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践教学教案食品微生物.docx

    • 资源ID:5397511       资源大小:24.76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践教学教案食品微生物.docx

    1、实践教学教案食品微生物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食品微生物 专 业: 食 品 班 级: 教 师: 学 年: 20122013 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NO:1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一: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 掌握清洗、包扎和灭菌玻璃器皿的技术。【职业素质渗透点】 很多工作都是从基础做起,看似没有技术

    2、含量的工作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实验素质。【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实施过程】一、目的要求:1. 熟悉微生物实验中所需要的各种常用玻璃器皿的名称和规格。2. 掌握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包扎方法及干热灭菌的操作过程。二、材料用具:常用的玻璃器皿三、实验步骤:1. 常用的玻璃器皿 微生物学实验室所用的玻璃器皿,大多是培养微生物或接种微生物用的,为了排除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干扰,事先要进行消毒和灭菌。为此,对玻璃器皿的质量和洗涤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1) 试管a) 大试管b) 中试管

    3、c) 小试管(2) 杜汉管(3) 培养皿(4) 锥形瓶与烧杯(5) 移液管或吸管a) 玻璃吸管b) 活塞吸管(6) 注射器(7) 载玻片与盖玻片(8) 双层瓶(9) 滴瓶(10) 接种工具2. 玻璃器皿的清洗(1) 新玻璃器皿的洗涤(2) 使用过的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3) 玻璃吸管的洗涤(4) 载玻片与盖玻片的清洗3. 玻璃器皿的包扎(1) 培养皿(2) 移液管(3) 试管和锥形瓶4. 玻璃器皿的灭菌(1) 将要灭菌的玻璃器皿放在箱内,堆积时要留一定的空隙,物体不得接触箱壁,关闭箱门。(2) 接通电源,把箱顶的通气口适当打开,使箱内湿气、空气能溢出,至箱内温度大小100时关闭。(3) 调节温度

    4、控制旋钮,直到箱内温度达到所需温度为止。(4) 切断电源,冷却到60,打开箱门,取出灭菌物品。(5) 将温度调节控制器旋转返回原处,并将箱顶通气口打开。(6) 所有空的、干净的玻璃器皿及其他耐热器皿,一般都可以用干热灭菌法灭菌。但含有水分的物质,不可用此法灭菌。四、实验报告练习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灭菌,并将实验过程写成报告。五、实验小结 考察学生对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灭菌过程。包扎过程如果不合格,灭菌后的玻璃器皿也不能使用;灭菌过程一定要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过程比较危险,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灭菌时一定要慎重、小心。课后分析教研组主任审核 签 名累计学时3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N

    5、O:2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二: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学会使用显微镜并知道如何进行保养。【职业素质渗透点】 实际工作中显微镜的使用很频繁,用标准的方式进行使用。【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实施过程】一、目的

    6、要求:1. 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2.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和保养措施。二、材料用具:1.仪器、药品及用具: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有毒)2.材料:各种切片三、方法步骤: (一)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1. 镜座2. 镜柱3. 镜臂4. 载物台5. 反光镜6. 光圈盘或集光器7. 镜筒。连接在镜臂上。8. 物镜及转换器9. 目镜10. 调节螺旋(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 取镜2. 对光3. 放片4. 低倍物镜的使用5. 高倍镜的使用6. 还镜(三)显微镜的保养1. 显微镜各部分零件不要随便拆开,也不要随意在显微镜之间调换镜头或其他附件。2. 目镜与物镜部分不要用手指或粗布揩擦,一定要用

    7、擦镜纸轻轻擦拭。3. 防潮4. 防尘5. 防腐蚀6. 放热四、实验记录: 绘出油镜下观察到的细菌形态,并注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及总放大率。五、讨论及练习:1. 显微镜的构造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作用?2. 使用低倍物镜及高倍物镜观察切片时应特别注意哪几点?六、实验小结: 总结学生实验情况,指出违反操作之处,说明这样做的危害。课后分析教研组主任审核 签 名累计学时6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NO:3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三:细菌的革兰染色法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

    8、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 掌握革兰染色的原理和方法。【职业素质渗透点】 态度认真,科学严谨。【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实施过程】一、目的要求:1. 了解革兰染色的原理。2. 掌握革兰染色的方法。二、实验原理: 革兰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它不仅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而且还可以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革兰染色的方法是:细菌

    9、先经碱性染料结晶紫染色,再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或丙酮脱色,再用复染剂染色。如果细菌不被脱色而保持原染料的蓝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如被脱色而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 革兰染色的机理主要是由于两类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不同。三、实验器材: 1. 仪器、药品及用具:显微镜、酒精灯、火柴、载玻片、接种环、双层瓶、吸水纸、擦镜纸、生理盐水、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碘液、95%酒精、番红复染剂。2. 材料: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四、实验步骤:1. 涂片2. 固定3. 染色(1) 初染。结晶紫染色。(2) 媒染。碘液(3) 脱色。酒精(4) 复染。番红复染液。4. 镜检五、实验记录: 将观察结果记录

    10、与下表中,并完成实验报告。六、实验思考题:1. 革兰染色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意义是什么?2. 革兰染色涂片为什么不能过于浓厚?其染色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应如何掌握?七、实验小结 总结学生的实验情况,提出意见并指出操作不当地之处。课后分析教研组主任审核 签 名累计学时9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NO:4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四: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

    11、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并判断细胞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职业素质渗透点】 认真观察,熟练使用显微镜,细节决定成败。【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实施过程】一、目的要求:1. 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的方式。2. 掌握鉴别死、活酵母细胞的染色方法。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菌体比细菌大,多呈圆形、卵圆形、圆柱形或柠檬形,有的则呈分支的假菌丝。 死、活酵母细胞可以通过染色方法加以鉴别。三:实验器材:1. 仪器、药品及用具:显微

    12、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擦镜纸、镊子 0.05%美蓝染色液、0.1%美蓝染色液2. 材料:酿酒酵母四、实验步骤:1. 美蓝浸片观察2. 用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重复上述的操作。五、实验报告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并完成实验报告。六、实验思考题:1. 为什么美蓝染色液可以鉴别酵母菌的死活?2. 根据你的观察实验结果,说明美蓝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对死、活细胞数有没有影响?七、实验小结 考察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是否已经非常熟练,总结学生观察酵母菌形态特征的结果,一般大家观察到的形态都不太一样,鼓励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考察学生是否能鉴别酵母细胞的死活。课后分析教研组主任审核 签

    13、 名累计学时12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NO:5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五: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 认识霉菌,能描述出霉菌的形态。【职业素质渗透点】 注重观察细节,态度认真严谨。【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

    14、【实施过程】一、目的要求:1. 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2. 观察霉菌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原理: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 用上述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1. 细胞不变形。2. 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3. 溶液本身是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三、实验器材:1. 仪器、药品及用具: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20%甘油、查氏培养基平板、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无菌吸管、载玻片、盖玻片、U形玻璃棒、解剖刀、玻璃纸、滤纸等。2. 材料:曲霉、青霉、根霉、毛霉。四、实验步骤:1. 一般观察法2. 载玻片观察法

    15、3. 玻璃纸透析培养观察法(1) 向霉菌斜面试管中加入5 ml 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孢子悬液。(2) 用无菌镊子将已灭菌的、直径与培养皿相同的圆形玻璃纸覆盖于查氏培养基平板上。(3) 用1 ml 无菌吸管吸取0.2 ml 孢子悬液于上述玻璃纸平板上,并用无菌玻璃刮棒涂抹均匀。(4) 置温室培养48 h后取出培养皿,打开皿盖,用镊子将玻璃纸与培养基分开,再用剪刀剪取一小片玻璃纸置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五、实验报告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霉菌的形态特征,并将实验过程写成报告。六、思考题:1. 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形态上的异同。2. 玻璃纸应怎样灭菌?为什么?五、实验小结 考察学生对显微镜

    16、的使用是否已经非常熟练,总结学生观察霉菌形态特征的结果,一般大家观察到的形态都不太一样,鼓励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课后分析教研组主任审核 签 名累计学时15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NO:6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六: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 学会制备培养基,并清楚如何灭菌。【职业素质渗透点】 态度认真,安全操作,要对自己、对其

    17、他实验同学、对实验室负责。【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实施过程】一、目的要求:1.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2. 掌握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用人工的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不同微生物对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及水分等的要求各不相同,只有在最适范围内才能表现出它们的最大生命力。因此,培养基中应当有微生物所能利用的营养成分和水。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除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以外,还要求适当的pH范围。 根据微生物种类

    18、和实验目的的不同,培养基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本实验主要介绍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三、实验器材:1. 仪器及用具:试管、锥形瓶、烧杯、量筒、玻璃棒、铁架台、漏斗、牛角匙、pH试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纱布、线绳等。2. 材料: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3. 配方: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氯化钠5 g;琼脂1520 g;水1000ml;pH 7.07.4。四、实验步骤:1. 称量2. 溶化3. 调pH值4. 过滤5. 分装6. 加塞7. 包扎8. 灭菌9. 摆斜面10. 倒平板11. 无菌检查五、实验报告仔细回忆实验过程,并完成实验报告。六、实验思考题:

    19、1. 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应具备哪些条件?为什么?2. 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3. 培养基配好后,为什么必须立即灭菌?如何检查灭菌后的培养基是无菌的?七、实验小结 总结学生的动手能力,配制培养基是微生物实验中很基础的一项技术,整个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感染细菌。课后分析教研组主任审核 签 名累计学时18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NO:7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七:高压蒸汽灭菌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

    20、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技术。【职业素质渗透点】 态度严谨、遵守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实施过程】一、 目的要求:1. 了解高压蒸汽灭菌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2. 掌握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 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以下三个:1.

    21、 在湿热条件下,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较易凝固。2.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3. 湿热蒸汽有潜热的存在。三、实验器材:仪器、药品及用具: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玻璃器皿材料:待灭菌的培养基四、实验步骤:1. 加水。2. 装料。3. 加盖密封。4. 排气升压5. 降压6. 取料7. 倒水五、注意事项: 在压力上升之前,必须将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除,否则,虽然压力表已经指示0.100Mpa,但锅内的温度却只有100,往往会造成灭菌不彻底。六、实验思考题:1. 在高压蒸汽灭菌前,为什么要将锅内冷空气排尽?灭菌完毕后,为什么要待压力降到“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开盖取物?2. 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的温度要求

    22、为什么不一致?七、实验小结 高压蒸汽灭菌技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全国每年都有一些实验事故是由高压蒸汽灭菌操作不当造成的。所以灭菌过程中学生态度一定要认真、谨慎,操作要细心。课后分析教研组主任审核 签 名累计学时21农九师职业技术学校实践教学教案 NO:8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八:微生物的分离、接种与培养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 掌握微生物分离、接种和培

    23、养的技术。【职业素质渗透点】 操作认真,防止实验室污染,甚至环境污染。【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实施过程】一、 目的要求:1. 掌握微生物的常用接种、分离方法。2. 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二、实验原理: 在土壤、水、空气及人、动植物体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大多数都是混杂生活在一起,当我们希望获得某一种微生物时,必须从混杂的微生物类群中分离它,以得到只含有这一种微生物的纯培养,这种获得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在微生物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经常要把一定种类的微生

    24、物接种或移种到新的培养基上,使其生长繁殖。三、实验器材:1. 菌种: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霉菌。2. 培养基:缓冲葡萄糖肉汤培养基试管垂直、缓冲葡萄糖肉汤半固体培养基试管垂直、缓冲葡萄糖肉汤固体培养基平板、查氏培养基平板、3. 接种工具: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4. 其他工具:酒精棉、火柴、镊子、酒精灯、试管架、玻璃铅笔、糨糊、标签纸、恒温培养箱等。四、实验步骤:1. 接种(1)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2) 接种方法2. 分离。 常用的分离方法为平板划线分离法。3. 培养(1) 接种的细菌培养基放在32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 h 后观察。(2) 将接种分离后的酵母菌及霉菌

    25、放于2528恒温培养箱内,酵母菌培养48 h、霉菌培养72 h 进行观察。(3) 平板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倒置培养。五、实验报告仔细进行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六、实验思考题:1. 为什么在做微生物实验时,最基本的要求是无菌操作?2. 指出你所制备的培养基平板划线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分别属于哪种微生物类群,简述它们的菌落形态特征。3. 大肠杆菌接种于葡萄糖肉汤培养基内培养24 h 后,具有什么现象?七、实验小结 总结学生实验情况,指出学生操作中容易染菌的地方,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一定要多加注意。微生物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无菌环境。课后分析教研组主任审核 签 名累计学时24农九师职业技术学

    26、校实践教学教案 NO:9班 级指导教师时 间 年 月 日周次节次实验(实训)时数3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九:甜米酒的制作实验(实训)项目类别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岗位综合实训 技能训练实验(实训)项目性质演示性 验证性 应用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实训)组织实验(实训)地点同时实验(实训)人数/组数每组人数【实践教学能力目标】 学会制作甜米酒。【职业素质渗透点】 操作严格、态度认真,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教学策略】1.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2. 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3.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4. 考察学生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5. 总结实验情况【实施过程】一、 目的要求:1. 明

    27、确米酒制作的基本原理。2. 掌握甜米酒制作的一般工艺操作。二、实验原理: 甜米酒是用糯米为原料,经蒸煮使淀粉糊化,然后接种甜酒药经发酵制成的一种发酵食品。甜米酒含有甜味、酒香气和丰富的营养。 甜酒药是糖化菌及酵母的混合制剂,主要含根霉、毛霉及少量酵母。三:实验器材:1. 仪器用具:恒温箱、蒸笼、纱布、不锈钢锅、瓦罐等2. 原料:菌种(甜酒药)、糯米。四、实验步骤:1. 浸米2. 洗米。3. 蒸饭4. 淋饭5. 落缸搭窝6. 保温发酵五、检测:1. 糖液的酒精发酵2. 酒精检验3. 二氧化碳检验4. 啤酒酵母的观察六、实验报告简单描述甜米酒的制作工艺,并完成实验报告。七、实验思考题:1. 分析一下甜米酒制作过程中的微生物发酵过程。2. 酒药拌好后为什么要在饭的表面再撒一层酒药?七、实验小结 总结学生制作甜米酒的整个工艺流程,对学生做的好的方面提出表扬,不足的地方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让


    注意事项

    本文(实践教学教案食品微生物.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