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认识实习实习报告.docx

    • 资源ID:5465478       资源大小:25.7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认识实习实习报告.docx

    1、认识实习实习报告西南科技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认识实习实习报告专业班级:核工1502作者姓名:石晓钟作者学号:51201518112017年5月一、摘要。 3二、关键词。 4三、正文。 4(一)实习目的。 4(二)相关背景。 41.核能。 4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53.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 7(三)实习时间。 7(四)实习地点。 7(五)实习手段。 8(六)实习过程。 81.核反应堆。 92.重水堆。 103.核燃料和控制棒。 114.慢化剂和冷却剂。 125.外压力壳。 156.屏蔽层。 15四、实习总结。 16五、结束语。 16参考文献。 18一、摘要。2017年5月11日上午

    2、,在带队教师吕会议的指导下,我们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015级的全体同学前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完成了专业认识实习。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可通过核裂变、核聚变和核衰变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核能有巨大威力并且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裂变资源,如果把它们的裂变能充分利用,可以满足人类上千年的能源需求。因此,核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价值,而要将核能转换成能为我们所能直接利用的能量,需要借助以核反应堆为中心枢纽的核能转换装置。化石燃料可能在今后的几个世纪内被消耗殆尽,在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和潮汐等能源当中,核能是目前比较成熟并已在工业上大规模

    3、应用的新型能源,不仅有单位体积能量大的优点,而且资源丰富。核动力反应堆使用的重要领域是船用核动力和核电站。核反应堆分三种类型,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在带队教师的讲解下,我们参观考察了一个重水堆的模型,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在线辐照产氚/提氚实验研究平台。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核反应堆以及重水堆的工作原理,参观了重水堆中活性区的核燃料、慢化剂、冷却剂和控制棒以及重水堆中的反射层、外压力壳和屏蔽层,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有了更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中子与一个铀核发生核反应,铀核裂变为两个碎片,同时放出几个中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重水堆则是以天然铀为核燃料,以重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用循环水(或

    4、其他物质)带走热量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将控制棒插入含有核燃料的堆芯可以使核反应停止。同时,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后备军,我们也需要严格遵守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六条规定”。二、关键词。重水堆 活性区 反射层 外压力壳 屏蔽层 核燃料 慢化剂冷却剂 控制棒三、正文。(一)实习目的。邓小平曾经说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大一和大二的第一学期,我们所学习的课程大多都是书本上的基础理论知识,虽然我们有很多同学都加入了导师的实验室,参与了他们的科研项目,但是我们对自己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认识还并不够直观和深入。因此,我们不能都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要

    5、学以致用,通过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认识实习这门课程,在实习单位参观考察并且聆听带队教师的讲解,我们能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有更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从而能为自己在以后对专业知识更进一步的学习奠定更坚固的基础。(二)相关背景。1.核能。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核能可通过三种核反应之一释放:1.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释放结合能。2.核聚变,较轻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释放结合能。3.核衰变,原子核自发衰变过程中释放能量。核能有巨大威力。1公斤铀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约等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

    6、化学能。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25吨至30吨低浓度铀核燃料,运送这些核燃料只需10辆卡车;而相同功率的煤电站,每年则需要300多万吨原煤,运输这些煤炭,要1000列火车。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只能使一列火车开动8米;一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以使一列火车行驶40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裂变资源,如果把它们的裂变能充分利用,可以满足人类上千年的能源需求。在大海里,还蕴藏着不少于20万亿吨核聚变资源氢的同位元素氘,如果可控核聚变在21世纪前期变为现实,这些氘的聚变能将可顶几万亿亿吨煤,能满足人类

    7、百亿年的能源需求。更可贵的是核聚变反应中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聚变能称得上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因此,人类已把解决资源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能这个能源世界未来的巨人身上了。1因此,核能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价值,而要将核能转换成能为我们所能直接利用的能量,需要借助核能转化装置,而核反应堆则是核能转化装置的中心枢纽。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简称中物院,原简称九院)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计划单列的我国唯一的核武器研制生产单位,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中物院主体座落于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地设有科研分支机构

    8、或办事机构。中物院于1958年在北京建院,经历了三次基地变迁;1962年开始从北京迁往青海221厂核武器研制基地;1969年迁往四川“九二地区”;1990年开始向绵阳科学城调整搬迁,实施相对集中,同年中物院管理体制调整为国家计划单列的相对独立的科研事业单位。中物院名称先后使用过二机部九局、北京第九研究所、二机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开始简称九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研究院、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核工业第九研究院等,1985年国家正式批准使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名称。中物院设有科研机构、技术保障等单位,主要从事冲击波与爆轰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与激光技术、工程与材料科学、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化学与化工

    9、、计算机与计算数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是专业门类齐全、先进设备与技术保障能力相配套的大型科研生产基地。中物院现有在职职工约230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1万人,技能人员近9000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杰出科学家都曾担任过我院的重要领导职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中物院设有研究生部,在相关学科具有一级和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有物理、数学、核科学与技术、力学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核科学与技术和数学流动站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23.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隶

    10、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功率20MW,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NP厂区,2012年通过国家验收,2013年9月冷源正式投入使用。实测用于中子散射实验的热中子通量2.41014 n/cm2s,冷中子通量109 n/cm2s。首期建设的6台中子散射谱仪和2台中子成像装置,经2013年以来的系列带中子束热调试工作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分别为:高分辨中子衍射仪、中子应力分析谱仪、高压中子衍射仪、中子小角散射谱仪、飞行时间极化中子反射谱仪、冷中子三轴谱仪和冷/热中子成像装置,实测综合性能指标均达国际主流行列,部分属国际先进。同时高/低温、高压、力学拉伸和磁场等原位环境加载设备也已初步具备。二期建

    11、设的热中子三轴谱仪、中子超小角散射谱仪和中子标定测试束线等已得到国家立项支持,计划于2015年开始实施。一期建设的中子散射谱仪对国内科研领域的推动作用和效益已初显。目前已为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高能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和山东大学等用户单位提供了实验服务,部分成果已发表于Acta Mater.等国际刊物。3(三)实习时间。2017年5月11日上午(四)实习地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五)实习手段。参观考察和聆听带队老师的讲解(六)实习过程。随着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地球上有限的化石能源在加速地消耗。据预言家们估计,

    12、化石燃料可能在今后的几个世纪内被消耗殆尽。除这些化石燃料外,自然界里还有核能、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和潮汐等。在这些能源当中,核能是目前比较成熟并已在工业上大规模应用的新型能源。核能不仅有单位体积能量大的优点,而且资源丰富,据初步估计,地球上已勘探到的铀矿和钍矿资源其能量相当于有机燃料的20倍。核动力反应堆使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船用核动力,包括潜艇核动力和航空母舰的核动力。因为核动力具有不依赖空气工作的特点,它作为水下潜艇和潜器的动力有其特殊的优点,所以核反应堆出世以来较早的是被用在核潜艇上。核潜艇与常规潜艇相比具有水下续航力强、噪声小和可靠性好等突出优点,因此世界上的几个核大国都相继建造了大

    13、批的核潜艇。由于核能的单位体积释热量大、使用时间长,所以对于功率大、燃料消耗量多的航空母舰也是一种很理想的动力源。根据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计算,1 kg的235U完全裂变所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800 t标准煤完全燃烧,或2100 t燃油完全燃烧所产生的能量值。因此在大型航空母舰上用核动力取代常规动力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携带量,提高舰艇的续航能力。核动力反应堆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核电站,自第一座核电站问世以来的50年里,核电站的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全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有438座核电站在运行,核电站已积累了5000多堆年的运行经验。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在今后的3050年内,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14、建造核电站,核电站的发电总量将达到世界总发电量的35%以上。核电站多年的运行经验证明,核能是一种清洁、经济、安全的能源。核电站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向大气排放SO2和CO2等有害气体,可以避免产生温室效应,如果全部用核能代替化石燃料发电,可以改善大气污染问题。由于核电技术不断完善,很多部件都采用了标准化生产,因此其成本和造价随之降低,在核电站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就比较重视核电站的安全问题,从而也促使工程技术人员在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始终对安全问题十分重视。4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能反应堆或反应堆,是能维持可控自持链式核裂变反应,以实现核能利用的装置。核反应堆通过合理布置核燃料,使得在无需补加中子源

    15、的条件下能在其中发生自持链式核裂变过程。严格来说,反应堆这一术语应覆盖裂变堆、聚变堆、裂变聚变混合堆,但一般情况下仅指裂变堆。反应堆的类型很多,但它主要由活性区,反射层,外压力壳和屏蔽层组成。活性区又由核燃料,慢化剂,冷却剂和控制棒等组成。当前用于原子能发电站的反应堆中,压水堆是最具竞争力的堆型(约占61%),沸水堆占一定比例(约占24%),重水堆用的较少(约占5%)。5在带队教师的讲解下,我们参观考察了一个重水堆的模型,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在线辐照产氚/提氚实验研究平台。1.核反应堆。其一,我们了解了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中子人射至核反应堆内,与一个铀核发生核反应,经过复杂的内部过程,最

    16、终铀核裂变为两个碎片,同时放出几个中子。核反应发生前粒子的总质量要大于核反应发生后粒子的总质量,根据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公式E = mc2,所亏损的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绝大部分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少部分以辐射的形式逃逸,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质量亏损,与光速的平方相乘后将是一个巨大的能量数值。如果每次裂变反应产生中子的数目大于引起核裂变所消耗中子的数目,那么在少数的原子核中引起了核裂变反应以后,就有可能不依靠外界的作用而使裂变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样的裂变反应称作自续的链式裂变反应,实现自续链式裂变反应的条件是:当一个裂变核俘获一个中子产生裂变以后,新产生的中子中,平均至少应该再有一个中子去引起另外一

    17、个核的裂变。6链式反应产生大量热能。用循环水(或其他物质)带走热量才能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52.重水堆。其二,我们了解了重水堆的工作原理。重水堆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两种。压力容器式重水堆的结构类似压水堆,只不过慢化剂和冷却剂都是重水。压力容器式重水堆的堆内结构材料比压力管式的少,中子经济性好,可达到很高的转换比。但压力容器式天然铀重水堆的最大功率受到厚壁容器制造能力的限制。压力管式重水堆只有压力管承受高压,而容器不承受高压,因此其功率不受容器制造能力的限制。压力管式的重水堆用重水作慢化剂,冷却剂可以是重水、轻水或有机化合物。43

    18、.核燃料和控制棒。其三,我们参观了重水堆中活性区的核燃料和控制棒。重水堆使用的核燃料是天然铀,把它做成UO2芯块后放在锆合金包壳内构成外径为13.08 mm、长度为49.5 cm的元件棒,再由37根元件棒组成直径为10.2 cm、长度约50 cm的燃料元件束。堆芯由380根带燃料元件束的压力管排列而成,每根压力管内首尾相接地装有1012个燃料元件束。为了防止热量从高温高压的重水冷却剂中传出来,在每根压力管外设置一同心套管,在此两管的环状空间中充有CO2作为绝缘层,从而使大型卧式圆柱排管容器中的重水慢化剂温度低于60。4核燃料(nuclear fuel),可在核反应堆中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实用

    19、核能的材料。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是获得实用铀棒核能的两种主要方式。铀235、铀238和钚239是能发生核裂变的核燃料,又称裂变核燃料。其中铀235存在于自然界,而铀233、钚239则是钍232和铀238吸收中子后分别形成的人工核素。从广义上说,钍232和铀238也是核燃料。氘和氚是能发生核聚变的核燃料,又称聚变核燃料。氘存在于自然界,氚是锂6吸收中子后形成的人工核素。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燃烧”时产生的能量远大于化石燃料,1千克铀235完全裂变时产生的能量约相当于2500吨煤。7控制棒设置在反应堆上部,穿过大型卧式圆柱排管容器插入压力管束间隙的慢化剂中,反应性的调节既可用控制棒也可用变化慢化剂

    20、液位的方法来进行。需紧急停堆时,可将控制棒快速插入堆芯,并打开排管容器底部的大口径排水阀,把重水慢化剂迅速排人重水倾泻槽或向慢化剂内喷注硼酸钆溶液以减少反应性。由于用天然铀作燃料所能达到的燃耗较小,因此需要频繁地换料。4控制棒是由硼和镉等易于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的。核反应压力容器外有一套机械装置可以操纵控制棒。控制棒完全插入反应中心时,能够吸收大量中子,以阻止裂变链式反应的进行。如果把控制棒拔出一点,反应堆就开始运转,链式反应的速度达到一定的稳定值;如果想增加反应堆释放的能量,只需将控制棒再抽出一点,这样被吸收的中子减少,有更多的中子参与裂变反应。要停止链式反应的进行,将控制棒完全插入核反应中心

    21、吸收掉大部分中子即可。根据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如果改变堆内的中子数和中子密度,就可以改变核反应的剧烈程度,从而改变核反应堆的功率。核潜艇是用控制棒和化学控制两条途径来控制核反应堆反应速度的,从而使核潜艇做到快慢自如。按照这一原理问题就简单了,若想使核反应堆停堆,只需将控制棒完全插入堆芯中即可。这样,由于控制棒吸收了大量中子,堆芯就会由于中子数量不足而使裂变反应难以为继,核反应自然就会减弱或停止运行了。同时,为了防止核反应堆发生爆炸,核潜艇的控制棒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插入堆芯底部,使核反应堆停堆,此情景在许多电影“大片”中都有演示。例如,当冷却系统出现问题后,堆芯的温度就会由于不能迅速冷却而升高

    22、,这样,就很可能使核反应堆熔化,甚至爆炸。为此,核潜艇反应堆舱内设有温控系统,当反应堆冷却剂的温度超过允许值时,温控系统将信号传给控制棒驱动机构,控制棒便会在几秒钟内迅速插入堆芯底部,使核反应堆停堆。停堆后的核反应堆逐渐冷却,自然就不会发生爆炸了。84.慢化剂和冷却剂。其四,我们参观了重水堆中活性区的慢化剂和冷却剂。重水的化学性质接近于轻水,但物理性质有所不同,在中子吸收截面上相差较大。重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氘原子组成的化合物(D20),D(氘)是H(氢)的同位素。重水是很好的慢化剂,与轻水(H20)相比,它的热中子吸收截面约为轻水的1/700。重水具有与轻水相近的优良热物理性能,是很好的冷

    23、却剂。但是作为核反应堆的慢化剂和冷却剂,重水的纯度必须等于和大于99.75%。中子在重水慢化剂中的伴生吸收损失很小,因此重水堆能有效地利用天然铀,可以从每吨天然铀中获取较多的能量。从重水堆中卸出的燃料烧得较透,乏燃料可以储存起来,等到快中子增殖堆需要时再提取其中的钚,使燃料循环大大简化。重水堆中需要的天然铀量最小,生成的钚一部分在堆内参加裂变而烧掉,其余的包含在乏燃料中。重水堆单位能量的净钚产量高于除了天然铀石墨堆外的其他热中子反应堆,约为压水堆的两倍。重水堆的压力管把重水冷却剂和重水慢化剂分开。压力管内流过高温高压(温度约300 ,压力约10 MPa)重水作为冷却剂,压力管外是处于低压状态下

    24、的慢化剂,盛装慢化剂的大型卧式圆柱形容器称为排管容器。排管容器设计成卧式的目的是便于设备布置及换料维修。排管容器中的慢化剂由一个慢化剂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带走中子慢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反应堆的一回路系统分为左右两个相同的环路,对称布置每一个环路有两台蒸汽发生器和两台主泵并通过管道连接而成,每个环路带出反应堆一半热量。冷却剂的流程是:在左侧主泵唧送下重水冷却剂通过集流管分配到压力管左侧,从左边流入压力管,吸收燃料元件的裂变释热后从压力管右边流出,然后通过堆出口集流管进入右侧蒸汽发生器。在右侧蒸汽发生器中将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轻水,重水冷却剂在右侧蒸汽发生器流出后,在右侧主泵的唧送下从右边进入另一组压

    25、力管,在其中吸收燃料元件裂变的释热后从这些压力管的左边流出,经堆出口集流管进入左侧蒸汽发生器。重水的价格很贵,因此对重水必须很好地管理,防止和尽量减少泄漏。氘在堆内吸收了一个中子后生成放射性的氚。氚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氚化水和氚化蒸汽很容易随着重水或污染的大气进入人体,散布在人体内各处的水分中,使血液受到长期的辐照。重水经辐照产生氚的浓度随燃耗而增加,从反应堆系统中任何一个地方泄漏重水的液体或蒸汽都将会引起氚的泄出,这会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放射性损坏。因此对于有泄漏的房间要用闭合通风系统使空气通过干燥器,以回收漏出的重水蒸气,回收的重水经过再富集后送回系统复用。4反应堆堆芯因核燃料裂变产生巨大的

    26、热能,由主泵泵入堆芯的水被加热成327度、155个大气压的高温高压水,高温高压水流经蒸汽发生器内的传热U型管,通过管壁将热能传递给U型管外的二回路冷却水,释放热量后又被主泵送回堆芯重新加热再进入蒸汽发生器。水这样不断地在密闭的回路内循环,被称为一回路。9二回路系统的主要功用是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饱和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做工,同时也提供蒸汽,为电站其它辅助设备使用。做完功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结成水,由凝结水系统将水打入蒸汽发生器。压水堆核电厂常规岛部分的二回路系统由一系列设备及系统组成,它与常规火力发电厂的相应部分相似,主要是将核蒸汽供应系统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以及在停机或事故情况下,保证核蒸汽供应系

    27、统的冷却。105.外压力壳。其五,我们参观了重水堆中的外压力壳。安置核反应堆并承受其巨大运行压力的密闭容器,也称反应堆压力壳。核电站所用的反应堆主要有轻水堆(压水堆及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及快堆等。由于压力容器包容了反应堆的活性区和其他必要设备,其结构形式随不同堆型而异。反应堆压力容器位于反应堆厂房中心,设计时主要考虑一回路冷却剂的高压和高温,主管道断裂事故和地震等作用。由于压力容器所容纳的反应堆本体放射性极强,故在材质要求、制作、检验及在役检查等方面都比常规压力容器要严格得多。116.屏蔽层。最后,我们参观了重水堆中的屏蔽层。反应堆运行时,有大量的中子和射线向四周辐射;停止运行时,裂变产物

    28、也向周围放出射线。为了防止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这些放射性辐射的危害,并防止临近的结构材料受到放射性辐射损伤,在堆外结构设计中,必须在反应堆的四周设置屏蔽层。屏蔽层是核反应堆的基本结构组成部分(其他主要部分包括堆芯、反射层、控制棒和冷却剂)。设置屏蔽层要力求造价便宜并节省空间。对射线屏蔽,通常选择钢、铅、普通混凝土和重混凝土。钢的强度最好,但价格较高;铅的优点是密度高,因此铅屏蔽厚度较小;混凝土比金属便宜,但密度较小,因而屏蔽层厚度比其他的都大。来自反应堆的射线强度很高,被屏蔽体吸收后会发热,因此紧靠反应堆的屏蔽层中常设有冷却水管。某些反应堆堆芯和压力壳之间设有热屏蔽,以减少中子引起压力壳的

    29、辐照损伤和射线引起压力壳发热。中子屏蔽需用有较大中子俘获截面元素的材料,通常含硼,有时是浓缩的硼-10。有些屏蔽材料俘获中子后放射出射线,因此在中子屏蔽外要有一层射线屏蔽。通常设计最外层屏蔽时应将辐射减到人类允许剂量水平以下,常称为生物屏蔽。核电站反应堆最外层屏蔽一般选用普通混凝土或重混凝土。12四、实习总结。在带队教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核反应堆以及重水堆的工作原理,参观了重水堆中活性区的核燃料、慢化剂、冷却剂和控制棒以及重水堆中的反射层,外压力壳和屏蔽层,对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有了更直观和更深入的认识。中子与一个铀核发生核反应,铀核裂变为两个碎片,同时放出几个中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重水堆

    30、则是以天然铀为核燃料,以重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用循环水(或其他物质)带走热量避免反应堆因过热烧毁,导出的热量可以使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发电,将控制棒插入含有核燃料的堆芯可以使核反应停止。同时,作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后备军,我们也需要严格遵守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六条规定”;禁止私自在机关、单位登陆互联网;禁止在家用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禁止涉密网与互联网连接或在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处理涉密信息;禁止私自留存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或涉密文件资料;禁止在涉密计算机与非涉密计算机之间叉又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禁止擅自对外披露单位涉密信息和内部信息。五、结束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上午

    31、的专业认识实习,我们又了解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发现了现实专业中有很多知识与书本上的知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认识实习使我们了解了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获益匪浅。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不能只在学校里,读理论这本小书,还要在实习中,读社会这本大书,更直观和更深入地认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有助于我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发挥出自己的专业核心优势,使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 核能DB/OL. XX百科.2 院情DB/OL.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3 中国绵阳研究堆(CMRR)DB/OL.中国物理学会中子散射专业委员会.4 阎昌琪.核反应堆工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4: 1-2+13-17.5 核反应堆DB/OL. XX百科.6 安鹏. 核反应堆简介J. 现代物理知识, 2005,(02):12-17.7 核燃料DB/OL. XX百科.8 控制棒DB/OL. XX百科.9 一回路DB/OL. XX百科.10 二回路系统DB/OL. XX百科.11 反应堆压力容器DB/OL. XX百科.12 屏蔽层DB/OL. XX百科.


    注意事项

    本文(认识实习实习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