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思品备课.docx

    • 资源ID:5317794       资源大小:33.7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思品备课.docx

    1、五年级思品备课甘 雷 中 心 学 校 品德与社会 教 案 学 校: 苏泊尔小学 年级及科目: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教 师: 蔡俊华 胡明英 教学内容安排表周次授 课 内 容备注11.祖国有多大22.首都北京 33.香港和澳门 44.宝岛台湾 5.我们的母亲河 5活动课66祖国名山知多少 7.走上黄土高坡77.走上黄土高坡 8.登上世界屋脊89.走进东北黑土地 10.享受热带风光9复 习10期 中 考 试1111.大家庭里的成员 1212.多彩的民族风情 13.各族人民大团结 1313.各族人民大团结 14.自然灾害的威力1415.灾难之中的救护 16.生命只有一次 1517.拒绝不良习惯 1

    2、8.远离毒品1619.快乐的生活 复 习17复 习18复 习19复 习20期 末 考 试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1祖国有多大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教学重点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教学难点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教 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3、)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 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海南与中国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 (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

    4、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总结升华 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1祖国有多大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教学重点学会看中国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教学难点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教

    5、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拼一拼中国政区图。 二、拼地图。 1、课件出示:把中国政区图贴在硬纸板上,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剪开,对照完整的中国政区图,用剪下的硬纸板拼成一张完整的地图。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2)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 (3)展示汇报。 (4)学生互评。 三、观察描述。 1、结合刚才的拼图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思选择某个省份进行外形描绘,说出于其相似的物名。 2、大家相互交流,或选一些同学在班上介绍。如:云南省上方式对称的弧形,下方是一个小尖,像蝴蝶。 3、其他同学进行评论。 四、在生活中感受行政区划。 1、学

    6、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周边体现行政区划的事情的资料,交流自己的发现。 2、正确写出自己家乡的地址,并说一说地址上体现出的行政区划。 3、如果没有这样的行政区划,我们的生活、工作会有哪些不便? 五、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谈谈你的想法或建议?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2.首都北京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教学重点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教学难点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教 学过程1、导入新课: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

    7、上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北京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地方。2、提问: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和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让学生自由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三、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分别阅读教材第10页至12页,选择与本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3、引导学生汇报交流。为什么说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从哪些方面能看出首都是国家政治中心?党中央、国务院所在地,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办公。党和国家许多重要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都在北京举行。 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

    8、课内容2.首都北京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教学重点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教学难点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教 学过程1.说说你对北京的了解读课文,思考什么说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高校,中央电视台和春节联欢晚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图书馆,北京军事博物馆。为什么说首都的国际交往中心?各国驻中国大使馆,中国外交部,国家元首来访,国际间友好合作。2.引导学生探究北京古城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风貌。提问: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历史文物古迹,反映了哪些丰富的历史?北京有哪些具有现代大都市的时代特色?让学生互相交流。板书; 政治中心首都北京 文化中心国际交往

    9、中心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3.香港和澳门主备人教学目标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让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教学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教 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入,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先播放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刚才听了这两首歌,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或者说你从歌中听出了一种什么感情?生:听到了香港和澳门过去所受的屈辱和她们都渴盼回家、渴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感情。(意思大致一致即可)歌中所唱的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去的两个地方香港和澳门。香港和澳门如今已经回到了她母亲的怀抱,关于

    10、这个回归时间有谁知道?请你告诉大家!生:香港和澳门回家的时间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那么就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漂泊多年的儿女终于回到她母亲的身边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喜事,那一天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那么当时英国是怎样占领香港岛的呢?通过什么条约?这说明了什么?生:通过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意思大体一致即可)2、讲授新课思考: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我们把她们叫做“特别行政区”,为什么要把香港和澳门称为“特别行政区”呢? 3、投影香港和澳门政区图,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各自包括的范围、面积和人口数

    11、量。学生讨论后回答。4、请大家根据这个同学所提供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在下面迅速计算出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并将它与上海、北京、新加坡作比较,理解港澳地区“人多地狭”的含义。显示表格。提问:这说明了香港和澳门在人口数量和面积上有什么特点?5、投影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和区徽,通过以前资料的搜集,说说其中的涵义。 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3.香港和澳门主备人教学目标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教学重点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教学难点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教 学过程 针对港澳地区的“人多地狭”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而经济的发展就需要进

    12、行城市空间的拓展,当地是如何进行拓展的呢?主要有两种方式:“上天”和“下海”。“高楼林立”和“填海造地”。通过小组讨论(四人一小组)谈谈你对这两种拓展方式的看法,你认为在城市拓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生:环境保护和绿化问题。 投影教材中“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明确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是较高的。思考为什么“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保留有大片的绿地”?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归纳:人、地需要协调发展,不能光发展而忘了环境的保护。我们了解了港澳地区优越的位置,接下来再来看看港澳地区的经济。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长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地在香港转口

    13、贸易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长,并且增长得很快。提问:除了经济联系外,港澳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还包括哪些方面?生:还包括人口流动和科技交流等。屏幕显示:1、香港人愿到深圳就业。2、内地与香港的科研机构的交流有较长的历史,双方以定期研讨、人员互访、交换研究生、合作申请研究项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交流。3、人员往来频繁,早期是探亲访友,现在是往来旅游。仅2000年一年港澳到内地旅游人数就达到七千多万人次。小结: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人员交流和科技交流方面这些都说明了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4.宝岛台湾主备人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的风景与物产、文化与风俗等,知

    14、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 教学重点知道祖国的领土不可分割教学难点体验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教 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台湾,了解台湾,领略台湾的美丽风光。 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分组整理,交流信息。1、老师知道你们在课前通过查看书籍、上网等方式搜集了许多有关台湾的资料。你们都收集了哪方面的资料呢?2、看来,同学们做了精心的准备。为了方便资料的交流,我们按收集的资料分为四个小组:、台湾风光。、台湾物产。、地理位置。、传统习俗。3、寄语台湾,体验亲情。由于种种原因,历经沧桑的台湾仍然是漂泊海外的游子,至今没有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可是,

    15、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无法阻隔的。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5.我们的母亲河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懂得择水而居,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教学重点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教学难点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教 学过程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中国河流分布图找到黄河和长江,在图上找到自己知道名字的主要河流,并把它们的名字填写在表格里。二、指导学生了解黄河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黄河流域图。找一找,黄河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说一说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按照黄河流经的顺序)。阅读教材第26页至27页,讲一讲黄河流经的地方什么样?“母亲河”给予了我

    16、们什么?为什么说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呢?黄河从青藏高原流出,流经内蒙古大草原,流经黄土高原,流经华北大平原,最后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横贯中国北部,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其中黄河下游还是我国的粮、棉基地。黄河流域还有石油、化工、煤炭等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分组探究黄河泛滥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探究后指名说一说,师生评议总结:现存问题:“地上悬河”现象及危险;黄河断流现象及危险。解决办法:南水北调工程。三、用同样的办法了解长江。四、总结复习,完成练习。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 ”)。2、( )和( )是我国两条主要的

    17、河流。3、黄河发源于我国( )省中部,流经 ( )个省级行政区,从山东注入( ),全长约( )千米,是我国第( )长河。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6.祖国名山知多少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他承载的历史文化。教学重点了解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他承载的历史文化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 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我国不仅有世界著名的长江和黄河,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名山。在这些名山中,有的山势挺拔,气势雄伟;有的重岩叠翠,悬峭俊秀,有的流泉飞瀑,云雾缭绕。你知道这些名山吗?二、说一说祖国名山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图文。2、教师以泰山为例,结合自然与人文进行讲

    18、解。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它以“擎天捧日”之姿、“拔地通天”之势,被尊为“五岳之首”。泰山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初,大多来泰山祭拜天地;许多文人墨客在泰山览胜之余,也留下许多佳作。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唐代诗人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句。3、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名山进行学习,结合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信息,进行汇报。4、出示课件,完成练习:(1)“五岳”指的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它们是东岳( ),位于( )省,西岳( ),位于( )省,南岳( )山,位于( )省,北岳( )位于( )省,中岳( ),位于( )

    19、省。(2)东岳泰山被尊为“ ”,孔子有“ ”之语,唐代诗人杜甫有“ ”的佳句。(3)华山有“ ”的说法。黄山有“ ”。( )山瀑布有“疑似银河落九天”的佳句。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7.走上黄土高坡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教学难点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 学过程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地图。说明:图中区就是黄土高原,人们又称黄土高坡。看看黄土高原在我国什么地方?黄土高原上有哪些地名是你曾经听说过或去过的?(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

    20、。)小结:“黄土高坡”位于我国黄河中上游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境内,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人们把这里叫做黄土高原。质疑: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探讨交流。阅读“资料卡”。教师图示讲解:高原西部为贺兰山、东部位太行山、南部为秦岭,只有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连,且高原北部为沙漠和戈壁,这里常年盛行西北风,沙子和黄土就随风而至。经过上百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什么样?联系生活经验:谁去过或在电视中、图片中见过黄土高原?说一说黄土高原什么样?师生语言描述。播放黄土高原图片。提问:黄土高原为什么是这样?学生讨论交流后,教

    21、师讲解。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1、提出问题: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人们是怎么生产和生活的呢?2、阅读教材第38页至40页图文。3、说一说,人是怎样适应环境的?(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要修建梯田、挖窑洞、打井、穿老羊皮袄、戴羊肚毛巾,与环境有什么关系?)(1)生产方面:修建梯田;植树种草;放牧。(2)生活方面:开凿窑洞;打井取水;扎白毛巾。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8.登上世界屋脊在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环境及气候特点。教学重点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 学过程一、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指导学生识图出

    22、示:中国地形图。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青藏高原。观察比较: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观察:教材第41页地图。观察二、登上“世界屋脊”-欣赏青藏高原自然风光1、提出问题:这么高的地方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登上“世界屋脊”,看个究竟。2、播放:青藏高原自然风光的幻灯片。3、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至第42页的山水风光图。4、阅读教材第41页地图。在地图上找到青藏高原上著名的山脉和河流。青藏高原范围:青藏高原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三、登上“世界屋脊”-领略青藏高原气候1、提出问题:青藏高原海拔这么高,高原的气候和平原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2、阅读教材第43页,教师讲解。气温低。说明:地势越

    23、高的地方,气候就寒冷,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就降低6摄氏度,所以地高天寒是青藏高原典型的气候特征。牦牛和青稞是适应这种高寒气候的特有物种。空看教材第43页“布达拉宫”图,讲解“日光城”。1、提出问题:在青藏高原这样特殊的环境下,你知道藏民是怎样生产、生活的吗?了解一些有关藏民生活的情况吗?2、阅读教材第44页至第45页图文。3、说一说:藏族人民是怎样适应环境的?生产方面:牧业为主;种植耐寒农作物-青稞。生活方面:藏袍服饰特点;住毡房;吃糌粑;礼节(哈达)。气稀薄、日照强。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9.走进东北黑土地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特点及资源状况 教

    24、学重点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教 学过程一、我国最北的地方1、出示:中国政区图教学挂图。找一找:中国的东北部是指哪里?东北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2、观察教材插图东北地区图。找一找:东北平原、大小安岭和长白山。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国最北的地方是什么样?和我国其他的地方有什么不同?有谁去过东北?东北有什么特别之处?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二、这里的土地真肥沃1、播放:东北黑土地风光。2、阅读教材第47页图文。(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说明黑土地的肥沃。)3、提出问题: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呢?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阅读教材,教

    25、师讲解:黑土地形成的原因。三、这里的森林真茂密引言:大小安岭和长白山到处都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古松参天,幼林茁壮。有些地方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人们把这里的森林叫做“东北林海”。1、阅读教材第48页图文。2、播放:东北林海风光。3、提出问题:为什么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树种多是针叶和小阔叶林,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森林树种有什么不同?四、这里的冬天真寒冷。1、提出问题:你去过东北吗?那里有多冷?在寒冷的冬天,人们是怎样适应这种气候生活的?2、阅读教材第50页至51页内容,教师讲解。(通过衣、食、住、行和娱乐等文化活动方面说明东北人是如何适应环境的,)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

    26、容10.享受热带风光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及其资源状况教学重点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教 学过程一、享受热带风光1、阅读教材第53页至第54页图文。二、识图1、出示:中国政区图。找一找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二、找到北回归线,看看北回归线以南还有哪些地区?2、讲解:热带的范围及形成原因。三、探究环境与人生活的关系提出问题:你在热带地区发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会是这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什么有关系?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闻,并分析上述问题。(如,一年种植三季水稻;人们戴斗笠劳

    27、动等。)四、小组学习探究祖国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的生活引言:我国领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除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四个地区外。你还想知道我国其他哪些地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区,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进一步学习和探究吧!1、交流讨论。2、分学习小组,选出要研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渠道。3、分配任务,落实责任。4、小组成员分头搜集信息。5、小组内交流分享,加工整理信息、整理学习汇报材料。7、交流发表会。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11大家庭里的成员主备人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2、根据服饰初步认知部分民

    28、族特征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了解自己家乡居住的少数民族基本情况教学难点渗透各族人民应该互相尊重的思想教 学过程一、找一找、查一查1、准备中国民族分布图。2、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通过读图,分别了解和学习我国民族分布情况。二、比一比1、根据活动一的积累,师生通过比一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分布情况的认识和了解。2、师生互动:教师说出民族,看哪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到其在地图上的主要分布区,并试着说出这个地区的名称、主要省份。少数民族知多少1、让学生展示在课前搜集的有关民族服饰的图片。2、结合教材第60页的几个范例,辨析所属民族及主要聚居地。三、认一认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我是家乡小导游

    29、1、在小组内将自己了解到的家乡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的情况介绍给组员。2、小组派代表把本组介绍详细的民族再介绍给全班同学。四、调查、访问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少数民族,看他们都是哪个民族,再请他们讲一讲自己民族的有趣的事情。甘雷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教案授课内容12多彩的民族风情主备人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及丰富多彩节日的学习,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教学重点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教学难点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教 学过程一、关于衣食住行的探究性学习1、展示学生搜集的不同民族衣食住行的资料。2、小组交流搜集道德资料。3、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搜集到的民族资料。探究内容:衣:1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思品备课.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