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河中心小学46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docx

    • 资源ID:5440816       资源大小:25.5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河中心小学46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docx

    1、小河中心小学46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小河中心小学46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20102011(第一学期)一、本组成员简介1、教研组成员情况一览表。部门名称高年级语文组负责人金玉成员姓名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所获荣誉备注金玉女3616本科中高市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束静女3919本科中高副组长黄燕女252本科一级组内骨干陈建群女4019本科小高组内骨干马群男4122本科小高仇小亭女4020本科小高组内骨干朱成华男4021本科小高孙志庆男3718大专小高姜金福男4622大专小高王红霞女3818本科小高教导主任王海霞女3514本科小高备课组长郑丽华女3915本科小高镇优秀辅导员组内骨干周纪新男4929本科

    2、中高市学科带头人教导主任祁建军男3816大专中二宗浩远男3616大专中二马丽花女4021本科小高组内骨干潘冬芳女4626大专小高唐勤女3515大专小高教导主任杨玉宏男3817本科小高组内骨干徐飞燕女3213本科小高区优秀班主任备课组长束建国男4121本科小高组内骨干蒋建琴女4222大专代课陈宇良男4522本科小高镇优秀教育工作者组内骨干潘杏丽女3717本科中高区骨干教师组内骨干王志洪男4627大专小一教导主任陈 川男3514大专小高组内骨干张巧华女3716本科小高组内骨干孙道坤男4019大专小高徐红喜女3919本科小高组内骨干2、本组成员总体情况分析项目统计总数男女20-29岁30-39岁40

    3、-59岁大专本科中高小高市学科区骨干人数29131611513101942021百分比44.855.23.451.744.834.565.513.8696.93.43、本组教师梯队发展现状分析和发展的目标途径。梯队教师起点发展目标基本路径优势不足第一梯队:教研组长副组长备课组长课堂教学能力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理论基础薄弱,只能用经验的方式总结经验,教研能力有待提高。深入研究某一专题,学习用理论的方式总结经验,形成研究特长及与此相应的专业领导能力。1、随时开放自己的课堂。2、领衔市级课题的研究。3、阅读理论书籍,撰写论文总结。第二梯队:组内骨干有热情,肯钻研,个人专业素养和学科素养较为

    4、扎实。学习不系统,日常化研究做的还不够,整体的研究能力还不够强。把新理念、新意识转变为日常性的教学行为,做到课题研究日常化,提高教学能力。1、深入课堂听课,经常开放自己的课堂。2、积极参与本年级小课题的研究。3、较为系统地阅读理论书籍,撰写反思、案例等。第三梯队:其他中青年教师工作认真、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蕴藏着很大发展潜力自主专业发展目标不明,内驱不强,重教不重研,主动参与意识薄弱。更新理念,形成自己教育实践的新参照系,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对自我发展做出策划。1、走进一、二梯队教师的课堂。2、多上研讨课。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3、阅读理论书籍,撰写反思、案例等。二、学科

    5、发展现状分析1、学生能力发展现状学生能力年级发展现状独立阅读能力四拥有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但还达不到这个学段要达成的阶段性目标。词语、段、核心价值的体悟能力有待提高。五六拥有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但还达不到这个学段要达成的阶段性目标。阅读不够精细化,在理解词语和感悟文章的核心价值时经常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篇的体悟能力也有待加强。课堂对话能力四课堂上很多同学能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但没有养成课堂对话的常规。对他人的发言抓不住主要观点,自己的发言语言缺乏连贯性,后一位学生的发言不能和前一位学生的发言形成呼应。五六虽然对话的能力比中年级增强了,由于年龄的增长,这一年学段部分孩子在课堂中经常保

    6、持沉默,虽然有自己的思想,但发言的积极性反而减弱了。课堂对话有了先听后说,先思后说,先评后说的意识,但能力有待加强,同时缺乏讨论时总结、提升的习惯。2、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层面重视忽视典型表现教学价值观1、比较重视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1、忽视教学方法、工具、学科活动的育人价值。重教材解读,轻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模式化、孤立而生硬。2、比较重视在每节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上转化和渗透新的价值观。2、忽视在语文学科整体策划中转化和渗透新价值观。教学设计时把学生定位在零起点上,没有长程意识。3、比较重视教学设计中价值观的体现。3、忽视教学过程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进入课堂后,心中只有教案。4、重视现场反思研讨中价

    7、值观的具体综合。4、忽视后续研究反思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只有说课、评课研讨和重建课,缺乏写作性后续和评价性后续。教学目标重每节课的“抽象目标”。忽视整体规划长程的总体目标,忽视递进设计长程的阶段目标和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没有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每节课的目标也以割裂式和口号式的抽象目标为多。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时重“教”的活动设计。1、轻“学”的活动设计。不把教与学看做一个基本的分析单位。2、重封闭的、确定的、硬性的活动设计。2、轻开放的、可能的、弹性的活动设计。以小开放的活动为主,不敢设计大开放的活动。教学过程1、有向开放时重学生精彩见解类基础性资源的捕捉。2、轻学生出现的错误和认识障碍类资源的

    8、捕捉。预防学生的错误、回避学生的错误,出现个别学生替代思维。2、重简单肯定的回应反馈。2、轻推动教学过程往纵深发展的有效反馈。反馈无效,教师和学生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原地打转转。”3、课堂结束时的开放延伸的总结环节重教师的课堂总结或简单地让学生谈收获。3、轻开放延伸环节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总结局限在当下所学的内容,缺乏反思、评价、提升、拓展。3、上学期教研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研活动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重实践轻理论。上学期我们我们开展了7次集中研讨活动,教学沙龙活动只开展了2次,真正的理论学习没有开展过,这也造成了实践与理论学习不平衡,不能相互滋养,导致教师的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不够系统,

    9、教师专业性素养不足。教研组长的角色转换不到位,特别是不能真实地解读教师的发展状态。比如专题沙龙要求是由教研组长负责,选出大家认为需要作专题讨论的主题,而后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举行专题沙龙,通过专题讨论聚焦出新的问题,成为深度会谈的主题。我作为教研组长在策划第一次沙龙活动时就没有能解读好教师的真实状态,没有具体去分析我们的老师对这个主题了解多少,要进行沙龙还缺失什么,前期我可以给老师提供哪些学习的资料,所以就导致沙龙中教师对话不起来。(2)教师的新质状态有待进一步稳定。研讨活动前延做的比较到位,后续还是空头支票,日常化的研究还停留在口号上,日常教学中依然旧有的习惯所束缚。(3)课题研究重心有待进一步

    10、下移虽然我们规范备课组和教师个人的纵向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虽然采用了“纵横交错”的方式。我们发现,老师们在参与研究时,被动执行的多、主动思考的少;使得研究重心不能下移到每一位教师身上,也很难下移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还有一些老师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但关注实践操作的多,追溯源头理念的少,这样导致我们的研究有了模仿,但缺少思考,缺少理论的梳理和引领。(4)教师梯队发展有待进一步均衡,一、二梯队的教师发展较快,但不能带动第三梯队的教师进入新基础研究,第三梯队的教师状态不尽如人意。三、主要工作和推进措施1、提高教研活动品质。(1)分层自学与心得交流。教研组长针对不同梯队的教师推荐不同的必读书目,每位教师

    11、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读书计划,每年阅读一定数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本学期第一、二梯队教师的必读书目为: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第三梯队教师必读的文本资料为:学习资料库里的精品案例与专家指导材料的学习。校园网上已经开辟了教师博客,鼓励大家在网上交流读书内容和读书心得,进行网络对话与交流,一、二梯队的教师必须定期在校园网上上传读书心得,不断提升本组教师的理论内化力。(2)专题沙龙与深度会谈。由教研组长负责,选出大家认为需要作专题讨论的主题,而后在有准备的情况下举行专题沙龙,通过专题讨论聚焦出新的问题,成为深度会谈的主题。(3)建立智库与外出观摩。教研组将建立自己的专家智库,定期邀请“新基础”指导组专家、市

    12、教研室林纪华老师、区教研室陈建伟老师等引领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教研组还将不定期地组织成员外出观摩名师教学研讨活动。2、深入扎实地进行课题研究。做好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和新一轮课题的开题工作。本学期我校的市级课题将在九月份结题。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做好结题工作,收集整理三年来的研究成果,撰写好结题汇报材料。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新一轮课题的申报工作,我们初定的研究内容是把握年段教学特点,提高目标设计与落实的实效,通过课题研究,达成以下的阶段目标,从而促使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递进的阶段目标:年级递进的阶段目标具体策略四感悟能力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

    13、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1、默读前提要求,默读中停顿思考、回视等。2、快速阅读陌生短文做练习。理解能力1、词句: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1、联系上下文2、借助字、词典。3、借助生活积累。2、篇章: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1、归纳段意2、疏理思路2、抓情节简要复述五六感悟能力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1、限时默读回答问题2、限时浏览,整理信息。理解能力1、词句:理解词语在语言环

    14、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1.联系文章的核心价值和具体的语境揣摩。2、解词方法融会贯通。2、篇章: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3、文体:形成阅读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和诗歌的不同结构,实现与初中语文的有效衔接。梳理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审题辨体理文脉品味语言总结反思和后续学习。学生课堂对话能力递进的阶段目标:三四倾听1、 培养边听边归纳的习惯。听他人讲述后,能大概把握他人说话的主要内容。2、 努力做到正确领悟他人发言主要意思,并且能有自己的思考。发言:1、 培养先思后说的习惯。注意围绕讨论的中心问

    15、题积极大胆地发言,讲述自己的观点。2、 学习运用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总分、连续、并列、因果句群连贯讲述一段话,做到口齿清楚,内容具体,不偏题。讨论:1、培养先听后说的习惯。先倾听他人的发言,积极响应、认真思考他人的发言。2、 通过点头、微笑、提问、质疑、补充等方式作出反应和意见反馈。3、 懂得欣赏伙伴的良好习惯,如大声发言的习惯、尊重同学发言,等待别人讲完后再发言的习惯。五六倾听1、 提升边听边归纳提炼的习惯。能正确归纳他人讲述的主要内容,厘清他人讲述的基本观点。2、 能准确捕捉他人发言的重点、独特见解、错误之处。发言:1、 提升先思后说的习惯。注意围绕讨论的中心问题连贯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6、2、 能注意说话的场合与对象的特点,把话讲得清晰正确、流畅通达、抑扬顿挫、情味深长。3、 能根据需要作简短的即兴发言,讨论:1、培养先评后说的习惯。先评价同学发言的主要观点,再发表自己的观点。2、培养讨论结束时总结、提升的习惯。3、懂得欣赏同伴思考问题的思路,从中得到启迪。4、学习反思与追问:他是怎样思考的?他的想法与我的思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当想不明白这些问题的时候,就要追问同学:这个问题我还没想明白,请问你是怎么思考的?让追问来提升互动对话的质量。3、稳定教师的新质状态。(1)集中研讨和日常实践相结合。为加快研究的频率,扩大骨干教师队伍,提升先行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

    17、素养,本学期我们的集中研讨采用大集中和小集中相集合的方式。大集中还是每双周二下午,教研组的每一位教师都要参加,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大家就研究课为载体,就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在争论与思辩中分享智慧,使教研组成为研究“智囊团”。 小集中定在单周,具体的活动日期、研讨内容由执教老师定好后提前3天在校园网上公布,“新基础”研究核心组的老师必须自己调好课务参加活动,其他教师自主选择参加。而后大家带着研讨成果立足于自己的课堂,进行日常教学实践,完善研究成果。要让日常研究与集中研讨水乳交融,而不是水油分离,从而在日常研究中,稳定教师的新质状态。(2)积极倡导教师养成教学好习惯。区教研室

    18、制定了教师需要养成的8个好习惯,上学期,我们提倡了但没有具体的评价反馈机制,而且感觉一下子让老师养成8个教学好习惯太多太难,这学期我们决定采用“分步养成”策略,这学期先提倡教师养成以下一个好习惯:认真备课:认真研读课标、认真进行单元教学目标设计、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制定每节课合理、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提高活动设计与目标的匹配性。4、促进教师均衡发展,向两所村小辐射研究成果。(1)各梯队教师间互动:推行随堂听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提倡“邀请课”。发挥第一梯队教师的集聚与辐射作用,着力打造第二梯队教师,给第二梯队教师创设更多在课堂教学中研讨锤炼的机会,从而建立起一支呈阶梯型分布、又不断由下向

    19、上攀升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将研究过程中呈现的教师差异和不同发展态势转化为教师队伍建设的资源,实现教师的整体发展。(2)与两所村小的语文教研组结成研究的共同体,采用中心小学和村小一二课时连上的方式,辐射中心小学的研究成果,加强备课组的团队建设。四、行事安排表 4-6年级语文 教研组活动安排表 时间:2010年8月大集中:教研组长:金玉分管行政:金玉 本学期研究主题:把握年段教学特点,提高目标设计与落实的实效。周 次内 容程 序主题交流或讲座内容开学前准备围绕本学期研究的两个主题在寒假里进行自主的理论学习1、 学语文课程标准2、 学“新基础”的理论书籍。1、重点解读各年段的年段目标,明确每个年段

    20、的语文教学应该做什么。2、学习“新基础”的理念,熟悉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整体结构,明确各年级学生的基本状态、教学的核心任务、学科活动和考核内容。2第一次教研活动9.7计划交流。新基础专题沙龙。教研组计划交流。专题沙龙:新基础视野下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交流第一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薛彩玉、朱琳、束静、汤荣美、王海霞、徐飞燕。1、教研组、备课组计划交流。2、专题沙龙:新基础视野下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4第二次教研活动9.21四年级研究课我给江主席献花陈建群第一课时孙志庆第二课时马群谈课后反思、束静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陈建群评课。陈建群谈课后反思、朱成华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王志

    21、洪评课。其他教师评课,金玉总评。把握四年级教学特点,渗透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课型的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实现四年级阅读教学递进的阶段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按四年级的对话目标完善课堂对话常规,提升学生对话能力。8第三次教研活动10.19五年级研究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郑丽华第一课时唐琴第二课时郑丽华谈课后反思、王海霞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祁建军评课。唐琴谈课后反思、杨玉宏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潘冬芳评课。其他教师评课、周纪新总评。把握五年级教学特点,渗透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课型的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实现四年级阅读教学递进的阶段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按四年级的对话目标完善课堂对话常规,提升

    22、学生对话能力。10第三次教研活动11.2六年级研究课练习4徐飞燕第一课时孙道坤第二课时徐飞燕谈课后反思、潘杏丽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束建国评课。孙道坤谈课后反思、张巧华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孙道坤评课。其他教师评课、金玉总评。把握六年级教学特点,渗透练习中“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口语交际”的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按六年级的对话目标完善课堂对话常规,提升学生对话能力。12第五次教研活动11.16“新基础”理论专题学习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与教师对话互动交流。学习“新基础”的核心理念,教师带着自己的思考与名师专家对话,实现思维的碰撞,观念的交流,视界的融合。

    23、14第五次教研活动11.30六年级研究课学与问陈宇良第一课时陈川第二课时陈宇良谈课后反思、徐飞燕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束建国评课。陈川谈课后反思、王志洪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并评课。其他教师评课、束静总评。把握六年级教学特点,渗透说明文课型的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实现四年级阅读教学递进的阶段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按六年级的对话目标完善课堂对话常规,提升学生对话能力。16第六次教研活动12.14五年级研究课林冲棒打洪教头王海霞第一课时马丽花第二课时王海霞谈课后反思、金玉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周纪新评课。马丽花谈课后反思、宗浩远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王志洪评课。其他

    24、教师评课,周纪新总评。把握五年级阅读教学特点,实现五年级阅读教学递进的阶段目标: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按五年级的对话目标完善课堂对话常规,提升学生对话能力。18第七次教研活动12.28四年级研究课春联仇小亭第一课时王红霞第二课时仇小亭谈课后反思、束静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马群评课。王红霞谈课后反思、姜金福阐述第一轮试教情况、重构过程、评课。其他教师评课、金玉总评。把握四年级教学特点,渗透说明文课型的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实现四年级阅读教学递进的阶段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按四年级的对话目标完善课堂对话常规,提升学生对话能力。20第八次教研活动沙龙:教研

    25、组和个人两个层面发展盘点分析。金玉教研组发展盘点教师个人发展盘点(每位教师)反思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个人成长过程,总结一学期以来工作的得失,提高教师的反思、提炼、重构的能力,后续的研究定好起点。期末安排. 梳理本学期工作,思考下学期研究计划安排. 盘点每位成员的发展,明确下学期发展方向 小集中:“新基础”研究语文核心组成员必须参加。(附名单:朱琳、潘杏丽、束静、刘红莲、徐黎、薛彩玉、汤荣美、徐飞燕、王海霞、金玉。 )其他教研组成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参加。周 次内 容程 序主题交流或讲座内容3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研究1 薛彩玉上课2 “新基础”研究核心成员评课汉语拼音和汉字教学同时起步,突破长期以来孤

    26、立教学汉语拼音的思路,做到汉语拼音和汉字教学互相促进。5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研究刘红莲“新基础”研究核心成员评课汉语拼音和汉字教学同时起步,突破长期以来孤立教学汉语拼音的思路,做到汉语拼音和汉字教学互相促进。7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研究课1 徐黎2 “新基础”研究核心成员评课汉语拼音和汉字教学同时起步,突破长期以来孤立教学汉语拼音的思路,做到汉语拼音和汉字教学互相促进。9五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1 王海霞2 “新基础”研究核心成员评课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鉴美丑、分善恶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13五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金玉“新基础”研究核心成员评课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学

    27、生鉴美丑、分善恶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15四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1 束静2 “新基础”研究核心成员评课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鉴美丑、分善恶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17六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1 潘杏丽2 “新基础”研究核心成员评课高段作文评价的重心下移,评价主体多元,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实效性。19六年级课外阅读课内指导课1 徐飞燕2 “新基础”研究核心成员评课高段作文评价的重心下移,评价主体多元,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实效性。附:参加常州市“新基础”研讨活动时间安排:时间地点主题负责人本校参与者9月7日下午2:00常州二小本学期工作策划会李政涛,高鸣鸿

    28、等语文教学第一责任人10月13日花园学校常州中期评估叶澜、吴亚萍、李政涛、李家成、卜玉华等“新基础”研究核心组成员10月14日薛家中心小学常州中期评估叶澜、吴亚萍、李政涛、李家成、卜玉华等“新基础”研究核心组成员10月18-19日新桥、东方、局小课外阅读课内指导示范课李政涛,金东旭,任丽芳,李德平等“新基础”研究核心组成员11月1819日五星、蓝天、中山、常二小单元教学的类结构研究李政涛、姜艳、任丽芳、丁晓红、高鸣鸿等“新基础”研究核心组成员12月1215日常州联系学校精品课研讨活动叶澜、吴亚萍、李政涛、李家成、卜玉华等“新基础”研究核心组成员1月待定常州常州研究工作学期总结叶澜等待定新进入的联系学校本学期活动安排:时间地点主


    注意事项

    本文(小河中心小学46年级语文教研组活动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