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南大-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讲义优质PPT.ppt

    • 资源ID:5587771       资源大小:858.50KB        全文页数:10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南大-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讲义优质PPT.ppt

    1、邓小平:“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结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 实事求是邓小平是在对毛泽东思想的反思中得的一个极其深刻的理论认识。从“完整准确”的体系论到“实事求是”精髓论,是邓小平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质的飞跃。因为,如果仅仅只是从思想体系的角度,或者简单地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我们都有可能重新陷入形形色色教条主义的泥潭,而不能够真正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科学品质和批判精神。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之所在。

    2、,2、教学方式和基本要求 A:重点讲授与一般介绍相结合 B: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C: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正确的认识)(1)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价值,马克思的影响深远,今天的理论,不是马克思的,就是非马克思的,甚至没有一种社会理论是与马克思无关的。说马克思的哲学没有过时,并不是说马克思的学说不需要发展,相反马克思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论”的思考“过时论”的基本依据:A: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不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时代发展B:马克思主义反对市场经济,不适应于今天的市场经济实践 对“过时论”的

    3、反思:判断理论是否过时的基本依据不在于该理论产生的时间先后,而在于该理论所思考的“问题”是否已经被超越。B:市场经济的实践并没有使我们远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反,马克思哲学是我们获得对社会发展客观认识的思想武器。,(2)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用论”批判 哲学知识因其理论性、思辨性强而被认为是“无用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 实践的今天,这种偏见更为流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 有助于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 有利于掌握整体的观点 有利于确立人生的价值取向,二、研究马克思的三大理论平台1、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是真正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4、等都是其基本内容。2、西方马克思主义:由卢卡奇、葛兰西和柯尔施于20世纪20年代开创,复兴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前夕,70年代逐步消解。把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从政治、经济领域转向为哲学和文化批判,使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理论倾向3、西方“马克思学”:由资产阶级理论家构成,代表人物主要有吕贝尔、费切尔、麦克莱伦、古尔德纳、海尔布隆纳等。主要致力于反对马克思主义、制造马克思与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对立,制造马克思思想的内丰矛盾和对立。,三、马克思的政治和学术研究,(18181883),一、马克思的生平简介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特

    5、利尔城吕肯巷664号(现为吕肯大街10号)1830年10至1835年9月:特利尔中学1835年10月至1836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学1836年10月至1841年3月:马克思移居柏林,并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回到特利尔。其中1839年初至1841年3月撰写博士论文,4月获得耶拿大学哲学系的博士证书。1842年4月至1843年3月:进入莱茵报工作。10月任该报主编,11月下半月第一次与恩格斯见面。1843年6月19日:马克思与燕妮结婚。1843年10月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办德法年鉴,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至1845年2月初被驱逐,迁往布鲁塞尔。,1845年至1848年

    6、:写作神圣家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1849年8月马克思来到伦敦,陷入了极端贫困。其后几年中,马克思的一儿一女先后夭折,8岁的大儿子也去世。1867年9月,资本论第1卷出版。1881年12月,燕妮在伦敦逝世。1883年1月,马克思的女儿燕妮在巴黎逝世。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背景知识:1、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政治和国民经济批判的准备手稿2、是马克思第一次研究经济学的尝试内因:是马克思思想内在逻辑的发展外因:恩格斯和赫斯的外在刺激3、手稿有三个片断构成(三个手稿

    7、)第一手稿36页:分为三个栏目:工资、利润、地租,异化劳动第二手稿仅存4页,第39-43页第三手稿68页。,4、本手稿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出版,也是争议性最大的一部著作。二、异化劳动(Estranged labor)1、异化的含义:起源:基督教旧约关于偶像崇拜的概念;柏拉图关于自然界是理念世界不完善的映象。霍布斯:运用社会契约论批判君权神授,在“转化”的意义上加以使用;卢梭:把异化与私有制联系起来,使异化具有否定性意义,增强了异化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功能;费希特:赋予其哲学思辨的形式,整个世界是“自我设定非我”的外化过程,自我既是理性、又是认识、也是意志和行动,使异化具有能动性。,黑格尔:1、异化

    8、发展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概念,并在哲学理论中发挥决定性的影响,异化具有无所不包的性质;2、异化是辩证发展的环节,把能动原则和否定原则结合起来,把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当作绝对精神自我创造和自我生成的辩证过程来理解;3、把异化看作是一个过程,并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奴役形式作了合理的分析,特别是在异化理论上阐发的人类借以劳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思想,为马克思所重视;4、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是乐观主义;5、缺点:把异化与对象化混同、异化局限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唯心主义。,费尔巴哈:1、对黑格尔的异化思想进行人本主义改造,根源于存在和本质的分离,而不是精神与存在的对立2、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唯心主义哲学不过是

    9、宗教异化的哲学形式,是人的理智的异化;3、消除异化的根本出路在于使人的类本质的复归,使人成为社会的人,马克思的影响也很大,马克思把社会主义作为人的实现的最高目标4、缺点:他所理解的人是抽象的、非历史的和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历史中行动着的现实的个人;忽视了对尘世的经济、政治异化的批判,并把建立所谓“爱”的宗教作为克服异化的途径。,傅立叶:1、异化的实质是剥削,剥削工人的劳动成果,是对工人劳动的无偿占有;2、异化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劳动的强制性、是没有丝毫乐趣、厌恶和劳动。赫斯:异化看作是货币在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职能,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除货币、消灭私有制,这就从理论上把异化理论从天上拉回人间。马

    10、克思:异化劳动理论1、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2、劳动活动与工人相异化;3、人的本质与人相异化;4、人与人相异化。,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劳动创造财富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这表明:物的增值与同人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的实现表现为失去现实性,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对象化-外化-异化,工人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

    11、,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强制的劳动劳动不是属于劳动者自己,而是属于中国人结果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的活动,而在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却成为动物的东西。,人的本质与人相异化费尔巴哈:人是类的存在物人是以肉体为基础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人是以“你”为基础“你”和我的统一体体现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原则把人看作是关系的存在物,是类的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人的生产活动与动物

    12、的活动的区别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生产。,人与人相异化贫富两极对立阶级的对立违反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原则。异化劳动:一是马克思新世界的发源地二异化劳动理论的缺陷:A、割裂了劳动的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统一B、割裂了作为手段的劳动和作为目的劳动的统一显性逻辑:人本主义的异化逻辑隐性逻辑:从

    13、事实、生产和工业出发的理论逻辑,三、共产主义1、粗陋的共产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待私有财产;从物的角度、客体的角度来看待私有财产。主张平均主义,到处 否定人的个性;主张共妻制;不理解私有财产的概念;2、政治性的共产主义民主或专制的共产主义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理解了私有财产的概念,不懂得其本质;,3、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

    14、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共产主义只是扬弃私有财产身上体现出来的异化关系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基础和理论基础存在于私有财产运动之中。异化逻辑:“应该”“是”(现实)人的本质的设定具有人的内在本质的人能够从事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真正的人现实人现实生活中的人(经验的人)不能自由自觉地从事劳动活动丧失了人的内在本质非人抽象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背景知识:1、写于

    15、1845年春,是马克思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2、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1888年由恩格斯整理发表。3、提纲共11条,贯彻全提纲的基本思想是实践的观点,可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的实践观、人的本质观和新哲学观。,二、提纲中的基本思想马克思的实践观(第1、2、3、8条)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

    16、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第三条: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

    17、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第八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第四条: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归结於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後,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

    18、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於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第六条: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於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

    19、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连系起来的共同性。第七条:所以,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於一定的社会形式的。,马克思的新哲学观第五条: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类感性的活动。第九条: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第十条: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於改变世界。,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背景知识:1、写作于1845年-1846年,是马克思第一

    20、次运用新世界观批判德国哲学。2、本书在马克思生前没有公开发表。3、本书是马克思的一次思想上的自我批判。,意识形态的含义:虚假的观念体系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施蒂纳“唯一者”哲学构成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走上非理性的道路取消了辩证法的思想走上了反人道主义的哲学立场走上了重建宗教的道路,二、唯物主义史观唯物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A:生产物质生活本身B:新需要的产生C:人的生产D:社会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人的视角:A:从关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B:从需要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马克思的“现实的个人”的科学界定:现实的个人:处在自然与历史的交汇处,是自然进化的终结和历史创造的

    21、开端,因此,现实的个人浓人与自然、个体与类之间最基本的关系。不能把在历史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当作无需说明和考察的关系,更不能把这种关系作为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因此,现实的个人是自然进化和历史创造、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矛盾体:,“现实的个人”不是“自然人”:生存条件及人的本性都是实践的结果,都有历史。“现实的个人”不是“现存的人”:现存的人只是一种状态,总是要被超越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必然要与他人形成多方面的联系。“现实的个人”不是没有个性的“共性人”:它总是具有非常具体的自由活动类型和表现。确立了人的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历史主体地位。避免把人与历史对立起来,人沦

    22、为历史的工具;确立了人的历史制约性。避免了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唯物史观的实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意识只是被意识到的存在一个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会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占据统治的地位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每一个时代都的自己时代的原理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每一时代的人们都会遇到前一个时代所留下和大量生产力、资金等。它们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制约因素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唯物史观: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以人的理性、正义等道德原则作为其理

    23、论的先验基础的狭隘立场,科学地说明了人性问题。人性与资本主义社会合法性:一部分思想家从人性出发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肯定其价值。B:另一部分思想家从人性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研究:思辨的人A:舍弃了一切关系而作为终极存在的原子式的个人B:只是存在于想象关系中的“抽象的人”、“类的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

    24、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

    25、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资产阶级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异化与唯物史观,1、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世界市场力量(价值规律)的盲目作用,其本质是供求关系的统治。“用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话来说,这种关系就像古典古代的命运之神一样,把一些王国创造出来,又把它毁掉,使一些民族产生,又使它们衰亡;但随着基础即私有制

    26、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使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2、劳动活动与工人相异化,它是自发形成的社会分工的结果,其本质是人的特定活动范围固定化。“只要分工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每个人就有了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走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

    27、3、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把它为以国家形式出现的阶级统治和阶级斗争,基本质是统治阶级的专政。随着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利益的分化和斗争日趋尖锐,“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第二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16、17世纪)(简单协作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托马斯莫尔(1478-1535)出身于英国贵族。攻读过文学与法律,其父亲是英国皇家高等法院一位法官,他自己也担任议员(26岁)、1523年任下议院议长、1529年任大法官的职务,后来因宗教政治问题与国王意见不合,便辞职退休,两年后被逮捕

    28、入狱,并被判死刑。他的思想反映了劳动人民、特别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愿望和利益。他之所以在历史上占有一重要地位,是因其写的一本书。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这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文献。,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柏拉图的乌托邦思想柏拉图关于理念世界的思想一是自然物的理念,石头、马等;二是人造物的理念,桌子、椅子、床等;三是数学意义上的理念,方、圆、三角,大小、等于等;四是范畴意义上理念如存在、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有限和无限等;五是道德伦理或审美领域的理念,如美、勇敢、节制、正义等,六是“善”的理念,这是最高的理念,是一切知识和真理的源泉。

    29、善如同太阳,太阳让我的感官看见事物世界,善使我们洞察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一个在“善”的理念统率下的等级森严的体系,因此,按照这个“永恒不变的模型”构造出来的“理想国”也是由掌握了“善”的理念的知识的人统治的等级森严的国家。他认为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是缩小了的国家,而人的本性,即所谓的灵魂是由三部分构成:理性、意志、欲望。理性是灵魂里最优秀的部分,当它统率和指导其他部分时,灵魂就有了“智慧”的德性;意志是灵魂用以发起行动的部分,当它坚定不移地执行理性的指示,帮助它控制欲望时,灵魂就有了“勇敢”的德性;欲望是灵魂最低劣的部分,当某种欲望和快乐受到控制时,灵魂就有了“节制”的德性。当意志和欲望

    30、接受理性的指导和控制,各守其职,各尽其性,灵魂就有了自然的和谐,从而具有了最高的德性-正义。,国家也有三个等级,它们的地位、职位和相互关系如同灵魂的三个部分一样相对于理性是“执政者”即统治者等级,应该掌握了真正哲学知识的哲学家,以其智慧来管理国家;相对于意志的是“守卫者”即“军人”等级,它的职能是以其勇敢来帮助统治者进行暴力镇压或防御;相对于欲望的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即劳动者等级,它们的职能是接受上面两个等级的统治,并以自己的劳动产品供养它们。(至于奴隶,根本不是人,只是牛马一样的劳动工具,不在理想国成员之内)这三个等级“各做各的事情而不互相干扰”时,国家就有了和谐一致。从而实现了“正义”,是一个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德性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民主政体,以下犯上,违反了正义的原则,是一种极坏的“乱民”政治;人是不同金属做的,第一、二等级不从事生产,也不占有金


    注意事项

    本文(南大-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讲义优质PPT.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