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

    • 资源ID:5436760       资源大小:108.9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

    1、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2015年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 史 试 卷(文科) 2015年11月 总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命题人;刘海洋 审核人:陈学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

    2、生必须保持答题纸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共7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 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2.“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注重以人为本理念 B. 研究人与自然关系C.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D. 重视人的前世来生3.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如下有四位同学进行了发言。其中与儒家思

    3、想相吻合的是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A. 甲 B. 乙 C. 丙 D. 丁4.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支派103372110761220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A“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B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察举制度逐渐完善5.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

    4、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董仲舒提出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存天理、灭人欲”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6.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与“大一统”局面出现之间的关系是A、用政治上的统一保证思想上的统一 B、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C、为政治上的统一赋予神权色彩 D、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7.孔子伦理道德观的特点之一是人伦常理和治国理念结合,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既是伦理道德观念,又是社会的等级尊卑观念,董仲舒的主张中,与孔子这一理念最接近的是“薄赋敛,省徭役,以

    5、宽民力” B. 后人根据其观点总结的“三纲五常”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天人合一”“天人感应”8.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B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9.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

    6、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A“大一统”理念B天人感应思想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10.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专制制度 B. “罢黜百家” C. 儒佛道“三教合一” D. 程朱理学11.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

    7、论12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13.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 A春秋繁露 B五经正义 C四书章句集注 D四库全书14.古代一位思想家在回答友人的问题时说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位思想家是A王阳明 B董仲舒 C朱熹 D孔子 15. 李贽称赞汉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

    8、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C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揭露道家学派的虚伪16.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的是A. 经世致用 B. 工商皆本 C. 民主科学 D. 重农抑商17.“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黄宗羲18.“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

    9、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段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A 控诉了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官员的贪得无厌B“君”罪行累累,表达了作者对君主的痛斥C抨击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D表达了作者对君主专制独裁的抨击19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天下为主,君为客” A B C D20.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欧洲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

    10、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21.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1454年出版的圣经。但既有活版印刷术,便当有适宜的纸料,否则书籍仍不从增加起来。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A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B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C知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D印刷术

    11、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 22.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风俗画23.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C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 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24.关于唐代书法的特征,诚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论述的:“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律、律令中。”下列

    12、书法家的作品最能体现盛唐书法的这一特征的是A王羲之 B 张旭 C颜真卿 D赵孟頫25.北魏孝文帝从小就接受汉族文化的教育,不仅“五经之义”能拿过来就讲,史书传记、诸子百家涉猎颇多;对汉族的诗文也很有研究。他最不可能研究过的诗句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A B C D 26.下列是一组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历史描述,你认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5辆爱看的纸质的书。B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

    13、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C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D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27.梅兰芳先生是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起多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进行演出,展示了中国京剧的神奇魅力,获得巨大的成功。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我国京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走向成熟 B梅兰芳是“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之一C.民国时期,梅兰芳为中国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D艺术交流可以调解国际矛盾,加深各国人民的友谊28.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

    14、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29.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能准确反映材料信息的是()A陈独秀倡导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B新文化运动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C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 D.陈独秀对西方文化持全面肯定态度30.汉武帝时的 “独尊儒术”和青年杂志宣传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

    15、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31.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A.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B.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2.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是:A、提出了建立新式海军的主张 B、启迪人们去认

    16、识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C、翻译了外国书籍 D、主张仿行西方的民主制度33.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中国近代社会时代主题是 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民主34.五四运动爆发后,新青年杂志上刊登的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庶民的胜利 D、再论问题与主义35.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卷 (主观题

    17、共30分)三、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3小题,均为10分一题,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

    18、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观点?与材料一相比,此后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3)材料三中儒家思想在宋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提出这一思想的政治、经济原因。(4分)3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

    19、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在后果之长技。”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若强中御外之策,唯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义材料四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陈独秀回答:(1)以上材料分别属于哪些派别的观点?(4分)其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思想发展演变的

    20、基本特点。(2分)38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学识渊博、思想卓越的文化伟人,他的影响遍及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模塑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取向和认知思想习惯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历史作用。然而不同历史时期,古今中外对孔子态度却有所不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生前是一个诚实的学者、一个失意的政治家和一个成功的教育家,请列举其在思想领域的观点和教育领域的贡献。(4分)(2)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重塑了孔子形象,其动机是什么?(2分)(3)现代中国的杰出知识分子在20世纪掀起了一场“打倒孔子家店”的思想革命运动,这使孔子的偶像形象被彻底打倒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这一运动有何局限性?(2分)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