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讲解第2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docx

    • 资源ID:5551906       资源大小:235.02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讲解第2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docx

    1、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讲解第2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第2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3.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量、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4.了解溶液的含义。5.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6.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7.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考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应用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明要点查漏

    2、补缺1与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相关的NA的应用(1)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标准状况下的非气体均不适用22.4 L/mol进行物质的量的计算;(2)常见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溴、H2O、HF、苯、 CCl4、CH2Cl2、CHCl3、CH3OH、CH3CH2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除新戊烷)均为液体;SO3为固体。2与物质的组成相关的NA的应用(1)稀有气体、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数目;(2)一定质量含核素的物质中的质子、中子、电子或原子的数目;(3)Na2O2、K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4)等物质的量的羟基与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电子或原子数目;(5)等质量的最简

    3、式相同的有机物(如烯烃)、同素异形体、N2与CO、NO2与N2O4等具有的原子、分子数目;(6)一定物质的量的有机物中共价键的数目(苯环、萘环中无碳碳双键);(7)一定物质的量的SiO2中含SiO键、金刚石(或石墨)中1 mol C中含CC键、1 mol P4中含PP键的数目。3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NA的应用(1)歧化反应类:Na2O2与CO2、Na2O2与H2O、Cl2与NaOH(冷稀、浓热)等;(2)变价金属(Fe、Cu)与强弱氧化剂(Cl2/Br2、S/I2)反应类;(3)Fe与浓/稀硝酸、Cu与浓/稀硝酸反应类;(4)足量/不足量Fe与稀硝酸、足量Fe与浓硫酸反应类;(5)足量KMnO

    4、4与浓盐酸、足量MnO2与浓盐酸反应类。4与可逆过程相关的NA的应用(1)弱电解质溶液中各微粒数目和浓度,如CH3COOH、NH3H2O溶液中分子和离子数目;(2)能水解的盐溶液中各微粒的数目和浓度,如CH3COONa、NH4Cl溶液中各微粒数目;(3)可逆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数目和浓度,如2NO2N2O4、2SO2O22SO3、合成氨反应等。5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推论相同条件T、pT、VT、p结论思维深化做一做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1)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2)标准状况下,22.4 L氨

    5、水含有NA个NH3分子。()(3)标准状况下,22.4 L的SO2中含有SO2的分子数为NA。()(4)常温常压下,22.4 L N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2NA。()(5)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6)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答案:(1)(2)(3)(4)(5)(6)【突破陷阱】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2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1)17

    6、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2)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3)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4)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NO2分子数为0.1NA。()(5)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6)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答案:(1)(2)(3)(4)(5)(6)【突破陷阱】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

    7、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2)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3)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5)50 mL 12 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答案:(1)(2)(3)(4)(5)【突破陷阱】记“组成”,突破“结构”判断陷阱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

    8、,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3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4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NA。()(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4)25 时,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5)含1 mol FeCl3的溶液水解形成Fe(OH)3胶粒数目为NA。()(6)1 L 3.0 molL1的

    9、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的数目为3NA。()答案:(1)(2)(3)(4)(5)(6)【突破陷阱】审“要求”,突破“离子数目”判断陷阱一审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二审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三审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3)100 g

    10、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答案:(1)(2)(3)(4)【突破陷阱】记“隐含反应”,突破“粒子组成、电子转移”判断陷阱在“NA”应用中,常涉及以下可逆反应:12SO2O22SO32NO2N2O4N23H22NH32Cl2H2OHClHClO3NH3H2ONH3H2ONHOH题组练对点提能题组一阿伏加德罗常数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 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B1 mol Cu和足量热的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C标准状况下,22

    11、.4 L N2和H2混合气中含NA个原子D3 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解析:A项,23 g钠的物质的量为1 mol,而1 mol钠0.5 mol氢气,即生成0.5NA个氢气分子,错误;B项,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二氧化硫,而非三氧化硫,错误;C项,标准状况下22.4 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而氮气和氢气为双原子分子,故1 mol混合气体中含2 mol原子,即2NA个,错误;D项,由于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后,铁的价态变为,故3 mol铁失去8 mol电子,即8NA个,故D正确。答案:D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 g CH3O

    12、H含有的化学键数为0.4NAB0.1 mol FeCl3水解制得的Fe(OH)3胶体中胶粒数是0.1NAC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足量水,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0.2 g D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 0.1NA解析:A项,根据甲醇的结构式判断1 mol甲醇分子中含有5 mol化学键,3.2 g CH3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有的化学键数为0.5NA,错误;B项,氢氧化铁胶体胶粒为大量氢氧化铁分子的集合体,0.1 mol FeCl3水解制得的Fe(OH)3胶体中胶粒数小于0.1NA,错误;C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标准

    13、状况下,2.24 L Cl2溶于足量水,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NA,错误;D项,一个DO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 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10,0.2 g DO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均为0.1NA,正确。答案:D题组二理解公式推论,破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3同温同压下,x g甲气体和y g乙气体占有相同的体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y等于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Bxy等于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Cxy等于同温同压下甲与乙的密度之比Dyx等于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压强之比解析:A项,由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则x g甲气

    14、体和y g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即,推出xyM甲M乙,故正确;B项,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而x与y不一定相等,故不正确;C项,同温同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质量比,故正确;D项,等质量的甲、乙的压强之比为p甲p乙n1n2M乙M甲yx,故正确。答案:B4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甲乙 B气体体积:甲乙C摩尔体积:甲乙 D相对分子质量:甲乙答案:D反思归纳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可概括为“三同定一同,两同见比例”,可用VnVm及mV等公式推导出:1同温同压时:(1)V1V2

    15、n1n2N1N2;(2)12M1M2;(3)同质量时:V1V2M2M1。2同温同体积时:(1)p1p2n1n2N1N2;(2)同质量时:p1p2M2M1。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m1m2。题组三练真题明考向5(2016全国高考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答案:A6(2015全国高考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 g

    16、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答案: C备考导向高考题型是选择题,试题综合性强,覆盖面广。试题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展开,与气体摩尔体积、原子结构、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及可逆反应等知识结合。创新练押题预测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mL 1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B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

    17、NA,则阳极质量一定减少64 gC1 mol Cl2与过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11.2 L乙醇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为NA解析:A项,Na2CO3溶液中CO水解导致CO数目减少,错误;B项,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溶解的金属除铜外,还可能有锌、铁等,若阴极得到的电子数为2NA,则阳极减少的质量不一定是64 g,错误;C项,氯气反应后均生成1价的氯离子,1 mol Cl2与过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正确;D项,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是气体,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分子数大于NA,错误。答案:C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4 g质量分数

    18、为4%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08NAB反应3H2(g)N2(g)2NH3(g)H92 kJmol1,若放出热量4.6 kJ ,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C常温常压下,28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无法计算D6.4 g Cu与40 mL 10 molL1浓硝酸作用生成NO2的分子数为0.2NA解析:A项,34 g质量分数为4%的H2O2水溶液中,H2O2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0.04 mol H2O2中含有0.08 mol氧原子,由于溶剂水中也含有氧原子,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远大于0.08NA,错误;B项,放出4.6 kJ热量消耗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

    19、05 mo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0(3)20.3 mol,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3NA,正确;C项,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含2NA个碳原子,错误;D项,40 mL 10 molL1浓硝酸中含有HNO3的物质的量为0.4 mol,6.4 g铜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铜与浓硝酸完全反应生成NO2时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0.4 mol,而浓硝酸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变为稀硝酸,故0.4 mol HNO3不能完全反应生成NO2,还有部分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错误。答案:B考点二|一定物质

    20、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1页明要点查漏补缺1明确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四数据”(1)记录质量或体积的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如所需NaCl质量为14.6 g,不能写成14.60 g。(2)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作答时要标明容量瓶规格。(3)转移溶液时要洗涤烧杯23次。(4)定容时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2抓住实验操作中的“五个点”(1)容量瓶使用前应先检漏。(2)称量NaOH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不能直接放在纸上称量。(3)稀释浓硫酸应先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再倒入浓硫酸。(4)转移溶液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5)读数时,眼睛要平视,定容时应使溶液的

    21、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3归类记忆溶液配制时引起误差的原因(以配制NaOH溶液为例)(1)导致cB偏低的错误操作:垫滤纸称量NaOH固体;左码右物(用游码);称量时间过长(潮解);洗涤或转移时溶液溅出;未洗涤烧杯及玻璃棒;超过刻度时用胶头滴管吸出液体;定容时仰视;定容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2)导致cB偏高的错误操作:砝码生锈;定容时俯视;未等溶液冷却至室温就定容。(3)定容时俯视、仰视对结果的影响:务必确保按眼睛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的顺序,做到“三点一线”。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4换算关系会推导(1)气体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标准状况下

    22、,1 L水中溶解某气体V 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cm3,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则cmolL1。(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c(c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溶液的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5两条规律理解透(1)稀释定律如用V1、V2、c1、c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如用m1、m2、w1、w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有m1w1m2w2。(2)混合规律同一溶质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的判断方法:设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1和w2的两溶液混合后所

    23、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两溶液等质量混合:w(w1w2)。两溶液等体积混合a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大于溶剂的密度,则w(w1w2),如H2SO4溶液。b若溶液中溶质的密度小于溶剂的密度,则w(w1w2),如氨水、酒精溶液。思维深化做一做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2)配制硝酸亚铁溶液时,将硫酸亚铁晶体溶解在较浓的硝酸中再加水稀释。()(3)将12.5 g CuSO45H2O溶解在95.5 mL水中,配制浓度约为0.5 mol/L的硫酸铜溶液。()(4)配制质量分数约为10%的稀硫酸可以将10 mL质量分数为9

    24、8%(密度为1.84 g/mL)的浓硫酸加入盛有162 mL蒸馏水的烧杯中。()(5)由明矾溶液制取KAl(SO4)2可以将溶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6)检查是否漏水是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仪器使用的第一步操作。()(7)配制1 L 0.010 molL1的纯碱溶液时用精度为0.1 g的天平称取1.06 g Na2CO3。()(8)在容量瓶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滴加蒸馏水,则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答案:(1)(2)(3)(4)(5)(6)(7)(8)2某实验需用960 mL 0.2 molL1的稀H2SO4,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的浓H2SO4来配

    25、制。(1)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2)应用_mL的量筒量取浓H2SO4_mL。(3)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填写标号)。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c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 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凹液面的最低处和标线相平d定容后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4)判断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量取浓H2SO4时俯视读数。_。定容时溶液温度高于室温。_。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26、_。容量瓶洗涤后内有少量蒸馏水。_。(5)定容时应先用小烧杯沿玻璃棒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_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_为止。答案:(1) 1 0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2)2010.9(3)bc(4)偏低偏高偏高无影响(5)12 cm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题组练对点提能题组一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016浙江高考卷)为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过程中向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2)(2015福建高考卷)称取2.0 g 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27、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答案:(1)(2)2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解析:A项,托盘天平称量时,应为“左物右码”,错误;B项,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溶解,正确;C项,转移溶液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D项,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错误。答案:B题组二有关浓度的换算3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溶于m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w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密度为 gcm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MB物质的量浓度cC溶液的质量分数wD溶液密度解析:由c

    28、知D项正确;由c知B项正确;由w知C项错误;将此式变形后即可得到A项中的式子。答案:C4体积为V L、密度为 gcm3的某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的溶质m g。若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则下列各表示式正确的是()Ac BmVwCw D答案:A题组三溶液稀释规律的应用5取100 mL 0.3 molL1的硫酸溶液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至500 mL,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21 molL1 B0.42 molL1C0.56 molL1 D0.26 molL1答案:B6实验室常用98%(1.84 gmL1)的浓H2SO4配制14的稀H2SO4,此稀H2SO4的密度为1.23 gmL1,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4.6 molL1 B5.7 molL1C3.88 molL1 D18.4 molL1解析:实验室配制14溶液的含义是指取1体积的浓硫酸与4体积的水混合。求算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1 mL1.84 gmL198%)/(1 mL1.84 gmL14 mL1 gmL1)100%30.9%,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2SO4)(1 000 mL1.23 gmL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讲解第2讲化学计量及其应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