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怎样做一名好的研究生Word格式.docx

    • 资源ID:5268524       资源大小:51.71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怎样做一名好的研究生Word格式.docx

    1、本科阶段所有同学拥有相同的平台,各种因素都显得公平。到了研究生阶段则不然,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会围绕着你:专业是不是重点,导师是不是大牛,条件是不是完备,资金是不是充足,都让你感觉到不公。眼看着别人日日有所进步,有了明确的目标,掌握了某项技术,不免会怨天尤人,说命运不公,以至思想和行为陷入僵局,恶性循环。这时候应该意识到,只有阅读文献才是公平的,是否读,读什么,怎么读,都由你决定,非常公平,感觉到不公平的朋友更要充分利用这一公平的平台,它也许可以成为打开一切僵局的万能钥匙。第五,阅读能让你平静下来。阅读还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欧洲自中世纪以来,中华自秦汉以来,人类最优雅的事情莫过于阅读:独坐窗前,昏

    2、暗灯下,捧一本书来读,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物啊,古人阅读是就着春花秋月、夏荷冬雪、淡茶丝竹;今人则有了更多的选择:咖啡奶茶、瓜子花生、鸡爪鸭脖、兔头猪耳都可以。总之阅读可以让你沉浸其中,让浮躁和欲望的心情平静下来!读研的一些心得体会2012-06-08 14:10来源:科学网作者:黄 秋华字体大小-|+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划上一个句号了。结合这些年所经历的,在此谈谈自己的感受,也想给今年 9 月开始读研的弟弟一些经验参考。 导师导师对一个研究生的科研、人生规划都会有很大(且深远的)影响,有研究生经历的人应该都会同意类似的说法。大四保研的时候,通过从师兄那里打听、综合分析而选

    3、择了现在的导师。三年多后,现在我无悔于当初的选择。我的导师张老师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为人上,都是十分好的导师。他虽然不常在具体的细节层面指导学生(这些一般是课题组年轻老师担当),但从分析问题、学术思想上给了学生很多有益的指导,学术上也十分自由。他平易近人,处处为学生着想。相比其他一些课题组,周末“强迫”加班,成为老师评职称的论文写手或科研项目农民工,我如此之幸运能有这样的好导师。这也引出我的第一点,尽量找一个志趣相投的导师。如属于主动学习型,不太喜欢太 push 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最好通过师兄师姐先了解清楚,老师是否也是希望这样的做法。如果是你希望有人督促和稍微压迫一下,才能更好学习和科研,作风

    4、严谨的老师就可能更合适你。第二点,对于已经准备读研或在读研的同学的,既然你已经选定了导师,就要学会和导师好好相处。首先,应该所有的导师都喜欢积极主动的同学,无论是科研上,还是平时的实验室生活。因此,我们都应该积极做好科研上的工作(其实我个人认为对科研应该是出自内心的喜爱,否则做起来都是比较痛苦的事情),把实验室当做自己另一个家,如扫扫地,打打水等日常工作应该主动做,并积极参与实验室的活动。另外,了解导师的品性,不要和导师对着干,这样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如老师属于急性子,你做事就不能慢悠悠,否则他会觉得你做事懒散,如果经常这样坏的印象产生,后面的研究生生活就更艰难了。 选课题每个课题组或实验室都有

    5、自己的大研究方向,对这一点我们应该在选择导师或课题组的过程就(十分 ) 清楚地了解,但在具体的小方向或计划做的研究课题,在可选范围内应该是个人兴趣与导师研究方向的结合。大四刚进课题组的时候,我初步想着导师和课题组在交直流电压稳定方面做得比较多,对这领域我也有些兴趣,因此本科毕业设计我也选了这个方向来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后来 InterPSS 的影响,相比之下,我感觉我对电力系统仿真和软件开发更感兴趣些,在得到导师的支持后,我后来也顺着自己的兴趣做下去了。如杨澜所说,想做、正在做和开心做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情,那是最理想的状态,我很高兴自己大部分时间都能做这样的事情。也就是说,让你 excite

    6、d 的课题做下来才会更有成果,你也才会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更满意,特别是考虑你将花超过 2/3 的时间在项目和实验室里。 耐性与毅力科研工作确实是考验耐性的。熟悉一个领域一般需要 3-6 个月(主要是通过读 paper,兼上相关的课、听报告)。在弄懂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想办法提出自己的观点或想法,还要出论证和实现,至少也要一年。如本人所在电力系统方向,其中一种常见研究模式是改进已有控制算法或提出新的控制算法,主要为编程实现并仿真对比,实现阶段相对容易(要做物理测试平台除外),关键是对控制算法 / 策略的研究。我本身有点急性子,在几乎整个研一,由于研究进度未如预期,难以发表比较高水平的论文,而周围同

    7、学很多都有论文在手,加上学校的奖学金采取滚动评选的,论文是主要的考核指标,压力陡增。通过在科学网上看前辈的经验分享,我需要管理好研究预期,一步步走得踏实一些。慢慢地,我在 InterPSS 项目里找到了一些感觉,并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工作,算是坚持一年多来的一点点收获。 关注最新研究做科研过程,需要关注研究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其中以国外的为主(原因很多,不在本文详谈)。方式包括参加国际会议、领域内主要几本期刊的近期发表文章、国内外重要课题组或实验室的网站等。这里我推荐两个我了解并使用的基于 Google 服务的关注方法:1) 订阅关键字基于 Google 的学术搜索,通过关

    8、键字查询进行订阅。当 Google 库中有最新的符合你查询关键字的文章,会通过邮件推送给你。步骤一:登陆 ,最好先注册一个 google 账号,即 gmail 邮箱。在右上角会有下面的标志,特别注意信封 (旁边有 Alert) 的标志,就是我们要的,点击进入下一步。步骤二:创建 Alert, 包括输入关键字和邮箱。2)google reader( 订阅关于 Google Reader 的介绍,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Google%E9%98%85%E8%AF%BB%E5%99%A8下面以订阅 IEEE 期刊进行介绍:期刊搜索页见 http:/ieeexplor

    9、e.ieee.org/xpl/periodicals.jsp 。如我想订阅 IEEE Transaction on Power System,其在 IEEE 中的期刊连接为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59注意上图中的 RSS 订阅符号,点击进入,选择 RSS 阅读器,本文推荐 Google Reader.还有一个整理文献的好工具 Mendeley 锻炼好、利用好英语曾经学英语仅仅是出于考试的需要,其中大一大二的时候主要是“应付”四六级。但当我把需要考的都考完后,通过网络和英语这一个工具去看外面的世界,发现我可以

    10、获得更多的信息,那时我第一次感觉到英语的实际好处。而读研期间,英语是阅读外文文献、进行国际会议交流所必须的,锻炼好英语显然比较重要,英语好意味着你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理解。学英语的方法无他,就是坚持去用,包括读 paper,浏览感兴趣的英文网站(选择感兴趣的 topic 会减轻阅读的障碍,从而更快提高阅读能力)。由于我本科打的底子,我的英语读的能力还可以,但是写作就比较差。通过这些年在 InterPSS 项目中坚持用英文交流和写作文档,有了一些进步。所以,和其他实验技能类似,想办法用起来,才能提高。我个人比较欣赏央视的节目主持人芮成钢,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中西合璧的光芒(80% 的中 +20% 的

    11、西),工作中怀着“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的理念。我想应该有更多的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在个人能力所及内“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那么英语也算是其中一基本要求了。 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培养综合能力一方面是从自身的长远发展出发,同时也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需要。读研,最理性的情况是完全出于兴趣,不用考虑额外的负担。但实际上,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我们无法忽略读研所涉及的各种成本。对大部分人来说,我想最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同学都已经工作几年,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而我们既然选择了读研,就更应该从分利用者两到三年的读研时光,更好的锻炼自己。开阔视野意味着我们不能把精力都放在所作的课题或学习上,也要多

    12、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并多积累些人文素养。每天多了解一些,每月读一本书,两三年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明显进步。 身体好,其他才好长期在实验室坐着,对着电脑或伏在实验台上,某种程度上都是对身体的一种磨练。身边不少同学三年下来,肚子挺了,腰、颈部毛病多了(我自己的也感觉身体变差了)。因此,我特别希望弟弟能够注意身体,平时多抽时间锻炼。其实我们并不差这一个小时,甚至从效率上考虑,锻炼后,我们能有更好的状态,做事效率更好。撰写外刊论文的心得体会2013-02-26 23:26来源:丁香园作者:yxlxb有人归纳了外刊论文撰写的五个基本要求,即 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

    13、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性(consistency)。只有在满足这 5 点要求的情况下才可以算是一篇合格的外刊文章。对此,我深表同意。下面,从外刊论文的基本结构分别来说明我的看法:1 Introduction我一直认为 Introduction 是外刊文章最为难写的部分之一(另外一个是 Discussion)。中文文章的缺陷就在于 Introduction 没有内涵,过于简单,没有真正体现出一篇论文的研究起初和创新要素。应该说外刊论文对于 Introduction 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好的 Introduction 就相当于文章成功了一

    14、半。所以大家应该在 Introduction 上集中足够的精力。我认为要写好一个 Introduction,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结合在一起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一开始,我们要首先阐述自己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要尽量的简洁明了,不要罗里罗嗦一大堆。须知看文章的人都是该领域的专家,所以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要用概括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语言来描述。接下来,就是 Introduction 的重头戏之一:文献的总结回顾。这一点要特别着重笔墨来描写。一方面要把该领域内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全面的概括总结出来,不能有丝毫的遗漏,特别是最新的进展和过去经典文献的引用

    15、。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应该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如果一旦审稿人之处这两个毛病,很可能意味着说你做的不够深入或者全面,负面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另一方面,文献的应用和数据的提供一定要准确。片面的摘录部分结果而不反映文献的总体结果是千万要不得的。引用的数据也要正确,特别是间接引用的数据(即不是从原文献中查到的数据,而是从别人的文献中发现的另外一篇文献的数据)。数据出错会导致文章的印象大大失分。此外,引用文献的时候注意防止造成抄袭的印象,即不要原文抄录,要用自己的话来进行总结描述。如果审稿人正好是文献的引用者的话,这样做就会糟糕的。然后就是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 In

    16、troduction 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阐述局限性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客观公正评价别人的工作,不要把抬高自己研究的价值建立在贬低别人的工作之上,这往往是我们写中文文章中容易犯的毛病。在外刊论文的写作中,这是万万要不得的,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分析。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的缺陷性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的摊子不要铺的太大,要抓住一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只要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问题,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中文文章的特点是创新性要多要大,而英文文章的特点恰恰相反:深入系统的解决一到两个问

    17、题就算相当不错。最后,就是总结性的描述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几个方面来描述,为 Introduction 做最后的收尾工作。至此,Introduction 的写作算是大功告成。但是写完之后,还是要慎之又慎的仔细修改,仔细的琢磨里面的每一个句子是否表达的恰当准确,这对 Introduction 的修改完善是至关重要的。2 MethodsMethods 部分是描述我们论文的实验过程(这是针对理工科而言,文科我不知道不能妄言)。这一过程的写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却不少,重要的在于完整和科学。完整就是实验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到,不要顾此失彼,遗漏一些重要的内容。Meth

    18、ods 部分一般可以按照实验对象、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记录、实验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组织。实验对象一般是人或者动物或者是一些组织等等,它们的基本信息要描述明确。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的刊物大多对牵扯到人或者动物的实验都有一些特定的要求,有些是不允许在人或者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操作的,这需要认真阅读投稿刊物中关于实验的详细规定。如果违反这一规定的话,可能会不接受评审或者发表,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实验设备的描述中,要对仪器的型号、生产厂家、实验过程中的用途等做详细的说明(牵扯到保密项目的可能有另外的写法,我不清楚)。对实验设备之间的链接要做到科学正确,不要给人混乱或者操作错误的感觉。设备使用的时

    19、候一些必要的步骤不可或缺,尤其是有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特定影响的操作更是要详细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为了在 Discussion 中能够进行对应的分析。比如,一些设备在使用之前要首先进行校正(calibration),有的要求每个阶段实验之后都要重新校正,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这一点一定要详细说明你的操作步骤或者校正过程,便于评审人分析你的结果。实验材料的描述根据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要求,这里很难加以详细的描述。总体上来说要注意说明材料选择的必要性,也就是对为什么选择这种材料最好有一定的说明。如果这一点上描述不清的话,可能会导致整个实验过程是不成立的。实验过程就是讲自己实验的整个操作流程描述清楚

    20、,一般都要附加以实验的流程图进行说明。流程图的画法很多,有的是文字式的,有的式文字和示意图结合的,根据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做法。一般来说,可能后者多一些(对一些实验性学科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这样做能够使评审人对你的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如果示意图花的漂亮的话,还可以增强一些印象分。描述的时候,要有鲜明的层次感,对每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和关联要描述清楚,不要造成实验过程混乱不堪的印象。因为最终评审人判断你的实验是否合理,是从这个过程的描述来的。只要能在上述 4 个方面做到完整和科学的描述,相信写好 Methods 不是问题。3 Results不少人在写论文的时候会把 Results 和 Discussio

    21、n 两部分放在一起写,但是大多数的论文都是分成两个部分。这两种做法的选择,取决于文章的类型。如果你的结果在分析的同时进行讨论更加合适,并不适合单独拿出来分析(或者是那样做很困难,导致 Discussion 成为鸡肋的时候),那么合在一起写是合适的;反之就要放在一起写。因为我没有放在一起写的经验,所以这里就只好单独分开来说了。希望有合在一起写经验的人能够补充这方面的内容。Results 部分的要求是四个字:翔实准确。翔实就是要提供最为全面的分析结果,一切从你的实验当中能够得到的结果都应该提供给读者,不要故意的隐瞒或者遗漏某些重要的结果。准确就是结果必须是要真实的,不能是伪造合篡改的。从某种意义上

    22、来说,结果不够翔实并不会导致论文直接被拒,但是结果的真实性被人怀疑的话就肯定会被拒。在结果的提供上,一般是表格和图两种方式。不同的杂志对于图表的要求并不完全一致,应该要根据杂志的要求分别对待。表格的优点是能够清晰的展示论文获得的第一手结果,便于后人在研究时进行引用和对比。图的优点在于能够讲数据的变化趋势灵活的表现出来,表达上更为直接和富于感染力。应该来说,图表应该结合起来使用,这样能各自取长补短,使得结果的展现更加丰富。应该要提出的一点是:现在大家越来越喜欢给各种各样的图,但是杂志社的要求却是要尽量限制图的个数。因为这样子会增加排版的困难,版面也会增加,出版社的支出也就会增加。因此,我的建议是

    23、大家在提供图的时候,尽量用最少的图提供最多的信息,一般来说最多不要超过 8 个。图太多了,会显得过于罗索和累赘,主编那里就不会很欣赏。必要的时候可以用表格来替代一些图。图片的格式每个杂志不太一样,要求 tif 格式的比较多,不推荐使用 bmp(jpg 就更不能用)。有人说用矢量图清楚些,我的感觉和 tif 格式的没什么区别,只要足够清晰也就可以了。彩色图片的使用要慎重,因为黑白图片可以免费,但是彩色图片是绝对要收费,而且价格不菲。在 Results 和 Discussion 分开写的情况下,Results 部分尽量不要设计对结果的评论,最多是总结的陈述结果也就可以了。否则造成这两部分的内容上的

    24、重叠,会显得很累赘,对 Discussion 的描述不利。结果的描述上也要注意层次之间的安排,要按照条理性的要求分别描述,显得有逻辑性一些。不要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只是给出来了就可以了。结果给的一团糟,会大大降低论文的可读性,吃亏的最终是自己。Results 中大多都要提供统计性的结果,例如方差分析等。方差分析的结果形式要根据刊物的格式来给出,有的要求对分析值、自由度和概率都要详细的给出,有的则只要分析值和概率就可以了。概率可以用 p=0.02 或者 p0.03 等形势给出,自由度的表达也有一些特殊要求。这些细节问题虽然关系不大,但是注意格式要统一,不要乱七八糟各自为战。统计分析结果过多时,可

    25、以用表格的方式来给出,具体上可以参照 SPSS 软件分析之后的结果。如果论文结果部分通篇都是统计分析的数据,会显得凌乱不堪,表格的形式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4 Discussion前面已经说过,Introduction 和 Discussion 是整篇论文当中最为难写的两个部分。Discussion 部分之所以难写,是因为这里面最能够显示一个作者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就是论文对于提出问题的研究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广度就是是否能够从多个较多来分析解释实验中的结果。要写好 Discussion,我想大概可以分为下面两个步骤:第一,选择要深入讨论分析的问题。Results 部分中,有的结果是重

    26、要的,有的则是一笔带过的。选择合适的结果在 Discussion 部分中进行深入的讨论,是写好该部分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一个简单的原则来判断:如果你得到的结果体现了实验的独特性,是其他研究中没有得到的结果,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应该要重点讨论的问题。有些结果是和前人的研究相一致的,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那么就应该一笔带过不要深入讨论,否则那只是重复别人的工作而已,没有任何价值。Discussion 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要突出自己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出显著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区别大和小是另外一个问题,重要的在于有区别。第二,对选中的问题按照一定的层次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讨论。选择的问题有时候不只

    27、一个(实际上多数情况下是 2 个以上),所以描述的时候就要按照一定的层次描述清楚。一般来说要把最重要的放在中间,次之的放在开头和末尾。我觉得放在中间能够将评审人的情绪带至最高潮,前面是一个铺垫,后面是一个总结。这样的顺序似乎更合适一些,不妥之处还请诸位大家指正。无论问题大小,重要与否,都要从多个较多展开深入的讨论。这方面首先要有类似结果的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其次,就要系统的阐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方法可以有多种:从实验设计的角度,从理论原理的角度,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或者借鉴别人分析的方法等等。这并没有所谓一定的规则,重要的在于将这个问题深入的阐述清楚,不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这样其实

    28、很困难,因为评审人总是会提出新的问题,我们只能尽量做到这一点)。在 Discussion 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保持和 Results 的一致性,也就是结果和讨论要一一对应,前后呼应,相互衬托才可以。千万不要出现按照讨论的内容会推出与实验相反的结论这种事情,那就证明你的讨论思路是彻底的失败或者你的实验压根儿就是失败的。所以在 Discussion 的文字描述中,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尤为重要。由于中英文表达习惯上的不同,总是会出现一些误解的情况,这一点要尽量在投稿之前解决好,否则由于这个问题导致被拒是很冤枉。到此为止,外刊论文的四个主题部分都介绍完了。有人说还少了 Abstract 和 Conclu

    29、sion,不过我认为只要上述四个部分解决好了,这两个写起来轻而易举,并且这两个部分也不属于评审人重点关注的问题(Abstract 的重要性要略微高点)。下面再介绍一下另外两个部分:Acknowledge 和 References。关于 Acknowledge 部分,主要的内容分为两个:第一是表明研究的基金来源,象中国的话一般都是 Natur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的话大多是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写上基金的时候一般都要标注清楚基金的号码(Grant Number),只有这样才算是该项基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算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须知没有任何一项研究


    注意事项

    本文(怎样做一名好的研究生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