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常见句式理解.docx

    • 资源ID:5513615       资源大小:23.0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常见句式理解.docx

    1、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常见句式理解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常见句式理解【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申之以孝悌之义2: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A、徘徊于斗牛之间B、何为其然也C、悟言一室之内D、有感于斯文3: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选出句式不同类的一项()非弗思也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赵氏求救于齐于

    2、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这过者何后之有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敢以烦执事A、B、C、D、5: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例:戍卒叫,函谷举,举人一炬可怜焦土。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B、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C、虽董之以严刑D、不拘于时,学于余6:写出文言句式的类型【小题1】渐见愁煎迫( )【小题2】当其欣于所遇( )7: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3分 )译文:(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分 )译文:(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

    3、友麋鹿。( 3分 )译文:8: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1.夫晋,何厌之有?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大王来何操?4.不然,籍何以至此?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7.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韩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10:阅读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58题(12分)。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

    4、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小题1】对下面句中的“颠覆”和“固”二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小题2】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原因的一项是()【小题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与“忧劳可以兴国”相同的一组是()【小题4】与“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6、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小题3】下列四句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7、是12:对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1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题。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8、。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小题3】下列各句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3分)14:阅读下文,完成文

    9、后各题。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

    10、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马雚,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小题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皆为陛下所成就15

    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每题3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A、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焉用亡郑以陪邻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越国以鄙远【小题2】“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

    12、句,下列各句也是宾语前置句,在句法特点上与它相同的一项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古之人莫余欺也 大王何操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A、B、C、D、答案部分1、A试题分析:A、是定语后置句;B、C、D都是状语后置句。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点评: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状语后置最多,而且大多是“于”带领的介词结构后置,见得多了学生自然很容易判断出来。而被动句,除了“为所”表被动,还有“见”。还有一些句子虽然没有明显的表被动的词语,但是要翻译成被动语气,也算被动句。2、BB项为宾语前置句,与例句相同;ACD皆为状语后置句。3、C试题分

    13、析:C项为定语后置,其余三项为宾语前置。判断文言句式,除了良好的文言基础外,观察句式词语组成,也有助于判断。如本题C项,“筋骨之强”的格式为:名词+之+形容词;A项“未之有也”格式为:否定词+之+动词,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宾语前置;B项“句读之不知”的格式为:名词+之+动词,之属于提宾的标志,D项是疑问句造成的宾语前置。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4、A分别为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5、D与例句均为被动句,A、B、C均为状语后置。6、【小题1】被动句【小题2】介词结构后置试题分析:【小题1】渐见愁煎迫: “见”表被动。【小题2】当其欣

    14、于所遇:介词“于”和后边的介词的宾语构成介词结构,介词结构修饰动词“欣”,放在所修饰词的后边,所以是介词结构后置。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点评:要想掌握特殊句式,首先要了解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古汉语特殊句式一般包括: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被动句,本题涉及到了被动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式。7、(1)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2)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3)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

    15、为朋友。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满足。弥:更加。(2)日:名词作状语,每天。省乎己:状语后置。知:通“智”。(3)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渔,砍柴。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侣、友:名词作动词,以为朋友(伴侣)。考点: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和理解重实词和虚词的能力。点评:翻译课内句子是为准确翻译课外句子服务的,所以选用的句子一定要有代有性。本题所选句子比较有代表性,涉及到了通假字、倒装句、词类活用等重要的知识点。8、1.宾语前置句 2.被动句 3. 宾语前置句 4. 介宾语前置句5.被动句 6.判断句 7.省略句略9、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话,萧何认为他不寻常。本题考

    16、查翻译,采分点为:数和奇各一分。10、【小题1】D【小题1】B【小题1】A【小题1】C【小题1】至于颠覆就是到了灭亡,固不在战就是本来不在战争上。【小题1】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子孙不珍惜江山,自然势不如人。【小题1】A 使动 B名词做状语 C形容词做动词 D为动用法【小题1】A宾语前置 B定语后置 C被动句 D状语后置11、【小题1】B【小题2】A【小题3】B【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舍:筑舍定居。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以:均作连词,表因果,因为。B而:均作连词,上句表因果,因

    17、而;下句表修饰,可不译。C其:上句语气助词,不译;下句代词,他。D于:介词,上句表条件,在。下句表结果,到。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B是省略句,其它的是判断句。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2、D固定结构,不亦乎,表委婉反问13、【小题1】D【小题2】B【小题3】B【小题1】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D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乃使其从者衣褐”和下句“归璧于赵”大意内容可知,亡,逃跑。所以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

    18、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A“上”,名词用作状语;C“急”,使动用法;D“衣”,名词用作动词。所以选B。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省略句的能力。A省略宾语“之”;C省略介词宾语“之”;D省略介词“于”。所以选B。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4、【小题1】B【小题2】A【小题3】A【小题1】B、(亡:逃跑)【小题2】A、(“于”都是“在”的意思;B “以”:凭,在时候;C “为”:给、替,语气助词;D“因”:趁机,通过、经由)【小题3】A、(和例句一样,都是被动句。B是

    19、定语后置句; C是宾语前置句;D是状语后置句)附参考译文:参考译文:御孙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都需要的;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共”就是“同”,是说有好品德的人都是由节俭而来的。节俭就少贪欲。君子少贪欲,就不被外物所役使,不受外物的牵制,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或按正道行事);小人(或没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或使自身严谨),节约用度,避免(远离)犯罪,丰裕家室(或使家用宽裕)。所以说:“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如果)奢侈就会多贪欲。君子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不走正路,招致祸患;小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浪费,败家丧身(或使家庭衰败自身难保)。因此,作官的(如果奢侈,就)必然贪赃受贿,在乡间当老百姓的,(如果奢侈,就)必然盗窃他人财物。所以说:“奢侈是各种罪恶中的大罪。”15、【小题1】C【小题2】A【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把;ABD均为“用来”。所以选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式的理解能力。A项,借助“之”提宾。所以选A。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常见句式理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