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docx

    • 资源ID:551544       资源大小:360.87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docx

    1、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北宋的建立,掌握其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理解宋初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赵匡胤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得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辩证地、长远地看问题的结论;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力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赵匡胤改

    2、革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后果。教学难点:赵匡胤集权措施的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历史小故事:赵匡胤本来是周世宗手下得力大将,跟随周世宗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赵匡胤,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最精锐的一支部队。世宗一死,军权落在赵匡胤手里。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做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

    3、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后周恭帝让了位。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国号叫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经过五十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宣告结束。这段历史向来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演变为一个成语“黄袍加身”。在此之后,赵匡胤是怎样统治宋朝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北宋的政治,了解一下宋太祖的政策得失。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北宋的建立教师讲述: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960年,后周禁军首领赵匡胤(宋太祖)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目标导学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教师简略地介绍,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2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杯酒释兵权”

    4、的故事。说说宋太祖为什么要这样做?答案提示: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所以他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3史料解读。材料一: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兵权;设立枢密院,使“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二者互相牵制,皇帝直接掌握了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即兵将分离局面;实行“守内虚外”“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材料二: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

    5、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材料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4根据材料说说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皇帝直接统辖禁军;设枢密院和三衙掌管军务,枢密院有权调兵,无权领兵,三衙有领兵权力,却无调度之权;“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局面;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致使对外

    6、防守空虚无力,这也是北宋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2)行政方面:削弱宰相权力,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主要派文臣担任知州等。(3)财政、司法方面:设置转运使;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把司法权也收归了中央。5教师结合五代十国的历史,说说在宋代,节度使的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五代十国北宋军权有大军指挥调度权有握兵之重,无发兵之权财权拥有辖区的财政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民权拥有辖区的民政处理权力下派文官做知州和通判,掌管民政、司法人事调度可以自主任命下面官员人事调度权全部归属中央目标导学三:重文轻武的时代1史料解读。

    7、材料:宋朝重文轻武,重内轻外。所以,今天看宋朝历史,就会觉得奇怪。宋朝文化兴盛,经济繁荣,军事上却软弱至极,不堪一击。可实际上,宋王朝这种积贫积弱的局面却是其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千方百计方才达到的长治久安的理想状态。2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讨论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答案提示:(1)经济文化兴盛,但军事上却软弱至极。(2)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3)遇有战事,也由文官挂帅出征。(4)科举考试,文举兴盛,武举录取人数少。3宋太祖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提示: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4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说说由此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

    8、提示: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5重文轻武政策给宋朝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答案提示:(1)积极影响: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2)消极影响:军队战斗力削弱,政府行政效率下降,人民负担加重。6史料解读。材料:关于宋朝GDP的统计。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刘光临先生,据他的统计与推算,宋朝的人均国民收入位于历代最高峰,为7.5两白银,远远高于晚明的2.88两,要到19世纪的晚清,才追得上宋代水平。二是英国的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他认为:“

    9、在9601280年间,尽管中国人口增加了80%,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由4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增加了1/3;以后一直到1820年都保持着此水平。欧洲在9601280年间,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总值则从400美元增至500美元,只增加了1/4。”也就是说,宋代的经济与生活水平,不但在纵向上优于其他时代,而且在横向上也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欧洲。7读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有利有弊,这启发我们国家在实施大政方针时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答案提示:(1)状况:宋朝经济发展较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原则: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要结合国情,实事

    10、求是地、合理地实施各种政策,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就是成功的范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现代民族国家林立、局部地区战火不断的时代,适度的强军政策是绝对需要的。三、课堂总结史学家陈寅恪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宋朝创造了辉煌的经济文化,从太祖立国,到逐步加强君主权力,重文轻武,开创了繁盛的经济文化时代,但也因为重文轻武,造成了宋朝积贫积弱的社会状态,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再现了宋朝的建立和建立后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重点是识记宋太祖采取的措施,难点是如何让学生

    11、在探究学习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在本课中,以材料为突破口,重在突出宋朝采取的那些集权措施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启示。因为本课采用了强烈的材料对比,为学生创设了可思考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宋朝强与弱的反差,使其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误区,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各民族政权建立的基本情况

    12、;结合课本,组织学生辩论澶渊之盟的作用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天龙八部剧照同学们都看过天龙八部吧,那里面的乔峰本来认为自己是什么人?(北宋的汉人)后来发现自己是什么人?(辽国的契丹人)而之后乔峰、段誉、虚竹兄弟三人是娶了哪里的公主?(西夏)当时汉族建立的北宋、契丹

    13、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了一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特殊历史时期。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图片展示。北宋时期形势图2提出问题:北宋、辽和西夏建立政权的基本情况,学生分组制表。民族契丹族汉族党项族政权辽北宋西夏时间916年960年1038年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都城上京东京兴庆重大事件澶渊之盟陈桥兵变重文轻武宋夏议和3.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答案提示:(1)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1史料解读。材料一

    14、: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材料二: 2提出问题: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澶渊之盟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各是什么。答案提示:(1)背景:辽军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2)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3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地评价澶渊之盟?答案提示: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15、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目标导学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史料解读。材料: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和议换得了宋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2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宋夏和议的结果和影响。答案提示:(1)结果: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2)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三、课堂总结辽宋、宋夏关系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对辽来说,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对于北宋

    16、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但就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我们这一节课讲了辽、宋、夏几个政权。这一时期中国政局的特点是民族政权并立。因此,我们对这种状况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各民族在开发祖国的边疆、扩展中国的国土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金的建立、金灭辽与北宋以及南宋建立的基本史实;了解岳飞抗金的英勇事迹,知道宋金议和的内容及影响;认识岳飞抗金的正义性,正确看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和思考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

    17、和战关系,正确认识宋金议和对民族间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补充岳飞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岳飞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从南宋高宗和秦桧的所作所为中得出正确的人生观;通过进一步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加深对岳飞的崇敬之情【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岳飞满江红朗诵音频。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的一支劲旅。郾城大战后,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

    18、“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他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教师讲述:女真崛起的基本情况。(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2读教材,总结金太祖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答案提示: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目标导学二:金灭辽及北宋1提出问题:说说金灭辽的概况。答案提示:女真崛起、金军攻占辽的一些地区后,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

    19、占领的失地,遣使与金相约夹攻辽朝。1125年,辽被金灭亡。2史料解读。材料: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3教师鼓励学生讲述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答案提示: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4引导学生叙述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目标导学三:南宋的偏安1图片展示。金、南宋对峙形势图2教师讲述:南宋建立的基本情况。(北宋灭亡后,赵构登

    20、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3图片展示。岳飞4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答案提示:(1)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2)郾城大捷: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5分组讨论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与内容是什么。答案提示:(1)背景: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2)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6教师总结:宋金议和的最终结果。(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

    21、偏安江南一隅。)三、课堂总结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评价岳飞抗金,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要对民族战争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评价时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应该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在评价岳飞时也要注意角度,不能以民族英雄称呼之,可以称呼其为抗金英雄。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导向。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教学

    22、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发展的具体表现;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理解我国古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

    23、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我国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更美,不仅如此,如今的江南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其实,在我国古代,北方的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领先南方的,直至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才最后完成。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的学习。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的发展1学生回答: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人口分布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提示:南方人口超过北方。2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提示:从唐朝中晚期到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

    24、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3学生抢答: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1)粮食: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常)熟,天下足”的谚语。(2)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目标导学二:手工业的兴盛1图片展示。2根据图片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两宋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

    25、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3)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4)造船业: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目标导学三:商业贸易的繁荣货郎图1教师简略地介绍,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自北宋开始,南方少战乱,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此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促进了商业的繁荣。)2

    26、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答案提示:第一组:市镇发展:(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2)表现:两宋时期最大的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城市可以沿街开铺;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第二组:海外贸易:(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表现: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作用: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组:纸币出现:(1)原因: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2)时期、地

    27、点:北宋前期、四川地区。(3)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4)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3史料解读。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材料二: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4根据材料和所学,师生共同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答案提示:(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政府重视、扶持。(

    28、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5宋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什么?答案提示: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三、课堂总结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实得出历史结论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坚持“史为今用”的原则,达到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我们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很多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为现实服务。例如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学习

    29、,可以从中总结其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还需要从史料中启发学生得出自己正确的认识。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30、【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腾格尔歌曲天堂。“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腾格尔的这首天堂体现了他对自己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他们骁勇善战,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统一蒙古1教师讲述:蒙古兴起的基本情况。(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世纪时,蒙古草原的许多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2根据课本知识说说成吉思汗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答案提示:(1)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万人护卫部队。(2)行政方面: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司法机构。(3)文化方面:创制蒙古文字。目标导学二:西夏和金的灭亡1图片展示。蒙古统一中国形势图2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理清蒙古统一中国的过程。答案提示:灭西夏灭金灭南宋。3学生根据课本整理蒙古灭亡西夏和金的情况。答案提示:(1)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2)蒙古灭金:过程:蒙古和南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