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 资源ID:551496       资源大小:68.3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

    1、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不同。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重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

    2、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奠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奠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 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奠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对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 这种形成渊源上的差异,影响了中西戏剧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影响了戏剧在正统文艺中地位的差异,这些都加强了观众的心态视角的差异。观众心态视角

    3、和戏剧的悲喜色彩的选择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心态视角的差异使得戏剧的悲喜色彩倾向不同。反过来,戏剧悲喜色彩的不同又加强了心态视角的差异。西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肃穆的气氛,和作为戏剧渊源的宗教祭奠的庄重气氛最接近,都是用仰视的心态视角。中国戏曲观众喜欢看喜剧。这和戏曲形成时的娱乐滑稽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反映出的俯视心态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 同样是看悲剧,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也不相同。中国戏曲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冲突的基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西方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都是人对于其强大的对立面,即命运、社会、性格所做的奋力挣扎反抗。如俄狄浦斯之于命

    4、运,哈姆雷特之于性格,斯多芒克之于社会,但他们最后都以毁灭告终。中国戏曲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弱小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有不幸遭遇和无辜受冤的女性。而西方悲剧的主人公多是高贵、威严、有强大力量的帝王将相、贵族富人、神人英雄等。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悲剧是把观众推在高高的道德伦理的评判席上,让观众俯视这些可怜的无辜的弱者,进而对这故事、人物做出道德评判。而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结果,进而产生了“惧怕和怜悯”,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观众从心态上的高位置去俯视演

    5、出,西方观众则从心态上的低位置仰视演出。B.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是因为戏剧作者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C.中国戏曲形成过程呈多元性、娱乐性特征,宗教祭奠仪式对其形成影响并不大。D.具有宗教意味的中国神仙道化剧,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戏剧从业人员的地位及戏剧在正统文艺中的地位都受到了戏剧形成渊源的影响。B.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心态与戏剧形成期人们参加宗教仪式的心态是一脉相承的。C.中国戏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娱乐手段,其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综合的过程。D.观众心态视觉、戏剧悲喜色彩、戏剧形成渊源联系密切,互为

    6、影响,互相强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戏曲观众俯视的心态视角既针对戏曲本身,也针对戏曲主人公。B.美好事物毁灭遂成悲剧,如善良百姓无辜蒙冤、高贵王子最终落难。C.中国戏曲侧重于伦理批判,西方戏剧则侧重于人对其对立面的反抗。D.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对命运、社会、性格的抗争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材料一:近15年来,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已走向世界。不过,随着市场的发展,单纯的“种子输出”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在国内进行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再直接出口到目标国家市场的模式是低水平、低效率的输出模式,实现属地

    7、化的科研、生产、推广、销售才是中国杂交水稻高水平输出模式。”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善德认为。杂交水稻的国际化贸易,在实际运作中受到目标出口国一定的贸易限制。印度是杂交水稻国际市场空间最大的国家,但是印度完全禁止境外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进口。孟加拉国要求相同品种第一次进入后,只可持续2年,过后必须在其境内制种生产才可销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2015年发布的中国种子年报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水稻种子在数量和金额上均以2011年为拐点,前升后降,近几年呈现出趋于稳定的趋势。对于这个现象,业内人士认为是目前将种子作为商品出口的发展模式已经接近天花板。(摘编自 农财网种业宝典)材料二: (

    8、摘编自东方财富网)材料三: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肖国樱认为,稻米净进口283万吨,小麦净进口442万吨,稻米和小麦的自给率均在95%以上,口粮安全性没有问题。大豆持续10年大量进口,反应了我国对蛋白饲料进口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大量进口大豆是因为政府为了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开放大豆政策,即对大豆进口没有配额限制,而对进口玉米、水稻和小麦,中国是有配额限制,超过配额,就征收20%以上的进口税。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大豆净进口9542万吨,约为上年度我国大豆生产量的7.3倍。事实上,肖国樱强调,中国的土地已经维持不了中国人现有的生活水平,失去的是大豆产业和大豆

    9、市场,保障的是中国人口粮的安全。在肖国樱看来,大豆榨油后也用作饲料,它们的进口保障了我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维持了中国人民较好的生活水平。尽管如此,曾任中国水稻所生物工程系第一任系主任的王大元认为,大豆进口主要是作为饲料,从而保证我国人民对肉蛋油奶的需求,一旦国际形势有变,影响大豆的进口,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大量进口大豆存在隐患,政府在这方面的应对预案显得十分重要。肖国樱建议,一方面,我们没有那么多耕地来维持吃好的需求,只有委曲求全选择保障口粮生产、饲料粮外购的策略。另一方面,大豆市场也是一张王牌,是我们手中很重要的筹码,要充分利用好。再就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合作和农业走出去战略,培

    10、育周边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摘编自2017年中国稻米大豆进口量全球第一,中国口粮安全吗?)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数量的增幅最大,但进口金额却出现了负增长,这或许与当年粮食进口单价下降有关。B.中国粮食进口金额的增长率,在2013-2017年之间,经历了“增速下降负增长快速上升”的变化过程。C.从前5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粮食进口数量最多的是2017年,达到了13062万吨,较2013年增加了近1.52倍。D.2018年1-5月,中国粮食进口金额近200亿美元,接近2016年的50%,由此可推知2018年有望超过2016年。5

    1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的杂交水稻虽已走向世界,但形势依旧严峻,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需要改变中国杂交水稻的输出模式。B.按照孟加拉国的相关政策,如果我国向其出口杂交水稻种子,两年后需在其境内制种生产,否则不能销售其它种子。C.我国对蛋白饲料进口的需求量大,加之政府为了保障老百姓基本生活水平,致使近10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D.肖国樱认为,大豆进口不仅保障了我国口粮的安全,也保障了我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但大量进口依然存在着隐患。6.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我国粮食贸易面临着哪些挑战。(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12、,完成79题火中取莲张晓风认识孙超这人,会使人有个冲动想给他写传记,因为太精彩。先从三代前说起吧。轰然一声,三进大屋的第一进炸成平地。接着,第二进也倒了。那是中日战争的年代,地点则在自古以来一直和“战争”连在一起的徐州城。一家人都逃光了,只剩下一位老妇人不动如山,端坐在第三进堂屋里。有个日本军人直走进来,看见她夷然自若地抽着水烟袋,啪哒啪哒,日本人刚入城,是这片沦陷区的新主人,但她是这所屋子的主人,一向就是。现在屋子虽炸了,但主人还是主人,她不打算站起身来。日本军人心虚了,他恭恭敬敬地放了一些东西在桌上,是罐头沦陷区最实惠的礼物。老妇人用大袖一拂,所有的罐头砰砰然全落在地上。依照当时日本军人的

    13、气焰,此刻洗劫全家,亦无不可,但那军人走开了,走到藏书的地方,拿了几本书就走了。那老妇人是孙超的奶奶。她把全家赶走,说:“逃得愈远愈好。”可是她自己却留了下来。只凭一口气,跟整个日本军比强。逃难时,孙超和母亲冲散了,母亲被炸死,父亲也回了老家。开始自己流浪的那一年,他八岁。等胜利还乡,他十六岁,在徐州女师附小读了二年半,又开始第二次的漂徙,平生最拿得出手的资历,大约就是流浪吧!“绝不拿别人的东西!”从小离家,但从来没遭过人白眼,只因家里规矩大,教得严看到别人有好东西,规定先把手背到背后才准看,绝对不去碰一下。这简单而彻底的训练使孙超成为一介不取的人。而且,日后他艺术上也一空依傍,绝不捡现成的便

    14、宜。他永远只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孙超当过兵,在部队的那段日子,他学了两项绝活,其一是射击,其二是针灸,两者都是准确精密的艺术。孙超似乎是一个对准确精密着迷的人。迷上结晶釉以后,他守住窑门口,竟像圣贤守住一颗心似的慎重,虽然窑外有仪器表,窑内有探测锥,两者都可以知道温度,但都不是最精准的办法,最精准的办法还是靠目测。有一次,他看得忘形,竟致瓦斯中毒,全身高烧到四十一度,在医院躺了两个礼拜。等身体好了,他依然时时刻刻去看窑,只是改良通风设备,并且加买了防毒面具。第一次碰陶,是因工作的需要,他买了许多书,累积了许多资料,对于陶瓷这种“窑门没打开之前,完全不敢肯定”的刁钻性格,他深深折服了。面对艺术加科

    15、学的双重难题,他变得斗志昂扬起来。他生平喜欢困难的东西,像二十岁的时候,读那本胡适的古代哲学史,便是一场硬战。一本书看了半年,总算生吞活剥咽下去了,懂不懂不敢说,但至少以后看类似的书就不再觉得困难了。有人把陶瓷艺术叫成“炎艺术”,让人看了不免一惊。世上的艺术,有些真的是要经千度的火来煅,万分的情来炼,才能成形成器的啊!陶瓷艺术就是这一种。陶是奇怪的东西,既可以是小儿无心的玩捏,也可以是一生探之不尽、究之不穷的大学问。看来人也是大化或工或拙的捏塑吧?否则为什么人也是如此单纯又如此复杂的个体?为什么人也是探针指测不明,形制规范不尽,釉彩淋漓不定的一种艺术?人本身也是一种成于水、成于火、且复受煎熬于

    16、火的成品吧?艺术理论上有人颇以为作品因个人的境遇而有悲喜,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莫里哀一生穷愁潦倒,最后死在舞台上,却是喜剧圣手;莫扎特贫病交加,英年早逝,其乐章却华美流畅,如天际朝霞,花溪春水,浑不知人间有忧愁。有的人是奇怪的战士,受创愈重,流血愈多,他愈刻意隐藏怆痛,只让你看、也只许你看他的微笑。孙超似乎也是这种人,看到他的结晶釉,清澈美丽,透明处是雪,艳异时似紫水晶原矿,令人想起云母,想起冰河,想起菲薄匀整的细胞切片图。我虽因性情所趋,一向比较偏好质木素朴之美,也不得不承认孙超所经营的精致无瑕的艺术。这种精纯唯美,几乎可以解释为一种赌气。命运,你要给我砂砾吗?好,我就报之以珍珠。命运陷我

    17、于窑火吗?我就偏偏生出火中莲花。一只陶皿,是大悲痛大磨难大创痕之余的定慧。那些一度经火的器皿,此刻已凉如古玉,婉似霜花。经过火但不要让你看到烟熏火燎之气,经过火但只容别人看到沉静收敛的光华。我说到哪里了?是孙超的半生?还是他的火中取莲的结晶釉?我自己也弄不分明了。 (有删改)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塑造孙超奶奶的沉勇形象,文章既从正面叙写她坚决留守家中一事,又用日本军人的表现侧面衬托。B.作者把孙超流浪的经历称之为“平生最拿得出手的资历”,戏谑之词中饱含着作者对孙超的怜惜之情。C.文章第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人究竟是不是大化或

    18、工或拙的捏塑”的思考与困惑。D.作者在第自然段中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且将整句与散句结合,使得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深长。8.本文题目“火中取莲”有哪些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9.本文读来有一种“厚重”之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份“厚重”的。(6分)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袁甫,字广微,嘉定七年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入对,论:“君天下不可一日无惧心。今之可惧者,端良者斥,谄谀者用,杜忠臣敢谏之门,可惧也;兵戈既兴,馈饷不继,根本一虚,则有萧墙之忧,可惧也。”迁校书郎,转对,言“边事之病,不在外而在内

    19、”。移提举江东常平。适岁旱,亟发库庾之积,遣官分行振济,饥者予粟,病者予药,又告于朝曰:“江东或水而旱,或旱而水,重以雨雪连月,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行部问民疾苦,荐循良,劾奸贪,决滞狱。诣学宫讲说,创书院贵溪之南,祠先儒陆九渊。岁大旱,疫疠大作,创药院疗之。前后持节江东五年,所活殆不可数计。时朝廷以边事为忧,史嵩之帅江西,力主和议。甫奏曰:“抑朝廷亦未免易于用人也。”疏入,不报。遂乞归,不允。未几,擢嵩之刑部尚书,复奏疏云:“臣于嵩之本无仇怨,但国事所系,谊难缄默。”嵩之诰命,终不与书行。喜熙元年,迁中书舍人。入见,帝问边事,甫奏:“当以上流为急,议和恐误事

    20、。”嵩之移京湖沿江制置使、知鄂州川,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翼日,权吏部侍郎。又奏边事,和议令边患踵至,疏留中不行。引疾至八疏,赐告一月,遂归。从臣复合奏留之,寻命兼修玉牒官兼国子祭酒,皆辞不拜。改知嘉兴府,知婺州,皆辞不拜。迁兵部侍郎,奏:“危亡之祸,近在旦夕,乞秉一德,塞邪径。”迁吏部侍郎。时边遽日至,甫条十事,至为详明。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卒,赠通奉大夫,谥正肃。(节选自宋史袁甫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

    21、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B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C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D甫奏曰/嵩之轻脱难信/去年嵩之在淮/西楫由淮西而来/北军踵之/今又并湖南付之/臣恐其复以误淮西者误湖南/疏留中不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第一: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一名,即状元。元明清时,通过殿试者皆称进士,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22、。B持节江东:在江东任职。汉代以后,掌管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持节可杀无官职的人。江东一般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C国子祭酒:我国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传授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礼仪是祭祀,所以国子监主管被称为祭酒。D吏部尚书:古代六部中吏部的最高长官。吏部掌管天下文武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负责人有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甫心系国事,多次进言。他关心国事,针对当朝实际情况,多次上奏论述个人治国理政的见解,即使不被回复或被搁置仍屡次进谏。B袁甫体恤百姓,兴利除

    23、弊。调到江东常平时正逢大旱之年,他拿出府库的积蓄,及时向朝廷禀告,亲自巡察各地,多方解决民生疾苦。C袁甫反对议和,立场坚定。当时边患严重,但议和之声不断,他接连上奏,反对任用议和派,为此还主动辞职,并多次拒绝朝廷的任命。D袁甫深谙时弊,思虑深远。他提醒皇帝要有戒惧之心,边事弊病应重视整肃朝纲;边关不断告急,他呼吁要革新,改变十大错误做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兵戈既兴,馈饷不继,根本一虚,则有萧墙之忧,可惧也。(5分)译文: (2)道殣相望,至有举家枕藉而死者。此去麦熟尚赊,事势益急。(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

    24、415题。真珠帘山村水馆参差路宋陆游山村水馆参差路。感羁游、正似残春风絮。掠地穿帘,知是竟归何处?镜里新霜空自悯,问几时、鸾台鳌署。迟暮,谩凭高怀远,书空独语。自古儒冠多误。悔当年、早不扁舟归去。醉下白苹洲,看夕阳鸥鹭。菰菜鲈鱼都弃了,只换得、青衫尘土。休顾。早收身江上,一蓑烟雨。【注】本词选自放翁词编年笺注(增讨本)。鸾台:借指朝廷高级政务机构。鳌署:指翰林学士院。书空: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典出晋书殷浩传:“浩虽被融放,口无怨言,夷神委命,谈泳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戚。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A.词人善用比喻,上片中以“残春风

    25、絮”自喻,以“镜里新霜”喻白发,都很巧妙。B.“早不扁舟归去”中“扁舟归去”与“明朝散发弄扁舟”中“弄扁舟”都指退隐。C.下片划线句是说词人为报效国家抛弃了富贵安逸生活,却只做了四处奔波的小官。D.化用前人词句是本词的特色,如“一蓑烟雨”就来自苏轼词“一蓑烟雨任平生”。15.本词主要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1)“ , 。”一句将“别”字形象化,把彼此眷恋之情、离别之恨、无可奈何之心表现得神情逼真,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雨霖铃)(2)古人把酒浇在地上以示祭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一句,苏轼以酒酬月来寄托自己

    26、的感情。(3)古代诗词往往以简洁的文辞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场面,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仅用“_,_,_”三句,便写出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下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两句诗出自唐末王贞白的白鹿洞,它是诗人在白鹿洞求学时勤勉不倦的写照。登上_的庐山五老峰东南麓,可见枝叶掩映的白鹿洞书院,经几百年岁月打磨,她依然氤氲着书卷墨香。1179年,理学大家朱熹曾造访书院,见残垣断壁,深感惋惜,遂向朝廷呈报修复书院的建议。但朝廷并未采纳,而朱熹依然坚持己见,自任洞主,制定教规,聘师聚徒,划

    27、拨田产,_。在 “朱陆之辩”后,朱熹还邀请心学大家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升堂讲学,( )。不仅如此,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亦为后世诸多书院效仿,影响深远。揭示共五条要求,有四条涉及教人如何为人处世,只有一条谈及做学问,这在当时科举既成“_”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宝贵的。揭示不仅对中国书院发展意义重大,对朝鲜、韩国、日本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10年,白鹿洞书院与韩国绍修书院缔结为友好书院。书院虽然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文化交流活动,对传承、弘扬和挖掘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一系列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艺思潮已在海外_。这些作品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

    28、海外拥有强大的感召力,成为对外交流过程中的独特的“使者”。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人杰地灵 惨淡经营 原始要终 光风霁月B.钟灵毓秀 踽踽独行终南捷径 光风霁月C.人杰地灵踽踽独行 原始要终 蔚然成风 D.钟灵毓秀 惨淡经营 终南捷径 蔚然成风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并镌刻入石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B.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也被镌刻入石C.并将陆九渊关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镌刻入石D.关于陆九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论述,他镌刻入石19.文中画横线的句

    29、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书院虽然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文化交流活动,对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B.虽然书院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这种文化交流活动,对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C.书院虽然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这种文化交流活动,对传承、弘扬和挖掘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D.虽然书院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始终延续,文化交流活动,对传承、弘扬和挖掘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20.下面是某校开展“语言得体”主题学习过程中搜集到的部分

    30、材料,请从中提取出一条语言运用得体的规律并以其中的两则材料为例加以分析。(5分)某医院在大门口张贴春联:大财源日进斗金行旺运,好生意招财进宝开门红。为助兴老人生日宴会,某君高歌: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某单位举办活动,在给兄弟单位的请柬上写道:务必准时出席。某幼儿园教师对小朋友作自我介绍说:我在唱歌、跳舞等方面多有建树。某学校校庆日广播:今天是我校8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全部开放。21.仿照画横线的句子,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三个人物,另外续写3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要求符合名著内容,句式基本一致,每部作品只能选择一个人物。(6分)家 红楼梦 三国演义 老人与海哈姆雷特 堂

    31、吉诃德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文学大师们刻画了许多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可悲,或可鄙;或可笑,或可爱;或可叹,或可怜;或可敬,或可惜。正如阿Q,屈辱失败的经历让人觉得可悲,而自欺欺人的麻木又让人觉得可鄙; ;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在某景点,一对外国夫妇和一对中国夫妇在长椅上坐着休息,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一边玩耍,一不小心两个小孩都摔倒哭了起来。外国父母仍然在一旁聊天,好像没有听到看到;中国父母忙上前把两个孩子都扶起来并轻言安慰。这对外国父母对中国父母很不满地说:“就应该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你们把他扶起来,只会造成孩子对周围人的依赖!”中国父母也非常生气,回答说:“你们这样的父母太冷漠,孩子心里会很受伤,他会怎么看这个世界!”他们的争执引来很多人围观,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