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语文需要讲授那些语法知识.docx

    • 资源ID:5374847       资源大小:27.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语文需要讲授那些语法知识.docx

    1、小学语文需要讲授那些语法知识关联词1、关联词的意义能够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连接起来组成比较复杂的句子的词语,就是关联词语。恰当的使用关联词语,能使我们在说话或者协作时达到较好的表达效果。2、常见的关联词语类型(八种)A、并列关系分句之间是并列的既又 那么那么 一边一边 有的有的 不是而是B、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但还 不光还 甚至 不仅还C、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中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D、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比是顺着说,而是有了转折。虽然但是 虽然可是 却 尽管还是 然而E、假设关系前一分

    2、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后的结果。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就 假如就 哪怕也F、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因为所以 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G、条件关系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说出这个条件下的结果。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都 无论也H、取舍关系前后分句写了两种情况,说话人选择其中之一,舍去其余。宁可也 与其不如3、关联词语的使用一般方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两个注意:(1)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是句意畅通、明确。(2)运用要合理:该用的

    3、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择关联词。修改病句概念:凡是不符合语法规则、逻辑、修辞和语言习惯的句子都属于病句。1、常见的语法类型有:(1)用词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 (4)重复罗嗦(5)自相矛盾 (6)词序混乱 (7)指待不明 (8)分类不当2、怎样修改病句(1)认真的读原句,弄清楚句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2)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3)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来句子的意思。(4)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修辞手法比喻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对比结构:本体+喻词+喻体常用喻词

    4、: 好象、仿佛、像似的、如同、像一样、是、成了拟人概念:拟人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给事物以人的感情,使语言更鲜明、生动。排比概念: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一般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词组成。夸张夸张是一种对事物作“言过其实”的描述的修辞手法。反问概念: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判别方法:有问不答,答在其中。与疑问句的区别:(1)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是有疑而问,需要别人回答。(2)反问是修辞方法中的一种,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意在肯定,不需要别人回答。设问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

    5、和思考,明知顾问、自问自答的一种修辞手法。要注意区别设问句与反问句:从句型特点上看,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随问后;反问句是答在其中,让人从问中体会答案。对偶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言”古诗中。句式变换概念:句式变换就是保持句子内容基本不变,根据表达和理解的需要把某种句式变成另外一种句式。小学生学习和考试中常见句式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1、扩句和缩句扩句:是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扩句时要注意:(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2)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

    6、搭配恰当。缩句:是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缩句时要注意:(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2、陈述句、“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这三种句式的变换只要根据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变换后语句通顺,符合要求即可。3、“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的互换“直接引用”与“间接转述”做好以下几点:(1)改换人称。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有第二人称,改为具体人称。(2)改换标点符号。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或加上双引号。(3)如果是问句,改为表示商量的祈使句。(4)增删个

    7、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4、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方法:(1)判断有无否定句,有的去掉,无的加上。(2)加上或去掉陈述句、反问句末尾的语气词。(3)改变标点符号。(4)增删个别词语,保持句子的流畅通顺。5、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都是表示肯定语气的句子,后者更加强烈的表示肯定。(双重否定句是指一句中有两个否定词语的句子)三种该注意的标点符号1、省略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文中内容的省略;(2)表示说话的迟疑;(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4)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5)表语句内容的跳跃。2、破折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解释说明;(2)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8、;(3)声音的中断或延续。3、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引用别人或者直接说出来的话;(2)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3)表示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特制硬笔描摹练习本:执笔:右手拇指肚顺放在距笔尖3厘米的笔杆左上方位置,食指放在笔杆的中前方,中指第一节垫在笔杆的右下方,三指同时用力,力量聚集点距笔尖3厘米左右,做到伸缩自如,运转随意;无名指、小指依次向中指靠拢,所有手指向掌心弯曲,保持掌心虚撑,方便用力;笔杆向右后方倾斜,与纸面成45-55度夹角。用笔:儿童初练宜用钝尖铅笔,轻重缓急易于操纵;掌握了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之后,进一步提高时可换用钢笔。姿势:初学时坐姿

    9、要端正,与桌子保持一拳之遥;头不歪斜,身不俯伏,双臂撑开放在字帖两侧;双足踏地平放不交叠。桌椅:椅子高度以双足踏地时大腿与地面平行为宜,桌子高度以双臂撑开自然垂放为宜。灯光:在灯光下看书写字,要使灯光从左前方稍高于头部的方位照向书本。忌上下或前后直射;灯光照度以不用俯伏近看且不刺眼为宜。选体:初学宜从楷体练起,以工整平实为主,不可只求好看或华丽;字宜稍大,方便揣摩间架结构。选帖:选用自己喜欢且为行家公认的优秀范本,随意选择和频繁换帖皆不可取。恒心: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切忌贪多求快或时断时续;手脑并用,忌机械模仿;保护儿童兴趣,初学时可一字数遍,长期练习可选简短的诗文故事为反复单位,防止厌烦情绪

    10、。小学语文一般基本主谓宾句型、1、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段2、短语有五种基本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3、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句子的特点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在书面上要用句末标点符号。4、句子可以分为 单句 和 复句 两大类,单句又有 主谓句 和 非主谓句 两大类。5、单句有什么特点?只有一套主谓结构。6、复句有什么特点?1)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2)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7、主谓句 定义: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称为主谓句。 相关概念:1.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 2.主语用=(双线)表示,谓语用(单线)表示。或者,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11、用表示。 举例:1.火苗向手术台扑来! 2.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传来阵阵厮杀声。8、非主谓句 定义:由单个词和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句子,称为非主谓句。 相关概念:1.非主谓句也是句子,所以句末也有标点符号。 2.非主谓句主要有名词句、动词句、形容词句三种。 举例:1.火!(单个词组成,名词句) 2.为人民服务。(偏正短语组成,动词句)9、主谓句的主语表示谁或什么。通常以名词、代词或以名词为中心语的偏正短语充当。有时,其它实词或短语,如果能够表示被陈述的对象,也能作为主语。仿照示例分别标出主语和谓语,并说明主语是由什么词或短语充当的。10、主谓句中的谓语表示主语是谁、是什么或干什么、怎么样等意

    12、思通常是由动词、形容词、名词或以动词、名词、形容词为中心语的短语充当,主谓短语也可以充当主谓句中的谓语。 仿照示例分别指出下列主谓句中的谓语表示什么,属于哪一种主谓句。11、练习(红色的是答案)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竹子对我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当心! 4.当然,有人会说,这个人干吗不去劳动啊? 5.胡子这么长了! 6.(他是干什么的?) 商人。 1.哪怕明天下雨,运动会还要照常进行。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温柔的海风,没有月亮,只有星星。 4.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1.他们看得入神。代词2.一个想法在他的头脑中产生了。偏正短语3.我 和 弼 时

    13、同 志商 量 好 不 回 家。并列短语4.脚 步 声打 断 了 我 的 沉 思。偏正短语5.比 较 普 遍 的是 计 算 机 网 络。的字短语6.祖 国 统 一是 每 个 中 国 人 的 心 愿。主谓短语7.你觉 得 这 个 人 合 适 吗?代词1.营业员是一个年轻人。表示“是谁”,动词谓语句2.春天雨水多。表示“怎么样”,主谓谓语句3.我 们主 张 积 极 的 思 想 斗 争。表示“怎么样”,动词谓语句4.昨 天 晚 上雨 下 得 很 大。表示“干什么”,主谓谓语句5.正 月 十 五元 宵 节。表示“是什么”,名词谓语句6.今 天 的 作 业太 多 了。表示“怎么样”,形容词谓语句12、综合

    14、练习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格中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山村人家,常用现成的树丫叉做凳脚。有一天,一只这样的凳脚坏了,父亲叫儿子到山林里去配一只。儿子拿着斧头在山上转了一圈,空着手回来了。父亲问他:“你是怎么搞的?”儿子愁眉苦脸地回答说:“树丫叉倒是很多,可是都是向上叉,没有向下叉的。”2. 标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并指出充当主语的是什么词或短语,又是哪一种主谓句。这 个 个 体 户 办 的 小 旅 店真 小。偏正短语作主语,形容词谓语句。“ 四 人 帮 ” 终 于 下 台 了。名词作主语,动词谓语句。嗓 音清 脆 悦 耳。名词作主语,形容词谓语句。、1)判断下面的句子,哪些是主谓句,哪些是非主

    15、谓句1.进来坐一会儿吧! 非主谓句2.我们要急着赶路。 主谓句3.这消息确实使人吃惊。 主谓句4.我们已经发现了数以亿计的恒星系。 主谓句5.可怜的人! 非主谓句6.放在门口的那张已经很旧的凳子。 非主谓句2)标出主语和谓语,并指出主语的成分1.他很 早 就 去 学 校 了。 代词作主语2.这 幅 画是 叔 叔 送 给 我 的。 偏正短语作主语3.输 给 她让 我 真 不 服 气。 动宾短语作主语4.声 音 响 亮是 回 答 问 题 的 基 本 要 求。 主谓短语作主语5.沙 漠是 人 类 最 顽 强 的 自 然 的 人 之 一。 名词作主语6.母 亲 和 宏 儿都 睡 着 了。 并列短语作主

    16、语3)主谓句根据谓语的不同,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四种。 1.雨下了三天三夜。 动词谓语句2.他身体不好。 主谓谓语句3.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形容词谓语句4.你的头发乱蓬蓬的。 形容词谓语句5.这孩子山里人。 名词谓语句6.大家休息一下吧。 动词谓语句7.老三从家里跑出来了。 动词谓语句8.你这个看法,我认为有些片面。 主谓谓语句、4)一个短语中最核心的部分称为中心语1.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的谓语中一定有中心语。且中心语就是位于短语中最关键的动词或形容词。2.由偏正短语组成谓语的名词谓语句谓语中也有中心语。3.主谓谓语句中的谓语没有中心语。5)主语和谓语

    17、中都有可能有中心语。显然,只有先区分了主语和谓语,才能找出主语和谓语中的中心语。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如果说主语和谓语是第一层级的,中心语就是第二层级的。6)动宾短语中动词支配的对象称为宾语。7)谓语并非动宾短语,因此无宾语8)名词前面的修饰语称为定语。9)现在一般已经忽略了主语中心语的提法,今后所指的中心语,都是谓语中心语。10)动词、形容词前面的修饰语称为状语。汉语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3、符

    18、号:双行线。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单行线_。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波浪线。4、凡 能 愿 动词,如 “希望、想、可以、说” 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3、符号:小括号()。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

    19、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3、符号:中括号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学语文,有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

    20、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语是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说明主语所发出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谓语由动词来承担,一般放在主语的

    21、后面。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定语是句子中修饰名词、代词或其它名词化的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叫做定语。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有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之分。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过去分词和定语从句都可以充当定语。 状语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是修饰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

    22、语 、分句以至句子的成分。状语根据语义可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结构状语、程度状语、条件状语、让步状语、方式状语、方面状语、伴随状语和句子状语。状语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性中心语的,可以回答“怎么样”、“多少次”、“何处”、“何时”、“什么结果”等问题。补语都放在中心语后头,除了趋向动词、数量词、介宾结构和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直接作补语外。补语多用形容词、数量词、趋向动词、介宾结构来担任,各种关系的词组也常作补语。用三个d

    23、e可分的它的前面是定语 后面就是定语中心语地它的前面是状语 后面就是状语中心语得它的后面是补语 动词后面一般带宾语 主语一般位于句子的前面,是这个句子的主线,他后面的成分就是谓语比如说:帅气逼人的“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在本片中饰演德鲁贝勒一角 主语就是奥兰多布鲁姆 后面的就是谓语 好莱坞的浪漫故事总是发生在大城市 主语是故事 后面的就是谓语一个句子通常有主谓宾组成,小学的缩句,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的,缩到一定程度就剩主谓宾了。划分句子成分(一)知识要点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4、。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符号:主语= 谓语 宾语 定语() 状语 补语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

    25、人”还是“写物”。写人格式:“谁”“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主谓宾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例如:他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例

    26、: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4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

    27、列顺序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由这个顺序可以看到:定语是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成分主要是主语和宾语)前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状语是在谓语(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限制的成分。例:1定语:我的书美丽的花(以上两个句子中“我”和“美丽”是定语。)2状语:狠狠地打多么美丽(以上两个句子中“狠狠”和“多么”是状语)从形式上看,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用“的”字,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用“地”字,这是标志。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28、物”。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2)树叶黄了。(3)小王今年十六岁。(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5)明天星期日。(6)什么书他都看。、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1)那(沉

    29、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2)(三杯)美洒敬亲人。(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1)他已经走了。(2)咱们北京见。(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语文需要讲授那些语法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