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10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08061105.docx

    • 资源ID:5285993       资源大小:57.19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10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08061105.docx

    1、江苏省10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08061105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淮安(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22分)老圣人 赵长春(1)袁店河有个说法:人读书多了,读得出不来了,就叫“圣人”.这个说法有点讽刺和嘲弄.(2)老圣人也被称作“圣人”,当年,他被唤作“圣人”,原因不得而知.现在老了就加了个定语,“老圣人”.(3)老圣人做的事情有些不同于他人.就拿春分这天来说,他要把村里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在村中老槐树下的大碾盘上,立蛋.(4)立蛋,就是春分这一天,将鸡蛋立起来.老圣人先示范,轻手撮一鸡蛋,竖在平展的碾盘上,屏息,慢慢松开,鸡蛋就立起来了!然后,他给孩子们分鸡蛋,一人

    2、两枚,围绕碾盘,看谁先立起来,发奖.(5)这个时候,是村子里春节过后的又一次小热闹.不过,大人们不多,年轻人更少,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6)人们说:“这有啥意思?自己买鸡蛋,再买些铅笔、写字本文具盒”老圣人说:“这很有意思.就拿春分立蛋来说,是老祖宗们四千多年前就玩的游戏,一辈辈、一袋袋,传到现在了,会玩的人少了,人家外国反而玩疯”老圣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让孩子们立鸡蛋,心静一下,比玩游戏好.”(7)说话间,已经有好几个孩子将鸡蛋立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围拢着老圣人,听他讲春分,讲节气,讲碾盘的故事.(8)碾盘也有故事,碾盘很老了,村里人用了好多年,如同村口的老井.现在,条

    3、件好了,人们不用碾盘了,包括石磙,还有老井.老井早就被填埋了,一些石磨、石磙,还有马槽,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后来,人们才知道,被人偷跑了,卖到城里了老圣人就操心老槐树下的大碾盘.有个夜晚,老圣人突然喊了起来,就在老槐树下.原来,那些人又来偷了!(9)老圣人说,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村子都有历史,每一家都是传奇.这老碾盘,每家的祖辈都吃过它碾出的面、小米、苞谷他说的故事,有个后来上了大学的孩子写了出来,写进了他的书里.老圣人保护老碾盘,差点儿拼了老命.(10)春节,村上的人多了起来,都从外面回来过年,掂了年货去看老圣人.他说:“别看我,看看咱们的老槐树、老碾盘.”老槐树、老碾盘,就成了村子一景.(1

    4、1)还有,与别的村子相比,村上喝酒、赌博的人少,打骂老人的事基本没有,这也与老圣人有关.他喜欢管闲事,不怕人家烦.他说:“人都光想着赚钱了,不行,还得讲老理,这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些老理,是几千年的好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脸面.”(12)想一想,对,就是当年孔圣人周游列国时说的,提倡的.(13)老圣人有一方墨,古墨,好多年了,油亮,沁香.他有个治疗小孩子感冒、头痛的验方,就是点燃油松枝,烘烤古墨,然后按摩孩子的额头.古墨微软,香香的透出凉意,有股幽幽的药味.几声喷嚏,打个冷战,小孩子就好了!他还治疗痄腮,研墨,毛笔蘸汁涂抹腮边,一圈一圈,如此两三天,就好了!(14)老圣人说:“古人凭心,诚信

    5、为本.墨也讲究,内有冰片、麝香、牛黄等,为的是读书人安心、静心.学须静也,静须学也.可惜,好多人做不到了.”(15)老圣人九十多岁了,身体很好.他习惯饭前喝水,小半碗白开水.有记者采访,问这是不是他的长生之道.他说:“哪里呀,儿时家贫,每当吃饭,父母先让孩子们喝水,喝完检查,如果碗里控出来水,就少给饭”说着,老眼泛出泪花,又笑道:“现在多好,吃啥喝啥,都有!”(16)老圣人大名叫王恒骧,袁店河畔人.(17)叫他“老圣人”,我觉得有些委屈了他,在袁店河的语境里.(18)不过,“圣人”的真正意思是很有讲究的.在袁店河,也只有他能配上这个称呼.(19)现在,读书的人少了,越来越少,谁还能再被称为“圣

    6、人”呢?(原载百花园2017年2期)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圣人”做了哪些“不同于他人”的事.(4分) 17品味第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4分) 18说说第段两处加点的“就好了”有何表达效果.(4分) 19联系全文回答,“我”为什么觉得在袁店河的语境里,叫他“老圣人”有些委屈了他? (4分) 20文中多次出现“老碾盘”,请探究其作用.(6分) 【答案】16、 春分立蛋;操心碾盘;喜管闲事;饭前喝水 17、 示例:“春分到,蛋儿俏.”竖立起来的蛋儿好风光.只要孩子们从小了解节气,了解好传统.我买鸡蛋、买奖品花再多的钱也值了! 18、 “就好了”,

    7、意思都是指治好了病.两个“就好了”,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赞美了“老圣人”治病的验方灵验,也是对“老圣人”“仁义”之心的赞美. 19、 文中描写的“老圣人”是一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人,他不只是袁店河的一位典范,也是整个中国的一位典范. 20、 在“立蛋”一事中,它是场景之一;在“操心碾盘”一事中,它是“讲碾盘的故事”的主体,是“老圣人”捍卫传统文化的见证,是村子文化的一景.【解析】16、 试题分析:情节概括题,通篇阅读,分出层次,梳理情节,全盘把握,根据题干要求找出每个事件的中心内容,找到关键语句,或用自己的语言简洁概括.如47写春分立蛋.810写操心碾盘.1114写喜管闲事.15写饭前喝水

    8、.17、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将“老圣人”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所根据的语句“这时候,老圣人看着孩子们,一脸的笑”是神态描写,如果探究好这神态描写所反映出的人物心理,就一定要读好上下文的情节内容.可从自己花钱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节气、了解好传统的角度作答.18、 试题分析:欣赏文句.“小孩子就好了就好了”中连用两个“就好了”,这运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的目的是为了强调.答题时首先要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然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形象特征和作者的情感倾向.19、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一定要联系全文来回答,否则把握不准答案.叫他“老圣人”是因

    9、为他是一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老人.叫“老圣人”又有些委屈他是因为他是整个中国的一位典范.不仅仅是袁店河的一位典范.所以“我”才如此表述. 20、 试题分析:考查文章中重要物件的作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读懂内容后再作答.可从它提供了故事场景,又是故事内容的主体,还是传统文化的见证等角度作答.连云港(三)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13-16题.(11分)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惧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

    10、.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

    11、“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

    12、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13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14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为何姓孙?(2分)15按要求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从描写角度)(2分) (2)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从修辞角度)(2分)16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3分)(三)(11分)13(2分)介绍石猴的出生和他成为美猴王的经过.

    13、14(2分)菩提祖师.“猢狲”的“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便教姓“孙”.(答出“猢狲”的“狲”去掉兽旁即可)15、 (4分) (1)动作描写,用一系列的动词(蹲、纵、跳、看)写出了石猴的动作连贯,身手高强.或神态描写,写石猴瞑目、睁睛等神态,刻画了石猴的勇敢机敏,本领高强. (2)“大造化,大造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了石猴找到了猴儿们安身之处后的那种自得和激动兴奋之情.16(3分)神性:本是仙石,受日月精华,渐渐通灵.仙胞迸裂,产石卵,化石猴.猴性:有猴子一样惹人喜爱的动作、习性和相貌.人性:有人的动作语言和思想,有担当,为他人考虑,有领导才能,看重信用

    14、.(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7分)你要做什么呢王安忆 在我学琴的时候,一个唱歌的朋友带我去见一个拉琴的朋友.路上,他告诉我,那朋友琴拉得很漂亮,因为成分不好,屡次上调不成,投考文工团也终因政审不合格而不成. 真倒霉啊!我叹息.此时,我亦在农村,亦在投考文工团.成分尚说得过去,问题则是业务能否及格了. 我懵里懵懂地跟着唱歌的朋友拐进一条弄堂,走上一弯木楼梯,来到他家.他引我们走进一间亭子间,让我拉琴给他听.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拉琴,听我拉完一支曲子,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全忘了. 后来,他拉给我看,拉得很认真,拉完一支曲子,又给我讲了些什么.讲的什么,我也全忘了. 最后,他帮助

    15、我处理了两支曲子,以应付招考.他讲了许多,我都记不得了. “每天练四个小时才好.”他对我说这个,我记得的,他正伏在桌上帮我修改谱子.我不响.停了一会,我说:“我并不喜欢拉琴.”“那么,你喜欢做什么呢?”他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微笑着说,“你要做什么呢?”我不响.过后,我们告别了,走下了木楼梯. 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一切都写尽写完了,却还要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你要做什么呢!” 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

    16、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偶尔会想起这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你要做什么呢?” 11后来,不知不觉地写起小说,被叫做“作家”.深感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每日早起晚睡,煞有介事地写来写去,写完许多白纸和墨水.忙得很欢,心中不再有空处去乱拽情感来排解了.倒是充实. 12然而,眼看着偌多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切实可见的物质财富,科学家实践着新的技木革命,运动员赢得锃亮的金牌,让全世界抬头仰望五星红旗升起看到自己忙来忙去为了一张白纸,真觉得空洞得可以,不着天又不着地.忽又茫然起来,想洗手不干.胡思乱想起来,有时候又会想起那位萍水相逢的朋友,他微笑着转过头对我说

    17、: 13“你要做什么呢?” 14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15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采.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忘的,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16我再记不起那是一条什么马路,一弯什么样的楼梯,一间什么样的亭子间.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工作,现在怎样,还好吗?我只记得他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 17“你要做什么呢?” 18是啊.我要做什么呢?我总要做点什么吧! (选自

    18、广州日报2017年6月1日,有删改)20“你要做什么呢”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请从结构上分析其作用.(3分)21阅读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 (1)“莫名其妙”在一个句子中出现两次,请分析妙处.(2分) (2)“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如何理解“见不得人”?(2分)22文中再写到拉琴的朋友教给我的些技巧,我都“忘了”“记不得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23、关于写小说这件事,文章1112两段有看似矛盾的描述,请结合加点词语谈谈作者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

    19、.(4分)24“你要做什么呢?”作者不断问自己,也在问每一个读者,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从中悟到了什么?(4分)(五)(17分)20、(3分) (1)呼应标题(点题);(2)线索分明,脉络清晰;(3)回环往复,层层推进.21、(4分) (1)(2分)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前者强调原因复杂,后者强调情感复杂,两次重复,表达了迷惘的青春期难以排遗又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2)(2分)此处的“见不得人”是不能让人看见或知道的意思,表明自己当时的写作很幼稚,羞于让人看.22、(2分) (1)用“忘了”“记不得了”和“只记得”形成对比;(2)突出“你

    20、要做什么呢”这句话在我心中的分量以及对我的影响.23、(4分)觉得充实,是因为终于找到了与之合适的事情,终于有些事情可以做做,心中不再有空处.觉得空洞,是因为跟那些创造财富做出大贡献的人相比,自己的写作似乎看不到明显的价值,于是产生自我怀疑.所以两处并不矛盾.24(4分) (1)人应该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能无所事事;(2)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职业;(3)人生应该有清晰的目标,并为目标而努力;(4)不管处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要乐观面对生活,做出一番事情来.(言之有理即可)南京(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13分)儿歌邓云乡 古人说:“千秋万岁名,不如少年乐.”也

    21、还记得袁子才的一句名诗:“不羡神仙羡少年.”这都是至理名言.别的不用多说,在北京的夏日,看着听着娃娃们唱歌,就使人感到有说不清的乐趣. 为什么说夏天呢?因为五月端午之后,天气渐热,万物生发,人们都换上夏衣,男孩子小褂、汗背心、短裤,小姑娘也是花小褂或者花裙子.孩子们都在户外玩,有趣的事情多了,所以夏天的儿歌也特别有情趣. (甲)夏天天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用不着等什么“油然作云,沛然作雨”,头顶上一片黑云,西北风一卷,“噼里啪啦”就下起来了.小孩们欢喜地在小院中乱跑,大人在屋里、廊子上还喊不应.这时就会有一首动听的儿歌: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反复地唱,欢蹦乱跳,十

    22、分顽皮. (乙)夏天雷阵雨来了,又是风,又是雨,小小的三合院、四合院似乎都是一个避风港,每间屋子似乎是一条小木船,在风浪中震撼着.母亲抱着被子,从窗眼里望着外面的雨,唱着儿歌道: 风来了,雨末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至于为什么是“老和尚背着鼓来了”,却没有人注意,只是这样说.后来看到老先生们写的儿歌的书,说是“背着谷来了”,这可能是南方的说法,而北方仍然是读“鼓”的.难道说北京夏天的儿歌只是这两个吗?不然,北京夏天还有一个最美的儿歌,那是其他任何地方也没有的. (丙)几场好雨过后,小小的四合院中,都是花花草草,绿油油的、香喷喷的、湿漉漉的.在当院荷花缸、大水缸外面,在各屋的马头墙角上,在大树的

    23、根部都有小小的蜗牛翘着两只小小的肉角在爬行.这个背着半透明躯壳的小动物,永远不会担心没有房子住,或为分不到房子、交不出房租而发愁,它永远是那样善良而悠闲地、像诗人散步般的爬行着.北京话很奇怪,因为没有水牛,所以语言中没有“水牛”的词汇,却把蜗牛叫“水牛儿”,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小不点,写出来两个字完全一样,这不要说外国人翻译起来容易弄错,就是外地人听到恐怕也会弄不清楚.它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孩子们把它轻轻地拿在手中,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盼望着它的触角快点伸出来,抑扬而深情地唱道: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噢!你爹你妈,给你买烧羊肉吃噢 妙就妙在似通非通之间. 我在北京做小学生的时候,已过了

    24、玩水牛儿的年龄了,但我听惯了妹妹们和同院小孩玩的时候的歌唱声,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 (选自燕京乡土记,邓云乡著,中华书局2015年6月版,有删改)11文中描写了三个唱儿歌的场景,分别是:片云致雨,孩子们欢喜地唱儿歌; ; .(4分)12文末说:“我多么爱听这首美妙的儿歌啊!”这句话表达了“我”哪些情感?(3分) 13分别说说文中三处画线句的语言特色及作用.(6分)(甲) (乙) (丙) (二)(13分)11(4分)雷阵雨时,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唱儿歌;几场好雨后,孩子们玩蜗牛时唱儿歌.12(3分)对儿歌的喜爱,对充满童趣的幼时生活的怀念,对老北京风俗的留恋.13(6分)示例:甲处的语言文

    25、白相间,描绘了夏雨忽至时的场景,与孩子们玩耍时活泼轻快的情形相映成趣;乙处连用了两个相关的比喻,表现了雷阵雨中小院的安稳和小屋的摇撼,烘托出妈妈唱儿歌的安详气氛;丙处多用叠词,表现了雨后小院花草的自然清新,富有画面感,使下文蜗牛的形象显得更加可爱.苏州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3题.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莫砺锋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每岁春光九十日.”

    26、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天,还不足两个月.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2月4日)晚了47天!但昨天(3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看来今年南京的春季会比去年更加短促!红楼梦里贾府的四位姑娘,分别取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迎之,又探之,可见春尚未至,然而紧接着就来了惜之!难道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是如此短促,所以“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贾姓姑娘如此取名?就自然景观而言,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然而人间贫富不均,贵贱有别,

    27、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春秋时代的某个严冬,齐景公身穿狐白之裘,对大臣晏婴说:“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唐的某个酷夏,唐文宗坐在凉爽的殿阁中与诸学士联句,文宗得句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对严寒、酷暑有切肤之痛,显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所以普通人更喜爱既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总是在盛夏酷暑时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在寒冬腊月时盼望着温暖的春天.可惜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自然界中的百草千卉当然也就“春江水暖鸭先知”.至少在南京,春天的花卉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先后有序,而变成扎堆开放.紫金山下的梅花刚谢,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便争先恐后地纷纷开花.这几天到城东来赏花的

    28、人熙熙攘攘,大家都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我曾经十分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但如今的我更想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夏天”,不知其他地方的读者朋友同意这样改吗? (选自2018 年4月4日中华读书报)1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是哪一项? (2分)A历法上“立春”的日期一般是固定的,而从气象学意义看,春季开始的时间是变化的.B从气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今后南京的春天一定会来得更晚,变得更短.C红楼梦里贾府四位姑娘的名字证实了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就很短促.D紫金山下的梅花、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等扎堆开放,是为了满足人们赏花的需求

    29、.12文中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旬,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13作者想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中的“春天” 改成“ 夏天”,有怎样的用意? (2分)11A(2分)12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句表明在古代历法中,春天的法定长度是三个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表明由千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突出了普通人对春、秋两季的喜爱.(2分)13进一步强调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春天匆匆离去的惋惜之情.(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8题.饺子记盛谢冕中国人的主食,南方重米,北方重面.这是由于南方多产稻米

    30、,北方多产小麦的缘故.北方盛产小麦,因此面食的花样层出不穷,眼花缭乱:面条、烙饼、馒头其中最主要的是饺子.北方人年节、宴客乃至日常居家,最常见、也最隆重的餐食活动是“包饺子”.包饺子是一场让人愉悦欢乐的活动,北方人居家想改善生活了,就说“咱们今天包饺子吃吧”.一说包饺子,就来了精神.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像如今可以随意上馆子,包饺子就是一件奢华之举.过年过节,亲朋来家,最富亲情的待客之礼,就是包饺子.一声令下,立即兴奋起来,揉面的,和馅的,准备停当,就围坐包起了饺子.边包边说笑,不觉间一切停妥,用笸箩摆放,如花盛开.饺子下锅,热气腾腾,饺子出锅,狼吞虎咽.有情,有趣,有气势.数十年北方生活,享受过

    31、数不清的这般热闹,可依然觉得好吃但包起来费事.我至今不会擀皮,却在北京乡间学会了包.双手一捏,就是一个,迅疾,结实,下锅不破.别人包饺子讲究花样,多少折,怎么折,图好看,玩花的.据说我包的饺子“其貌不扬”,但我很自信.这是包,即制作的环节,而饺子是否好吃,关键却是调馅.调馅的功夫其实蕴含了诸多中国烹调的道理,一是馅中的主客关系,肉和菜是主,葱姜等为辅,要适当;再就是肉和菜的搭配,肉为主,菜为辅,也需适当;就肉而言,就是肥瘦的搭配,一般说来,不能全是精肉,二分瘦一分肥,比较合理.什么肉,配什么菜,这里有大学问,韭菜配鸡蛋,羊肉配胡萝卜,最家常的是猪肉白菜馅,加些海米,人见人爱.吃饺子,一般人爱蘸醋,而我谢绝,我深信只要馅调的好,无需借助“外援”.北方人吃饺子不仅是享受美食,而且是享受家的温暖.在记忆中,满含着亲情的饺子被替代,甚至等同于家乡、父母.游子离家远了,想家,连带着想起妈妈包的饺子,炊烟的味道,此刻,饺子就是乡愁.即使是身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遇到年节,想家,又不能回,相约若干同样怀乡的朋友一道包饺子,为的是一解乡愁.记得那年在维也纳,短期开会,不是什么怀乡情切,也说不上乡愁,倒是一位奥地利教授一顿“饺子宴”令我大为感动.在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10市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08061105.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