,主张对意见加以体验,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总的来说,他更强调理性,贬低感觉,认为对“存在”的认识才能通向“真理”。(2)命题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作为思想和思想对象是一件事情。换句话说,“能够设想的东西和能够存在的东西是同一的”,存在只能依靠思想而被认识。虽然“存在”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并非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但他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肯定了二者的统一性,仍然是对人类认识的一个重要贡献。(三)芝诺芝诺(约前490前

    23、430年),爱利亚学派又一代表,巴门尼德的学生。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用逻辑推理揭露矛盾的哲学家,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辩论术的创始人”。1、论证目的如果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运动的存在,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2、论证重心存在是“一”不是“多”;存在是“静”不是“动”3、四个著名悖论(1)“二分法” (2)“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3)“飞矢不动” (4)运动场四个论证表明芝诺看到了运动所包含的矛盾。可是,他却从运动所包含的这种矛盾性中,作出了否定运动的实在性的结论。在他看来,既然承认运动就必然会陷入矛盾,而矛盾是不合理的,所以运动是不真实的。芝诺不懂得,正是由于运动所具有的矛盾性,它才是真实的。“

    24、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恩格斯意义芝诺在论证中,客观上接触到了一系列辩证法的问题及其核心问题矛盾。这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对辩证思维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贡献他的论证方法即通过利用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在古希腊被称为“辩证法”,这是他的贡献。黑格尔说,“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 公元前5至4世纪,是古希腊城邦民主奴隶制发展和繁荣时期。希波战争后,希腊进入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

    25、极盛。在这种背景下,哲学繁荣起来。哲学繁荣表现:(1)出现了许多哲学派别,其中最主要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唯物主义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唯心主义,形成了两条哲学路线的对立。最大的三个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哲学探讨的重点开始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了人生和社会的深层问题上来,而不单纯考虑自然世界的问题了。一、原子论哲学原子论者最早从物体的内部结构来探讨世界的本原。原子论的思想先驱是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他们的理论为原子论的创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一)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约前492前432年)出生于西西里岛,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和医生。他的哲学思想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巴门尼德的

    26、影响。1、本体论“四根说”(root)恩培多克勒第一次明确地把本原理解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有四种水、火、土、气。他们不是产生的,所以也不消灭;“四根”之间是不可转化的,它们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四根”按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事物。恩培多克勒比起前人只用一种元素来说明各种事物形成的理论,毕竟是一个一个进步。“四根说”较能说明说明世界的多样性的问题,即世界万物无所不变,但构成这些事物的元素永恒不变,较好地解决了“一”和“多”的问题。“四根说”标志着爱利亚学派的“一”在与自然哲学相结合的努力中一开始分化为“多”。2、“爱恨”说问题:“四根”是如何结合、交换构成万物的呢?

    27、两种对立的力量“爱”与“恨”,在这两种力量的推动下,四种元素不断结合和分离,从而产生了世界万物,形成了世界的运动变化。“爱”是一种结合的力量,它使四根组合而生成万物;“恨”是一种分离的力量,它使四根分解而解散事物。3、认识论流射说恩培多克勒是第一个创立了较为系统的认识论的哲学家,他提出了“流射说”,哲学史上也称为“同类相知说”。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发出一种“流射”,而人们的感官有无数的“孔道”,当“流射”通过与它相适应的感官孔道时,就产生了感觉。并且,“流射”只有通过与它同类的感官孔道,才能产生感觉。“我们是以自己的土来看土,用自己的水来看水,用自己的气来看神圣的气,用自己的火来看毁灭性的

    28、火;更用我们的爱来看世界的爱,用我们的可厌的恨来看它的恨。直观形象,显得粗糙。“流射说”是最早的认识发生说,而且具有唯物论感觉论的特征。“同类相知”实际包含了认识得以发生的根据在于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之间在本体上一致的思想。(二)阿那克萨戈拉阿那克萨戈拉(约前500前428年),伊奥尼亚的克拉左美奈人,在雅典居住了30年。他是第一个在希腊本土讲授哲学的人,由此希腊哲学的重心第一次由殖民地转移到希腊本土。他的思想渊源是米利都学派,尤其受到阿那克西美尼的影响,同时他也熟知爱利亚学派的哲学观点。1、本原学说“种子说”(seed)阿那克萨戈拉也看到了一无法说明多的困境,他既反对一种本原生成万物的观点,也

    29、不同意几种元素构成万物的观点。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同类的部分”构成的,所谓“同类的部分”就是“种子”,它是万物的始基,世界万物是由不同的种子混合而成的。而某一事物的特殊性质是由组成该事物的占优势的那类种子决定的。种子的规定性:种子的数量和种类无限多。所有种子永恒存在,不生不灭。种子无限可分。种子体积微小而不被我们察觉。2、“奴斯(Nous)”说“奴斯”即心灵、理性、理智。“奴斯”具有如下特性:它是无限的、独立自为的。它是万物中最精细最纯的,具有支配一切的力量;Nous是一切运动的源泉,万物的形成都是Nous推动的结果。“心灵是万物中最稀最纯的,对每一事物具有全部的洞见和最大的力量。对于一切具有灵魂的东西,不管大的或小的,心灵都有支配力。因此心灵也能支


    注意事项

    本文(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