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讲义新人教必修2.docx

    • 资源ID:547793       资源大小:106.15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讲义新人教必修2.docx

    1、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讲义新人教必修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人,原籍浙江诸暨。1917192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实验和推广,逐步

    2、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主要作品教育论著有中国伦理学史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评价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称之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是中国近代美育的倡导者,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二)人物轶事蔡元培逸事蔡元培先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有志节、有操守的知识分子,他一生“有所不为、无所不包”,留下了数不清的趣闻逸事。(一)家中遭火蔡元培毕生勤于治学,小时已初见端倪。一次,他在楼上读书,家中忽然遭火,举家惶恐,家人急呼其下楼。不想

    3、,他仍读书自若,态度极为镇定。还有一次,蔡元培随女佣下楼,由于他年龄小加之楼梯又高,所以必须让人抱着下。女佣先抱另一孩子下楼,令他坐在楼梯上等候。这时因有其他事情打岔,女佣一急竟然忘了上楼。蔡元培便端坐楼口数小时,不移位置,亦不呼其他家人,其举止安详如此,实令人诧异。(二)脱帽回礼1917年初,蔡元培到北大。他到校第一天,校工们排队在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一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自己头上的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一躬让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这一躬也揭开了北大新的一页。(三)爱生如子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五千名学生游行示威,三十名学生被捕,关在北河

    4、沿,其中北大学生二十名。事发后,蔡元培立即以北大校长的名义,并以身家作保要求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几天后,这些学生一个个从监狱里走出,当大队群众伴着他们走进汉花园广场时,人们看到蔡元培目光沉毅,表情慈祥,眼里含着泪水。那一刻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蔡元培。(四)仁者之心蔡元培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即使如此他仍不忘周济别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名叫廖平子,此人早年投身革命,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妻女以织履为生,家无隔夜之粮。廖平子非常敬慕蔡元培的为人,时常将他写的诗作呈蔡元培。蔡元培知道廖平子生活清贫,所以每逢廖平子送诗册,即赠廖法币拾元,每月皆然,历数年而不断。(五)清廉清风1940年3月5日

    5、,蔡元培病逝于香港九龙。死后无一间屋、一寸土,且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就连入殓时的衣衾棺木,也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代筹。其清廉几乎叫人落泪。出殡时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北大学生许地山找来十面锣,在出殡的队伍前敲打,很多香港人闻声出来看热闹,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蔡元培是什么人。(一)背景链接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到教育

    6、部的来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非美差,因为当时的北大以学风败坏、腐败盛行而声名狼藉,所以蔡元培一到上海就有多数友人劝他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的名誉搞毁了;但也有少数人劝他,说腐败总要有人去整顿。蔡元培最终听取的是少数人的建议,担任了北大校长职务。1917年9月,蔡元培到校主持开学典礼,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二)常识整理.文学常识演讲辞演讲辞又叫讲演稿,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在内容上,演讲辞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理,同时兼用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晰,要言不烦。其特点如下:第一,针对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

    7、,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是用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打动听众、“征服”听众的,所以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第二,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由于演讲要诉诸口头,拟稿时必须以易说可讲为前提。第三,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文化常识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干禄:南北朝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后泛指钻营当官,追名逐利。(三)博览悦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赏析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用浅易文言文写成的

    8、演讲辞。在演讲中,蔡元培开门见山,在简单地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之后,就以校长的身份直截了当地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绝非泛泛而谈,而是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可以说每一点都极富有针对性,都事关北大的前途和命运。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他指出,大学不是做官发财的跳板,而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观点在当时可以说振聋发聩,直指北大多年弊端。他尖锐地指出,以前的北大学生多抱做官发财的目的来此读书,专业多以实惠取巧的法科为主,对于教师不以学问的深浅来衡量,而是只问官阶之大小等等。而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深层原因恰

    9、恰在于学校办学宗旨不明,大学日渐急功近利和庸俗化。因此,在批判种种腐败现象的基础上,蔡元培明确提出,来北大求学的青年学子,一定要有正大的宗旨。对此,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们对于当局的不满,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蔡元培对青年学子提出这样的要求,可谓切中肯綮。第二点则着眼于品行。这一点也是有的放矢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无序和混乱。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致使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以后又经过历次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10、北洋军阀统治了当时的北京。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未曾确立,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一般人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蔡元培痛心地指出,在这样的社会中,即使青年学子洁身自好,又能有什么前途!因此,他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人做道德的楷模。即使娱乐,也要力求正当之娱乐。这些教诲既严肃认真又体贴入微,可谓语重心长。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

    11、,入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第三点,是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的。他希望北大学子能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特别是同学之间要相互勉励,共同维护北大的荣誉。他还以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这三点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在当时却有着振聋发聩、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蔡元培,有了这样的办学方针和求学准则、做人标准,北大才从多年陈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来,走上正轨,逐步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为成就今后的百年辉煌打

    12、下了坚实的基础。演讲辞的最后,蔡元培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肄业(y) (2)提携(xi)(3)弭谤(m) (4)孜孜(z)(5)造诣(y) (6)敷衍(f yn)(7)贻误(y) (8)砥砺(l)(9)切磋(cu) (10)相勖(x)(11)会晤(w) (12)商榷(qu)(13)聘请(pn) (14)卓绝(zhu).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干 (2)塞(3)轴 (4)裨2语境辨析

    13、法(5)该公司应该对因不如实记载(zi)装载(zi)重量所造成的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6)深度游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今年依旧会有不少新鲜(xin)产品上线,带游客去发现不同的城市风貌、节庆活动,探寻鲜(xin)为人知的历史文化。(7)话音一落,一个蓬头童子顶开匣盖跳出来,向众人稽(q)首,这一滑稽(j)可笑的动作,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写准字形(1) (2)(3) (4)(5) (6)(7) (8)(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刮目相见: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2)终南捷径:比喻求官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3)束之高阁:高阁,储藏器物的高架。把

    14、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4)敷衍塞责: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5)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6)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7)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8)开诚布公:指诚意待人,坦白无私。(9)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广泛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语境运用(辨析修改)咱俩还是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吧,我认为你这种敷衍塞责的态度早就应该改一改了。别人说话,你就旁征博引,当耳旁风能行吗?辨析:“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广泛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原话是“不注意倾听别人意见”的意思。.易混辨析1正轨vs正规课本原句宗旨既定

    15、,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辨析二者词性和意义不同:“正轨”,名词,它指正常轨道,正常道路,如“工作走上正轨”;“正规”,形容词,指符合规定标准,如“正规教育”。即境活用世行报告呼吁将东欧非正规经济纳入正轨。2商榷vs商量课本原句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辨析二者语体色彩不同:“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一般问题,可重叠成“商量商量”;“商榷”含有尊敬、客气色彩,常用于书面语体,多指学术问题,如“中国历史分期问题尚待商榷”。即境活用如果仅仅因老师普通话不够标准,便鼓动孩子采取激烈的方式“弹劾”

    16、教师,这种说法有待商榷。其实,要想科学合理地处理此事,可由家长委员会出面与学校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第一步快读课文明大意1作者为什么一上来先点明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答: 明确:蔡元培一上来不是以一个校长的身份居高临下,而是非常谦逊地介绍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这样可以拉近自己与北大的情感距离,也拉近了自己与台下听众的情感距离,从而更好地为下面自己的观点被听众接受做铺垫。2读完全文,你认为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所提出的三点希望都围绕着一个怎样的核心?答: 明确:都围绕着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道德品行这一核心。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1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2掌握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本文

    17、简洁凝练而古朴典雅的语言特色。一、研习第2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蔡元培先生为什么把“抱定宗旨”作为首要期望提出?答: 明确:蔡元培把“抱定宗旨”作为首要期望提出,反映了蔡元培当北大校长之始,最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北大的办学方向,即北大应该改革和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大学,北大的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学生。这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中心问题,也是他对莘莘学子的最重要的期望。2在作者看来,求学者应当有怎样的“宗旨”?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宗旨”?答: 明确:在作者看来,求学者应当“为求学而来”,光明正大,而不以“做官”“致富”为志。因为,“宗旨”偏斜,就会唯分数是争,潦草塞责,虚度光阴,而难有真才实学,从而导致

    18、误己、误人、误国的恶果。3“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一句在第2自然段中有什么作用?答: 明确:承上启下。“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承接上文“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委婉地指出北大存在的腐败问题,“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提出“弭谤”的举措,为下文阐述“抱定宗旨”的观点做铺垫。二、研习第3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4本段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划分层次并概述每一层的意思。层次起止层意第一层段首句向学子提出的第二条希望第二层方今风俗日偷当能束身自爱第三层从国家兴衰的高度说明大学生为什

    19、么尤其要修德讲学第四层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而于身体有益第五层诸君入分科时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第六层段尾句回应段首,结束本段演讲明确:说明为什么现在要特别提出砥砺德行然国家之兴替更何足以感人提出通过正当的娱乐活动陶冶高尚的情操从校规的角度说明砥砺德行的必要,以启发学生自觉 5“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一句中的“卓绝之士”指什么?答: 明确:“卓绝之士”是作者对青年学子的期盼,指那些以身作则,力矫颓俗的有识之士。作者希望眼前的学生们能成为“卓绝之士”。三、研习第4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6本段中“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

    20、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一句应如何理解?答: 明确:爱友之第一层是“相亲”,因为只有相亲,在学问和道德上,方可“开诚布公”;爱友之第二层是“相勖”,因为“同处此校,毁誉共之”。作者如此深刻论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7作者讲述自己在德国的亲身经历,用意是什么?答: 明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述良好的社会风气之必要,勉励青年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四、纵览全文,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8对应文中原句,试简要分析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运用的这些论证方法有何表达效果。论证方法文中原句表达效果举例论证“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理论论证“

    21、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作者运用道理论证告诫学子要“束身自爱”,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重任对比论证“宗旨既定,自趋正轨。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明确:作者用触目惊心的事例说明了当时做官热的现实及当时北大不重学术、汲汲于名利的状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证学与不学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9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色?答: 明确: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是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色。如开篇第一段,只几十个字,就把历史、现在、演讲要旨说得明明白白。再如说“砥砺德行”的必要性时,把“风俗日偷

    22、,道德沦丧”的现状,用几句话概括,既点明现状,又略有含蓄,不直接指出师生中的此类情况,而听者自明。和别的演讲不同,本文靠的是精辟的分析、透彻的说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语言恳切,热情洋溢,极富鼓动性。如何使作文语言凝练典雅写法领悟简洁凝练,古朴典雅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这篇演讲辞写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新旧两种文体并行的时期,当时的许多文章都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以本文为例,文章基本的框架还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多用单音词、语气词等,但另一方面文章又比较浅显,有许多口语成分,比起古文来好理解。因此,

    23、本文读起来既有文言的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又有口语的明快易懂,这给我们的作文颇多启示。一、巧用句式“看天上云卷云舒”写作时,我们要善于根据抒发的感情、体现的思想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恰当选用不同的句式,以变换节奏,使语言抑扬有致、波澜起伏。如文言语句含蓄典雅,长短句错落有致,感叹句便于抒情,对偶句铿锵凝练,反复句余韵悠然,排比句气势磅礴,反问句令人深思。文章若能综合运用这些句式,或特意安排这些句式,定会使文章大放异彩。如满分作文邂逅黄姚片段:黄姚依然是一卷尘缘未了的浮世绘。斜晖晚照中,袅袅上升的炊烟是古镇的呼吸,捶衣舂米是古镇的脉搏,而阡陌闾巷间的生息歌哭是古镇的灵魂。青石街上的木门常常是厚重而

    24、细节丰盈的,推开来是“吱呀”一声,仿佛苍凉的记忆从沉睡中醒来,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迈进去便有一脚踏空的晕眩,如同穿越时空的隧道,恍然若失而不知今夕是何年。片段中多用长句,在缓缓的述说中给人的是古朴、厚重,是那种宁静、充满檀香味的历史沧桑感。再如回望女子的命运片段:有人说,女子都是风中的芦苇,身子是芦苇,而命运如风。忘不了,那悄无声息的桐花,随女儿河的水漂流而去;忘不了,莲莲死时的那张脸,那不闭的眼睛,还有那眼角的一粒泪珠。她仍在望着这个世界,她很想再活下去,并不甘心这么早就离开,但这个世间又给了她什么呢?白色的桐花,纷纷飘落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飘飘洒洒,漫天飞舞。一瓣瓣雪白的桐花好像

    25、在幽幽地哭泣,为自己,还是为风中的女子?桐花啊,你为谁哭泣?片段中长短句交替使用,错落有致;反问句、排比句的运用,不仅使作者的感情表达更细腻,而且强烈地引起了读者对莲莲命运的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命运的原因的深刻思考。二、善用修辞“映日荷花别样红”修辞是写文造句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灵活运用修辞,不仅会使语言有生命力,还能使句子化腐朽为神奇、化静为动,使语言鲜活、灵动、魅力四射,从而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如下面关于“诚信”的片段: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

    26、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片段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抽象的“诚信”具体形象化,语言鲜活灵动。三、借用诗文“清词丽句必为邻”要使文章在汪洋恣肆中尽显非凡气势,在朴素平淡中见工整雅致,在波澜起伏间忽显惊世之言,或以睿智的妙语引人入胜,即可巧妙地借用诗文,加强语言的厚重感、深邃感。如下面两个片段:(一)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过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走入“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心境,思念使边塞派诗人老态龙钟东望故园,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来。(二)我曾被“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

    27、相思所感动,也曾被“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真情所感动;我曾被梁祝化蝶的痴情所感动,也曾为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执着所感动;我曾被苏州五义士舍生取义的从容所感动,也曾被荆轲易水诀别的悲壮所感动;我曾被阳关三叠那充满离愁的琴音所感动,也曾被楚辞那无奈的凄凉所感动。四、美用意境“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意境的不同,表达效果亦不同,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用语言营造优美的画面,并将其组合,用镜头推出一些深奥难以诠释的东西。如考场佳作童年写真的片段:葱茏的油菜田中,躲藏着我童年追逐的身影,还躲藏着小伙伴遗落的欢笑与淘气。平整的禾场间,旋转着我童年钟情的陀螺,还旋转着不知疲倦的潇洒与痴迷。高大的桑树上,摇曳着我

    28、童年吃剩的桑葚,还摇曳着被桑果染红的自豪与甜蜜。片段运用镜头组合的方式剪辑成文,写出了童年生活的诗情画意,营造了一个充满童趣的意境。一唱三叹,散点辐射,布局样式优美典雅。五、情用极处“欲语泪先流”真情实感一直是评判一篇文章的重要标准,若能使文章句句含情,字字含泪,能把细腻的感情传达给读者,引发读者的共鸣,定会感人至深。这就要求我们有些时候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最能传情的语言。如作文生日的片段:妈妈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命令我:“孩子,大声念,使劲念,让我听见!”我用尽力气读着:“儿子,我爱你,如果你不在了,我也会死去,为了咱们两个人的生命,你一定要活下去!”我的,妈妈的全屋病友的,医生护士的眼泪都流

    29、下来了。我抱着妈妈,心里喊着:“活下去!”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母亲的心声,勾勒了一个坚强无畏的母亲形象,让我们觉得,其实爱在平淡处、爱在点滴处。请以“静”为话题写一个作文片段,注意语言尽量凝练典雅,不少于150字。答: 参考答案:当孔子的马车直驶向诸侯的府邸向他们宣扬“仁”的时候,当孟子出入于宫殿向齐王传播“道”的时候,有一个人,却远离尘世,静立乡野,垂钓濮水,“冷眼向洋看世界”。翻开庄子,我们看到的大多是一只在河里喝得肚皮溜圆的鼹鼠,一个自得其乐的斥,一只自由翱翔的大鹏他用他特有的安静的文字告诉我们如何在混浊乱世中保持心灵的宁静。在他文字的感召下,我们的心也仿佛穿过千年的时光,回到那个安静

    30、的午后,去和这位老人鼓盆而歌,去享受生命的安静与简单,去学会超然地看待社会的变迁、人生的浮沉。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德行1从教材中积累“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蔡元培先生站在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希望北大学子“以身作则,力矫颓俗”“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在教育领域,德育永远在智育和体育之前,德行修养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具有重要地位。2从历史中积累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宋真宗报告,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讲义新人教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