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doc

    • 资源ID:5555575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doc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开始了( C )A. 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 B.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 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 C )A. 资本主义社会 B. 新资本主义社会 C. 新民主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 )A. 社会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B. 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C. 共产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D. 民主主义体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4. 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

    2、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C )A.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D.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C )A. 无偿没收的政策 B. 有偿征用的政策 C. 和平赎买的政策 D. 利用限制的政策6.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 A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 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7.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 A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C.关于正确处理人

    3、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 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8. 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围绕的基本方针是( A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 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9. 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是A.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10. 毛泽东在1957年2月的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B ) A. 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B.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 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

    4、矛盾 D. 正确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1.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 )A.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C.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 力争上游、多快好省12毛泽东提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 C ) A军事工作 B文化工作 C思想政治工作 D政治经济工作13. 新中国建立后发生的一次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左”倾错误是( B )A. 反右斗争扩大化 B. “文化大革命”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14. 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失败的是( B )A. “四人帮”“组阁”图谋的破产 B.

    5、 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C. 天安门事件的发生 D.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5. 1966年5月至 1976年10月的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 C )A. 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 B.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C. 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D.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 C )A. 1949年10月 B. 1956年10月 C. 1971年10月 D. 1978年10月1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是( B )A. 中共十届一中全会 B.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6、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8. 1981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是( C )A. 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19.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D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 中共十五大提出了( D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B.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D.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1.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 D )A. 党在社会主义初

    7、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二、多项选择题1.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的历史,经历了的发展阶段是( ABCD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 B.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C.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D.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E.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体现在( ABCDE )A. 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 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 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

    8、. 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E. 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3. 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经济成份包括( ABCDE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C.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E.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4. 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的两面性是( DE )A. 革命性 B. 妥协性 C. 落后性 D. 剥削工人取得利润E. 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5.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 ABCD )A.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

    9、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 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6. 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 BCD )A. 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改造 B. 对个体农业的改造C. 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 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E. 对小资产阶级的改造7.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的对待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方针是( ABCD )A. 古为今用 B. 洋为中用 C. 百花齐放 D. 推陈出新 E. 兼容并蓄8.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的经济建设“两条腿”走路方针包括( ABCD )A. 工业和农业并举 B. 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C. 中央工业和地

    10、方工业并举 D. 大中小企业并举E.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9.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包括( BCD )A. “三个代表” B. 科学发展观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E. “三步走”发展战略10.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不断提高( ABCDE )A. 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B.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C.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E. 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三、简答题1、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

    11、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地建立起来,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有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

    12、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4、陈云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是什么?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5、简述人民公社体制的基本特点。 人民公社体制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原来一二百户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被合并成拥有四五千户甚至一两万户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公有化程度高,原来经济条件各不相同的农业

    13、生产合作社被合并以后,主要财产归人民公社所有,收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和分配。这种体制严重脱离了农村的生产力水平。6、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而且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7、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

    14、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8、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怎样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第一,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

    15、理论家。第二,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第三,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一,结束了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第二,结束了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

    16、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第三,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第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凝聚和调集全国的力量,以造福于全国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这就为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2、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

    17、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18、。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地。而且,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可避免地要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总之,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是必要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第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第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第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第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第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第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第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