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

    • 资源ID:555705       资源大小:84.17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

    1、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 看今朝 兢兢业业 谱新篇 齐奋斗 继往开来 盼未来 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

    2、答案】 (1)某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解析】【分析】(1)这个材料的关键句是第三句,关键词是主题书法作品展,举行这次展览的组织是某市楹联协会,按照谁+事件的模式概括即可,注意不超过20个字。(2)“忆往昔”指回忆过去,与之相对的应该是“看今朝”;“革命前辈”是偏正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时代先锋”;“开天辟地”属于并列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继往开来”;“创伟业”属于动宾短语,与之相对的应该是“谱新篇”,故下联应该是: 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故答案为: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

    3、容要点的能力。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2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

    4、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答案】 (1)“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2)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亲近自然,拥抱青春! 【解析】【分析】 题干指出文中的错误是“用误不得体”,据 此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务必

    5、”使用不当,邀请老师参 加活动,不可以命令的语气,可将其删去;“我将到寒舍拜访”一句中的“寒舍”使用也 不当,“寒舍”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应改为“贵府”或是“您家”。 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此题紧扣主题,表述出活动的方式或意义即可,如拟写为:激扬青春,挑战自我。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亲近自然,拥抱青春! 故答案为: “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 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亲近自然,拥抱青春!【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正误的辨析。答题时应注意,仔细分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结合句意、语气、语序、表达是否明白等

    6、方面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答题时应注意,写宣传标语应注意: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 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语言简洁,朗朗上口。3根据你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对联常识的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中秋赏月,小明爸爸提议用对对子的方式为节日助兴。他吟诵了上联“明月映天一轮满”,小明对出下联( ) A.花香千里到门庭B.冷露无声湿桂花C.甘露被宇万家明D.叶脱疏桐秋正半(2)春节将至,小明家要贴一副对联,最佳的选择是:上联_,下联_。 A堂前营草舒眉绿B绿柳吐絮迎新春C爆竹传声又岁除D春风送暖入屠苏E红梅含苞傲冬雪(3)根据端午节的习俗,将下面的对联

    7、补充完整。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_,万水欢歌【答案】 (1)C(2)E;B(3)催龙舟 【解析】【分析】上联:明月(名词)映天(动宾)一轮(数量词)满(形容词), “ 甘露被宇万家明 ”词性与之相对,对仗工整,主题是明月照万家。A、B、D没有数量词,意思关联不紧密,故选C。 要求是春节贴的春联,必须符合过年喜庆、祝福的特点,“ 红梅含苞傲冬雪 ”写腊梅傲雪,“ B绿柳吐絮迎新春 ”写绿柳迎春,二联意思相关,对仗严整,符合要求,A、C、D不符合“ 春节将至 ”的要求。 端午节习俗:食粽子、赛龙舟、 佩香囊、 悬艾叶菖蒲、沐兰汤、栓五色丝线等,下联“ 鼓乐 、 万水欢歌 ”词语提示

    8、,这是赛龙舟的活动,因此“ 催龙舟 ”对“ 映红日 ”。 故答案为:C; E;B。 催龙舟【点评】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实质上是“音节”相等,从词性判断C合适。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答题时应注意,对联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 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结合节日习俗判断对出下联。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9、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可以主要从以下六点加以判断:实践活动是否持续并富有活力;基本实践方式,如手工技艺之于某些传统工艺项目,是否得到保持;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是否得到弘扬;相关社区、群体和传承人的保护、传承及再创造权利是否得到尊重;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 非遗保护工作有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中国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历

    10、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厘清了这一点,就不难把握非遗保护的对象,以及政府在剪纸项目保护中的角色定位,即保护和培育这种大众文化生态,支持开展剪纸活动的习俗和社会实践,让剪纸传统及其技艺在当代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至于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是传承人或爱好者在公序良俗规范下的文化表达权利。(摘自项兆伦用大历史观看非遗)材料二: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统计情况类别数量(项)省份数量(项)民间文学66云南79民间音乐72新疆69民间舞蹈90贵州63传统戏剧13内蒙古53曲艺17青海42杂

    11、技与竞技18西藏41民间美术31四川39传统手工技艺61湖南25传统医药13广西、吉林24民俗96甘肃15备注:湖北、宁夏、重庆、福建、河北、广东、浙江、天津和北京等省市的名录数量都为10项以下,其他省市都暂时没有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改编自肖远平、王伟杰中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及传承人统计分析)材料三: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非遗保护传承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自下而上”的。我国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多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

    12、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非遗虽然被称为“遗产”,但又不像别的已经“固化”的遗产,它是仍然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的传统,也许已经老迈,却不是朽木;也许已见式微,却从未消亡。对于这样活着的文化,在新的时代应有新的内容,非遗也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保护传承的另一条线索是“自上而下”的。随着对非遗的重视,国家的政策、财政的资金为非遗的保护、传播、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保障和支持。 除了政府的引导,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加入进来。西方的圣诞节之所以风行于世,就在于产业的力量,让商家广泛参与。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的形象符号,圣诞歌和圣诞礼物的仪式营造,都成为商家“圣诞大餐”的内容,既调动起人们参与

    13、的兴趣,也让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用好网络传播工具,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摘自杨文博民间工艺如何与互联网结合)材料四: 首先,互联网可以为民间工艺提供广泛的销售平台。互联网的链接功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平台的建立使消费者、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实现无时空障碍的沟通。其次,民间工艺线上推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线下体验机会。线上推广、线下体验是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商业思维。再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提高。互联网时代,商家可以利用消费数据的积累分析出商品的市场反响情况,对不同的消费者有的放

    14、矢,实现更精准的营销策略。(摘自张玉玲活态传承需全民参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非遗项目是否得到有效保护,关键是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B.春节、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C.非遗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因此新时代非遗也应有新的内容。D.在非遗保护中政府要找准角色定位,积极地引导,并且尽量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剪纸是沿用过去的图样,还是创作新的题材,传承人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B.材料二显示,我国少数民族非遗名

    15、录中类别、省份等层面的分布都不均衡。C.非遗虽然仍存活在我们当代生活中,但是缺乏生命力,在新的时代难免消亡。D.政府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了保障和支持,是非遗保护传承中最重要的力量。(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剪纸技艺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不是因为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剪纸图案,而是因为剪纸深深融入了中国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表达,成为很多地方社区和民众生活的一部分。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有些省市暂时没有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而有些省市的名录数量则超过了10项,如云南、新疆、贵州、内蒙古、青海、广东、广西、四川和北京等省市。C.西方的圣诞节因为借助了产业的力量

    16、,让商家广泛参与,所以风行于世,几乎成了世界的节日。D.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心态也随之发生改变,个性化消费需求显著提高,保护非遗,有可能面临基本文化内涵是否得到尊重的问题。(4)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在互联网时代,非遗也要与时俱进,用好网络传播工具,让“传播”与“传承”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活态存在的生命力。(5)联系民间工艺与互联网结合的做法,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做法。广州榄雕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请为其线上推广补全一幅宣传对联。 做法:_。上联:传统镂刻流百世下联:_【答案】 (1)A(2)B(3)B(4)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17、把非遗借助网络“传承”与“传播”比作化学反应,生动形象地写出非遗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表明非遗发扬传统与时俱进的创新性。(5)建立社交平台,加强交流;借助电商线上推广,线下体验;精准定位,找准传播人群;创新镶嵌独匠心 【解析】【分析】(1)A项“关键是传承人群是否得到保持乃至扩大”于文无据,原文说从六个方面加以判断,并无谁更关键的信息。 (2)B正确。A项,“传承人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分析错误,原文意思是说在公序良俗规范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C项,“在新的时代难免消亡”分析错误。从“非遗也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可知这一论断错误;D项,“是非遗保护传承中最重要的力量”分析错

    18、误,文中缺乏依据。 (3)B项“云南、新疆、贵州、内蒙古、青海、广东、广西、四川和北京等省市的名录数量都超过了10项”归类错误,材料二中,广东、北京的“名录数量都为10项以下”。 (4)“化学反应”本义: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语境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非遗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表明非遗发扬传统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5)注意上联“传统镂刻流百世”整体上是主谓结构;“传统镂刻”偏正结构;“流百世”动宾结构。内容上,要根据上述材料,简

    19、要概括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做法。如下联可对应上联的“镂刻”内容介绍“镶嵌”的创新。 故答案为:A;B;B;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非遗借助网络“传承”与“传播”比作化学反应,生动形象地写出非遗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表明非遗发扬传统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建立社交平台,加强交流;借助电商线上推广,线下体验;精准定位,找准传播人群;创新镶嵌独匠心【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是说明文常有的题型,这样的题非常简单,答题时首先要整体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从中筛选出与题目中有关的句子,分析其有无差别即可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

    20、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把题目中各个选项与原文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其说法是否与原文相符,最后选出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4)此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要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全文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理解。要我们赏析的句子一般都是有特点的句子,要么是运用了精彩的修辞

    21、,要么是运用了恰当优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么是运用了特殊的写作手法,要么是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要么是表达作者情感、揭示主旨的句子。 (5)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以及补写对联的能力。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提炼出所有信息。解题时要注意筛选要点,合理取舍。拟写对联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

    22、,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夏至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沏茶熏香,听夏虫(yn)_喝小巷(yu)_深,院子里(fn)_星点点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n)_眠宵漏夜短夏梦正长。(2)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_”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

    23、因此有“_”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_”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答案】 (1)吟;幽;繁;酣(2)C;A;B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吟”的右边不要写成“令”,“酣”左边不要写成“西”。 (2)从“ 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 ”可知应选C;从“ 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 ”可知应选B;从“ 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可知这里应选B。 故答案为:吟;幽;繁;酣 C;A;B【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这样的题目既是对汉字积累的考查,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答题时

    24、一定要结合语境选用正确的汉字。 本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这段话的大意,然后再根据谚语的意思进行选择。6班上开展主题为“推进诚信建设,强化规则意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准备。 (1)【观点论述】何先生在当当网的一次促销活动中,以每台三千多元的价格抢购了7台苹果笔记本电脑,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拒绝发货。商家表示愿赠送小礼品作为赔偿。对于商家的赔偿提议,何先生表示拒绝。 如何看待此次买卖纠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与战国时期一个以信变法的传奇故事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复述出来。(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我国历

    25、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信”的典故,请结合以上内容,补出下联。 上联:曾子杀猪言而有信下联:_【答案】 (1)我认为卖家的行为是失信的表现,赞成买家的做法。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2)商鞅为获得民众信任,说能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有赏。百姓不相信,有个人搬了,商鞅给了他赏金。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3)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解析】【分析】(1) 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学生能否抓住文字中的关键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这类题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把握关键点的能力,难点是组织准确有序的语言再表达。本题属于

    26、开放性试题,商家却以标错价格为由拒绝发货,表示愿赠送小礼品作为赔偿,是失信的表现。买家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黄铜)。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 (3)本题考查拟

    27、写补写对联。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上联:曾子杀猪言而有信,曾子为了教育孩子养成诚信的性格,兑现承诺杀猪教子,信守承诺。下联:商鞅立木一诺千金。 故答案为:(1)我认为卖家的行为是失信的表现,赞成买家的做法。因为买家已经付款,卖家拒不发货就是违背了对客户的承诺。买卖双方都信守承诺,强化规则意识。 (2)商鞅为获得民众信任,说能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人有赏。百姓不相信,有个人搬了,商鞅给了他赏金。百姓自此相信新法令,秦国日益强大。 (3)商鞅立木一诺

    28、千金 【点评】(1)本题考查针对材料发表见解。答题时应注意,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需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答题时应注意,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语言对仗的含义是什么呢?通常我们提到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

    29、单词数”相等,其实质上是“音节”相等。 7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2)【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讲一讲学习历程;_;_;绘一绘前程美景。 (3)【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

    30、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 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拟写:_,_。(_)(4)【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答案】 (1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初一语文语言运用题训练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