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案.docx

    • 资源ID:5320336       资源大小:94KB        全文页数:14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案.docx

    1、最新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案高 淳 县 中 小 学课 堂 教 案学校:桠溪中心小学学科:语文(五上)姓名: 张 雪 萍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2) 师恩难忘(2)陶校长的演讲(2)62古诗两首(2) 习作1(2) 课外阅读(2)63练习1(2) 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2) 装满昆虫的衣袋(2) 64变色龙(2) 金蝉脱壳(2) 课外阅读(2) 65习作2(2) 练习2(2) 国庆放假66国庆放假 成语故事(2) 课外阅读(2) 67推敲(2) 嫦娥奔月(2) 读书莫放“拦路虎”(2) 68伊索寓言(2) 习作3(2) 课外阅读(2)69练

    2、习3(2) 在大海中永生(2)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2) 610艾滋病小斗士(2) 习作4(2) 课外阅读(2)611黄山奇松(2) 语文综合性学习(2) 期中复习(2)612黄果树瀑布(2) 莫高窟(2) 课外阅读(2)613习作5(2) 练习5(2) 天火之谜(2)614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 诺贝尔(2) 课外阅读(2)615滴水穿石的启示(2) 习作6(2) 语文综合性学习(2)616练习6(2) 林冲棒打洪教头(2)617少年王冕(2) 黄鹤楼送别(2) 课外阅读(2) 618清平乐 村居(2) 习作7(2) 练习7(2)619学和做(1) 复习620复习6教材分析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

    3、班共有34 人,男生 人,女生 人。学生的思维活跃,上课发言较积极,但基本功不够扎实,整体成绩一般。但是班级学风较浓,读书风气很好。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但因为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同,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学生的习作能力有待提高。本学期,我们将对全班同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 教材分析1、主题单元。“园丁之歌” “自然的奥秘” “故事集锦” “无私奉献” “祖国各地” “百折不挠” “走进名著”2、本阶段的

    4、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教学总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养成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习惯。(6)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7)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8)培养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9

    5、)培养读书做笔记的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3、识字写字。(1)准确认读253个生字。(2)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171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3)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

    6、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5、阅读。(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6、习作。(1)能用学过

    7、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2)学习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叹号、问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能力培养侧重点:1、学生的正确、认真书写的能力。2、学生的习作能力。3、学生阅读课外书的能力。预期目标(采取措施)1、提高课堂效率,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3、加强写字的常规训练。4、加强习作训练。5、加强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看好书,勤动笔。6、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自主预

    8、习复习等)。7、定期补差、定期家访,家校配合,共同教育学生。教 学 设 计二次修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做读书做笔记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工具书的意义和作用,逐步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准备一些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第一

    9、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使学生了解做读书做笔记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读书做笔记的方法。2、教育学生逐步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故事: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

    10、什么苦。”朋友不满地说:“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2、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3、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4、小结: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1)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老师在干什么?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师小结:提示写读书笔记的几种形式:摘抄卡片、文章;编写提纲;写读书笔记。(2)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

    11、怎样?(3)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注意爱护、用钢笔、整洁)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观察左下角的读书笔记,学生说说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师小结:读书笔记的标题可以直接写“读某某文”或“读某某书有感”,也可以在标题下再加一个副标题,用上破折号,行款与写作文相同,要写好读书笔记必须深入了解所读的书 或文章的内容,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3、观察右上角的卡片,说说卡片的内容并说说这几张卡片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师小结:卡片的种

    12、类较多,最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标准卡片,上面有“类别”“编号”“文题”,摘抄时填好。一种是自制卡片,要注明摘抄内容的出处。摘抄卡片要归类保存以便查找。如果我们从小养成摘抄卡片并分类保管的习惯,知识量就会大大增加,作文内容会更丰富多彩。三、引导学生尝试做读书笔记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要求:认真阅读;用上常用做笔记的方法摘抄重点词句,三言两语写收获感受。3、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交流互补。5、全班交流展示。6、教师总结:读书做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我们努力做到长期坚持培养良好习惯,这样会终身收益。四、作业延伸自由阅读课外书籍,用自己最喜欢的做笔记的方法完成一篇读

    13、书笔记。板书设计:读书要做笔记一、做笔记的意义和作用二、做笔记的方法三、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工具书的意义和作用。2、使学生逐步养成随时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明确主题。2、启发小结: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我们可以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

    14、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告诉: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5、老师点拨:有礼貌,讲文明。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结合平时的学习,举例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工具书。7、讨论,总结: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三、训练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浩”,查字形、字义。2、“洋溢”的“溢”怎么读?

    15、字义?用什么方法查找的?3、总结评比。四、总结全文,勉励鞭策。1、本课你学到了什么?2、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五、作业延伸用工具书自学第一课生字新词。板书设计: 工具书的意义和作用 正确使用工具书 使用工具书的方法 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教学后记:1、师恩难忘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从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教师教学

    16、有方。教学难点: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和“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的含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录音、挂图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整体感知大意。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读题质疑。带疑学文。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7、,读准生字字音,思考和同桌交流新词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表,“开火车”读。正音带读。(多音字“正”)齐读。指名朗读课文。及时正音,注意不能断句。整体朗读。3、指出书写注意点,学生描红、评价反馈。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指导读好。2、齐读。3、快速默读: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4、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内容,理清脉络。一(12) 二(3-7) 三(89)5、学生质疑问难,适答。四、布置作业 1、认真诵读课文。预习文后练习2、3。 2、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

    18、,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略读课文第一部分1、读一读。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三、精读课文第二部分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同桌讨论,指名汇报。(结合课后第2题理解)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指名朗读。3、小组研究:(1)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4、齐读第二段体会我对老师的敬佩与感恩之情。5、自读第三段:思考:

    19、哪些语句写出“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指导朗读体会。四、精读课文第三部分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为什么?指答(引导抓住“恭恭敬敬”“终生难忘“”深深感谢“体会我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自由练读;指读,齐读。3、小组研究:“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五、有感情朗读全文。六、综合训练:1、完成补充习题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板书

    20、设计: 1、师恩难忘 娓娓动听 编故事 身临其境 受滋润 感激、怀念教学后记:2、陶校长的演讲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3、学会用“即使 也”、“既要也要”造句。4、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录音、挂图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3、精读第一问的内

    21、容。并指导学法。教学过程: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2、听演讲(录音范读)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A 演讲的特点(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思考和同桌交流新词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表,“开

    22、火车”读。正音带读。齐读。指名朗读课文。及时正音,注意不能断句。整体朗读。3、指出书写注意点,学生描红、评价反馈。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指导读好。2、齐读。3、快速默读: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回答)4、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一(1) 二(25) 三(6)5、学生质疑问难,适答。四、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2、集体交流: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比较”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结果有何不同.启发学生思考

    23、: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抓住两个”离不开”指导学生朗读.3、指导朗读本节,理清层次进行学法指导:(1)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2) 自练读本段。指读评价;齐读.五、课堂练习1、熟读课文。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 ”造句。3、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回忆课文大意,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2、(引读)一问回忆学法: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二、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

    24、四问(精读课文)1、学习第二问(半扶半放)(1)默读全节、交流讨论,学生为主“第二问”问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2)指导感情朗读2、放手自学第45节(1)小组合作学习(2)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说这两节内容讲解公德公共道德,观念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指名读,齐读。四、总结全文,综合训练。1、齐读,并谈谈陶校长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2、填空总结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

    25、,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3、激情齐读出这种关怀、爱护和演讲的语气4、合作探究:陶校长为什么要大家每天问这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对我们学生有什么重要意义?联系实际切身体会来谈。仿照陶校长方法向自己提问。5、指导复述(1)结构“总分-总(2)先复述第一问,再复述其他三问。(3)同桌复述、评点。6、完成补充习题、造句(课后4)板书设计:2 陶校长的演讲 身体 生命之本每天四问 学问 前进源泉 工作 打牢基础 道德 做人根本教学后记: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词。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

    26、想感情。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点: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录音、挂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寻隐者不遇。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认生字。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寻隐者遇2释题。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二、初读课文。1借

    27、助汉语拼音读课文。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细读课文,读诗句,认生字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相机识字:松、童。(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4)朗读课文。四、精读课文,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五、写字指导1、童:上下结构。横画多,但长短不一。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2、采: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

    28、隔要匀。六、朗读、背诵课文指名背诵。集体背诵。七、综合训练:1、完成课后练习3。2、填空,再读一读。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所见。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诵诗爱诗 对话导入: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去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简介作者。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学生自由读

    29、) 指名读、齐读。三、精读课文,情景悟意:感受捕蝉意趣。 1、情景导入:一天,诗人袁枚在郊外散步,走着走着,他停下了脚步,他看到了什么呢? 2、师小结: 袁枚看到这么活泼可爱的牧童,听到这么嘹亮动听的歌声,脱口就吟出两行诗。 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 3、我们不仅要会读诗,还要知道他的意思。,想想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呀?然后跟同桌交流一下。(指名说) 4、谁能快乐地读读这两句诗?(指名读齐读)重点理解“振”、“林樾”。 5、多么快乐、活泼的小牧童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6、他正唱得高兴呢,忽然听到了(放蝉鸣声)于是,他就(想象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学生猜测牧童“下牛、闭口、捕蝉”的情景。 7、袁枚看到这个情景,马上又吟出了后两行诗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指名读,正音,齐读。 8、同桌读读这两行诗,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呀? 9、汇报交流。随机朗读指导 重点理解“意欲”。“闭口立”用动作演示。 10、牧童很想捕到蝉,他的动作、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该怎么读好这两句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加动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