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docx

    • 资源ID:5488579       资源大小:368.7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docx

    1、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高二地理10月教学质量监测试题 注意: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I卷 (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读图,回答1-2题。 1. 就图中的区域来说,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A. 积温的多少 B. 年降水量的多少C. 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D.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2. 有关图中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B. 行政区域界线一般是明确的C. 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 四大区域是孤立的下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简图”,读图回答35题。3这种

    2、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4下列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内部从西向东的差异主要是由热量引起的B丙区内部从南向北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引起的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5下列有关丙自然区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2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

    3、完成6-7题。 6. 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与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 与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 与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 与自然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7.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终年高温多雨 B. 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 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D. 地盛产柑桔、葡萄、油橄榄下图反映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阶段。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 B.在阶段,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人地矛盾尖锐 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9.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

    4、组合正确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节能减排,植树造林C.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竭泽而渔,焚林而猎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0-11题10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灌溉水源是影响两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两地皆全年少雨A B C D11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为( )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小米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A B C D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1213题。12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

    5、最大的是( )A广东 B江苏 C江西 D云南13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有关图中从阶段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 )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减少区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区域年降水量总量增加A B C D15从阶段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D市场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16-

    6、17题:16. 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A. 核工业 B. 钢铁工业 C. 耕作农业 D. 电子工业17.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增加环保投入 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迅速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 B. C. D.阅读分析下面三幅图,回答18-20题。 18.甲图中“先民拜虎为神”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谋求人地协调19.乙图中人们的行为所导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遭到破坏 B.自然资源面临枯竭C.环境污染 D.生物多样性受损 20.丙图中人们的行为目的与下列人们的行为目的一致的是( )A.

    7、进行垃圾分类 B.进行伏季休渔C.建设水土保持林 D.设立自然保护区上海世博“零碳馆”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并且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子的天然“空调”。馆内的剩菜剩饭可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下图为“世博零碳馆设计效果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世博“零碳馆”的设计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22.世博“零碳馆”的设计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人类崇拜自然 B.地理环境决定论C.人类主宰自然 D.人地协调思想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2324题。23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F表示资源开发F表

    8、示产业活动H表示废物排放H表示产品消费A B C D24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物排放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A B C D25下列世界环境日主题与主要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应正确的是( )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持续性原则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持续性原则2008年“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持续性原则2009年“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性原则2010年“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持续性原则A B C D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

    9、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2627题。 26.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27.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B.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C.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中国正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完成28-30题。28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

    10、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 B C D29我国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A B C D30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

    11、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 B C D 第II卷 (共40分)二、综合题:(本题共三小题,共40分)31.读“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等值线图”(图17)和“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描述日本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等值线分布特点。(2分)(2)图中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两国工业发展的条件最主要的差异是。(3分)(3)日本农业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农业机械以小型农机具为主,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从两国自然环境特点分析两国农业生产特点形成的原因。(4分)(4)日本居民观赏樱花的时间从南到北推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原因是。(2分)32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

    12、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材料二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 省区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_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_河流河流少,水量小_矿产资源丰富,以_为主较少(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3分)(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2分)(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对新疆的影响: _;(2分)对江苏的影响: _。(2分)(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

    13、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33.额济纳河又名黑河,在20世纪50年代,该河下游水草丰美,20世纪70年代,河流哺育的额济纳绿洲生态开始恶化。结合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我国黑河流域略图。 材料二在开发沙漠产业方面,世界技术领先的国家是以色列。该国国土面积仅2万多平方千米,60%以上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的荒漠土。当地人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农业技术,利用温室控制植物生长环境,使植物充分利用太阳光,同时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几十年来,以色列农业不仅满足了本国人民的需要,且每年出口的农产品产值高达7亿多美元,还有果品和鲜花大量进入

    14、欧洲市场。(1)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河道出现干涸,自然环境发生突变,其主要原因是_,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_原则和_原则。(3分)(2)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2分)形成该气候特点的原因是_。(2分)(3)公元1011世纪,黑河流域曾经出现盛极一时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王朝。之后,这一王朝迅速消失。该王朝消亡的主要原因是_。(2分)(4)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答出三点即可)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5DDBDA 610 CDACA 1115BACAD 1620 BAADD 2125BDCCC 2630 DBDCB 二、综合题:(共40分)31.(11分)(

    15、1)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数值由南向北递减(本州岛中部出现一个相对低值中心)。(2分)(2)太平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1分) 日本矿产资源不足,是世界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国,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矿产出口国。(2分)(3)日本国土面积狭小 ,(1分)且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少 ,(1分)适宜以小型农业机械为主;而澳大利亚平原面积广阔, (1分)热量充足,草场分布广,且有地下水适合牲畜饮用, (1分)适宜发展机械化的农牧业。(4)日本领土南北狭长, (1分)跨纬度广 (1分)32.(17分)32(1)(4分) 省区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省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温带、亚

    16、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河网密集,水量大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3分)(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2分)(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4分)(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4分)33.(12分)(1)中上游地区人口增加,工农业发达,耗水量增大(流域内不合理用水,过度用水)公平性持续性(3分)(2)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气候干旱、降水稀少;(2分)多风沙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深受大陆性气候影响(2分)(3)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水源不足,战争频繁等(2分)(4)发展节水农业;发展喷灌、滴灌技术;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发展无公害生产;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3分)


    注意事项

    本文(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