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学名词解释.doc

    • 资源ID:5555549       资源大小:160.50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学名词解释.doc

    1、教育学名词解释1.广义教育-指一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接受的一切有目的的社会生活影响的总和。2.狭义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下,对受教育者施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3.人的发展-是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4.遗传素质-是指先天继承下来的、与身俱有的生理解剖特点。5.教育先行-就是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使教育在适应现存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适当超前于社会生

    2、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其中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应当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在人才培养上要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近期与远期的需要,目标、内容等方面适应超前。6义务教育-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7.教育方针-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的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制定教育政策的总依据。8.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体力与智力充分发展、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

    3、展。9.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的教育。10. 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力和运动能力,养成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11. 智力因素-是在人们的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12.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13.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学

    4、校教育活动。14.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15.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16. 教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常采用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不同方式。17.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见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班,教师分别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根据统一的教材和要求,向全班学生 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8.自我教育-指学生自己依据一定的道德原

    5、则和规范,自己教育自己,进行学习和涵养锻炼,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19.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20.教育合力-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21.观查法-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考察的一种方法。22.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谈话、问卷、观察等特定的调查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可靠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达到掌握教育实情、解决教育问

    6、题的研究方法。23.教育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对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评价,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24.加权定量评分法-指对评价对象 各方面的特性或其总体状况进行评分赋值,运用加权求和的公式统计评分结果,以判明其价值的评价方法。25.教师的劳动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培育人的劳动。具体包括: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劳动时空范围具有连续性和广延性;劳动过程和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26.教师的任务贯彻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任务有:教好功课;加强思想品德

    7、教育;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等。27.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勇于坚持真理、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现代价值取向和现代人思想素养。28.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育人观;正确的学生观;现代的教学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29.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热爱教育,忠诚人民教育,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诲人不倦;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刻苦钻研,虚心求进;团结协作,尊重集体,互勉互进。30.教师的知识素养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比较扎实的教育知识。31.

    8、教师的能力素养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维能力;周密、精细的组织教育活动能力;广泛、活跃的社会交往能力;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机智的教育应变能力;冷静、沉着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新课程理念试题-选择题1、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A B. C. 2、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有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

    9、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 )A 均衡性B 综合性C 选择性3、新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倡导( )A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B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C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4、新课程在课程管理方面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 )A 国家统一管理课程B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 学校自主管理课程5、下列属于课程改革提出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的校内外课程资源有( )A 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B

    10、各种社会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C 信息化课程资源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A 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B 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C 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7、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 )A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8、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任务有( )A. 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B.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C.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

    11、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9.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考试、选拔方式。A.学生自由选择B.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C.综合评价的10.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逐步实现( )A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变革B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C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11、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A)选择。A必然 B必要 C必需 12、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B)。A改革B创新 C变革13、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A)。A发挥 B

    12、发展 C发扬14、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C)。A变革 B改变 C变化1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B)条件。 A重要 B基本 C必要16、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C)环节。A重要 B必要 C首要17、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B)。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1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C)。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

    13、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19、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D)。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20、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A)。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21、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B)。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22、学科教学要以(C)为本。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C、人的全面发展 D、提

    14、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3、课程不是教学的(A)。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24、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C)去实施教。A、嘴 B、耳 C、心 D、眼25、学生的主体是(C)。A、教师 B、家长 C、学生 D、学校26、对待师生关系上不应当强调(A)。A、服从 B、尊重 C、赞赏 D、引导27、教师是学习的(D)。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28、新课程主张课堂让学生至少有(B)时间的活动。A、1/3 B、2/3 C、1/2 D、1/429、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30、教师提高研

    15、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31、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32、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3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 ( )A时代的要求 B教学要求 C家长的要求 D学校的要求34、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教材改革 B课堂教学改革 C课程改革 D教师素质提高35、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的依据是 ( )A教学大纲 B

    16、学生发展特点 C国家课程标准 D课程改革纲要36、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 )A积极性、主动性、有效性 B针对性、时效性、积极性C针对性、科学性、主动性 D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37、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本次课改实行 ( )A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B省、县、乡三级课程管理C教育部、教育局、教务处三级课程管理 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3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 )A保持距离,建立威严 B加强了解,打成一片 C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D相互尊重,共同提高39、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有利于 ( )A教

    17、学方法的变革 B教学过程的变革C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 D学习方法的变革40、下列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一组是 ( )A科研院所、科技馆、多媒体教室 B教科书、实验室、博物馆C家长、教师、工厂 D自制教具、校园草坪、阅览室41、下列对教材理解正确的是 ( )A教材就是教科书 B教材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教学资源C教材就是课程 D教学参考书不属于教材42、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43、下列关于多元智能理论论述正确的是 ( )A人类至少有7种以上的智能,每一种智能作用不同,有的重要,有的是次要的。B教育评价应

    18、该是多渠道的,采用多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评价的。C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统一的表现形式,所以存在统一的评价标准D各种智能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他们有共同的发展规律。44、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45、下列关于教学设计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教学设计具有灵活性的特点B教学设计的方案一般不能修改C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包括学习目标、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D教学设计需要用系统的方法进行设计46、新课程中教师

    19、角色将发生转变正确的是 ( )A.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成果推广者。C.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模仿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独立的教师。47、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48、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做的是 ( )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研究

    20、教材。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研究学生特点A B C D49、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新的要求是 ( )A教师对教科书的忠实取向B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C不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D只需掌握具体性的专业知识,不需要掌握方向性的专业知识50、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是 ( )A 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课堂统一C让学生学会知识 D师生的交往互动51、体现今后考试改革方向的是( )突出考试的诊断、选拔和发展功能 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

    21、育观。 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A B C D5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问题性 B开放性 C过程性 D综合性53、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C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D创新教育理念54、新课程改革中,学科课程目标均由下列哪些方面构成 ( )知识与技能目标 德育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B C D55、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 )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教师观的转变 学生观的转变 教学观的转变 评价观的转变A B C D56、新

    22、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 )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A B C D57、现行的教学大纲明显存在的弊端是( )教学目标上只规定知识方面的内容内容偏难、深、窄、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只强调教学过程,忽视课程的其他环节“刚性”太强,缺乏弹性和选择性A B C D 58、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课标

    23、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A B C D59课程标准对下列哪项内容没有做硬性的规定( )课程目标、内容 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基本标准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和课时安排 评价基本标准和评价具体方法A B C D60、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 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A B C D61、现行的课程体系形成于( )A信息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经济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30、

    24、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调整原则是 ( )均衡性 综合性 选择性 系统性 实用性A B C D62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C.)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环境意识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A. B. C. D. 63。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C.)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64。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4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A.知识、技

    25、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6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6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 B)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68 在“对话?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C)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26、6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B.)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7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7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72 。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

    27、政府的支持7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7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7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76、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A )几部分。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7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及即(D)。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学名词解释.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