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某国际物流基地汽配交易市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5467301       资源大小:436.43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某国际物流基地汽配交易市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某国际物流基地汽配交易市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际物流基地汽配交易市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省汽配市场需求分析1.1*省汽配产业现状1.1.1*省汽配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一定的竞争力*是汽车零部件生产大省,全省有生产企业1.3多家,其中二次配套、三次配套的企业就占2/3,年产值超过400亿元,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尤其是瑞安和玉环,汽车零部件已成支柱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140亿元和80亿元,并分别被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汽摩配之都”和中汽协授予“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称号。同时*也是汽配销售大省,年销售总额达600亿元,几乎撑起了我国汽车售后市场的一片天地。瑞安和玉环两地,

    2、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销售额均达到60亿元,而宁波和台州则分别达到了90亿元。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资料统计,2004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额最高6个省市依次为上海、*、江苏、湖北、重庆、辽宁,占全国零部件销售额的60%。 汽配产业的发展与汽车产业发展紧密相关,良好的汽配产业基础加上*民营企业的创新精神促使*民营企业开始纷纷走上整车制造行业。目前*已涌现出吉利轿车、中大客车、万丰SUV等一大批以内销为主的民营整车企业,约有10家,且吉利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汽车格局“3+6”模式中的一员。在全球汽车制造业呈现“6+3”(即通用、福特、戴-克、丰田、大众、雷诺-日产6家巨型跨国公司,这6家企业合计产销量占世界总

    3、量的比例超过75%。另外还有相对独立自主的本田、标致-雪铁龙和宝马3家公司。9家公司的汽车年产销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约为92%。)格局下,中国汽车工业在兼并重组中凸现“3+6”新格局:一汽、东风和上汽三大集团加上广州本田、重庆长安、安徽奇瑞、沈阳华晨、南京菲亚特、*吉利6个汽车制造商。根据我们对中国汽车产业(分为汽车整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统计计算,全国目前汽车产业相对发达的,形成强大产业群基础的省市主要有京津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和吉林、长三角地区、以及西部的湖北和重庆。见表1-1,(表中LQ指数用来识别各地方的产业集聚程度,系数越大,集中度越高。LQ1代表汽车产业,LQ2代表汽车整车

    4、,LQ3代表汽车零部件)。我们可以看出,2003年*省零部件产业集中程度相对较好,在2004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名单中,*企业占到9%,其中万向名列第二,显示了强劲的汽配竞争能力。而整车产业程度集聚基本没有,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表1-1 中国主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度LQ系数LQ1LQ2LQ3对比年份200320032003北京2.4073.5511.788天津2.8583.774.034辽宁1.3961.0831.904吉林7.27214.274.98上海4.8794.7166.277江苏1.61.2111.574*1.4810.42.43湖北3.8897.0482.

    5、144重庆3.8533.4723.176数据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1.1.2*省形成7大汽配产业群,为发展汽车制造业提供了现实基础目前随着*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契机,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成为未来*省重点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七大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核心区块,分别为杭州、宁波、温州、台州、金华、绍兴、嘉兴,构筑起沪杭甬、甬台温、杭金高速公路沿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带,形成产业集群优势。 杭州市(萧山):汽车零部件、中高档客车、电动汽车。现有机械汽配企业1500余家,主要生产各种铸、锻件,模具,紧固件,汽车配件,农业机械,工业设备,五金工具等。2003年产值292亿元,占

    6、全区工业总量的22.7%。万向集团、亚太集团、万达集团、永磁集团等萧山知名企业是汽车关键零部件的重要生产厂家。宁波:经济型轿车、汽车零部件。据2003年统计,宁波市规模以上汽车(包括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有246家,工业总产值达96.2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的3.2%),总销售收入94亿元,利润总额超10亿元,出口值达15亿元,上述四大指标均比上年增幅四成,并有15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此外,尚有近二千家年产值不足500万元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不包括在行业统计之内。台州(玉环市):经济型轿车、汽车零部件。到2004年底,玉环有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年产值在

    7、5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20家,上亿元企业8家,如果算上配套生产和作坊家庭,玉环真正从事汽配产品生产的企业已达3000多家,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集中在10平方公里范围的产业区内,不但集聚度高,而且配套生产体系十分发达,从加工原材料的供应,到产品初加工的分包,再到成品加工、表面处理、包装和运输产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2003年玉环县汽摩配总产值接近100亿元,产值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约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1.5%;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汽车配套工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而且也是国内外汽车售后市场的主要供应地。金华:中高档客车。现有汽车、改装车、摩托车生产企业10余家,零配件企业

    8、200余家。2002年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34.19亿元,销售收入32.25亿元,利润2.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75%、38.65%和131.12%。涌现出金华尼奥普兰车辆有限公司、永康正宇、铁牛、清华、今飞集团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形成,使金华汽摩配行业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在零配件方面的变速器总成、摩托车减震器等在国内市场均占有一定的份额。+温州(瑞安市):汽车零部件。汽摩配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先已初步构筑了从原材料、辅助材料供应、零部件到组装件的专业化分工,锻造、模具、换向器等相关行业同步发展,储送、销售、服务等系列配套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较强的产业群体和产业链。现有汽摩

    9、配生产企业1200多家,从业人员达12万多人。拥有汽摩配生产企业1200多家,约占全国的1/4;年总产值100多亿元,约占全国的1/7,被评为中国的汽摩配之都。根据瑞安市政府规划, 2005年将实现汽摩配总产值120亿元,2010年实现总产值400亿元,2015年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与整机配套产品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绍兴:汽车零部件。汽摩配件已初具规模。2003年底,今年上半年,绍兴市共出口汽车零件2737万美元,同比增长1.57倍。出口商品主要是车轮及其零件附件,出口额占总额的76.53%。全市汽车零件制造商主要生产汽车铝合金轮、汽车塑料部件。目前全市已有31家零部件制造

    10、企业有出口记录,全市零部件出口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典型企业有万丰奥特,*万安等。嘉兴:汽车零部件。主要是在海盐,目前汽摩配年产值已达5亿元,而且正在快速的扩张和发展之中。图11 *省汽摩配产业分布图1.1.3 *省汽车整车制造带动*省汽配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寻求突破,不少进入了汽车制造业。从中国迄今为止惟一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吉利集团,到最近相继买股份入行的宁波华翔、*万丰,以及正在进行电动车研制的万向集团,*进军汽车整车制造的民营企业巨头已接近十家。 吉利以“准轿车”方式进入经济型轿车领域,在中国汽车行业已赢得了一席之地。去年产销经济型轿车5万辆,今年计划产销115万辆。吉利汽车工

    11、业已形成了四个生产基地、三家发动机厂、三家销售公司和一家研究院的格局。*还有一些客车、特种车、工具车等商用车的生产基地,如东风杭汽、中汽商用、杭州专用汽车修造公司、*飞碟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其中有几家生产的商用车已在全国颇具知名度。中汽商用能生产1000多种,占整个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到2005年,“中汽商用”生产的商用汽车销售要达10个亿,成为世界商用汽车的制造基地之一。2005年3月底,万丰的新款商务车万丰速威正式下线,使这家3年前收购了上海一家客车厂的*民企,正式进入家庭用车领域。良好的汽配产业集群,带动了*整车制造业的发展,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深刻影响到中国现有的“3+6”整车制造格

    12、局,据最新公布的*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划要求,到2010年,*省要基本形成“两基地、一中心”的产业格局,即全国重要的经济型轿车基地、中高档客车基地和全国性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根据这个规则,5年后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要达到2400亿元,占全省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0%,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产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其中经济型轿车产量达到90万辆左右、中高档客车产量达到1万辆左右,经济型轿车、客车分别占全国同类产品的15%,特种车、专用车有较大的发展;培育2-3家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基本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体系。到201

    13、0年,*汽车行业要形成2至3家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10家左右有专业化生产优势的“小巨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在国外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1.2*省汽配产业市场需求分析1.2.1 全国汽车产业发展带动了*省汽配件需求 1、中国汽配产业发展尚有大量需求空间汽车配件市场分为汽车配件整车市场、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市场和出口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配套规模达到4400亿元,这4400亿元的产值来自三个部分:在全年所生产的约507万辆汽车(约5000多亿元产值)中,零部件配套产值占60%,达到约3000亿元;售后维修市场约有2700万辆的汽车保有量,零

    14、部件销售收入在其中达到800多亿元;中国2004年零部件(除发动机和轮胎)出口额约为80多亿美元,合计人民币640亿元。目前,国内汽车的价值链正在向零部件领域转移。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实现销售收入9290亿元,其中零部件销售收入为3003亿元,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2004年零部件产业实现4400亿元销售额,已经基本上与整车销售持平。按照国际运行的标准,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应为11.7,以此推算,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汽车整车行业组成的汽车行业是机械行业中第一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汽车消费特别是轿车消费日益大众

    15、化,作为汽车整车制造业的配套产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也飞速发展起来。今后,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将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期。2、*汽配产业发展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增长期和调整期一直以来,*企业撑起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半壁江山,一汽、东风、上汽这三家中国龙头企业每年有50%的零部件采购来自*,根据中国汽车协会数据,2004年中国三大汽车制造企业生产量占到总市场的44%左右,其中一汽和上汽占17%,而东风占10%,而长安和北汽生产量快速增长,分别占到11%和10%,应该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扩大的5大集团,这5大集团占总市场的65%。见图1-2。图1-2 2004年中国各大汽车制造商生产情况2004年传

    16、统的三大集团(一汽、上汽和东风)汽车产销依然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三大集团的汽车销售量分别占到整个市场的18.5%,18.5%和10%左右,则2004年三大集团的汽车零部件需求量为1400多亿,那么*汽车配件市场外部整车配件需求规模就达到了700多亿。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对中国市场需求总量的最新预测,国内汽车保有量将在2005年达到3563万辆,2010年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过亿辆,达到13103万辆。快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带来了*汽配行业的未来增长潜力。图1-3 中国汽车保有量发展趋势(万)1.2.2 *经济发展带动了市场汽车需求量,从而带动汽配业的省内市场规模根据多数国

    17、家的发展规律,人均GDP1000美元,轿车进入高收入家庭,千人拥有率小于10辆;人均GDP在1000美元至3000美元,轿车进入中等收入家庭,千人拥有率在50辆至200辆之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至5000美元,千人拥有率高达200辆至500辆。2004年,*省人均GDP已达到2750美元,轿车已经大量进入中等收入家庭。2004年,全省新注册汽车36.2万辆,年末全省汽车拥有量已达164.7万辆,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全省载客汽车为107.5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5.3%。全省拥有汽车驾驶证人员357万人,比上年增加79.7万人。全省个人汽车拥有量首次超过百万辆。2004年末,个人汽

    18、车拥有量已由上年末的78.2万辆增加到105万辆,增长34.3%,全年净增26.8万辆。其中,杭州和宁波两市个人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3.2万辆和15.1万辆,占全省总量的36.5%。全省轿车拥有量也由上年末的52.1万辆增加到68.2万辆,其中个人轿车全年新注册18.8万辆,个人轿车拥有量由上年的34.3万辆增加到49.4万辆。2004年每万户城镇居民汽车购买量84辆,增长40%。从分地市看,台州市区的家用汽车拥有量最多,每百户为14.7辆;其次是温州市区,每百户12.1辆;杭州市区的家用汽车拥有量排第三,每百户11.2辆;宁波市区每百户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为6.7辆;衢州市区和舟山市区的家用汽车

    19、拥有量相对较低,分别为每百户2.8辆和1.1辆。需要找*统计年鉴进行补充说明,其中货车数量需要增加资料。2. 杭州市汽配产业需求分析2004年,杭州汽车工业经济完成产值26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杭州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战略表明,2006年,杭州汽车工业经济年产值将达到350亿元。在*风生水起的汽车制造热潮中,杭州汽车一直独辟蹊径,放弃竞争激烈的轿车、商用车等整车项目,专攻中高档豪华客车和汽车零部件领域。这是一条适合杭州地方特点的汽车产业发展之路,综观整个汽车配件行业,杭州成为国内零部件重要基地初现端倪。万向集团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龙头的地位牢固不可动摇,其他60余家零部件

    20、生产商处于尾随之势,杭州生产的汽车发动机、十字万向节、汽车轴承等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产品正进入轿车配套主流市场。万向集团等在江东、临平工业园内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吸纳了不少国内外知名零部件生产企业入园,产业聚集效应已形成。有强大的汽车整车以零部件产业基础,以及杭州市作为*省经济、文化中心,杭州汽配市场规模也日益增大,有望成为*甚至华东地区重要的汽配交易市场或中心集聚地。2.1 杭州市汽配市场现状2.1.1形成以汽配专业市场为主,4S店为辅的市场格局不考虑汽车整车配件市场,我们考虑杭州市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市场,按照国内汽车配件市场发展模式,其销售渠道主要有:专卖店、汽配交易市场、汽配超市以及汽车园

    21、区。其中以汽配城和4S店最为典型。现行流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配套给整车厂,然后由整车厂通过特约经销商(4S店)销售,处于垄断地位;而另一种就是汽配产品经过代理商或批发商渠道进入汽车汽配售后市场。两种销售模式具体见下图2-1。 图2-1 汽配4S店销售模式(红箭头)、汽配市场销售模式(蓝箭头)目前杭州市场上汽配销售模式也基本上集中在以上2种模式之中,(图中虚线表示目前4S店中其实有部分配件是来源于周边的汽配市场),虽然也出现杭州汽车城这样类似于汽车园区的销售模式,但是目前尚不能撼动汽配市场和4S店的主导地位格局,对比杭州目前新建的汽配城,尽管目前汽配产品的销售中心还集中在城东汽配市场,但是随着东

    22、大门的改造,杭州汽车物流业将呈现东城北移的趋势。将汽配市场逐步转移到物流颇具优势的城北,形成汽车销售、快修、汽配物流中心势在必行。杭州市目前专业汽配市场主要有:杭州*汽配城、*汽配二场、*德胜汽配城、杭州汽车城汽配市场、杭州原野汽配五金市场、*金通汽配城。其中杭州*汽配城是杭州首家专业汽配市场,创建于一九九一年,2004年成交额超过40.97亿元大关,市场汽配交易额占了杭州汽车配件的60-70%,以此推算,2004年杭州市汽配市场总交易量约为58亿68亿左右。 杭州市现有汽配市场(不包括处于招商阶段的原野、金通和杭州汽车城汽配市场)中杭州*汽配城、*汽配二场、*德胜汽配城这三家汽配市场目前总商

    23、户为1050家左右,其中大型商户90家、大中型商户200家、中型商户320家、其余中小型商户440家(见图2-2)。 图2-2 杭州市汽配市场商户类型尽管国内汽车产业竞争力更一步增强,国产车市场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是世界9大汽车集团公司(“6+3”模式)与国内企业不断合资,国外品牌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明显要高于国内汽车品牌,反映在汽配市场上,也是如此。杭州市主要汽配市场经营汽配种类见图2-3。图2-3 杭州市汽配市场配件经营情况进口车配件以43%占据第一的位置,国产车配件10%,不及重型货车、大客车的15%,而微型车(五菱、昌河、佳宝、长安之星等)也占到14%,除此之外,各类汽车的通用产品(汽

    24、车电器、汽车刹车片,皮带,蓄电池,及润滑油等配件)占18%。 而在占了杭州汽车配件60-70%市场份额的*汽配城内,各个车系配件经营状况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大众、日产以及欧美车系合计占了57%,其中大众车系一枝独秀,占了1/5左右。图2-4 *汽配城配件销售经营情况汽车交易市场在整个杭州汽配市场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新近建设的杭州原野汽配五金市场、*金通汽配城和杭州汽车城汽配市场目前大都处于招商阶段,杭州原野汽配五金市场,第一期占地160余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专业经营户和生产企业共1100余进场交易。金通汽配城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复式结构的商铺1200余间。

    25、杭州汽车城汽配市场市场总营业面积13万余平方米,38-168平方米各档商铺1000余间。各个市场正努力打造集产品展示、交易、仓储、配送、信息和商务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汽配五金大型集散基地。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除*汽配城以及周遍4S店集聚区外,杭州汽车及配件销售主要集中在杭州拱墅区石祥路、沈半路区域。石祥路、沈半路汽车特色街区拥有包括全省著名的汽车经营单位元通集团、康汽集团、农资金昌、杭州汽车城以及即将开张的金通汽配城在内的243家汽车贸易企业。奔驰、宝马、法国标志等国内外80余个知名汽车品牌相继落户该街区。门类全市最齐:街区拥有杭州两个旧机动车交易网点。此外,3M汽车用品、博世快修等世界500强也

    26、联手入驻汽车特色街区,着力打造杭州后汽车消费市场。特色街区拥4S店汽车品牌店50余家,经营奔驰、宝马、法国标志、保时捷、大众、丰田、尼桑、本田、马自达、别克、吉利、长安等10多个系列80余种品牌。以及连花跑车、凯迪拉克、富士重工斯巴鲁、德国大众斯柯达、标致307、海南马自达等近10个两条特色街独有的国际知名品牌,拥有全国首家花园式4S汽车品牌店江铃瑞风。特色街区总经营面积达40万平方米。2004年1-8月,实现汽车销售收入111.93亿元,实现销售总量80047辆,目前该街区的汽车销售量占杭州市汽车总销售量的85%以上。2003年,191个汽车销售网点共实现销售收入161.55亿元,实现销售总

    27、量99776辆,占全国销售量的2.2%。以此计算,按照每辆车每年2000元算,每年汽配消耗量在2.5亿左右,这与*汽配城40多亿的交易量来讲还是不可比拟的。所以尽管4S汽配销售处于整车厂商配件垄断地位,但是其整个市场规模还远远不能与汽配交易市场相抗衡。而且汽配城这种交易模式将长期存在下去,因为:(1)尽管汽配流通总量在增加,尽管可能出现一些商品直接越过汽配城进入直接用户手中(指通过4S店销售),但绝大多数汽配制造企业为最大限度地降低销售费用,不可能也做不到把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仍然需要经销商,有经销商在,就有汽配城在,只是经销商的数量减少了,但是他们的规模做大了,需要更大的营业面积和仓储设施

    28、。(2)是国外汽配企业进来之后,或在国内寻找代理商或自己“打天下”,他们也未必做到直接面对客户,这时汽配城就成为他们的首选。2.1.2传统汽配市场受到新兴汽配市场挑战,功能处于转型和完善 杭州市传统汽配市场是在原来国有汽配公司、汽配商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汽车配件交易集散地,目前杭州汽配市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配交易要求,出现了一系列“交易混乱”、“管理无序”、“体系不全”等问题:1、汽配行业物流渠道混乱,制造商多渠道销售、经销商跨地域倾销,中小零售商不规范操作,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均无忠诚度,未形成科学的营销系统;2、制造商与经销商、零售商各自为政,建立各自的物流系统,致使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29、;3、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价格透明度逐渐加大,部分配件已无利润可言,只能通过做大销售额从厂方获得少许折扣;4、汽配市场整体上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没有形成专业特色和竞争优势,汽配市场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规划;5、汽配市场内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进市经销商经营成本高,假冒伪劣产品充斥,整个行业信用度不高。从目前可以比较的数据来看,新兴汽配市场在基础设施如经营面积、仓储以及配送服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为市场的后期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前期基础。通过表2-1,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营业/建筑面积上,新兴汽配市场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基本在10万平方米以上,市场规模的扩大是新环境下市场发展的需

    30、要,也是商户发展的需要。其中金通与原野汽配市场实行的是统一规格的商铺,根据了解,这样的商铺面积适合于目前*汽配城中上规模商户的需求,而对更大商铺要求的商户来说,金通和原野并不是他们的选择目标。*汽配城和杭州汽车城汽配市场实行差别化商铺方式,差别化商铺有利于市场交易量的稳定性,但是差别化商户的集中导致市场管理难度加大,这也是目前有些新建汽配市场只吸收相同规模商户的一个原因所在。考虑到市场管理的方便以及客户对市场经营环境的要求,新兴市场如金通和原野实行的是“三层一商户”经营模式,放弃了传统的经营格局,开始向复式结构的商铺转变,如原野汽配市场,一层为营业区,二层、三层为办公区、休息区(一、二层内设有

    31、卫生间),改进了市场交易环境,方便了商户和消费者的购物,提高了市场品位。为节省市场建设成本,新兴市场的物流和仓库充分利用周边公共仓储统一管理。而*汽配城,其仓储设立在市场经营区三楼,一楼和二楼为经营区,这样的话,对商户来说,配件的进出比较麻烦,而且随着商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仓储面积受到极大的限制,只好另在市场外部区域重新建立仓储并建立配送中心,市场发展明显缺乏远期规划,浪费了大力发展的良好时机。另外在租金方面,新建的金通和原野采用了土地产权买卖方式来吸引商户,这一方式极大的加快了汽配市场招商效果,当然也同时吸引了一部分专业市场投资商,对未来市场管理带来的风险较大。表2-1 杭州市新旧汽配市场比较市场名称浙汽金通杭汽原野经营/建筑面积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商铺情况600家商户,10-50平方米,汽配区一楼经营,二三楼仓储、办公。1200家商户,每间20平方米,三层一商户,共60平方米左右。38-168平方米各档商铺1000余间。1100个商铺,每间面积32平方米,三层一商户,共100平方米左右。仓储物流情况自建仓库,三楼为仓库,约1万平方米左右,在建新


    注意事项

    本文(某国际物流基地汽配交易市场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