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气安全事故.docx

    • 资源ID:5290853       资源大小:31.9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气安全事故.docx

    1、电气安全事故1984 年 3 月 28 日下午,某厂运输车间运水泥构件,汽车吊扒升到距 10 千伏高压线约 100 毫米处,因承重摆动扒杆而碰触高压线,致使扶钢丝绳的汽车司机触电死亡。这次作业违反了“在 10 千伏高压线下作业,安全间距不应小于 2 米”的规定,且由非司机开车,导致悲剧的发生。 水沟焊管搭接回路线,手脚潮湿触电命归天。 1988 年 7 月 31 日上午,某厂职工子弟中学校办工厂,在承包工程的室外地沟里进行对接管道作业的青年管工拉着焊机二次回路线,往焊管上搭接时触电,倒地后将回路线压在身下触电身亡。该管工在雨后有积水的管沟内摆对接管时,脚上穿的塑料底布鞋、手上戴的帆布手套均已湿

    2、透。当右手拉电焊机回路线往钢管上搭接时,裸露的线头触到戴手套的左手掌上,使电流在回线人体手把线(已放在地上)之间形成回路,电流通过心脏。尤其是触电倒下后,在积水的沟内,人体成了良好的导体,那时人体电阻在 1000 欧左右,电焊机空载二次电压在 70 伏左右,则通过人体的电流 70 毫安。而成人通常的致颤电流即致命电流为 50 毫安。 70 毫安电流使其心脏不能再起压送血液的作用,所以血液循环停止造成死亡。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加之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使年仅 23 岁的青工死于非命。 类似的事故还有 1998 年 7 月 17 日下午某厂一铆工在进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时触电身亡。原因是非电焊工干点焊;所用焊

    3、把末端因绝缘破损而漏电;天气高温炎热,又为保产品质量,工作地点不能使用降温风扇,以致所穿戴的工作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上述这些因素使入厂才一上,虚岁才 20 的小伙子离开了人间。 拆低压不停上方高压电,遭电击高处坠丧落了命。 1993 年 11 月 7 日上午,某厂动力外线班班长与徒弟一起执行拆除动力线任务。班长骑跨在天窗端墙沿上解横担上第二根动力线时,随着身体移动,其头部进入上方 10 千伏高压线间发生电击,击倒并从 11.5 米高窗沿上坠落地面,因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该动力线距 10 千伏高压线才 0.7 米,远小于 1.2 米安全距离之规定。作业时没有断开上方 10 千伏高压电;作业者

    4、又不系安全带;下方监护人员是一名上班才两个月的徒工,不具备工作监护资格。一系列的违章,结果丢掉了班长宝贵的生命。 导线跨接保险座留下隐患,定保小修不验电触电身亡。 1996 年 9 月 7 日上午,某厂动力车间变电班,在对三分厂 2 号分变电所进行小修定保时,拉下 10 千伏高压负荷开关,听到变压器的声响停止,以为已经断电,作业者爬上高压侧准备清扫母排,当即被电击倒在三根高压铝排上丧命。原来在 1996 年元月 8 日凌晨该高压负荷开关 B 想保险管爆裂,上支座被烧坏,变电班副班长和车间电力调度在现场商议决定由副班长用导线将保险管下支座与高压铝排直接连通。事后既没有向车间汇报,也未作正规处理,

    5、此次作业,虽拉下高压负荷开关,但经 B 相仍形成通路,以致作业人员被 10 千伏高压电死。用导线跨接保险座这一临时措施,历经 8 个月之久仍未消除,留下隐患,此次作业时既不拉油开关,又不验电,也不挂临时接地线,就冒险作业,为此一名刚毕业分配入厂的中技生丢掉了年轻的生命。 无独有偶, 1984 年 3 月 22 日下午,某厂电工在拆除配电六所已被击穿的 10 千伏电缆头时,见柜内从二所来的另一线路的开关呈断开状态(高压柜内双路供电,从二所来的电缆头实际带 10 千伏高压电),就凭判断违章作业,遭电击,致灼伤。 女工程师独自闯禁区,高压击穿瞬间成火人。 1997 年 9 月 17 日上午,某厂降压

    6、站值班人员反映 1 号主变黄相电流互感器油位不到位,主管工程师便到 110 千伏降压站,把 111 护栏的门锁(未锁)拿下来进去看黄相电流互感器的油位。瞬间一声响,高压击穿,其胸部、上肢、下肢 60% 被电弧 II 、 III 度烧伤致残。电站主管工程师未办任何手续,也未经值班负责人同意,在无人监护下只身进入护栏内察看油标,超越了安全距离而导致放电烧伤实不应该。 类似事故还有。 1995 年 11 月 14 日(厂修日)上午,某厂 110 千伏变电站站长,可谓电站“权威”,为乘 110 千伏停电时间更换当日停电操作中被拉断的 214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座,在独自进入 214 高压柜(柜顶备用 1

    7、0 千伏母排在运行中)时,隔离开关因触动而合闸,只身在三相 10 千伏高压包围之中,被放电电弧烧伤,一上月后左臂截肢致残。 架梯登高忽视安全间距,电工老手触电命归九泉。 1996 年 8 月 25 日,某厂电试班,在理化处分变电所变压器室小修定保,明知 6032 刀闸带电,班长却独自架梯登高作业,本梯离 6032 刀闸过近(小于 0.7 米),遭电击从 1.2 米高处坠落撞击变压器,终因开放性颅骨骨折、肋骨排列性骨折、双上肢电灼伤等,抢救无效死亡。老电工忽视了人体与 10 千伏带电体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 0.7 米之规定,而且一人作业,无工作监护,违章作业葬送了自己。 电工(高、低压)作业

    8、、电焊作业都是特种作业。国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上岗。 触电事故,重者死亡,轻者致残。在所收集的 9 例触电事故中,有 6 例死亡,占 66.7% , 3 例重伤占 33.3% 。可见触电事故都要危及作业者的生命,因此,预防为主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预防触电的措施,有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主要有:安全电压、自动断电、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加强绝缘、间隔屏障等。 上述案例中不做临时接地线,电焊机二次回路线绝缘坏损,作业人员进入禁区而失去了间隔屏障等,导致触电事故发生。组织措施主要有:作业人员要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上述案例中管

    9、工、铆工不穿绝缘鞋、不戴电焊手套进行电焊是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之一;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考试、持证上岗;检修电气设备、设施、排队电气故障作业,必须办理停电申请,有双路供电的要同时停电,停电后还要当场验电,做临时接地线、挂警示牌;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应设监护人,监护人的安全技术等级应高于操作人,工作人员应服从监护人的指挥,监护人在执行监护时,不应兼做其它工作等。这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责任制中都有明文规定。 必要的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也中保命措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用鲜血写成的,是科学与经验的总结,违者必将事故临头,所谓“愚者用鲜血换取

    10、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说的就是违章与遵章的不同结果。 一起电弧烧伤事故 2000 年 11 月 4 日,安徽省某化肥厂合成氨车间碳化工段发生了一起维修人员被电弧灼伤的事故。事故的损失虽然不大,但鉴于电流致人伤害的严重性,这起事故在人们的心头掀起的波澜却久久难以平静。 一、事故经过 11 月 4 日上午,碳化工段的氨水泵房 1# 碳化泵电机烧坏。工段维修工按照工段长安排,通知值班电工到工段切断电源,拆除电线,并把电机抬下基础运到电机维修班抢修。 16 时 30 分左右,电机修好运回泵房。维修组组长林某找来铁锤、扳手、垫铁,准备磨平基础,安放电机。当他正要在基础前蹲下作业时,一道弧光将他击倒

    11、。同伴见状,急忙将他拖出现场,送往医院治疗。这次事故使林某左手臂、左大腿部皮肤被电弧烧伤,深及 II 度。 二、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厂安全部门立即组织电气、设备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检查,确认: 1 、电工断电拆线不彻底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电工断电后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保险丝拔除,将线头包扎,并挂牌示警。 2 、碳化工段当班操作工在开停碳化泵时,误将开关按钮按开,使线端带电,是本次事故的诱发因素。 3 、电气车间管理混乱,对电气作业人员落实规程缺乏检查,使电工作业不规范,险些酿成大祸,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4 、个别电工业务素质不高。 三、防范措施 1 、将事故处理意见通报全厂。在全厂

    12、掀起学规程、懂规程、严格执行规程的技术大练兵活动,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为防范类似事故创造条件。 2 、厂安全部门加强检查,对电气作业中断电不彻底、不挂牌的违章行为,一经发现,予以 50100 元的罚款,并到厂安全部门学习 1 周。 3 、建议厂职教部门在职工教育中,注意维修工的“充电”问题,以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一起触电事故的分析与思考 2000 年 7 月 10 日,河南省某化工厂发生一起触电事故, 1 名青工脚踏在电动缝包机电缆线接头上,被电击跳起 1m 左右,重重摔倒,经抢救未造成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0 年 7 月 10 日上午,农民临时工韩某( 21 岁)与其他 3

    13、名工人从事化工产品的包装作业。到 10 时,班长让韩某去取塑料纺织袋,韩某回来时一脚踏上盘在地上的电缆线上,触电摔倒,在场的其他工人急忙拽断电缆线,拉下闸刀,一边在韩某胸部乱按,一边报告领导打 120 急救电话。待急救车赶到开始抢救时,韩某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脸及嘴唇发紫、血压忽高忽低等症状。现场抢救 20 分钟,待稍有好转后送去医院继续抢救。住院特护 12 天,一般护理 3 天后病情稳定出院。花费医疗费 8000 元。 二、事故原因 安全管理人员得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保护。现场调查发现: 1 、缝包机的电缆线长约 20m ,由 3 种不同规格的电缆线拼接而成,而且线头包

    14、裹不好。检查电缆线的质量,均属伪劣产品; 2 、事故现场未见触电保安器; 3 、当时因阴雨连绵,加上该化工产品吸水性较强,电缆粘料潮湿,又由于韩某脚上布鞋被水浸透,布鞋的对地电阻实际等于零。 三、事故的思考 1 、根据以上的事故调查情况,对该车间主任及部门职工进行询问,回答早已上报电缆更换及触电保安器配置的计划,但被领导答复为“没钱”未及时整改,也未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监控,一拖再拖,由事故隐患变成事故。 2 、分析当时的情况,如果安装有可靠的触电保安器,在电缆潮湿的情况下,触电保安器的开关可能根本合不上,根本不可能发生这起事故。即使开关能勉强合上,湿透的脚踏到线头上,触电保安器的动作电流肯定会超

    15、过数倍而断电。 3 、事故发生后该车间进行了认真的整改,更新了电缆,配置了触电保安器,科学地安排了线路,仅仅投资 150 元。 四、问题的严重性 1 、为什么仅投入 150 元就能解决的问题,一上悬而未决?为什么一提整改隐患就“没钱”,而去花那不光彩的 8000 元呢?为什么总是出了事故才接受教训,“长一智”必须“吃一堑”呢?说到底是安全生产的糊涂观念、麻木不仁的思想在作怪!“安全第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2 、原化工部颁布的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中的“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这条规定肯定是用无数生命的代价和教训总结出来的。我

    16、们常说要加强安全学习,增强安全意识,那么谁不注意安全学习,谁的安全意识最差?安全生产工作靠谁? 五、长远防范 1 、事故发生后,该厂安全部门组织有关科室、车间、讨论投入 150 元与住院治疗费 8000 元之间的关系; 8000 元能买多少电缆和保安器; 2 、结合年度全员安全考试,发动全厂职工讨论这起事故的教训及发现隐患与整改隐患的重要性。 检修行车不戴安全带丢性命 2001 年 3 月 24 日上午,鄂西山区的某化工集团公司黄磷车间机修工曹某在检修 10 吨行车时,没有戴安全带,致使从 20m 的高空坠落,当场身亡。 事故发生后,公司及时组建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处理死者善后事宜。经调查

    17、此次事故纯属曹某没按要求系戴安全带违章造成的。 违规用电酿成惨剧 汕头市建安集团公司触电事故 一、事故基本情况 1997 年 12 月 21 日,在汕头市建安集团公司承建的天河北路光大银行大厦工地,杂工陈苛发现潜水泵开动后漏电开关动作,便要求电工把潜水泵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上电源,起初电工不肯,但在陈的多次要求下照办。潜水泵再次启动后,陈拿一条钢筋欲挑起潜水泵检查是否沉入泥里,当陈挑起潜水泵时,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操作工陈某由于不懂电气安全知识,在电工劝阻的情况下仍要求将潜水泵电源线直接接到电源,同时,在明知漏电的情况下用钢筋挑动潜水泵,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

    18、因。电工在陈某的多次要求下违章接线,明知故犯,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事故主要教训 1 、必须让职工知道自己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的范围内有哪些危险、有害因素,危险程度以及安全防护措施。陈某知道漏电开关动作了,影响他的工作,但显然不知道漏电会危及他的人身安全,不知道在漏电的情况下用钢筋挑动潜水泵会导致其丧命。 2 、必须明确规定并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特种作业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大,不仅危及操作者本人的生命安全,本案电工有一定的安全知道,开始时不肯违章接线,但经不起同事的多次要求,明知故犯,违章作业,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没有负起应有的安全责任。 3 、应该建立事

    19、故隐患的报告和处理制度。漏电开关动作,表明事故隐患存在,操作工报告电工处理是应该的,但他不应该只是要求电工将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到电源上。电工知道漏电,应该检查原因,消除隐患,决不能贪图方便。 四、评述 同本案相似的违章操作很常见,如当保险丝烧断时用铜线代替保险丝,冲压机的双手控制影响操作速度时将其中一个短路,改为单手控制,等等。违章的种类很多,后果都很相似,导致死亡事故或者重伤事故。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好的基础,但违章操作仍然是目前事故多发的主要根源。由此可见,设备和生产技术的高科技不能代替或弥补职工的低素质,更不能代替或弥补管理的低水平。使职工

    20、能安全地操作器械,是每个单位长期而艰巨的安全生产任务。很多单位通过完善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来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无可否认,这是必须的,而且是好经验,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操作行为受很多因素影响,重要的是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念和预防为主的思维方式。如果职工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好的行为规范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纸空文,如果职工不知道如何防止事故发生,行为规范也只不过是教条和形式,结果都是职工没有按行为规范的要求去操作。正如本案例的情形,当漏电开关动作影响操作,他们就不用漏电开关。也如很多职工那样,当不允许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时,他们就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很多经验表明,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

    21、观念,预防为主的思维方式是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保证,而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因此,应该将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念,预防为主的思维方式和尊章守纪的行为规范作为整体内容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训练。使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只要持之以恒,避工的安全素质就会不断提高,事故就能不断减少。 一 违章作业,触电身亡 1. 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 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

    22、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 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 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

    23、安全法违章建房。 4. 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电气工程事故案例-刀闸误合出事故一、事故经过1996年1

    24、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二、原因分析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

    25、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部无意之中碰上了5081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带电,于是,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刀闸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短路线,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该电气系列的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好在由于接地保护短路线质量好,所以,误合刀闸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是,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低级违章作业 造成触电死亡1 事故经过 2002-05-17,某电厂多经公司检修班职工刁某带领张某检修380 V直流焊机。电焊机修后进行通电试验良好,并将电焊机开关断开。刁某安排工作组成员张某拆除电焊机二次线,自

    26、己拆除电焊机一次线。约17:15,刁某蹲着身子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在拆完一相后,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 原因分析 (1) 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在本次作业中刁某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前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 工作组成员张某虽为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未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提醒,未及时制止刁某的违章行为,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 该公司于2001年制订并下发了电动、气动

    27、工器具使用规定,包括了电气设备接线和15种设备的使用规定。规定下发后组织学习并进行了考试。但刁某在工作中不执行规章制度,疏忽大意,凭经验、凭资历违章作业。 (4) 该公司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存在轻安全重经营的思想,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3 防范措施 (1)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工作班成员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安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 所有工作必须执行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并填写安全分析卡,安全分析卡保存3个月。 (3) 完善设备停送电制度,制订设备停送电检查卡。 (4) 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提

    28、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让职工切实从思想上认识作业性违章的危害性。 (5) 完善车间、班组“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立个人安全生产档案,对不具备本职岗位所需安全素质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转岗;安排工作时,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安全思想状态,以便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周密、妥善的安排,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可控与在控。 (6) 各级领导要确实提高对电力多经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加大对电力多经企业的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多经企业人员的技术、安全知识培训,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职工劳动保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切实转变电力多经企业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电气施工违章案例主厂房3

    29、0港吊滑环发生故障,吊车班长全通知水电工地维修班长联系检修。经查,因固定滑环的三个螺栓松动,滑环与碳刷一起转动,高低压电缆缠组,高压电缆断一相进行了处理。全在组装固定滑环保护罩的同时,派吊车司机通知电工合闸送电。电工又来表示全能否送电?全说:“修完了,你去把高压送上就完事了。”于是电工合闸送电。全(男,起重工五级,本工种二十二年)右手准备关滑环高压保护门时,左手触在高压()电刷接头处产生弧光,触电身亡。事故原因分析:() 停送电没有填写作业票,没有执行有关停送电制度,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吊车班长违章指挥,处理故障后,未关滑环高压保护门,未具备受电条件,就令送电。本人关门时注意力不集中,

    30、误触电刷,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预防措施:()停送电作业应认真填写工作票,严格执行停送电的有关规定,受电前要严格检查,不具备受电条件严禁送电。()非电工严禁指挥停送电,临时工不得独立操作。电气工程事故案例-接地保护线烧伤人一、事故经过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

    31、,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二、原因分析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三、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某焊工触电触电身亡原因1事故经过 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电焊机机壳带电。 (2)焊工


    注意事项

    本文(电气安全事故.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