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十课过关测试题.docx

    • 资源ID:5481594       资源大小:21.8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课过关测试题.docx

    1、第十课过关测试题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知识过关检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 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种子发育成为植物是A.事物量变的过程 B 事物自身否定的结果C.外力作用的结果 D.新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2.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的非连续性C.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D 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3.辩证的否定观是指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其实质就是扬弃 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要求人们做到不唯上,不唯书A B C D 4.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

    2、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不动的臭水坑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 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5.树立创新意识的辩证法依据是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B.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6.下列关于“创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要敢于否定一切B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创新要不断解放思想、实

    3、事求是、与时俱进7. 2008年北京奥运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强”。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它教会我们的生活态度是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摒弃别人、前人的经验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大胆抛弃一切,极富革命的批判精神A B C D8.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段话说明A 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9.下列说法中,包含着辩证否定原理的是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在某一瞬间,既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又不在空间的某一个位置上 任何生物体的存在,都是同化和异化的对立统一 “怀疑

    4、一切,打倒一切”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在对外开放的问题上,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一方面要学习国外一切东西A B C D.10.庄子刻意中说:“吹啕呼吸,吐故纳新。”成语“吐故纳新”由此形成。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新事物曲折中前进的原理 B 辩证否定的原理C对立统一原理 D.量变质变的关系原理 11.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新制度必然代替旧制度。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从哲学上说,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否定是( ) 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彻底砸烂旧社会的一切 “扬弃” 社会发展的中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A B C D 12.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事物的自我否定 外在力量对事物存

    5、在性的消灭包含肯定的否定 主观、任意的否定A B C D 13.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这符合A 辨证的否定观 B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C历史虚无主义 D全盘抛弃的观点14.十七大报告指出,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之所以强调自主创新,是因为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A、 B、 C D、15唯物辩证法和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就必须 具有批判性思维 怀疑一

    6、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敢于寻找新思路、树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 B C D16.江泽民同志强调:“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这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要敢于突破和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 B C D17.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认为凡是存在的

    7、都是合理的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A. B. C D.182007年3月28 人民日报报道,去年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910件,增速居全球首位,但专家指出,我国属原创性的专利相对较少,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从哲学上看,要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A把增强创新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B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认识和改造规律C解放思想,勇于否定一切既有理论D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断发展真理19.经过近10年艰苦实验,我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利用水稻亚种间遗传基因的杂交优势,培育出高产稳产的超级稻新品种.这对我们青少年启示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

    8、识 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善于思考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要培养创新意识 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创造新的规律A B. C. D.20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未来的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上材料说明科技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已成为21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中国科技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科技创新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而广阔的影响 B C. D.21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

    9、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知识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的扬弃 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知识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A B c D22.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全凭经验和感觉。某教授对传统经验进行系统分析,去伪存真、总结概括,研究、开发出“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指导农民定时定量科学种田,取得了少施氮肥、增产增收的显著成效。“基于模型的精确作物管理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说明模糊性的传统经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认识的升华必须扬弃传统经验的模糊性

    10、模糊性的传统经验是精确性认识的来源 精确性的认识必须全面继承传统经验A B C D23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我们也必须采取有分析、有选择地吸收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是全盘照搬,也不是一概排斥;既反对崇洋,也反对排外。我们采取这样的态度,其哲学理论依据是A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B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观点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D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点24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新制度必然代替旧制度。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从哲学上说,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否定是 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彻底砸烂旧社会的一切 “扬弃”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

    11、统一 A B C D 25人类在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而对这种“思维定式”的有意识破除,则可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破除一切 传统观念在思维过程中,要进行合理想象,大胆创新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要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A、 B、 C、 D 26辩证法的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A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之中B.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每一事物,都会被彻底否定、抛弃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D.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

    12、弃过去的一切27.“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两院院士王选埋头苦干18年,研究出第1代激光照排系统,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这体现A 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C.创新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28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一分为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即“扬弃”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A B C D29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

    13、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表明A.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 B 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C.发现问题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创造性想象是理论创新的基础30(2007海南)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A B C. D(07海南)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通过对当时已有的几何学知识的搜集、鉴别与梳理以其独创的公理化方法,完成巨著几何原本,使零散的知识由此系统化为演绎的知识体系

    14、,实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创新。据此回答31-32题31欧几里德的成功表明( )知识创新需要对已有知识的扬弃 知识创新是已有知识积累的量变 创新需要新思路、新方法 知识创新需要与旧知识彻底决裂A B C D32欧几里德实现原有几何知识的系统化,说明( )事物本身的联系具有系统性 联系的系统性根源于主观创造 事物之间的系统联系是自我呈现的 科学理论是对事物联系系统性的创造性反映A B C D33.(2007山东33)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创新必须坚持辩证的

    15、思维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A B C D34.(2007四川)“威客”是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钥匙)的音译。目前,“威客”主要是通过在网上提供创意、标志设计等各类智慧点子和知识产品,来为客户服务并以此获利。“威客”提供智慧点子获利的内在原因有( )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创造性思维能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A B C D 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1-5 BDDCD 6-10 AAAAB 11-15 DDACC 16-20 ACDAB 21-25 A

    16、ADDD 26-30 AACBB 31-34 ACAD二、非选择题35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分)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怀疑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有重要作用。(4分)但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3分)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2分)36.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2分)这一观点要求我们对待传统文

    17、化要坚持既克服又保留、既继承又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1分)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理念,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如某校对孩子的“复古”做法,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2分)37之所以要坚持“创新”,是因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2分)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迎接未来科学技术挑战的需要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3分)(

    18、2)创新精神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2分)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创新就是要站在上升的、前进的、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实现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敢于否定。(2分但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过去的腐朽的东西,吸收和发扬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2分)38答、必须遵循联系的方法论原则,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必须遵循发展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把握中国和世界前进的总趋势,又要正视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必须遵循矛盾分析的方法论原则,统筹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必须遵循辩证否定的方法论原则,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大胆吸取、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课过关测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